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左都督李天宠见朱厚照询问,忙回道:“回禀太上皇,朱纨眼下已到海门,正调集战船,待副总兵卢镗把泉州舰运来,便会立即进京双屿岛,眼下海道副使魏一恭已在海门筹集足够的粮草,从海门到定海沿海各部海军已集训完毕。”
说完后,李天宠不由得多问了一句:“陛下,如今倭寇欲袭宁波,您看是否让朱纨调兵回防宁波,还是,我们回杭州,以避倭寇锋芒。”
虽说,在双屿岛上的走私犯多为各国海盗,也包括国人,但在江南地方与许多大明官员口中,这些海盗依旧会被称为倭寇。
因为这些海盗的主力军都是从日本雇佣或勾结而来的落魄武士。
这些武士也时常替这些海盗或海盗背后的乡绅干些劫掠沿海百姓的事,以至于“倭寇”一词在沿海民间广为流传。
连带着锦衣卫左都督李天宠也因长期收到关于倭寇袭击渔民的情报,而也由自主地把这些海盗以倭寇称之。
朱厚照也决定将这些海盗以倭寇称之,且决定让朝廷官府也这样做,原因自然是为将来收拾日本做准备。
毕竟日本开始限制对大明的贸易,使得从日本流入大明的白银减少,从而影响大明的利益。
所以,大明自然不能任由日本对大明进行贸易限制。
李天宠建议朱厚照让朱纨调兵回防宁波和建议朱厚照回杭州,自然是因为现在已经有锦衣卫情报奏明倭寇即将袭击宁波,而且目的就是要活捉太上皇朱厚照,作为负责朱厚照安全的他自然不愿意让朱厚照身处险境。
朱厚照一直以为自己开海后,就真的能彻底避免历史上嘉靖中叶后出现的倭乱。
但他现在发现,自己或许能阻止大规模倭乱的发生,却也不可能彻底根除倭寇的出现。
因为即便自己开了海,也不可能遏制内地想践踏律法搞走私的目无王法之人,也无法禁止日本那些落魄武士不勾结一直想掠夺大明利益的西洋人和有野心的内地人做些枉法的生意。
但无论如何,朱厚照相信以自己大明现在的根基,应该能很好的应对这些目无王法的人,让他们知道朝廷的强大,知道朝廷背后想要追求安宁与和平生活的百姓力量的强大。
“不必,宁波可能有倭寇来袭的消息可以告诉朱纨,但是,也将朕的敕旨传给他,让他继续攻打双屿岛,不可因朕在宁波而分心”。
朱厚照虽说已经是太上皇,但他是主动退位的,不是被逼退位的,而且还控有军权,所以他依旧按照旧有的习惯自称自己为朕,也没人敢说他这样不对。
除此之外,他也依旧将的训话称为敕旨。
当然,朱厚照不愿意这个时候离开宁波,也不是说他真的不怕所谓的倭寇。
而是,他相信自己带来的禁卫军作为近卫军的尖兵部队,装备优良,又是从塞北平叛、收复交趾、远征西洋等战争中挑选出的精英,应该不至于不是这些倭寇的对手。
正因此,朱厚照决定暂时不离开宁波,让倭寇主动送上门来予以歼灭或许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其次,朱厚照认为只有自己待在这里,才能让这些倭寇来袭击宁波,这样也能帮助朱纨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收复双屿岛。
因开海的缘故,如今的宁波城已然是大明的大都市,整个宁波城外船舶桅杆林立,犹如森林,锦衣华服拥挤于街巷亦如山川之绿野花丛,铁轨如卧龙从城镇延绵到港口,水泥路亦如毛细血管从一栋栋高楼间穿梭而出,没于天际。
朱厚照坐着竹轿,在一干着锦衣的禁卫军护卫下,在城巷间穿行,看见好的美食店铺便会拍轿而停,待吃得尽兴后,又去了一幽雅的园林赏景,宁波城的达官贵人自然不敢不迎,商民也不敢不让他吃。
何况朱厚照还是付钱的。
但在朱厚照这么大张旗鼓的游玩之后,整个宁波城的士民也依旧知道太上皇还在宁波城游玩。
宁波城的大多数士民还是很愿意太上皇朱厚照在宁波城逗留的。
因为现在的太上皇朱厚照就是一个流量体。
来找朱厚照的百姓很多,并不都是来找朱厚照伸冤的百姓,毕竟大明现在也还没发展到贫富差距很大阶级矛盾极为尖锐的时候,而且在朱厚照让锦衣卫在暗中结果了不少煽动舆情诋毁自己的无耻文人后,来看朱厚照的百姓大多数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的,只想看看这位曾经改变他们命运伟人样子。
“太上皇,前面的路堵了,宁波府内的百姓们听说您出了门,都从七里八乡的赶来看您呢”,宁波知府张居正这时候走了来对朱厚照说了一句。
朱厚照抬眼一望便果然看见栅栏外果然都是百姓,连船上都站满了人。
而与此同时,跟随着这些百姓人流来的小贩们已经开始卸货摆摊,附近的一些茶楼酒肆也是客人爆满,船自然是没有一艘是闲着的,仿佛朱厚照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了集市,哪里的消费就更加活跃起来。
朱厚照也只得下轿,与这些百姓打招呼,在他驻跸宁波这些日子,宁波府的人流量比往日暴涨了五六倍,使得宁波府的物价都上仰了许多,但也因此让促进了宁波府的经济。
而且朱厚照自己巡视地方也不是白吃白拿,挥金如土的看见学堂就让内库出银元捐一栋楼,还亲自取名为“朱厚照楼”。
除此之外,看见民间慈善机构也会投资数万银元,看见一些好的店铺更是直接挡天使投资人挥金数万投资。
辞官的兵部右侍郎范钦要建天一阁,朱厚照跟是资其银元五万,鼓励其向天下搜罗书籍,但也要求范钦的天一阁要为天下人免费开放,且赐宁波一专司制造机械表的皇店之半成干股于范氏,以助其经营天一阁。
正因为此,宁波府境内商民纷纷建图书馆藏以附和朱厚照。
为增强地方经济,引导商业发展,促进大明多出现一些品牌产品,乃至衍生出大明文化符号,朱厚照每到一地都会设置相应如五十强钟表店、服装店、美食店之类的奖项,一旦获此殊荣的店铺,他都会奖掖数万银元,以促进其发展。
正因为朱厚照巡视地方到处洒钱,广施恩德,使得地方商民皆更加感念朱厚照恩德。
因仰慕前来拜望朱厚照的士民只有增加没有减少。
看着拥挤不堪的宁波城,朱厚照很满意,他知道这是自己苦心孤诣改革大明数十年的成绩,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实实在在的恩惠摆在明处,有些时候,一些别有用心者想随意诋毁自己也是很难的事。
毕竟,朱厚照虽说控制了帝国绝大多数的财富,但他并没有拿这些财富来一味享乐,而是反哺于民。
当然,朱厚照每到一处,对于地方官员而言还是很心累的。
尽管朱厚照的到来增加了人流量,增加了经济收入,却也增加了管理难度,而且也让他们担心自己管理的不善导致有百姓再次去找太上皇伸冤。
不过,人很难让所有人都对自己满意,朱厚照也一样,他惠济了天下人,可天下人也不是全都对他推崇备至。
对于一些渴望继续奴役平民的南方士族们而言,朱厚照带来的平等思想,让他们失去了在地方上可以利用族法乡约奴役庶民的机会,让他们做不了人上人,饶是他们依旧富裕的很,但让他们还得对挑粪铺路架桥的民工保持尊重,还是让他们很难受。
朱厚照频繁在宁波府城出没让一直与双屿岛海盗有联络的士绅万禾对此有所察觉,不由得找到与双屿岛联络的商人曹采:
“速去告知费德斯,太上皇还在宁波城,看来袭击宁波府的事还没有被锦衣卫发现,现在这太上皇还大张旗鼓的在宁波城游玩呢。”
事实上,朱厚照虽然表面上装作不知道宁波府有警,但他却已经嘱咐自己的人外松内紧,所以,当商人曹采派人去联络双屿岛的海盗后不久,锦衣卫便找到了曹采,并将曹采押解到了李天宠这里。
李天宠很快便审问出了一些秘辛,忙向朱厚照禀道:
“禀太上皇,据曹采口供,前山西右参政万禾与双屿岛倭寇有勾结,而且,在宁波府城十里处的一处八乡镇的地方,还有一个倭寇的暗中联络点。”
朱厚照听后不由得点了点头:“难怪范钦说,宁波最富当是万家,出海之船不下三十艘,但朕从宁波市舶司关税记录查出,这万家缴税不过排在第四,如今看来,这万家果然也是个不安分的家族。”
“那现在该如何处置?”李天宠问道。
“勾结倭寇,欲谋害朕,还能怎么处置,着锦衣卫扮成倭寇,把这万家灭了就是,明日日出之时,朕要让宁波城百姓都在城门看见他万禾的人头!
那个叫曹采的先不处置,还有八乡镇的倭寇走私据点,皆先不处置,以免让那些袭击宁波的倭寇有所察觉,等袭击宁波的倭寇来了,再一网打尽!”
朱厚照吩咐了一句,现在的他是大明太上皇,没有责任来抓典型制造法制案例,自然也不需要将这些沿海士族勾结倭寇的证据摆到明面来再交有司处理,而他手里的锦衣卫存在就是要在背地里做这些阴暗的事的。
在百姓们伸冤时,等于是把案子摆在了明面上,朱厚照不好明着破坏律法,而现在,他是在背地里知道了这些沿海士族通倭的事,自然可以直接用锦衣卫处理。
在潮水刚刚褪去之时,在夜幕已经深重得连残月都被压进海水中后,一队倭寇装扮的锦衣卫冲进了万禾的庄园,明晃晃地倭刀很是迅速地将万禾家的豪奴脖子抹断,鲜血瞬时就飙洒在白墙上,凄厉的惨叫声响起。
倭寇就要有倭寇的样子,假扮做倭寇的锦衣卫干将们自然不会像他们平时抄家那样仁道,杀得整个万家是血流成河。
万禾看着这些穷凶极恶的倭寇,一时间很是瞠目结舌,因为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与倭寇合作这么多年,竟然会被倭寇给劫了,不由得大声质问道:“你们是谁的人,双屿岛的李当家是万某拜把子的兄弟,你们这样做是不给他们面子!”
噗呲!
锦衣卫于震一刀捅进了万禾的肚子里:“勾结倭寇,残害百姓,你不会想到自己会有一天被会落得同样下场吧。”
锦衣卫的选拔按照朱厚照指示多从一些被海盗、倭寇、胡虏劫掠的村镇中选收一批幸存下来的幼童幼女培养,且以各种海盗、倭寇、胡虏等作恶资料为其洗脑,使得锦衣卫的人都对为恶者极为痛恨。
如今,于震也是一样,三十年前他还是福建普通船民的儿子,但因全家被海上倭寇掠杀而使得他失去了父母,被赶来的海警拯救的他从此通过层层选拔进入了锦衣卫体系。
如今,在面对万禾这样的通倭乡绅时,于震依旧有着深深的仇恨,连捅了这万禾数刀,直到筋疲力尽后,才收刀而去,而另一锦衣卫也接着来砍,宣泄着压抑许久的仇恨。
万禾死前才明白自己到底是死在了谁的手里,但他现在已经死了,自然也无法再把这件事说出去。
“倭乱!这是倭乱!”
朱厚照向下放地方增加经验且现已主政宁波的张居正说道。
他自然不会承认这是锦衣卫干的。
而张居正也不好揭穿这是锦衣卫干的,且他也知道这些士族是罪有应得,便也附和道:“太上皇所言甚是,这的确是倭寇作乱导致的,下官已经下令各处加强戒备。”
朱厚照点了点头,没做多言。
而远在海门的一士绅刘乘在得知万禾被倭寇所杀后,既惊愕又愤怒:“派人去询问李当家,他们不是说要袭击宁波府吗,谁让他们去劫掠万参政家的!一群不知王法的东西,叫他们礼待士族,礼待士族,怎么不听,这是要逼整个东南的士民都要齐心剿倭吗?!若真到了那一步,到时候看他们如何自存!”
当然,事实上,刘乘不知道的是,这段时间一些倭寇对士族进行劫掠非是倭寇们不知道形势,不知道利害,而是他们的太上皇朱厚照在暗中捣鼓而已。
小说推荐
- 大明正德皇游江南传-大明正德游江南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风月宝贱】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大明正德皇游江南传作者:何梦梅第一回 孝宗皇临崩顾命 明武帝即位封臣 话说大明弘治皇帝,乃宪宗第三子,在位一十八年,民殷物阜,四海咸钦;正宫张氏,太子厚照,年方一十五岁。是年七月,弘宗皇抱恙,日加沉重,召
- 最新章:大明正德游江南-第29章
- 穿越之明正德皇帝
- 《穿越之明正德皇帝》作者:大咪咪爱我正文第一章 无聊的博物馆展(手打版“各们同学,大家请跟我到这边来”几十名同学,稀稀拉拉地跟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走进展厅。那四十来岁的工作人员用她懒洋洋的声音解说道“我们这里收藏了明朝历代皇帝的画像。明朝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年代最长的一个封建王朝,从开太祖皇帝朱洪武到崇祈
- 最新章:第318章
- 大明正德秘史
- 《大明正德秘史》作者:绕地球一半外篇海瑞传(强推实在太郁闷了,今天暂不更新正文了,先发一篇以前写的小文上来,大家看了如果觉得还行的话,就支持一把我的大明,点、收、推一个都不能少啊否则的话我会)发布清官,从来就是无知的老白姓的一厢情愿的想法。何为清?廉、直、刚就是清吗?古诗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 最新章:第178章
- 雍正大帝
- 作者:二月河m【蔺小九】整理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第一部 九王夺嫡第一回 瘦西湖他乡逢故知 天光楼布衣窘官宦游三吴不可缺扬州,冶扬州不可无虹桥。虹桥这地方,面湖临河,西邻“长堤春柳,东迎“荷浦薰风,虹
- 最新章:第387章
- 大正武帝野史
- 《大正武帝野史》作者:郑西州文案【腹黑美貌妖孽魔帝受vs三观超级正操着老妈心将军忠犬攻】你抱我啊你抱我啊你抱我啊你倒是抱我啊内容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爽文搜索关键字:主角:姬麒 配角:姬楚轩辕昶 其它:帝王爽文第一卷 沧海第1章 三王夜会 战龙于野,其血玄黄。飞龙在天,位乎天德,吉 金龙自
- 最新章:第76章
- 正德外记
- 作者:高阳第一部分大明弘治十八年端午节。时逢佳节,又当盛世,好热闹的一个端午。首辅刘健正在相府中大排筵宴,召集内阁中的一班有文采的属官,分韵斗诗;忽然,门官疾趋上堂,走到刘健身边,弯着腰在他耳际轻声说道“相爷!宫里张公公派了一名公公来,说万岁爷宣召,请相爷马上进宫”明朝称太监为“公公。太监有大有小,
- 最新章:第58章
- 正德五十年
- 《正德五十年》作者:竹下梨第一章 一梦千年(新人新书,请各位兄弟鼎力支持“正阳门,九丈九尺九寸高,这里,便是这个时代的燕京吗?这个偌大的东方帝国,大明皇朝的京师”站在路边,望着眼前那高耸的巍巍城墙,那直刺云天,比城墙更是高出一倍多的城楼,连子宁轻轻地叹了口气,眼神飘忽。此时正是傍晚时分,晚霞满天,给
- 最新章:第987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
- 联合舰队的覆灭 [日] 伊藤正德
- 联合舰队的覆灭[日 伊藤正德 初版序 第一章 联合舰队的历程(一)回顾联合舰队—祭奠卓越的舰队及作战人员(二)秘密建造“不沉战舰—世界第一流的三大巨舰的由来(三)建造战舰 但不参战—米内海军大臣在会议上的断言(四)对美作战能否取胜—陆军盲目相信,海军深表怀疑(五)称誉世界的造舰技术—官兵们的前途不堪
- 最新章:第6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