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同日耳语的了。
他说道:“要是这样,这个道一定要借,而且干脆咱们也出兵协助他们,这样在将来也好提出一些条件。”
姜晶说道:“大哥的想法很好,唐王是你的兄弟,我又是王妃,咱们得在关键时候支持大唐,将来也好说话不是吗?唐王一定不会亏待咱们的。”
老羌王知道这是大势所趋,就同意了姜浩的意见,决定出兵3万,配合赵云进攻益州。
姜浩觉得,打仗有赵云指挥,他就不亲自去了,还不如去见诸葛均,谈谈以后西羌国的安排。于是就和姜晶一起来到了博格达揿。
姜浩见到诸葛均,也不知怎地,不再像以前那随便了,心里有些压力,毕竟大唐现在太庞大了。
诸葛均倒是没有任何变化,仍然像以前一样热情。他走上前去,亲切地叫声三哥,就拥抱了姜浩。姜浩心里感动,渐渐也放开了。
不一会儿,刘循接到消息,带着姜洁也赶来了。兄弟几个相谈甚欢。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兄弟谈心
诸葛均和刘循热情地招待了姜浩,姜洁和姜晶姐妹作陪。
姜浩看到大妹姜洁,十分高兴,问了她一些生活上的问题,看到她一脸幸福的模样,也为她高兴。
兄弟三人海阔天空地闲聊着。刘循负责大唐对外贸易部,就讲一些海外见闻,说起大唐的产品在世界各地都受到欢迎。仅仅外贸的税收就达到了西羌国,全国税收的上百倍。
姜浩羡慕不已。他由衷地说道:“没想到,当年五弟只是一个商人,后来兄弟们帮他打下了焉耆这么一个小国。短短几年,竟然发展到人口近千万,地域远超曹操的庞大帝国,国家的富庶更是天下第一,真是了不起啊。”
刘循提起大唐也是一脸的自豪,说到:“如今的大唐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当地国民的尊重。大唐国民的行为准则人人遵守,到了国外都能够自觉维护大唐的形象。各个国家的人都愿意和大唐做生意,受到了普遍欢迎。”
接着他讲了一个故事,说在西方有一个叫大德伯坦的国家,国内两派势力互相征战,但是大唐公民在两派之间自由往来,竟没有任何阻碍。听得姜浩直咂舌。
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在两派交界之处,有个小偷偷了一个大唐商人的东西,受到追捕,那个小偷跑到了对面去了,结果被抓住,送回了另一派的防区,等于是敌对双方联手替大唐人出头。大唐的地位可见一斑。
酒到酣处,姜浩说起了现实的问题,他说道:“这次大唐要出兵益州,不知道二哥是怎么想的?”
刘循说道:“从公事上说,益州在我父亲治理下,百姓生活并不好过,如果以后交给我那个哥哥,更是没有什么指望。如果大唐能统一了益州,百姓才能够过上像大唐一样的生活。从私事上说,我是从益州逃亡出来的,益州与我没有任何关系。再说了,就算是大唐不去占领益州,现在益州被刘备他们攻打,将来也会落入刘备之手。所以,大唐出兵益州我没有任何意见。”
诸葛均说到:“大唐的目的是要统一全国,要取缔天下所有军阀的统治。为什么呢?秦朝末年的时候全国人口大约2000万,但是始皇动用大量的人口修长城,陵墓和阿房宫,再经过三年的灭秦战争和四年的楚汉战争,汉朝刚建立的人口约1500万左右,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后,汉朝的人口到达了2000多万。
但是等武帝登基,开始对匈奴,东越和南越用兵,致使人口又减少,武帝之后,战争减少,经过汉宣帝的中兴之治,元始二年,全国人口达到了4000万左右,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绿林赤眉起义之后,人口2700万,而整个东汉直至董卓乱政之时,人口都比较平稳没有波动。
但是自从董卓死后,这才几年,曹操、袁绍、孙权、刘备等人军阀混战,现在人口有只有2200万左右!
我说的这些,大家不难从中看出,战乱是一切灾难的根源,必须消灭一切军阀势力,统一全国,才能使整个国家强盛起来,人口才能正常地增长。”
他从姜晶手中接过了水杯,喝了一口,接着说道:“我是个懒散的性子,对于权力没有什么**,是形势一步步将我逼上了这条路。我现在可以在这里宣布,一旦国家完成统一,我绝不会做皇帝,一定会辞去现在的职位,去当一名工程师,做一些愿意做的事情。
当然了,在我退下来之前,兄弟们的事情我会安排好的,如果愿意,二哥可以担任益州的刺史,西羌也可以设立一个州,三哥来当刺史,不过,你们担任的是大唐的刺史,不再是以前的军阀了。
大唐将建立一套完整的权利监督机制,确保国家权利的正常行使。”
接下来兄弟几人又探讨了一些具体问题,基本上决定了西羌国加入大唐后的人事安排。
刘勋表示自己不愿意管理益州,他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诸葛均也同意了他的想法。
姜晶说道:“这下好了,你们西北五虎现在已经有四人加入大唐了,将来要是李坤酋长也能过来就更好了。”
姜浩说到:“说起四弟,我已经好久没有见到他了,还真是想念。什么时候咱们五兄弟在一起聚聚。”
姜浩住了几天,刘循陪同着参观了博格达揿的一些工厂和学校等机构,就准备回去了。诸葛均送给他一对银柄手枪和100条火枪,又送给他50辆自行车。刘循和孙尚香也各自搜给他很多礼物。姜洁和姜晶又给父亲老国王准了很多礼物。姜浩就走了。
说到李坤,他现在的日子很不好过,老酋长身体不好,他现在已经实际上掌握了南匈奴的大权。他面临的问题很多,首先是他的地位不稳,他的叔叔,也就是老酋长的弟弟图谋酋长职位,南匈奴内部分裂为两派。其次,南匈奴人口基数不大,只有33万人,占领了西域车师等国后,人口激增至58万,他们的管理手段落后,一味地采取高压政策,人心不服,占领区反叛频仍。
去年南匈奴又遭到了罕见的大雪,牲畜死了很多。要不是大唐伸出援手,他们的日子就更加艰难了。
这天早晨,李坤接到报告,说原车师国贵族起兵反叛,杀死了南匈奴派去的官员,从报告中发现,明显有北匈奴的影子。李坤派手下一个万夫长前去镇压。结果,连这个万夫长也被叛军杀死,叛军人数已经达到了2万余人。李坤只好亲自调集大军前去镇压。
当他赶到车师前国,正在与叛军对峙的时候,更糟的消息传来。他的叔叔支持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扣押了病榻上的老酋长,逼着他立了李坤的弟弟为酋长,并对李坤下达了通缉令。李坤的手下人心浮动,有人开始图谋不轨。李坤见势不妙,只带着卫队连夜逃亡大唐。
第二百五十三章 匈奴问题(一)
李坤逃到了大唐,诸葛均和刘循接待了他。
李坤一见到他们就急忙说到:“二哥,五弟,你们得帮我,借兵给我去平了那些狗娘养的!”
诸葛均听李坤说明了事情的原委,说到:“别急,你的事情就是兄弟们的事情,你先住下来,不差这一半天。二哥,你这两天就陪着四哥吧。”
刘循说到:“好啊,我就陪着四弟,你放心吧。”
关于匈奴,诸葛均就没有想吞并的意思,主要的原因是三个方面。
其一,匈奴地域广阔,却民贫地瘠,经济上发展潜力不大。
其二,匈奴汉族的成分几乎没有,即使占领,管理起来难度太大。
其三,历史上匈奴与汉民族矛盾太大,数百年间都是死敌。整个华夏都难以接受他们。
诸葛均的想法是在南匈奴扶植一个亲唐的的政权,并且维持南北匈奴继续对峙,让他们在内耗中消弱能量,来保证大唐东北边界的安全。
诸葛均又和在博格达揿的重臣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出兵帮助李坤。
现在大唐在博格达揿的兵力只有覃兵的第一军两个师,诸葛均决定派覃兵为主将,率领第一军第二师,驻乌孙郡的原西凉军改编的两个师,中亚原康居国改编的两个师,共5个师帮助李坤前去平乱。
李坤十分高兴,连说五弟够朋友。诸葛均说军事上的指挥由覃兵负责,因为李坤不熟悉唐军的打法。李坤也没有意见。
出发前,诸葛均单独对覃兵交代了两件事,一是不得参与对匈奴叛军俘虏以及家属的屠杀,凡是这种事就交给李?
小说推荐
- 诸葛亮
- 作者:罗周第一部分第1节:像北辰星一样亮(1)第一章像北辰星一样亮1坐落在隆中的一处小山丘,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后来人们称它作伏龙山或乐山,是因为那个名叫诸葛亮的人的缘故。东汉建安五年,诸葛亮二十岁了“二十”是男子成年的岁数,按惯例,他除了“名”以外,还得有个与之相配的“字,以便别人更亲密、随和地呼唤
- 最新章:第71章
- 诸葛亮传
- 作者:李元悌诸葛亮生平 诸葛亮,字孔明,公元181年出生于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他的先祖诸葛丰在汉元帝时曾任司隶校尉,诸葛家族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诸葛亮的父亲诸葛□任太山郡丞,但在诸葛亮八岁时就过世了。诸葛亮和他的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均以及两个姐姐从此都靠他的叔父诸葛玄抚养成人。诸葛亮的
- 最新章:第18章
- 诸葛亮必败
- 中国伪智慧的宿命:诸葛亮必败 作者:剑歌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诸葛亮必败》编辑推荐 我们总盼望能遇到一个“三顾茅庐”的主子,结果等到老,也没有“刘备”光临《三国演义》使我们成了幻想主义者,我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却在等待中逐渐丧失了 我们总想做只动口而不动手的点子大王,所以特别羡慕那个“运筹帷幄”的军师
- 最新章:第28章
- 诸葛亮日记
- 作者:迟双明第一章 起点决定终点前几天出了一趟门,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消谴消谴。跟我那几个狐朋狗友开车到北边的水库钓钓鱼、划划船,又到西边山上的庙里抽了一签。那个仙风道骨的庙长说我这一签非同小可,有贵人来访、卧龙飞天之兆,硬跟我要二千文铜钱。啊呸,简直是敲诈,我丢给他50文了事。1 我在考虑出路问题
- 最新章:第31章
- 诸葛亮大传
- 作者:朱大渭第1节:引言(1)引言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形象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湖北古隆中,奉节白帝城,成都武侯祠,岐山五丈原,勉县定军山…诸多历史遗迹以自己的存在,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诸葛亮一生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一部《三国演义,使诸葛亮的大名传遍了祖国的神州大地。马连良的传统京
- 最新章:第45章
- 丑女要嫁诸葛亮
- -丑女要嫁诸葛亮第一章 人为食亡周末,又是美好的周末,方悦莹高兴的在床上蹬蹬被子,透过窗帘的缝隙看出去,五月的天空湛蓝宜人。她满意的伸了个懒腰,翻个身,又闭上了眼。几秒钟后猛然跃起,快手快脚穿好了上衣。转头间不经意看到床头的书,她随意拿过来,翻看起来。再看窗外,已然阳光明媚到了烂漫的地步,方悦莹看了
- 最新章:第107章
-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 作品: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作者:朱子彦 内容简介 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其是否真的鞠躬尽瘁、忠于汉室?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魏廷脑后有反骨吗?吕布是英雄还是小人?司马昭之心究竟如何?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关键何在 正文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 三国历史以其特殊的魅力素为国人所喜爱。历年来,无论是通俗性
- 最新章:第45章
- 从诸葛亮到潘金莲
- 作者:王溢嘉*古典今看第一部分“历史的孔明”确实是个难得的贤相,这个“英雄,用现代术语来说,是个“体制内改革者“右派的保守主义者,而他的“坚持法统”与“汉贼不两立”立场,正是他这种思想与人格的总结。外在的环境与内在的心性,决定了他的格局和命运-自序古典世界里的散兵游勇 我的闯入中国古典文学领域,可以
- 最新章:第39章
- 野心家诸葛亮
- 诸葛亮和历代的辅佐大臣一样,表面对君主忠诚,内心怀着巨大的野心本书是专门讲述《三国志《三国演义》故事外的故事诸葛亮的先祖本来就是奴隶,原性葛,后被县官逼改复姓诸葛诸葛亮八岁就是失去了双亲的孤儿,由叔父抚养长大诸葛亮少年求学屡屡被名人狠整,进不了书院(相当今天的大学)去读书,差点儿废了他的前途诸葛亮为
- 最新章:第350章 卧龙归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