作为一国之主,尤其还是辽国这样的大国的皇帝,耶律璟驾崩的消息几乎是没过多久,便传遍了天南地北。
而几乎就是在耶律璟死去的次日,耶律贤就在萧斯温等人的“好言相劝”之下,成为了新一任的辽国皇帝。
差不多就是驻扎在宋辽边境上的赵德昭,算得上是最早一批知道这件事的外人了。
他当初留在辽阳府散播消息的那批人,现如今都已经在辽国内部拉起了一条不算灵通,但却足够隐秘的情报线路。
所以,当赵德昭拿到了耶律璟之死的详细情报的时候,他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也算是报应不爽了吧?
略作感慨之后,赵德昭就把耶律璟这个死人丢到了脑后。
他更在意的是,耶律璟之死,对于辽国的南征会不会造成影响。
人亡政息这种事,实在是再常见不过了。
只不过耶律贤才刚登基没两天,他现在还在忙于处理耶律璟的后事,以及权力的交接。
暂时的,耶律贤都还没有做出任何政治方面的表态。
对此,赵德昭也只能让在辽国的探子们加大力度,尽可能快的将耶律璟的动向打探出来。
……
开封府。
虽然花了些时间,但耶律璟之死的消息还是传到了大宋君臣们的手上。
一时间,整个朝堂上下都是大喜过望。
去年辽国的大规模南袭,就让赵匡胤不得不带着满朝文武西出暂避。
虽说最后赵德昭成功的解决了辽人的南袭,但谁都知道,辽国迟早会大军南下的。
到那个时候,赵德昭,或者说大宋就真的能与辽国相抗了吗?
而伴随着宋握带着燕颇他们的南逃,赵匡胤也很清楚,辽国以及整顿好了内部。
接下来,就该对付自己了。
武德司在辽国的探子回报的消息也都在说明,耶律璟的南征已经是箭在弦上了。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赵匡胤这段时间都是有些烦躁。
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样的紧要关头,耶律璟竟然死了!
赵光义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就做出了乐观的估计。
在他看来,这次辽国南征主要就是耶律璟在推动,耶律璟一死,辽国的失去了主要推力。
而新任的辽主耶律贤素来就与耶律璟不对付,所以他很有可能会否决掉耶律璟的计划。
也就是说,这一次辽国的南征,很有可能会就此烟消云散。
对于赵光义的分析,不少人都是表示了支持,因为类似的事情在史书上有太多了。
以史为鉴嘛,不是吗?
因此,虽然不是什么年节日子的,但这些天,开封府里的气氛都是十分欢快的。
而大约一个月之后,一份辽国新任皇帝耶律贤亲手所写的国书,被使者送到了开封府。
使者在大宋朝堂上,当着赵匡胤和众人的面,诵读了里面的内容。
信件之中,耶律贤提及了当初赵匡胤与耶律璟通信之时,所说的各种友好睦邻的话语。
许多大臣们听完,都是越加的放松。
耶律贤这分明是示好来了。
赵匡胤也是和善的赏赐了来使,让人将这名使者好生安顿。
散朝之后,赵匡胤把赵光义,赵普叫到了御书房。
三人之中,除了赵光义之外,都是满脸肃然。
“看来,辽国还是要打!”
赵匡胤的话让赵光义愣了一下,随后就脸色大变。
……
“辽国还是要打的。”
江宁府,南唐皇宫里,韩熙载和林仁肇一起站在李煜面前。
李煜听到韩熙载的话,犹豫的问道:
“可不是说辽主已经拍了使节去开封府示好了吗?”
韩熙载摇了摇头道:
“那不过是在骗宋国,让他们放松警惕罢了。”
李煜有些不信的说道:
“不对,辽主派人去开封送国书,国书上尽是宋辽和睦之言,他要是翻脸的话,岂不是失信于天下?”
韩熙载笑了。
“那辽主的国书里,提及的皆是耶律璟生前之事,与他耶律贤何干?”
“再说了,此次南征,辽国是抱着灭宋的心思来的,到时候,难道还会有谁为了一些死人来指责他出尔反尔吗?”
李煜想了想,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那,赵匡胤会上当吗?”
韩熙载顿了顿,终究还是摇头道:
“我虽然很希望他上当,但是以我对他们的了解,这应当是骗不过他们的。”
“骗不过,为什么还要骗?”
李煜这有些天真的问题,让韩熙载几乎都快没了解释下去的耐心。
可考虑到接下来的行动还需要这位国主的支持,韩熙载也只能耐着性子的说道:
“辽主此举,无非是想要占上道义的名头罢了。”
“赵匡胤信与不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宋国那么大,总会有人信的。”
“这样一来,只要辽主一天不动兵,那些人就不会配合赵匡胤。而等到辽主大军南下,宋国再仓促应对,那就是落了下乘。”
“人心不齐,是难以成事的。”
最后一句话,韩熙载说的很唏嘘。
仿佛他说的并不是宋国,还有自己这边。
李煜虽然不太通政事,但他是个聪明人,自然是听出了韩熙载的弦外之音。
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
韩熙载这个人是有大才的,李煜曾经几度想要让他拜相。
但都被他拒绝了。
李煜很清楚,对方不肯拜相的原因,并不是说什么澹泊名利。
而是因为他看不上自己。
可李煜又能说什么?这个皇位又不是他想要的。
当初为了逃避皇位争夺,李煜便一直醉心文学,不问政事,只求能逃离这个权利漩涡。
可惜的是天不遂人愿,因为自己哥哥的神操作,以及各种巧合到离奇的意外,使得最后还是他李煜登上了皇位。
坐上这个位置的李煜发现,自己想做点什么,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
再加上北面的宋国日渐兴盛,李煜便逐渐熄了雄心壮志,只想做一个守成之君了。
这一次和辽国的联合,李煜虽然全丢给了韩熙载去处理,但如果涉及到军政方面,他便掐得死死的。
怕的就是韩熙载妄然与宋国开战。
这也是为什么韩熙载不得不花费大精力来劝李煜的原因。
这一次辽国的联合,让韩熙载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
一个让南唐有机会重归中原的机会。
正因为这个机会如此难得,韩熙载才丢下了自己一贯的颓废伪装,开始全心全意的为南唐操劳起来。
终于,在一番长谈过后,李煜松了口。
他给了韩熙载和林仁肇调动一部分军队的权力。
当然,暂时的话还只是从南唐各种调集军队物资进行集结而已,并不是说就要和宋国开战了。
辽国不动,我不动。
这是李煜给出的警告。
这样的结果,已经让韩熙载和林仁肇很满意了,于是二人便高兴的向李煜告辞了。
出了皇宫,两人各自归家。
回去的路上,韩熙载远望着夕阳,口中喃喃道:
“惟珍,你且在天上看着罢,我定会长驱以定中原的。”
小说推荐
-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 作者:神剑武林客第一回下贱之人和海盗时间2011-4-1118:10:08:56991551年的秋天,九州罕见的没有被海啸和台风袭击,农户们在金黄的稻海里忙的不亦乐乎,渔民也看着满仓的活鱼乐的合不拢嘴,佐嘉城附近100里的商人町皆举办了大大小小的集会,他们一掷千金,好像对着上天炫耀自己的财富,他们大
- 最新章:第468章
- 一千多年前的荣辱是非:大宋的人大宋的事(选载)
- 第一章 从夹马营开始的历史 不寻常的夜晚(1 后唐天成二年(927)二月十六日的夜半,赵匡胤出生在洛阳夹马营 据说,在他降生时有种种不寻常的事情发生,首先是有红光笼罩宅院,屋内一片光明,还有就是胞衣形状奇特,像一朵大荷花的花蕾,而且异香缭绕,居然三日不散 就是因为体有异香,他的父母给他起了个乳名叫“
- 最新章:第53章
- 重生之华年昭昭
- 《重生之华年昭昭》作者:翡翠虾饺皇沈宁,前世一路顺风顺水,嫁入皇室做了太子妃,后来又做了皇后。偏偏摊上一个不守诺言的丈夫,让她心情郁结难产而死。老天给了她一次重生到幼年的机会,她只想将前世的遗憾尽量挽回,顺便避开那个说话不算话的男人。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那个人也重生了呢?翡翠虾饺皇说:年华昭昭,重
- 最新章:第232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
- 君心意昭昭
- 作者:山有嘉卉文案:小时候得不到的糖,长大后凌如意就再也不要了。是她的终究会是她的,比方说霍昭远这个人。不求自得,却是一生一世,清甜入骨。霍昭远参加某综艺节目,主持人问“理想伴侣是什么样的”某人描述得非常仔细“一米六,长发,右手食指有刀疤,喜欢手表和灌汤包,医术精湛”粉丝甲“说得那么详细,感觉有猫腻
- 最新章:第112章
- 大昭女相
- 简介:在局势动荡、家国飘摇之际,昭国的宫廷里出现了一位面目清秀的“少年”首辅,她文弱的外表之下究竟藏有多少本事、多少秘密?一个关于成长和前世今生的爱的故事(已有数本百万完结作品,坑品有保证,欢迎跳坑)95630上架感言)亲们,在经过了两个月的努力和大家的支持后《大昭女相》终于要在今天上架了,作者君一
- 最新章:第497章
- 昭昭日月
- 昭昭日月作者:红尘紫陌盗贼入室广宇清寒,朔月当空,寂寥的疏星乱点天幕,寒辉万里。重重庭院夜阑人稀,遍地青光,乍看去白蒙蒙一片疑是满地玄霜。两点豆灯光徐徐移向凤州大驸马府金库的方向,如暗夜潮涌中漾动的两颗璀璨耀眼的晓星。那是丫鬟手中两盏别致的琉璃狮子绣球宫灯,灯压得很低,映亮脚下残雪未尽的碎石小径,步
- 最新章:第130章
- [全职]昭昭
- [全职]昭昭》作者:夏越澈文案是这样,你的一辈子,是很好的一辈子。爱与被爱,无有辜负。阅前提示:1、谈感情,讲琐事,没什么内涵,为苏女主而写。2、服于第一条,不讲理。3、厚着脸皮说是个原著向,大框架不变,具体内容拐了山路十八弯。4、理想是把我心里的总攻三角一网打尽,具体情况参见“其它关键字。前后两段
- 最新章:第146章
- 天下昭昭
- 天下昭昭作者:如笑春山1第一章盛夏时节,烈日炎炎,幸而官道两旁的绿树成荫,为赶路的行人送来了清凉之意,减轻了些夏暑之苦。不过越往前走,绿林就越稀疏,刺眼的阳光不时从纷杂的枝桠中射入,带来丝丝灼热之感,但赶路的行人不但没有为之焦躁,反而振作了精神,加快了赶路步伐。因为密林一出,前方不远一定会有城池。时
- 最新章:第8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