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为如此,王阳明和萧绝情结的梁子也更加深了,不过这是后话。
再下一刻,没等李士实反应过来,他身边的官员已经一个个跪了下来,纷纷口头祈求饶命,声称愿意投降王元帅,愿意归顺朝廷。
大批官员投降后,那些原本还想负隅顽抗的士兵和家丁们,也自然纷纷丢了盔甲兵器,明智地选择了投降。
绝对的实力面前,他们只能选择头像,毕竟他们都只是平常人,平常人平常对着一个平常的修真者都会佩服不已,更何况是面对王阳明这个极不平常的修真者,而且他还是个大元帅。
李士实无奈,终究还是选择了下跪,但是王阳明却不屑一顾。
第一三二章 守城
“元帅,我等已经救出了文长。”李时珍带着徐渭来到了王阳明面前,他和徐文长年龄相仿,曾经更是有过一面之缘,因此如此才会主动和王阳明推荐道。
王阳明装成一副大惊失色的模样,一改刚才的狠厉之色,礼贤下士地跑过去赶忙拉住徐渭的手臂,说道:“吾得文长,大事成矣。”
不过徐渭好像不吃这一套,他性格奇特,做事往往出人意料,可以说是中国历代文人中的异类。
“小子休得多礼,老夫承受不起。”
王阳明头一次被人泼了一盆冷水,不要说鲁莽的邓子龙此刻不在场,即使是稳重老练的戚继光也禁不住上前呵斥他几声,毕竟王阳明是堂堂明武宗任命的大元帅,他本身有如此非凡多才,而且对他如此客气,还被退了回来,如何不让人生气。
但是王阳明就是没有生气,至少表面上是的,在前世,他就知道了不少关于徐渭的故事。徐渭可以说是中国的梵高,大半辈子都怀才不遇,但是他的才华,却是举世公认的高绝,比之于唐伯虎,在兵法韬略上都要胜过几筹。不过还好,宁王对徐渭也只是看重,并没有重用,否则这河南省巡抚的位置就应该是徐渭的,而不是志大才疏,生性多疑的李士实了。
“先生,小子是真心爱才,请先生成全。”王阳明竟然开始自称起小子来,这是他面对明武宗时,都不曾有过的。
“那好,待老夫考你一考。”徐渭对王阳明的态度显然有点满意,现在是在试探王阳明的个人能力了,“待老夫说出前两句,小子就对上后两句吧。”
王阳明恭敬地应诺道:“小子遵命便是。”
徐渭微一沉吟,便说道:“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王阳明隐隐觉察到徐渭这句诗是在回忆他的前半世,便不自觉地联想到了历史上许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文人来,如陶渊明,如李白,如杜甫还有辛弃疾。
也没见他多么犹豫,只一会,就听王阳明念道:“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此句一出,旁人倒不是很在意,徐渭却深有体会,为此他的眼眶甚至有点湿润了,不禁赞叹道:“好诗,确实对的好。”
正当所有人以为徐渭会就此降了王阳明时,他却突然直白地问道:“倘若老夫随了小子,小子会给老夫什么位置?”
王阳明毫不犹豫地就答道:“军中军师之职。”
“如此,渭愿降。”一代怪才徐渭终于俯首称臣,拜服请降。
王阳明心中大叹一声,急忙小心扶起年近六十的徐渭,激动地说道:“文长不用多礼,以后我们都是自己人。”
王阳明本来就来自》……后世,对于一些繁文缛节,自然会很轻视,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更加容易和部下拉近距离,就像现在一个“文长”,就立刻把他和徐渭的关系拉近了一万里,变得非常亲切。
戚继光等人甚至看到徐渭老迈的脸上滑落了几滴泪珠,心中俱是纳闷不已。
他们都还年轻,怎么会明白怀才不遇的寂寞和郁闷,就像同为清朝文人的归有光,当年就是一直考到六十岁,才考中了进士,而徐渭,考到四十岁,也只混到秀才,不说其他的,至少在仕途上,他是悲惨的,虽然他自负东南第一军师。
良久,徐渭终于平静了一下激动不已的内心,缓慢又狠辣地自荐道:“元帅,请让渭替您杀了李士实这厮。”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没人想到一个文质彬彬的老头,竟会说出如此铁血的话,谁又会猜到,这只是他铁血军师生涯的开始。
王阳明也是稍稍愣了愣,随即应允道:“先生自便便是,元敬,帮文长把李士实那厮绑起来。”
“渭多谢元帅。”
“是,元帅。”
王阳明手下两名重臣,纷纷上台表演,一个毫不费力地绑住了李士实的双手双脚,虽然李士实期间不停地反抗,可他毕竟只是个文人,手无缚鸡之力。
“文长,本帅宝剑可借你一用。”王阳明慷慨地把傲龙剑递了过去。
这时,众人这才看清了那把杀人不沾血的宝剑的真实模样,即使在黑夜中,它发射出来的火光,也刺得人睁不开眼,一看便知道是把上好的利剑,如果王阳明告诉他们里面还住着一条龙和一个鬼的话,估计能够吓死他们大半。
“李大人,到地府向阎王爷求饶去吧。”徐渭话一说完,就利索地把傲龙剑砍向了李士实的脖颈,丝毫没有一点阻力,李士实的脑袋就掉落在了平地上,滚了老远。
徐渭长叹一声,缓缓把剑还给了王阳明,然后对王阳明建议道:“元帅,渭以为应该招降官兵,还不许伤害百姓。”
王阳明哈哈一笑,赞同道:“文长所说,正合我意,就照着文长的意思去办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好莫过于心有灵犀了,而徐渭和王阳明初次见面,就能够达到此种境界,可见他们其实是同一类人,至少在用兵打仗方面,是类似的。
于是,在王阳明怀柔亲民的政策下,开封城很快就平定下来,一共收降了四万五千人,缴获金银财宝无数。
“武桥,”王阳明和一干手下将领已经高高坐在了开封府巡抚府宅大厅之中,正在庆祝胜利,“白天就不要了,入了夜,带上兄弟们,去好好享受吧。”
邓子龙原本略显疲惫的身体立马被注入了海洛因一般,精神陡振,抱拳道谢道:“末将代弟兄们,谢过元帅。”
王阳明朗声一笑,补充道:“别忘了不准伤害百姓。”
邓子龙赶忙应诺道:“末将再也不敢了,弟兄们也不会再敢。”
众人于是都哈哈笑了起来,王阳明故意打趣道:“诸位若有兴趣,也可随武桥同去,本帅不会干预。”
众人连忙推辞道:“不要不要,多谢元帅。”
不过王阳明执意要给他们,嘱托邓子龙道:“武桥,若有大户人家,长得好看的未嫁女子,留几个给元敬他们,别你一个人霸占了。”
邓子龙也不由笑道:“末将晓得了。”
“好了,我们喝酒。”
众人齐齐举杯,大笑着连喝好几杯,煞是痛快。
“子先,该你施展抱负了。”王阳明突然说道。
徐光启先是一惊,再是一喜,施展抱负不但是徐渭等人的志愿,也同样是他的抱负,于是激动地应道:“元帅请说,卑职听着呢。”
“我军已经占领了开封府,接下去本帅打算攻占了整个河南省,一旦事成之后,本帅便会以河南以根据地,大肆发展农业,替我军储备粮草,之后再大举难进,推掉南京,之后便是宁王的老巢南昌。”
对此,徐渭深以为然,也附和道:“主公所言甚是,开封府一旦收入我军囊中,河南其余诸府就像瓮中之鳖,只需探囊便可得到,也就是说指日可待,所以子先,的确是你上场的时候了。”
徐渭来河南省也没有几个月,但是却仿佛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一般,各府各县都了如指掌,才会有刚才这番见解。
“请元帅和军师放心,卑职定不辱使命。”徐光启激动地回应道。
“元敬,武桥,本帅也有任务给你们。”王阳明继续说道。
“元帅请说。”两人放下了酒杯,同声应道。
“限你们一个月之内,收复河南全境。”王阳明的话斩钉截铁,丝毫没有回旋的可能。
“一个月,恐怕不行吧。”邓子龙虽然鲁莽好战,却也知道目前的战况和任务的艰巨性。
不过戚继光没有)畏)惧(网),在他看到一个月是有可能做到的,但是得先解决一个问题。
“元帅,末将非常清楚速战速决是我军获胜的一大要素,但是我军刚刚招降了四万五千官军,虽然现在是投降了我军,但难保中途叛逃,甚至是反戈一击,所以……”说到这,戚继光没有再说下去了,他相信王阳明已经明白自己的意思了。
王阳明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徐渭,请教道:“文长以为如何是好?”
徐渭不愧
小说推荐
- 明朝第一驸马
- 《明朝第一驸马【1】护送任务朱友亮原本是某特种部队十九连上尉,退伍之后在一家跨国公司担任高级安全顾问。这家名叫天地人禾的集团公司主营农产品,全世界七成以上的粮食交易和生产都有它的份。用当时人的话说,天地人禾控制着全世界人民的米袋子。这次,朱友亮负责一次秘密的护卫任务,把一种公司新研发的小麦种子晕倒位
- 最新章:第291章
- 明朝第一公子
- 作者:方景第一卷豪门世家第001章庄公梦蝶前尘往事,南柯一梦。静卧在床榻之上的孩童缓缓睁开眼帘,脑海间兀自昏昏沉沉,苏醒之前的风尘碌碌,似乎至此再无半点干系,顷刻间灰飞湮灭,杳然无踪。突兀的抬起一只手臂,在半空中胡乱挥舞,但即使想尽全力去抓住那如走马观花,飞快逝去的模糊梦境,也根本是徒劳无功,很快,
- 最新章:第393章
- 明朝第一道士
- 《明朝第一道士》作者:半蓝第001章 没死明朝,嘉靖年间,江西省广信府贵溪县。一位二十出头,长相干净,身材中等的年轻男人是一脸茫然的坐在停尸板上面,而他眼中看到的一切似真似幻。耷拉着脑袋的他是一言不发,想要从中找到合理的答案。对于自己身上所穿的古代服饰,从开始的特别诧异变成了逐渐的接受。自rì出开始
- 明朝第一闲妃
- -明朝第一闲妃作者:李羲然局势中原:明正德十五年,武宗于江苏淮安泛舟取乐时落水染病,次年三月武宗朱厚照去世。死后,单传的武宗没有留下子嗣。后宫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最近支的皇室,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嘉靖。嘉靖帝朱厚熜继位之初,发生了明朝最著名的政治事件“大议礼之争”朱
- 最新章:第32章
- 明朝第一弄臣
- 《明朝第一弄臣》作者:鲈州鱼明朝第一弄臣 正文第1卷 弘治是正德的爸爸2012年8月,各大网站的首页上,所有头条都是同样的一则新闻,题目极为醒目“酗酒有风险,寻欢须谨慎”好奇的人点进去一看,都大失所望,切,又是标题党。新闻内容跟寻欢作乐没有半点关系,而是报道了在刚刚闭幕的世界手工艺大赛中,获多项提名
- 最新章:第940章
- 明朝第一国师
- 《明朝第一国师》作者 鲈州鱼第1章 涅盘嘉靖初“接下来要播报的是国际新闻”电视里,圆润的女声带着一丝莫名的兴奋,随后画面一转,漆黑的夜空中,一道巨龙般的闪电横跨天际,直直劈在了一座高耸的电视塔塔尖上“昨天夜里,一道闪电击中了多伦多电视塔,多伦多电视塔是世界第二高的建筑,始建于”接下来是对那倒霉的高塔
- 最新章:第238章
- 明朝第一道士(半蓝)
- 作者:半蓝 明朝嘉靖年间,一名死于车祸,却拥有高明医术和懂得气象学的魂魄,穿越并附身于没落家庭的死者李文轩身上。打起道士的旗号,既不搞封建迷信,又不当江湖骗子的他,开始了一段结婚生子,治病救人,匡扶社稷,开山立派…最终,他把一个曾经衰弱的家庭发展成为了一个天下间极其富贵而繁盛的大家族。第001章没死
- 最新章:第451章
- 明朝第一公子(方景)
- 《明朝第一公子》作者:方景“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明史》看看,上
- 最新章:第404章
- 明朝第一国师(鲈州)
- 作者:鲈州鱼小道士?遗腹子?老爹居然还是那个传说中的正德帝?老娘则是刘凤姐?这乐子当真不小。不过这也是命中注定,不然咱怎么会有这么奇葩的名字?朱同寿…且看,天才魔术师,穿越嘉靖朝!既来之,则安之,混迹官场是我所愿,玩转朝堂也不稀奇。考科举只是副业,扮神棍才是主流;忽悠皇帝是咱的特长,左右逢源那是业余
- 最新章:第24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