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在扫除了一切抵抗力量之后,又分出几十人去把守东门和北门,打仗多年,小心驶得万年船的道理已经深深融入了他的血液,这才是地道的老兵,老将,虽然他还只是而立之年。
当王阳明带着许多辎重进入武安县城时,城中百姓已经被安定下来,既然强盗们不去伤害他们,他们自然就不会)畏)惧(网),这也是中国历代百姓劣根性所在,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历朝历代的老百姓在乎的不是由谁来奴役他们,而是能不能吃饱饭,有衣服穿,至于其他的,他们全不在乎。
“元帅,县城已经牢牢控制在我军手中了。”戚继光朗声向王阳明禀告道。
“好,两位将军辛苦了,”王阳明亲热地拍了拍两人的肩膀,然后对徐光启说道,“子先,你叫人上点酒菜,我们要好好庆贺一下。”
“遵命,元帅。”徐光启虽然暂时只负责一些杂碎琐事,但是他乐在其中。
当年介子推跟随落魄流浪的公子重耳,更是到了甘愿割取自己身上的肉来给他的主公下饭的地步,发生这种事情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们的服务的对象都不是一般人,他们料定终有一日他们的付出必有回报,他们早先的牺牲也绝不会白费。
酒过三巡,王阳明吩咐道:“把县太爷刘勋带上来。”
很快,刘勋就被两个小兵带了上来,眼睛却不敢看王阳明一眼。
“松绑。”王阳明再次吩咐道。
刘勋心中暗暗舒了口气,却不敢率先开口说话,他还猜不透对方的真正用意。
“听闻刘大人治县有方,今日一见,果然是街道林立,一片繁荣迹象。”
刘勋还是不答应,他不敢答应。
邓子龙怒了,雷声喝道:“奶奶的,我家元帅问你话,你为何不答?”
王阳明挥手示意让邓子龙坐回原位,一边亲自上前给刘勋递上一杯酒,一边再次劝说道:“刘大人如果肯归顺本帅,武安县令之职就还是你的。”
这一次,王阳明之所以选择采取怀柔之策,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他当然也可以干脆把刘勋的脑袋倏然砍下,但是杀了刘勋,谁来替他治理武安县,普天之下,还有谁比刘勋更加了解武安县,而且王阳明也不能像对待李庄一样,攻占一个,抛弃一个。毕竟没有固定的物资供给,再强大的流寇也会有殚精竭虑需要休整补给的时候,而地处三省交界处的武安县,不但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且战略地位又突出,自然成了后方根据地的上上之选。
堂堂明朝派遣来的大元帅都这般礼贤下士了,刘勋再不识时务,也撤去了心中最后的一道防线,一大把年纪了,他可不愿意再去颠沛流离,更舍不得新纳的美妾。
“卑职愿听元帅差遣。”刘勋终于轰然下跪,乞求收容。
王阳明心中暗暗一笑,大度地扶起刘勋,然后和他干了一杯,之后给刘勋安排一个靠前的位置,也算是待他不薄了。
待王阳明刚刚坐定,一个骑兵头领就悄悄地进来和邓子龙说了几句话,邓子龙闻言微微点了点头,起身恭敬地对王阳明请求道:“元帅,攻打县城之前,您对弟兄们的承诺,现在可否兑现。”
王阳明闻言哈哈一笑,瞥了一眼,见戚继光也是微微笑着,两人心有灵犀,似乎早已商量好一般。
“武桥,你过来。”
王阳明说这话的时候,戚继光却自顾和惊魂甫定的刘勋攀谈了起来,目的是分散刘勋的注意力。
王阳明把嘴巴附在了邓子龙耳边,轻声说道:“让兄弟们好好去享受吧,但是记住,只准抢掠富商地主们的财物女人,普通百姓要是敢伤害一个,定斩不饶。”
“是,子龙代兄弟们谢过元帅。”
那骑兵头领见元帅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也不等邓子龙转告,便饿狼一般疯跑了出去,去把好消息播送出去了。
邓子龙回头不见了那强壮头领,身体猛一停滞,继而再次转头看向王阳明,尴尬地恳求道:“元帅,子龙也想去。”
这一次,王阳明终于忍不住大笑了起来,笑骂道:“去吧,注意身体就好,明天可还要打仗。”
邓子龙几乎就要跳了起来,连忙胡乱一拱手,就饿虎一般飞了出去,可见其有多么兴奋。
毕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没见过什么世面,见了金子女人,岂能不眼红,不像戚继光,心态稳重,坐怀不乱。
刘勋一边虽然和戚继光胡乱聊着,一边却注意着王阳明和邓子龙之间的举动,虽然听不清他们到底再说什么,但也猜到了大概。可是即便如此,又能怎样呢,王阳明没有当面说给他听,已经给足了他面子了,自己要是再捅破了这层纸,那不是自找没趣,搞不好最后要把心爱的小妾也贡献出来也说不定,所以最后刘勋还是选择了沉默。
“各位,我们继续喝酒。”王阳明一阵招呼,众人纷纷举杯畅饮,好不快活。
当然更快活的是外面的一群“野兽”,烧杀抢掠任意妄为,谁也没有手下留情,谁都爆发出了人类最原始的欲望,一定层面上来讲,这属于小农阶级的局限性。虽然它是个极大的弊端,对于王阳明来说,却是个再好不过的一种激励手段。
不过事情往往都是会乐极生悲,物极必反,八百口野兽就惹出了一些问题,一些王阳明所不能容忍的严重问题。
第一二七章 军令如山
第二天一早,县衙门外站满了武安县的老百姓,叽叽喳喳地在议论两件事情,个个眉头紧皱,脸有怒色。
“元帅,门外有百姓告状。”戚继光见王阳明从卧室走了出来,便急忙上前禀告道。
“告状?”王阳明反问了一句,猛然发现站立一旁的邓子龙脸现异色,暗叫该死,却没有直接表现出来,而是大踏步来到了大堂之上,叫老百姓们进来。
“元帅,百姓人多,恐生变乱。”戚继光进谏道。
“放心,本帅自有分寸。”王阳明大手一挥,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决定。
很快,两个老百姓,一个男性老汉,一个女性老妇,被带到了大堂中央,哭诉着向王阳明告状。
“老哥,你先说。”王阳明短短的几个字,虽然随意,却透露出一种无法拒绝的威严,字字刺进了众人的耳中,大堂为之一静。
“大人,”老汉好半天才叫出了两个字,见旁边并没有危 3ǔ。cōm险,便大着胆子说道,“昨晚我的一头老黄牛被几个强盗给抢走了。”
“什么,强盗?”邓子龙大声一喝,可怜那老汉猛然身体一震,轰然下跪,再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闭嘴。”王阳明朝着邓子龙响雷般一喝,竟是要比邓子龙刚才的声音大上好几倍。
邓子龙见到王阳明雷霆一怒,顿时不再敢多嘴,邓子龙就只服从戚继光和王阳明两人,尤以王阳明为甚。
“老夫人,你呢?”
那老妇人见王阳明替刚才的老汉主持公道,心中的勇气不禁多了好几份,壮着胆哭诉道:“大人,我的女儿被一群禽兽给玷污了,现在正哭喊着要自杀,您可要替她主持公道啊。”
这一下,王阳明真是忍耐不住了。
“邓子龙!”
邓子龙从未听王阳明直接称呼过自己的名字,顿然心惊不已,急忙踏上一步,抱拳应道:“末将在。”
“马上把抢牛和强奸之禽兽给本帅找出来,听见没有?”
“末将遵命。”邓子龙的回答已经有点颤抖了,他虽然愚钝,却也能够大致猜到王阳明的意思了。
很快,在邓子龙雷厉风行地搜索之下,大堂之下来了七个人,七个畏畏缩缩不敢抬起头来的小兵。
“谁抢了老汉的牛?”王阳明怒目圆睁,似要喷出火来。
七个小兵虽然害怕,但是他们以为顶多被罚扣些军饷,或者打上几个大板,但是他们想错了。
“元帅,是我们几个。”
话音刚落,站出来三个小兵,还是不敢抬起头来。
“好,好,很好,”王阳明所说虽然好听,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他非常愤怒,“来人呢,拉出去砍了。”
“元帅,”邓子龙一见自己的手下就要被生生砍了头,不由心急如焚,“请元帅开恩。”
这时候,三个小兵也只以为王阳明是在开玩笑,顶多是在吓吓他们,所以他们还在木然地站着。
“拉出去砍了,没听到吗?”王阳明一双虎目扫过众人,人人心中一凛,再也不敢透一口大气。
如此一来,旁边站立不动的卫兵再也不敢犹豫一刻,大踏步上前,就要把三个小兵拉出去砍头了。
“元帅,元帅饶命啊,饶命啊……”直到这一刻,三个小兵才意识到失态的严重性,开始苦苦哀求。
负责砍人的卫兵犹豫了一会,见王阳明并不改变原先的命令,也就
小说推荐
- 明朝第一驸马
- 《明朝第一驸马【1】护送任务朱友亮原本是某特种部队十九连上尉,退伍之后在一家跨国公司担任高级安全顾问。这家名叫天地人禾的集团公司主营农产品,全世界七成以上的粮食交易和生产都有它的份。用当时人的话说,天地人禾控制着全世界人民的米袋子。这次,朱友亮负责一次秘密的护卫任务,把一种公司新研发的小麦种子晕倒位
- 最新章:第291章
- 明朝第一公子
- 作者:方景第一卷豪门世家第001章庄公梦蝶前尘往事,南柯一梦。静卧在床榻之上的孩童缓缓睁开眼帘,脑海间兀自昏昏沉沉,苏醒之前的风尘碌碌,似乎至此再无半点干系,顷刻间灰飞湮灭,杳然无踪。突兀的抬起一只手臂,在半空中胡乱挥舞,但即使想尽全力去抓住那如走马观花,飞快逝去的模糊梦境,也根本是徒劳无功,很快,
- 最新章:第393章
- 明朝第一道士
- 《明朝第一道士》作者:半蓝第001章 没死明朝,嘉靖年间,江西省广信府贵溪县。一位二十出头,长相干净,身材中等的年轻男人是一脸茫然的坐在停尸板上面,而他眼中看到的一切似真似幻。耷拉着脑袋的他是一言不发,想要从中找到合理的答案。对于自己身上所穿的古代服饰,从开始的特别诧异变成了逐渐的接受。自rì出开始
- 明朝第一闲妃
- -明朝第一闲妃作者:李羲然局势中原:明正德十五年,武宗于江苏淮安泛舟取乐时落水染病,次年三月武宗朱厚照去世。死后,单传的武宗没有留下子嗣。后宫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最近支的皇室,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嘉靖。嘉靖帝朱厚熜继位之初,发生了明朝最著名的政治事件“大议礼之争”朱
- 最新章:第32章
- 明朝第一弄臣
- 《明朝第一弄臣》作者:鲈州鱼明朝第一弄臣 正文第1卷 弘治是正德的爸爸2012年8月,各大网站的首页上,所有头条都是同样的一则新闻,题目极为醒目“酗酒有风险,寻欢须谨慎”好奇的人点进去一看,都大失所望,切,又是标题党。新闻内容跟寻欢作乐没有半点关系,而是报道了在刚刚闭幕的世界手工艺大赛中,获多项提名
- 最新章:第940章
- 明朝第一国师
- 《明朝第一国师》作者 鲈州鱼第1章 涅盘嘉靖初“接下来要播报的是国际新闻”电视里,圆润的女声带着一丝莫名的兴奋,随后画面一转,漆黑的夜空中,一道巨龙般的闪电横跨天际,直直劈在了一座高耸的电视塔塔尖上“昨天夜里,一道闪电击中了多伦多电视塔,多伦多电视塔是世界第二高的建筑,始建于”接下来是对那倒霉的高塔
- 最新章:第238章
- 明朝第一道士(半蓝)
- 作者:半蓝 明朝嘉靖年间,一名死于车祸,却拥有高明医术和懂得气象学的魂魄,穿越并附身于没落家庭的死者李文轩身上。打起道士的旗号,既不搞封建迷信,又不当江湖骗子的他,开始了一段结婚生子,治病救人,匡扶社稷,开山立派…最终,他把一个曾经衰弱的家庭发展成为了一个天下间极其富贵而繁盛的大家族。第001章没死
- 最新章:第451章
- 明朝第一公子(方景)
- 《明朝第一公子》作者:方景“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明史》看看,上
- 最新章:第404章
- 明朝第一国师(鲈州)
- 作者:鲈州鱼小道士?遗腹子?老爹居然还是那个传说中的正德帝?老娘则是刘凤姐?这乐子当真不小。不过这也是命中注定,不然咱怎么会有这么奇葩的名字?朱同寿…且看,天才魔术师,穿越嘉靖朝!既来之,则安之,混迹官场是我所愿,玩转朝堂也不稀奇。考科举只是副业,扮神棍才是主流;忽悠皇帝是咱的特长,左右逢源那是业余
- 最新章:第24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