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人》第146章


场,一支利箭“嗖”一声,传入了两人的耳膜。
下一刻,陆完惨叫一声,赶忙勒马转身,急急朝着南阳城折返而去,妄图来日再战。
原来危机关头,戚继光见邓子龙被陆完暗中设计,赶忙从背后抽出了一支利箭,果断地朝着陆完射了过去,不过陆完也算厉害,如此紧张的关头,愣是躲过了几大死穴,用左手手臂挡下了利箭,并因此收了重伤,左臂立刻鲜血直流。
“快,关闭城门。”吴德见陆完战败回城,狡诈地下令关闭城门,愣是把陆完挡在了城墙之外。
“吴大人,快快打开城门,放我进去。”陆完大声喊道。
吴德看了看不远处的戚继光,戚继光正在注视着吴德的一举一动,似是提醒他不要忘了彼此的约定。
吴德一咬牙,大声回应道:“陆大人,本官已经降了戚将军,你回去吧。”
陆完只感到一阵眩晕,也分不清是失血过多还是咋的,不禁大骂道:“吴德匹夫,快快打开城门,要不然待我上告了宁王,小心灭你全家。”
吴德依旧不为所动,甚至懒得再理犹自骂喊不止的陆完。
“吴德匹夫,你混蛋,你以为戚继光会放了你,做梦吧。”陆完说完这句,竟是疯癫地笑了起来,想是彻底绝望了,他没想到戚继光会派人使出这等下三滥的计策。
又是“嗖”的一声,一支利箭插在了陆完脖颈之上,激射出滚滚鲜血,还滚烫滚烫的。
陆完被戚继光一箭射中,再也喊不出一句话,继而轰然坠马,从此不再动弹。
“只怪你咎由自取,助纣为虐,这就是报应。”戚继光在不远处狠狠骂道,像是代表了全体明朝百姓。
南阳城门再次大开,不过这一次是为了迎接戚继光的五千精兵入城。
吴德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站在城门靠内侧的地方,恭迎道:“本官欢迎两位将军入城。”
戚继光假装微微一笑,扶住吴德道:“大人何必多礼,以后我们就是自己人了,还客气什么。”
吴德领着戚继光和邓子龙等人入了知府府宅,待戚继光等人坐定,便叫人呈上许多酒菜,举杯恭贺道:“本官祝贺两位将军顺利攻克南阳城,干。”
戚继光冷冷一笑,也不见他喝了多少,倒是邓子龙刚刚骂的早已口干舌燥,一仰头便喝了个底朝天。
吴德接着说道:“戚继光,之前的承诺,不会变卦吧?”
戚继光朗声一笑,道:“怎么会呢,一言九鼎。”
“那就好,那就好,”吴德一颗贪婪的心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但是他的欲望没有极限,无耻道,“将军是不是向元帅说说,还是让本官担任南阳府知府?”
戚继光冷然一笑,回应道:“当然,南阳知府依旧还是吴大人的。”
吴德看着戚继光冰冷的表情,不由心中一颤,微微感到了一丝不安。
果然,戚继光接着说道:“只不过要在吴大人的下辈子了。”
吴德心中的不安果然变成了现实。
“来人,把吴德拿下。”戚继光陡然大声一喝。
第一三五章 大明宝藏
“将军,饶命,饶命啊,”吴德兀自喊着,“那珠宝盒美女,我都不要了,请饶了我吧。”
戚继光哪里肯理他,王阳明的密函里面已经说得清清楚楚,陷城之日,便是陆完祭日。
叛徒从来都是用来利用,而不是豢养的。
在破城后的第二天,戚继光从一个手下那里,得到了五本大明真经。原来这五本经书原来是宁王所有的,但他和他的手下也从中看不出个大概,才会让陆完带往武当山,请教一些修真之人,只不过同样发现不了一点点线索。
戚继光当然从中看不出个究竟来,但是直觉告诉他,这些古色古香,装饰考究的书籍,肯定不简单,所以他连夜便派人送到了开封府,交给了王阳明。
“元帅,这是?”徐渭看见王阳明拿着五本经书,发起了呆,不禁好奇地问道。
王阳明缓缓答复道:“这些书中记载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秘密,什么秘密?”徐渭继续问道。
“关于一个宝藏。”
徐渭先是一个惊讶,随即说道:“我军此刻正急需粮草,如果有足够的钱的话,粮草就不成问题了。”
王阳明苦笑一声,道:“只可惜对于这个宝藏,本帅所知也还只是沧海一粟,完全没有头绪啊。”
“元帅不妨交给卑职看看,兴许会有所发现。”徐渭试着建议道。
“好吧,试试也好。”王阳明显然不抱很大的希望。
三日后,徐渭再次来到了王阳明的房间,一脸郁闷之色。
“文长,可有发现?”王阳明焦急地问道。
徐渭摇着头,叹道:“卑职无能,看遍了里面所有的文字,却始终无法把它们和宝藏联系起来,实在是惭愧啊。”
王阳明本来也不抱大的希望,勉强笑道:“算了,听天由命吧,没有这个宝藏,我们也可以打赢宁王。”
徐渭无奈道:“打赢是可以打赢,只是会拖得很长,至少得等子先的农业发展有所建树,积累了足够的粮食之后,我军才可以有所大行动啊。”
徐渭不说,王阳明也知道,不过凡事不能强求,作为一个修真之人,王阳明的心境早已静若止水,无争无欲了。
这一晚,王阳明不停地翻阅着八本《大明真经》,妄图能找到一些线索,只是结果还是一样:没有结果。
不知不觉中,八本真经掉落在了桌面上,王阳明竟是想到睡着了,看来这秘密破译工作着实耗费脑力啊。
当第二天一早,王阳明从睡梦中醒来时,奇迹出现在了他眼前:八本真经竟然全都消失不见了,一起变成了一张羊皮纸。
“怎么会这样?”王阳明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只是他发现,离开京城之前,沈嫣嫣送给自己的无暇白玉竟然也消失不见了。
要说大明宝藏对王阳明能够尽快取胜非常重要,那无暇白玉对与王阳明却有着更大的意义,毕竟那是沈嫣嫣母亲的遗物,也是沈嫣嫣送给自己的唯一一样东西,或者说它是定情信物。
一番找寻,确定白玉是消失不见了,王阳明才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那张羊皮纸上。
羊皮纸上画的是一副地图,正上方写着四个楷体大字:大明宝藏。
“好家伙,果然是藏宝图。”王阳明原本沮丧郁闷的心情稍稍好了一点,陡然间,他发现楷体大字下面还有一行蝇头小字。
“大明首富沈万三之藏宝图”
“是沈万三,那个富可敌国,筑造了三分之一南京城的商人,史书上说当年沈万三富得连朱元璋都眼红,后来便被朱元璋发配充军,在云南度过了他的余生。”王阳明一个人喃喃自语道。
“如果这张藏宝图是真的话,那当年沈万三的宝藏一定是透露给了朱元璋,或者是皇室中人,要不然古魁作为朱允炆的后人,怎么可能知晓。”王阳明还在尽量分析着每一个线索。
猛然间,王阳明似乎想到了什么:“嫣嫣有没有可能是沈万三的后人,所以她母亲的白玉会和八本真经发生某种不知名的反应,融合为一张藏宝图。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皇室中人其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原来八本真经只不过是秘密的一部分,只有结合了白玉,才会最终破解。”
“好了,不想了,等打完了仗,再问问嫣嫣好了。”王阳明这样自语道。
“好,太好了。”王阳明突然大声叫好道。
“元帅为何如此高兴?”徐渭恰巧走进房门,见状疑问道。
“文长,宝藏找到了,”王阳明依旧难掩兴奋之色,,“而且就在开封城内。”
“哦,有这等事,请让卑职看看。”
王阳明闻言把藏宝图递给了徐渭,徐渭略微看了看,也不禁兴奋道:“果真如此,那可就可喜可贺了,刚好解了我军的燃眉之急啊。”
现在王阳明手下士卒已经达到两万八百人,开封城之战后,戚继光又负责在河南其它府州收编了一万人,同样这一万人也是精兵中的精兵,所以一下子,军队的消耗就大了很多,而原本荒废的农业,才刚刚开始,总是徐光启精通农术,也得看天干活,却不能做那拔苗助长的蠢事。
“不过,元帅,利用这些宝藏,粮草问题是解决了,可还缺少兵器啊。”徐渭不禁再次皱眉道。
一个军队离不开粮草,也同样离不开兵器,人多了一万,自然需要再打造出一万支鸟铳来,而且要防守河南省全境,还需要数量庞大的佛朗机。无论是鸟铳还是佛朗机,都是极耗生铁武器,可是铁器不比粮草。粮草可以购买,因为全国各地的老百姓们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储存,至于铁器,那是绝对稀少的东西,大明统治者怎么会纵容平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