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烈太后传》第181章


面对司马靳如此不够稳重的举动,白起只是略皱了皱眉,看了看左右,见都是亲信将领,便扬手挥退了那名报信的军士,对着神色焦急的司马靳淡定道:“绝无可能。”
白起看到了众将眼中的疑问,知道他们都担心消息走漏,冷静安慰道:“此次我们在栎阳、戏与郑之间大举调兵,不过是迷惑赵人的障眼法,赵太后平生用兵最爱派出大量哨骑以观我军动静,此次便是要以牙还牙、将计就计,故布疑阵迷惑她,让她以为我们想要调兵强攻武成。此番计划知道的人少之又少,我也相信大家的忠心。何况如果赵太后知道我们要用什么计策,想必她一定不会留下军队驻守武成的。现在哨骑说,她只带走了一半的人马,显然只是想要分兵两处,相互打援,说明她对一切都还不知情,虽然这与我们的预估有些出入,但并不影响计划的实施。”
众将听完分析略略宽心,司马靳还是有些担心道:“那如此一来,我们的计划岂不是要大打折扣了?”
白起闭上眼睛,背手而立,下巴微扬道:“想她征战多年,若是连这点警觉也没有,又怎配与我为敌呢?”白起这句话的声音不大,却是极为自信。他身为秦国的柱石,打过无数仗,杀过无数人,而这一次却是他心中最期待的,他因为大意吃过这个女子的败仗,也就越发想击败她。不可否认,她很厉害,而且直到现在为止,他已经将十成的力气都耗在了这番布置上,为的就是一举击败她。
一旁的将领们默默听着,无人敢出声反驳。他们都知道赵太后的厉害,甚至连他们自己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战胜她,而白起,是他们觉得唯一有希望的人。秦国的将领并非一直如此妄自菲薄,但是无论司马错、蒙骜、司马靳还是王翦,一个个常胜将军非但没有将她打败,反而成了她功劳簿上增添功绩的砝码。
这既是秦将的痛处,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实。
“王龁。”白起突然睁开眼,转过身来大声唤道,“我吩咐你的事情准备的如何了?”
王龁迈出队列,冲白起抱拳道:“将军,近来咸阳至栎阳一带秋雨缠绵,尤以栎阳、戏等城的雨势最大,已经一连下了十多日了。渭水连涨,水势湍急。我军已在栎阳附近加高了西南北三面的堤坝,只等将军命令。”
白起听完王龁掷地有声的回答显然十分欣赏,加上他任务执行得很是到位,难得的称赞了几句,又对众人发话道:“众将听令!”
所有人立即敛眉肃容、立正站好,手握腰上长剑。
“王陵!”
“末将在!”
“你速点一万人马,前去武成西南袭扰,只需摇旗擂鼓,不许进攻!”
“诺!”王陵抱拳后,从白起手中接过令牌退回原位。
“司马靳!”
“末将在!”
“你速领一万五千人马,前往武成东门,听到王陵所部的战鼓声便立即发起进攻,攻势务必要猛烈,损失些人马不要紧,要紧的是必须让赵军相信,我军的主力即将对他们发起全面进攻。”
“遵命!”司马靳上前捧接令箭,而白起却没递给他,反而小声道:“此战只可败,不可胜。”
司马靳不解,愕然地看着白起。
白起却不解释,将令箭递到司马靳手中,司马只好满腹狐疑地接下。
“王龁!”白起又继续开始发号施令。
“末将在!”
“你速率本部人马赶回栎阳,两日后的子时,掘开渭水堤坝。”
“诺!”王龁接了令告退之后立即匆匆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我突然想吃干锅了,写了一半先发出来,等我吃完干锅再发另一半。灭哈哈哈哈
☆、193兵戎相见(六)
对于秦军的动向;赵相如一直派人密切注视,但双方对峙已有大半个月,就连她进入重泉也有几日了,秦人似乎还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动作。赵相如虽然有自信;但如此诡异的战局还是第一次遇到。
这里虽然是秦国的土地,但秦兵是从咸阳开来这里,也算是远道而来,赵相如本想以逸待劳,依仗城池之坚击溃敌军,但是白起到底不是普通将领,他没有急于进攻;反而在不远处驻扎下来,摆出一副要和赵军持久战的样子。
半个多月;除了最初的那一次城外的佯攻之外,白起没有针对武成更进一步的行动,赵相如也就捉摸不透他在想什么。倘若秦军真的打定主意要进行持久战,虽非她所愿,但也未尝不可。孙子不是说吗,“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虽然眼下粮草有限,但以战养战便是,她可不惧,就怕秦国拖不起。
就在此时,庞援突然冲进帐来一脸焦急:“太后,哨骑来报,武成不好了。”说罢召进来一个哨骑。那个小将脸冻得铁青,颧骨和鼻尖微微发红,估计因为一路赶来,连口气都没来得及喘,进了帐就往赵相如面前一跪:“太后,昨夜秦军突然掘开渭水堤坝,武成正在渭水下游,河水全部灌入城中,武成西面的城墙已经轰塌,城池肯定是守不住了!”斥候的声音略带哭腔,苦着脸,如丧考妣。
“什么?!”赵相如震惊不已,一大早正在帐中议事的赵军军官们也是惊了一呆。昨天还来了消息说一切如常,秦军也没什么大的动向,怎么突然发生这么大的事情?
“城内守军怎么样?赵奢呢?!”赵相如的声音略有些尖锐,她在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但这样重大的事情,就连她一时半会儿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小兵道:“属下急着赶来报信,没有入城细看,奢将军和驻军的情况并不清楚。只……是一路上看见渭水中漂浮了不少我军将士的尸体,都是沿着上流河水被冲下来的,密密麻麻……飘满了河面。”他声音越说越低,一是如此多的袍泽遇难让他心情低落,二是太后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
白起!赵相如咬牙切齿地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
“太后,请准末将带领兵马前往武成救援!”偏将耿纪单膝跪地,主动请缨。
赵相如没吭声,因为她还沉浸在巨大的震惊中,过了好一会儿才平复下来,面色也渐渐恢复如常,对他道:“老将军先起来,现在情况不明,救援也不急于这一时,让我先问明白了再说。”
耿纪七年前曾经跟随赵相如参加了攻打少梁、籍姑、频阳等城的战役,因为犯言直谏被赵相如杖四十,降了三级,以立威信。因为赏识他的能力和耿直的性格,归国后,赵相如将他从弓兵调入骑兵,成为骑兵的一名千夫长。大家都知道,以太后对他的栽培程度,只要这次能够杀敌立功,都尉之职便可手到擒来。虽然他已快到半百之龄,但在外人看来,也算是大器晚成。
老头子虽然十分焦急,但也只好起身退回队列中。
赵相如声音波澜不惊:“武成究竟怎么回事,秦军怎么突然掘堤放水,你一五一十说仔细了。”
“诺。”小兵刚被冻木了,现在回到暖和的大帐口齿渐渐伶俐起来:“属下原本一直是在栎阳附近查探秦军动静的,这些日子以来秋雨一直没停歇过,渭水的水位上涨了不少,但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只是昨夜,渭水附近水流声震耳欲聋,队长命我等勘察,发现水位暴涨,已是溢出河道,显然是上游决堤。他一面派属下去上游查看情况,一面另派了人前去武成报信。”赵相如听到此处也微微颔首,这名队长临危的处理能力相当出色,考虑全面。
“属下不一会儿便到了上游,看见秦人将堤坝的西南北三面都已经加高,只留下东面,渭水都沿着低处走,堤坝里蓄积的水一下全冲到下游去了。末将赶回去时,队长身边的人都被派了出去,于是队长便派属下前来太后处报信。”
赵相如听着平实的描述,能够想见当时的情况有多么的惊心动魄,挥手道:“你们做得很好,先下去休息吧。”
看着人退出帐中,耿纪又一次出列请战道:“太后,请让末将带一只兵马赶去武成,秦人放水淹城,武成现在必然是一片泽国,奢将军纵是再能耐,逢此大难一时也难以聚合军队。秦人这么做必然想趁此时来攻,倘若集中优势兵力对我军行程合围之势,则武成守军危矣。若能早一刻到,他们便能多一丝希望,还望太后恩准!”
赵相如虽然面上已经平静下来,但仍然忧心武成情况,何况那里有半数的赵军,还有她的三员大将,若就这么被击垮消灭,她这次出征就失败了一半。见耿纪主动请缨,赵相如也就顺着道:“武成蒙难,赵军伤亡不可计数,赵奢、褒成、等人也是生死未卜,且不说我们这里的士卒们知道武成之事后心中如何不安,单说武成士卒被水冲散,军心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