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这个时代所有国家的高层一样,暹罗的贵人们并不在乎自己的国民生活水平如何,只要能保证他们的地位稳固,并且能保证他们自己的奢侈生活,那么哪怕所有国民都饿的半死,也是很无所谓的事。
而华夏帝国开出的条件就是满足了这个心理。
只要同意签约,外国入侵,帝国帮助他们保卫国家;底层造反,帝国帮助他们镇压;朝臣谋逆,帝国不予承认并且会帮助他们维护正统。
更重要的是,签了条约,帝国自己就不会对外蕃国构成威胁了,否则只是向以前那样朝贡的话,帝国可不能保证不会吞并他们。
对于王室和高层来说,签了条约之后,帝国还会让他们享受比以往更加奢侈的生活——汉人在享受方面本就是天下第一,工业水平提高之后,可以享受的好东西自然更多了。
在无须过多关注底层生活,自身安全无忧的情况下,外蕃的高层会自然而然的向着奢侈的生活迈进,即使偶尔能出现一两个惊醒的人,对大局也是于事无补。
说得明白一点,帝国就是要把外蕃变成一个对自己卑躬屈膝的买办政权,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给予一些好处也是理所应当。
暹罗王不像东吁王,以及之前的交趾王那样有很强的z治野心,他并不想吞并周边领土,增强国力,取得与华夏分庭抗礼的本钱。
暹罗王想要的就是自身的安全,地位和奢侈生活的保障,既然只要签了条约,就能达成这一目的,那么暹罗的使节团自然也不会有太多犹豫。
共和1789年10月,华夏帝国与暹罗王国签署《金陵条约》,暹罗同意华夏的一切要求,以换取华夏帝国册封暹罗国王为帝国外蕃郡王。
暹罗因此成为华夏的第二个郡王级外蕃国,同时,华夏与高丽的《江华条约》以及与暹罗的《金陵条约》,成为之后华夏帝国对外蕃势力的条约样本。
这就是共和1789年,帝国在东南亚方向上的扩张成果——军事上只干掉一个国家,但实际上吞下两个。
而且,暹罗的屈服,使得帝国已经从地理上分割了东南半岛最后两个国家,真腊和东吁的联系,接下来帝国继续扩张,就不用担心他们能够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华夏的进攻了。
……
“如果一个一个对付的话,真腊不会比占城强到哪去,而东吁大概跟当初的交趾差不多强度。”
徐世杨有些志得意满的对徐睦河说道: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自己不犯错,这两个国家都没有抵抗一年以上的能力,之后一年灭一国会很轻松。”
“那是你的问题了。”
徐睦河内心毫无波澜,灭国大功对他来说似乎已经引不起任何情绪上的波动。
这大概是因为他的任上华夏帝国已经灭国无数了,或者,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今年之后的扩张,就完全是徐世杨自己的问题了。
“为父觉得,今年剩下这点时间,你也不要把精力都放在扩张这类事情上,先考虑一下登基大典的事吧。”
“登基大典交给礼部去办就行了,我没意见。”
登基用什么礼节,对传统文官来说或许很重要,但徐世杨根本一点都不在乎,只要别搞的太难看,顺顺利利完成登基大典,他就没有任何意见。
“你怎么对这种大事都毫不在意?”
徐睦河对此似乎有些不满,与徐世杨不同,他确实对这种炫耀性的典礼一直很上心,就像之前的泰山封禅。
“而且,登基之前,还有个禅位大典,这个必须要有,不能让愚夫愚妇认为朕是被逼退位的!”
“父亲您一力负担就好了。”徐世杨摇摇头,无奈的说道:“我还是把精力放在别的工作上吧。”
登基不是换个皇帝这么简单的,徐世杨一直负责的兵部、工部都好说;礼部、吏部、户部就有很多工作流程需要徐世杨提前熟悉一下;刑部对徐世杨来说是个很陌生的部门——他对刑部有很大影响力,但他根本不清楚这个部门的工作流程。
还有,皇帝退位后,当初皇帝提拔的某些老臣,恐怕就得跟着退下去了。
比如,徐世杨的大伯,皇帝的兄长,之前掌管户部的徐睦江,因为担心自家侄儿登基后会清算他当初暗降鞑子的旧账,就已经明确上书准备跟皇帝一起退休养老。
当然,皇帝退休后打算留在江南,因为这里更繁华一点,玩乐的地方和方式也比北方丰富不少。
徐睦河打算回齐省老家去,徐家的宗族和祖坟在那里。
打算退休的官员还有很多,而且不仅仅局限在皇帝任用的人,徐世杨身边也有很多人打算退休了。
这其中,官衔最高的人是公孙胜。
这个曾经担任过华军总参谋长,当过兵部尚书甚至次辅大臣的前道士,之前被人们认为是徐世杨之下的二号人物,也因此,帝国的道教各宗一直对帝国有着莫名的好感和善意。
在节度使、齐王以及帝国早期,这个说法是成立的,通常情况下,如果徐世杨亲自前往前线,那么后方坐镇的兵部最高官员就是公孙胜。
反过来,若是公孙胜上了前线,那么徐世杨通常就不会亲征了。
不过,帝国统一南北后,这种情况就彻底改变了,因为之后的战争根本用不着徐世杨亲自上场,即使是灭国之战,最多也就是李井槐、冯三虎、林冲等中将级别军官担任司令就能搞定。
为此,今年帝国进攻占城,公孙胜还曾经请求由自己担任主帅——他还没有一个灭国大功呢(之前灭国都是徐世杨亲任统帅,之后又漫过他让中将们去做这事了)。
实际上,除了公孙胜想要一个灭国大功之外,他提出这个要求的目的,还有一点试探的含义——别人或许不清楚,但公孙胜知道徐世杨对佛道从来一视同仁的讨厌,他能干掉少森寺,也不会介意干掉全真或者武当。
之所以没有这样做,一个原因是道观犯得事没有少森寺大(不是说他们没犯事)。
另外一个原因,大概就是公孙胜毕竟还是有些面子的。
只是不知道这个面子还能多大程度上影响徐世杨的决断。
公孙胜觉得,如果徐世杨允许他获得一个灭国大功,那么证明太子殿下对他还有耐心。
但如果徐世杨不允许,那么,很难让人不想起以往朝代历史上那些开国皇帝清洗功臣的旧事——君王,哪里需要臣下给他做备份呢?
结果就是,徐世杨根本没同意公孙胜负责攻灭占城的任务。
于是,公孙胜认为自己已经有功高盖主的嫌疑了,徐世杨还活着的时候自然还好,但若是徐世杨身体不适,那么徐代灼恐怕会担心压不住自己。
所以到最后,徐世杨准备登基的时刻,公孙胜提交了辞呈。而且他没有选择去海外开拓,而是打算回齐省崂山,继续去修道。
小说推荐
- 都市之判官直播
- 简介:平凡青年崔昱被奸人所害,意外成为‘审死判官。一只审判之眼,一根勾魂笔,一本罪恶簿,一张死亡通知单。每一张死亡通知单发出后,将会在各大直播平台出现一个‘死亡直播间,全程直播罪恶的审判现场。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罪恶之人,审判从不终止。为人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
- 最新章:第173章
- 都市之逍遥剑仙
- 《都市之逍遥剑仙》作者:痴狂斋主一代逍遥剑仙,无敌至尊陈天,沉睡千年后苏醒,强势回归,纵横都市,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读者群,摘星星的小孩,1 第1章陈天苏醒>群山之巅,一处陡峭崖壁,傲然挺立,它仿佛像是一柄锋利神剑,穿透苍穹。传说,在很久以前,崖壁底下埋葬了一名剑仙,此后,每逢天地大旱,崖壁便会
- 最新章:第476章
- 穿越之逍遥都市
- 《穿越之逍遥都市》作者:妈呀!她亲我第一卷 初到现代第一章 穿越而来一阵强烈的光芒将刺激我的眼睛,使我从沉睡中醒来。醒来后我发现一切似乎与我所知的有很大的不同。四周的布置是我从未听过的,更别说看过了。房间的布置很独特,家具很特别,我从未看的。这时有以位女子进来了,是一名美女。长的十分美丽,没的让人神
- 最新章:第31章
- 重生之都市逍遥
- 《断天网》作者:冷玥寒冰【完结】番外 消失的陌枫我是陌天秦的哥哥陌枫,起初弟弟刚刚入了院后的结果,让我差点崩溃,虽然弟弟在学校有点不学无术,但他毕竟是我的弟弟啊。俗话说,血浓于水,所以,当他醒来之后,我便联合小雪,对他撒了谎。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弟弟竟然真的重新站起来了!虽然这些非常的不可思议,但那时
- 最新章:第182章
- 都市之逍遥逆乱
- 作者:哭泣天空第一章:谁的恶作剧北方沿海城市D,全国名牌大学L的一间办公室里“请问哪位是张斌,张老师”一个带着印着快递公司标志黄色鸭舌帽的年轻人,冲着略显忙碌的屋子里询问了一句“有您的特快专递“哦”在几位低头忙碌的老师之中,一位头发稍显凌乱、下巴留着些许胡子茬的中年男人从自己面前堆积如山的文件里抬起
- 最新章:第354章
- 茅山道士之都市逍遥游
- 作者:心亦无泪】第一章 初出茅山寂静无声的房间中,青烟缭绕,茶香四溢。在房间正中央供奉着三清天尊的肖像,一个小小的香炉不断发出阵阵檀香,使得摆设简单的房中,充满了和谐的氛围。房中的一切无不标示着,这里的主人是个道家子弟,而且还满是古代风气。唯一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就是墙角摆着一台老式电脑,此刻一个身
- 最新章:第198章
- 逍遥都市
- 作者:旧船票正文 第001章 拥挤的火车1996年6月12号中午时分,成都开往广州的191次列车停靠在内江市火车站三号站台。赵翔云随着极度拥挤的人流,高举着一个大大的帆布包袱向火车挤去。他要去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深圳,堂哥赵翔麟在那里做包工头,已经用信件联系好了。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沿海城市快速发展需
- 最新章:第418章
- 都市逍遥记
- 《都市逍遥记》作者:破壶第一节 挑战(1 第一次穿上军装,任何人对军营里所有的一切,都会觉得很新奇 古风却是有点郁闷,他带来的笔记本电脑里,还有不少没看过的Ap,居然都给没收了 古风掘着嘴,带着一丝怒气刚把行李放到床上,就听着身后有人喊道“喂!那是我的床,把你的东西拿开 一个跟铁塔似的军人,站在古风
- 最新章:第417章
- 都市逍遥侠
- 《都市逍遥侠》作者:文中天地正文第1章 救人、奇遇在一列高速驶向B市的火车上,一个留着寸头、阳光帅气的年青人静静地坐在一节车厢靠窗的位置,普通的黑匡眼镜后面一双黑白分明的俊眼默默地看着窗外不断向后飞驰的景色但如果仔细地观查就会发现,他的双眼流露出一丝对过去的缅怀和未来的憧憬,心其实并不在窗外的景色上
- 最新章:第7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