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太平公主》第137章


老夫人的语调非常缓慢,念到此处之时,声音戛然而止。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佛教《心经》**的后半段。以前好像在哪里听过的。看来我倒是来迟了一步,没能将这**听个完整。
老夫人敲木鱼的声音一直未断,感觉像是冗长的水流,源源不绝徜徉在时间长河之中。那男子的话语再次响起:
“有所得者,有也;无所得者,空也。所以,自然法则是真切可信的,于是我们能够觉悟到自然法则给予众生的那种公正无私的恩情。因此,我们应该做到心无挂碍,去追随人生的真理。因为心无挂碍,我们就不会畏惧任何困难,就会远离那些乱七八糟的妄想,最终让自己超脱尘世的烦恼。贫僧言尽于此,不知道老夫人您领悟了几分?”
这男子自称“贫僧”?看样子我的猜测很准了,一定是一位僧人在给老夫人讲经。只是这男子声音怎么越听越熟悉呢?
直到老夫人唤了一句“惠范大师”,我才恍然大悟。这僧人是我见过的呀,可不就是武承嗣的狗爪子小跟班儿嘛~只听老夫人哀怨地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大师所言,老身都明白,只是我那不孝子不明白,枉费老身在此抄经诵佛了。大师说要心无挂碍,可老身的儿子日日都在做让人不省心的事情,老身如何能无挂碍?”
原来老夫人是在找人吐苦水呢……
我回头看了一眼碧裢,见她和我一样也是竖着耳朵静静地听着。她知道我还没有要进屋去的意思,也就没敲门。佛堂外面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致,连一个下人都不敢打这儿经过,我猜测,碧裢也是头一次听僧人讲经吧
只是那个胡僧惠范,满脑子邪念,总是鼓噪大少爷做坏事,我实在看不出来他会领悟多少佛门真谛啊,亏老夫人还能听得津津有味,好像大彻大悟了似的。
这说明,那胡僧惠范嘴皮子功夫比他的武功更厉害。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就听老夫人接着说道:“观音大士说:三世诸佛,就是因为坚定不移地追随了人生的真理,最终成了高尚而又正直、待人平等友好、知道自己何去何从的觉悟者。老身恐怕没那个福分去修炼三世了,只希望惠范大师你能够给我寻来一樽‘送子观音像’,叫我几个儿媳妇都快快诞下子嗣,好继承咱们武家的香火。”
“老夫人,您总是记挂着凡间俗世的话,观音大士是不会轻易降福祉的。《心经》有言:人生的真理乃是能够消弭生活烦恼的大神咒,是能够破除人间愚昧的大明咒,是能够带来光明前景的无上咒,是无可替代的无等等咒——它是如此真实灵验,绝不虚无。老夫人何不顺其自然呢?”
很好,这个混账秃头的狐狸尾巴总算是露出来了
一定是他没办法说服神仙菩萨来帮老夫人还愿,所以编出这一大套歪理出来。
《心经》我自己也读过的,本意就只是让每一个人都去追求自己人生的真理观音菩萨希望人们中间的每一位,都能够尽早地成就自己的一生。仅此而已,哪有那个惠范说的什么‘顺其自然’啊云云。
惠范和武承嗣分明就是一党的。
我记得武承嗣来我家求亲的时候还说,让那惠范在老夫人面前嚼嚼舌根子,她就会答应这门亲事。当时我还在想,哪有那么愚蠢的老太太,专听歪僧吹耳边风的呢?如今看来,的确是我低估了惠范这厮的口才了。
碧裢在一边也听了半会儿,许是觉着站得脚酸了,轻声附在我耳边问了一句:“姑娘,咱们什么时候进去呀?”
我皱了下眉头,这才发觉老在外面偷听不怎么好,万一让哪个路过的小厮给撞见了,岂不是落人口舌?
拍拍脚边的灰尘,又整理了一下衣裙和发髻,我推开了佛堂的前门。那扇像是拥有百年的年龄的木板门“吱呀”着敞开,几缕透过树丛缝隙的阳光射进幽静的佛堂里间,将那端放在贡桌上的香炉里的,缕缕升腾而起的檀香照耀的纤毫毕现。
老夫人正盘腿坐在正中央的圆形明黄色软榻上,胡僧惠范侧身坐在一边。佛堂前的檀香袅袅而起,那似繁实慢的木鱼声声繁华退尽,香花满衣再闻得鸟语清脆,这片禅院,不是人间胜地却胜过天堂。
见我进来,老夫人停下了手中动作,站起了身子。
听着她念了半天观音大士,我本以为堂上会供着观音,想不到却是位佛祖。那雕像捏花而笑,香灯昏黄,寂静的燃烧,未因为佛门开启而有半丝的悸动;那檀香袅袅而起,遮盖住了佛祖似笑未笑的脸庞。人,佛,堂,融为一体,让这红尘滚滚的痴人,刹那间好似历经过佛堂所历经的岁月,骚动的心开始学会淡定。
“李姑娘来啦,过来坐吧。”
“李令月给老夫人请安谢夫人”
我微微福身献礼,她苍老的手抓住我的,然后牵着我走到另一个圆形软榻之上。我应声盘腿蹲下坐好。
两盏明烛灯笼被那贴身丫鬟云雀缓缓挂起,照的佛堂里比先前亮堂了不少。寂静的佛堂之内,犹如老僧参禅闭目,这幽闭空间,烛灯当空,一切烦恼还真像是过眼云烟一般消失不见了,这忘怀亦只是对禅的领悟。刹那间,满心只剩下平静,从屋外带来的忧愁,苦恼,疑虑,不甘……进了佛堂闻了焚香之后,什么都不记得了。
“老夫人方才可是在参禅?”我乖巧的展开话题。无论她要和我讲什么,还是我自己引起话题比较容易掌握她的情绪。
她点点头,吩咐胡僧惠范退下。然后拉着我的手亲切的说道:“方才老身在念诵《心经》,李姑娘可曾听过?”
我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老夫人怎么会变得这么和蔼温柔?本来第一次见到老夫人的时候,我就知道一切都是假象,可此情此景,莫非依旧是假象?
我依旧微笑,缓缓而谈:“《心经》我小时候也读过的,只不过那时不太懂。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时常洒,手内杨柳不计秋。
千处祁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
不知,老夫人却是因何事想要求观音菩萨?”
卷一【盛唐篇】 第103章 察言观色识端倪
第103章 察言观色识端倪
老夫人和颜悦色地看着我说:“姑娘你还年轻,不知道为人母的心思。老身活了这大半辈子了,什么荣华富贵没有享过,现在只盼着混账儿子能快快传宗接代,我也好早些下了地府去给他亲爹交代。”
掩嘴一阵淡笑,却也不敢失了礼数,只奉承道:“非也非也,夫人还能活百年的呢,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还活百年啊,那不成老不死的妖精了。只怕是再过个两年,我自己不染病,也会被武承嗣那混账给气死。他好好的正事不做,一天到晚净想歪心思。”老夫人拿手绢擦拭了一下额上的细汗,许是方才念佛的时候被闷出来的。
她一口一句“混账儿子”,看来武承嗣这个不孝子在她眼里的形象还真是差。得了,老夫人打的那点小算盘,我还能不清楚嘛,说到底,我自己还算是罪魁祸首呢,老夫人可不就是看不惯武承嗣的小妾一个接一个娶进门吗?她嘴上虽说儿子是动歪心思,实际上就是指的这个事儿。
如果老夫人还能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八成就是三姨娘腹中的胎儿了。若是她这一胎能生下个男孩,老夫人一定死也瞑目了。
她自己复又盘腿坐好,抬头问站在一边待命的丫鬟云雀说:“送子观音像什么时候到?”
“回老夫人的话,方才小厮来报,说是送子观音像已经在入城的路上了,约摸今儿个夜里就能送到。”
“嗯,你也下去吧。传晚膳的时候再过来伺候。”
“是,夫人。奴婢告退。”云雀甩了甩帕子,半跪着行了礼,便掩门退了出去。
我见老夫人拾起玉盘里的佛珠手链似是要开始念经了,于是问道:“那送子观音像是从何处运来?”
“不瞒姑娘,老身一直盼着武家能有个继承香火的后人,自从三媳妇有了身孕,老身是日也盼,夜也盼,好不容易托了许多关系,才找到一樽开了光的送子观音像,乃是西域那边托运过来的,一路上要走八个月之久,算算日子,这两天也该到了。”
我心中一阵惊骇,这武氏的家底还真不是用斗来量的,一樽如此珍贵的雕像大老远托运回来,老夫人还够喜欢穷折腾啊。要是换做我自己,随便在镇上的珠宝玉器店铺里买上一件,也就罢了。老夫人竟是一个这么精益求精的女人,其手段绝不容小觑。 本还想问问三姨娘的胎位情况现在如何,按照医理,一般孕妇八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