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建德之所以不采凌敬之言,还真不是怪他落了自己面子的缘故。
对,不是!
就单纯是觉得这建议不好。
两人之间,目下最大的根本差异不在进兵策略,而在所处的角度。
作为一方诸侯,大夏话事人,前者总要权衡麾下各方势力的态度,细究自身的综合实力,然后才能做出相应的决定。
这就要说到此前在后堂相谈的陆让等人的来意了。
他们是来劝窦建德固守山东的。
自大业九年起事,到今天拥兵五十万,麾下良臣猛将无数,没人比窦建德本人更清楚自己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是他聪明?是他善纳谏?还是他运气好?
都不是!
归根结底,仍源自他的出身。
中原一地在“开局一个碗”的老朱横空出世之前,就不存在成功过的农民起义。当初高士达落败,他引兵回攻,首先乃是得了武强窦氏的支持,而后又有凌氏、崔氏等河北世家豪强的拥戴。
有这些人为大夏朝堂提供子弟,辅佐朝政,安抚民生,他才能从容发展,招募士兵,东征西讨。
说穿了,这仍是世家投资的一种,与受关陇集团支持而上位的老李如出一辙。
而今他据守山东,真正的自信来源并非那五十万兵马,而是似陆氏、王氏乃至高氏等山东世家的支持,加之孟海公、王薄等本地豪强也都抱着他大腿哭求别走。
所以闻听凌敬之言时,他才是那般表现。
人不能忘了根本。
真撇下山东跑去淮、汝之地,万一那边的世家不给面子,他如何站稳脚跟?别的不说,这粮草找谁要去?难不成要抢百姓的?那帮穷鬼家里才有几粒粮食啊?
当然还有个不能明说的理由。
陆让的姐夫,王世充新拜的内史令长孙安世月前偷偷到了山东,带来了前者对窦夏提出的请求。
眼下虽然因为小杨之事导致郑、夏在表面上已然决裂,但因李世民突然分兵南下,倒叫王世充又看见了双方联手的机会。
如果夏军能继续在山东吸引火力,叫李世民不断分兵以待,一旦战线拉长,说不定他还有机会反攻,破了洛阳之围。
所以这把长孙安世可谓是下足了重礼,且许诺一旦事成,小王愿以封表称臣,尊窦建德为老大。
“今众心甚锐,民心又向,此天赞我矣。因此决战,必将大捷。寡人已依众议,又许郑国所请,如何从其所言,示天下以不信也?”
内宅后堂,某夏王背着双手四十五度角仰望窗外天空,待叹了口知音难觅的寂寞气息,便侧头温声道:“你既知寡人心意,当告外弟,替寡人劝说朝臣,以安人心!此方是为臣之道!”
“妾身省得,大王且宽心。”
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以曹氏这等妇人确实不好说。
此前闻听曹旦转述的凌敬之言,她就觉得人家说的挺好,三家结合,确实是力量更大。而眼下让窦建德这么一解释,她又觉得老公说的更对。淮、汝那边人生地不熟的,哪有自家地盘来的可靠?
毕竟是两年多的经营,没看见唐军一来进攻,各地世家便纷纷慷慨解囊,为夏王提供粮饷吗?换做其他人,能做得到?
答案是能,甚至于做的更好。
就在曹旦得了其姊提点,与裴矩分头与朝臣串联,带头响应窦建德的举措,并安抚王、陆等世家代表之时,随着日头西斜,莱州北面的辽阔海面之上正有数十艘十丈楼船降帆转舵,渐次靠往浮游岛的东郊浅滩。
岸边早有人在等候,随着居前的大船靠岸,待侧舷有木板伸出,数十人便当先迎了上去。
东莱府掖县张氏的家主张兴原是河东人士,后其族中早年有因老杨诏令随宇文恺履职莱州的长辈,为兴建船厂而举家移居。后宇文恺升官调任,张兴这一支族人却留了下来,借造船厂的便利往来海贸,渐成当地望族。
大概是吹多了海风的缘故,现今不过四旬的张兴看起来有些黑,与旁边站立的温释允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
怕是谁也想不到,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人,往前推三代,居然是门对门的邻居,甚至还有点拐着弯的亲戚关系。
像联合世家“做生意”这种招数,某赵王肯定不会只用一次的。
待侯君集那稍显蜡黄的小脸从船舷旁一闪而过,过不多时,身俱戎装的李大德便出现在木板之上,面带微笑的冲下方挥了挥手。
老杨要知道他当初困守江都片帆难寻时,莱州这边居然还有人家里存了几十艘双层楼船,一定被气到挠棺材板。
托温释允联络的福,就在窦建德陈兵大峰山,自以为吸引了北岸唐军全部的目光之时,却不知五千天成军已跨海南渡,来到了他们后方。
摆完了pose,又深吸了两口气,某赵王便推开一脸菜色的张小虎和亲小舅子,迈开双腿,在岸上众人的注视下面带微笑的从木板之上迈步……掉了下去。
“砰!”
黄昏和暖的金色沙滩之上瞬间扬起尘埃,其内显露出一个人形,使得内外众人足足愣了好几息。
“大王!”
“殿下……”
“快护驾!”
呼喝之声随着张小虎自半丈高的船舷跃下而起,众人一拥而上,不等去搀扶,就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呕吐声止住了脚步。
“呕~~!!”
船身下方,彼时跪坐沙坑的李大德涕泪横流,已然快把胆汁给吐出来了。
他还是小看了这个年代海船的风浪颠簸。
自沧口浮水河口到莱州浮游岛,直线虽说不过五百里,朝发夕至,但沿途所遇风浪可与内陆河水完全是两个概念,更与后世的轮渡有着天壤之别。
由此可知,眼下天成军那群号称百里挑一的汉子们,而今都成啥样了。
温释允甚至都没勇气上船去看船舱里的场景,就只瞧已然忍不住跟着一起吐的侯君集等人,以及风中隐隐送来的某种味道,也能猜出个大概。
场面一定很感人吧?
“快!温贤侄,你速帮大王按压手腕内关穴,这般呕吐,恐伤肺腑!某这就命人去寻步撵,待大王下榻,记得派人熬些温热姜汤,切记不可多饮!”
这种时候还是张兴有经验,大抵也是见的多了,寥寥几句便把大家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唔,本王,唔,本王晕得厉害,便劳烦张先生了。”
前面吐到天昏地暗的某赵王也听到了,摆手的同时又交代温释允,照此法先救治各船将士。
“呜……呕!”
彼时已然吐光了腹内存粮,正摸着沙子吐泡泡的侯君集一脸无助,看着各船相互搭着肩膀,软脚虾一般噼里啪啦往外掉的士卒,喃喃苦笑:
“本来还想着今日趁夜西进,攻王薄一个措手不及呢……”
“没,呕啊~没关系!”
旁边一只黏糊糊的大手在他眼皮直跳的注视下颤颤巍巍的抓住他的胳膊,只听某赵王揣着虚弱万分的自信道:“咱先养足了精神,等后续兵马到了再进攻,他一样措手不及!”
严格来说,他们这波理应算是探路先锋。待确定了张氏的合作诚意与莱州局面后,后续兵马才会跟进。
只是谁也没想到,李大德竟会亲自带兵前来。
这可把张兴给感动坏了。
赵王亲到,这表示什么?这表示人家李唐对他们张氏的看中呀!
原本他作为以海贸起家的望族,多受王氏、陆氏这等大地主的鄙视,实际在窦夏一方并不受人待见。另外也是温释允前来联络时许下了官方许可的自莱州至幽州的海贸路线,并下了海盐、粮食等不少订单,才使得他倒向李唐。
本来是利益结合,可眼下某赵王亲到,张兴便不这么想了。
有几个上位者甘冒奇险,以贵胄之躯亲自来接洽的?人家一上来就给了这么大脸面,张氏又怎可不做出回报以应?
没得说,这把张氏全族出动,几乎买光了掖县城里的生姜,连带天成军的普通士卒都享受了一把VIP待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可惜他不懂,有些上位者的脑回路与旁人是不同的。
什么甘冒奇险?什么亲自抚慰?
李大德只是觉得,无论张氏是真投效还是假投效,为求叫他安心,这第一波南下的战船与路线肯定是最安全也最稳妥的,所以才跟着一起来了。
要早知道晕船晕成这样,他才不来呢!
与此同时,他心下又隐隐担心。
纸上谈兵之所以是贬义词,是因为其脱离实际。他之前只想着走水路能日夜兼程,是最迅速的南下通道,却忽略了水土和将士晕船的问题。
所以,孝恭和小徐他们……
还好吧?
小说推荐
- 大唐第一厨
- 文案 莫文远带着厨神系统穿唐朝 却发现,这个唐朝的妖怪有点多#给唐僧做素斋,给大圣种植水果,跟神农一起熬五谷粥#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做不出的 公告:本文12月11日入v 内容标签 因缘邂逅 天之骄子 传奇 美食 搜索关键字:主角:莫文远 配角 其它 作者简评 莫文远带着厨神系统穿唐朝,却发现,这个
- 最新章:第246章
- 大唐第一庄
- 《大唐第一庄》作者:晨风天堂关于唐代物价查询一些历史资料,也咨询了一些半专业的人士。唐在鼎盛时期的物价,贞观末,开元初。时便宜时,丰收年一斗米(大约十三斤)为五文钱。贞观与开元两个时代,平均的米价为二十文。丝割(中等丝织物)大约为一千五百文。唐时的一匹,没有现代的宽,但也等现代的一半。现代几十米的一
- 最新章:第962章
- 大唐第一相士
- 作者:木寒霏文案:算命先生陈星,惨遭横祸,一朝穿越,来到盛世大唐。拥有“三只眼”的他,该怎么生存下去?神棍“看相,算卦,忽悠人“师父,您肚子微鼓,两颊发黑,最近还是别炼丹了”忍了半个月的袁天罡,实在忍不住,半夜手痒摸进丹房,刚炼到一半,炸炉了“魏公,您心里有火,无处发散,明日最好别出门”不信邪的魏征
- 最新章:第192章
- 大唐第一家丁
- 《大唐第一家丁》作者:君如意第十三章 该死的忠诚商人逐利,不管是在唐朝还是在后世,这都是一条至理名言,唯一不同的是,在后世逐利的是所有人,而在唐朝逐利的似乎只有商人…至少在唐朝,大部分的贫民百姓更关注的是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得到多少的收入,再根据手头的资金安排自家的生活,商人则是被誉为蝇营狗苟的卑鄙小人
- 最新章:第379章
- 大唐第一女捕
- =书名:大唐第一女捕作者:青阳暖笑文案主人公档案姓名:洛丽霞身份:女捕快性格:沉着冷静爱好:围棋未婚夫:洛阳第一才子李玄清最佳跟班:朱元个人荣誉记录:多次破获疑难案件,例如白鹤观杀人案、外国使节被杀案、神秘信件案等。永徽年间被封为正三品第一女神捕剧情描述: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红妆时代,前有武媚娘血泪宫
- 大唐第一公主
- 作者:北雁南飞正文;第一章 阳光女孩“兰兰,你怎么还没玩够啊,真搞懂你,竟然会喜欢低级的游戏,快走吧,该去吃早饭了”在太原市一个美丽的小区中,一个穿着一身洁白的运动服的秀秀气气漂漂亮亮的女孩,此时正站在小区的篮球场边冲着球场喊道。正在打篮球的人听到后全部转头怒视着她,心说道,什么人竟然敢把篮球称为是
- 最新章:第97章
- 大唐第一庄(晨风)
- 作者:晨风天堂 连高中都没有拿到毕业证的现代闲人李元兴穿越了。在悼念没来及见上最后一面的哥哥时穿越了,来到玄武门之变第三天的大唐。李世民长的象死去的哥哥,李元兴却象李世民那未成年就死去的弟弟李元霸。李元兴成为了五郎,李世民的弟弟!就在李世民登基那天,李元兴被封王,继承了秦王的封号。既然来到了大唐,就
- 最新章:第942章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内容简介 良田千倾靠山河,父作高官子登科。儿孙满堂享天年,长生不老总活着 现代草根宅男因为判官的失误,附身大唐太子李承乾 上有千古一帝的老爹,下有万世人镜魏征,前有千古贤后的老妈,后有万世老魔程妖精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是大唐贞观年,而他是这个强大帝国的太子殿下;是这个时代最牛逼的纨绔—第
- 最新章:第1435章
- 大唐第一家丁(如意)
- 作者:君如意当穿越落实在自己身上时,贾一才清晰的认识到。主角光环就是个笑话。绝世武功是传说、家财万贯自己挣、娇妻美眷更是不知在哪个丈母娘那养着。混吃等死这个伟大的理想也在得知自己不过是一介家丁后,随之破灭…李世民:贾一,天下银钱流通,近半从你手上过,你怎么看?长孙无忌:贾一,公主垂青于你,你怎么看?
- 最新章:第38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