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春》第263章


,便保荐他出任了京兆府法曹的司法参军事,官居正七品下,成为裴耀卿治理长安的锋线人物。
此时黄双全应声推门而入,又见过了礼,裴耀卿便笑着让他自坐。
黄双全道了谢,却是不坐。
裴耀卿也不让他,只是问:“事情安排的如何了?都妥当了么?”
黄双全道:“回恩主大人,门下都已经安排妥当了。一应人等,全部收押,那位韦公子单独一个牢房,好生照应着,所有带伤之人,一律延请名医为其治疗,恩主大人放心便是。只是,有件事情还需要请大人定夺,这韦闵……到底该定个什么罪过才好?”
两人是多年相得的老关系,说话自然没有什么拐弯抹角的遮掩。
这韦闵入狱,若只是论起他的罪过,对于裴耀卿这等人物来说,是根本就不需要亲自处理的,但是事涉他的父亲太常卿韦縚,而且又是在这个新相悬而未决的当口,这件事自然就变得无比重要了起来。
而这韦闵,也就成了必须要被裴耀卿牢牢握在手中的一枚重要棋子。
略想了想,裴耀卿道:“要有罪,但是……罪不至死”
黄双全闻言低头思量片刻,不免心神摇动地点了点头,lù出一副会意的笑容,道:“门下晓得该怎么处理了。”
裴耀卿闻言点点头,又道:“还有一事,你要省的,在新任宰相的人选尚未决出之前,这件案子,且先不要判死了,但是,声势要闹起来。你可明白么?”
黄双全闻言又想了想,心里明白自家大人这是要看看风sè如何才好下决定,即便要为民做主,但是也不该把自己给陷进去。再说了,只要这个把柄握在手中,那就是韦闵的一个大污点,不管是留着自用,还是做一份人情转给他人去对韦縚发难,都够他受的。
而且,若是这件事情压不住韦縚,这韦縚一旦上位,自家大人还可以翻过手来立刻将这件案子轻轻了结,大不了就是判一些财物给那些人家,事情也就压下去了,而自家大人便可以顺利的结好了韦縚,不至于因此与他出了什么矛盾。
因此想来想去,他还是觉得这个办法极妙,便献策道:“那门下就派了出去发动一些百姓击鼓鸣冤,门下也受理他们的状子,但就是不审大人以为如何?”
裴耀卿闻言面带微笑,点头道:“如此甚好。”
顿了顿,裴耀卿又道:“若是韦縚登不上相位,我便给他留些面子,将这韦闵大小处理个罪过发落了也就是了,但若是韦縚登上相位,这韦闵便非死不可所以,你给我把人看牢了,没有我的话,谁都不许见他,谁都不许提审”
黄双全闻言一愣,恩主大人的这番话可是叫他吃惊不小。
他再想不到,原来 自'炫*书*网'家恩主大人竟是准备这样来处理这件事情的。
想了想,他忍不住建言道:“大人,若非万不得已,这韦家,还是不要得罪太狠的好啊”
裴耀卿闻言淡然一笑,摆手道:“我知道你的心思,但是,福禄啊,你要知道,我们做官的,乃是民之父母,官场争斗,耍些心思无可厚非,但是,不可让这些做官的心思影响到了根本。根本是什么?那就是为民做主,为天下而做官”
此言如黄钟大吕,一时间震得黄双全不由失了声。
过了一会儿,他脸上的那一抹尴尬才略略消去,然后,他一躬到底,道:“恩主大人断事明白,义理晓畅,门下深深拜服”
裴耀卿笑着摆手,“免了免了,你只需要记住我这番话,以后做事多思量些也就是了。对了,你还有什么事没有?若无事,我要批公文了。”
那黄双全闻言就要告辞出去,却又想起一件事来,道:“恩主大人一说,门下倒真是又想起一件事来。方才,那颜樽一直都不曾走,看见我,便把我拉到一旁,说他手里有韦闵为恶的大量证据,希望我能转禀恩主大人,他想要拜见您。”
“哦?颜樽?”裴耀卿闻言先是思量了一下,旋即失笑,道:“这个号称铁面无sī的家伙,倒真是生了一副七窍心肝,端的是玲珑剔透啊福禄,你要知道,他之所以要见我,并不是要递什么证据,他是害怕把自己给搭进去了,想求我一句话呀”
黄双全闻言附和地笑笑,道:“大人见事甚明,小人也觉得他便是这般心思的。此前,他为韦家鞍前马后,陷的很深哪”
顿了顿,裴耀卿点头笑道:“也罢,你去把他带进来吧,我就见他一见,让他安心。这个人,还是很有些能力的,权变上也并不逊sè于你,我看,他以后倒是可以做你的一条臂膀”
“诺”黄双全躬身答应。
奋勇码字,一更九千,可借我十张月票否?
第四卷 转运天下指掌间 第二十八章即将一步登天
第二十八章即将一步登天
昨天李曦在玉真别馆扬言要同时娶咸宜公主李福儿和宋璟的孙女宋果奴的事情,当时在场的除了玉真别馆几个服shì的道童之外,就有那么寥寥几人。
李福儿回宫之后并没有跟人提起,只是一个人闷坐皱眉而已,而寿王李清已经开府在外,自然也不可能因为这件事情就特意到兴庆宫去告小状。但是到了今天下午,就在李曦转到另外一家店里还在请李光弼喝酒的时候,消息便已经传到了兴庆宫。
玄宗皇帝从高力士口中听说这件事情的前后经过之后,心中很是不悦。
且先不要说娶这个词只是民间用语,要跟公主配对,那得用“尚”这个字,但就这方面来说,李曦口出狂言,已经是大违礼制,但是最让玄宗皇帝生气的,却是李曦小小年纪,却已经好几次都摆出了不拿皇家人物当回事的态度。
咸宜公主好歹也是自己最最疼爱的宝贝女儿,虽说在玄宗皇帝的sī心以为,无论是从才华还是从长相,或者是从做官,以及为人处事等等方面,李曦都足够配得上自己的宝贝女儿,至于他家世不高之类的障碍,倒并不太被玄宗皇帝看重。
但是李曦屡屡的摆出这么一副态度出来,倒好像是只要他要的,便是公主,那也能信手拈来一般,却叫他这个九五至尊的人不免觉得颜面上好没有光彩。
与此相比,再联想到李曦早在担任小小的晋原县主簿的时候,就已经敢于公然对太子李鸿的人下手,非但在蜀州把赵风凌和成刚两个人羞辱了个够,而且还直接给他们套上了偌大的罪名,逼得李鸿那边手忙脚乱,甚至连派人刺杀的昏招都能想出来,最终惹恼了自己,就在秋后,成刚被问斩。
与此相比,他一开始就没拿寿王当回事,反倒是小事一桩了。
思来想去,不知不觉就叫人觉得有些头痛。
要论高瞻远瞩,只凭那一份奏折,就足以让玄宗皇帝对他爱重非 常(书…网),而眼下这漕运的事情才放到他手里没几个月,从草草的足见江淮转运使司衙门,到亲自一路东行去视察,再到提出重修广通渠,再到认真的规划,很快就拿出三套方案出来,这都可以算作是他实际执行能力的体现,充分展现出了他实际做事的能力并不逊sè于他的大局观。
而且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做起事来的时候,很是低调,就在满朝上下不管官大官小,都在为了新任宰相的人选问题而相互奔走的时候,他却在认认真真的埋头做事。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让一直以来都很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玄宗皇帝很是满意了。
所以对于李曦,玄宗皇帝真的是非 常(书…网)喜 欢'炫。书。网',在他自己想来,李曦此时年轻,好好地打磨几年,等自己老了,或许可以将他提拔上来,大加重用,等到自己驾崩之后,新帝登基,有了他在,可以极大程度的保证政权交接的顺利和国家政策的延续xìng不受到挑战。
可以说,玄宗皇帝此时虽然犹在壮年,但只要一想起身后事来,就会不由自主的往李曦身上想,简直拿他作为一个可以托孤一般的人在培养。
张九龄等人,能力、风度、威望之类的,都有,但是,他们年龄太大了,显然不适合托付后事,转念一想,这满朝诸公之中,能hún到整天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打转的,哪个不是在官僚体系里熬到了一大把年纪的?所以,李曦如此年轻,又有如此大局观,还有如此的实际执行能力,做事又不张扬,倒真是对极了玄宗皇帝的胃口。
可是他在做官办事之余的其他地方,尤其是在与皇家子弟们结交这方面的狂妄与高调,却又实在是让玄宗皇帝伤透了脑筋。
再说了,你前脚刚刚摆明了态度,不愿意做皇家的驸马都尉,这才让玄宗皇帝下定决心启用你的,事情才刚刚过去了没几个月,你就转脸又公然说什么要娶咸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