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凌妃传》第56章


这一日秋高气爽,各院的丫头又开始放起了风筝,我也禁不住走了出去,但见空中各色风筝随风飘舞,分外地好看。我信步在院中走着,喜儿忽然笑着指着一处房子道:“主子,那边就是弘历他们读书的书房了,咱们去瞧瞧可好?”
我一笑道:“这个时候福先生的课已经上完了,只怕书房里面没什么人了。”
喜儿笑道:“去瞧瞧也好,虽说是上完了课,可也没见他回来不是,说不定还在那里用功呢。”
我心不由得一动,近些日子来我已经很少亲自教导弘历了,故而也想瞧瞧弘历读书的样子,于是点点头道:“那咱们就去瞧瞧吧。”
院中静悄悄的,往房中一看果然一个人都没有,心下略觉几分失望,转头对喜儿说,“瞧,我说没有人吧。”
喜儿吐了下舌头道:“弘历到底还是小孩子,平时那么用功,偶尔玩几下子又有什么关系。”接着拉着我道:“这么好的天气,咱们到园子里逛逛不好?主子您平时总是闷在房间里,正好趁今儿透透气儿。”
我无奈地笑笑道:“就说你爱玩吧,偏要拉着我。也罢,这会子园子里的菊花开的正好,就去逛逛罢。”
喜儿大喜,于是两人往花园而来。正在园中游玩,忽见迎面走来了几人,最当前的是一位老者,而紧随其左右的正是胤禛,此刻正微躬着身子与他说话。此外身后还跟着几位貌似侍卫的几个年轻人。我不觉得一愣,再待看清楚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那老者正是皇帝,一时来不及回避,只得地在路边跪下。
皇帝走到我跟前忽然停住了脚步,笑着问胤禛道:“这个是你媳妇吧。”
胤禛忙道:“是。”
我轻声道:“钮祜禄凌云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尽管没有抬头,我仍是感觉到皇帝的身体微微地一颤,然后就听到皇帝温柔的声音道:“起来吧。”
我站起来,仍是微微地低着头,皇帝继续说道:“好些年没有见着你了……我记得你有个儿子不是?”
我忙答道:“是,还蒙皇上赐名,凌云不胜感激!”
“哦,叫什么来着?我自己赐的名字,自己却忘记了,当真是老了。”
“叫‘弘历。’皇上日理万机,每天不知道多少国家大事要记在心里,哪能每个孙儿的名字都记得那么清楚呢。”
皇帝呵呵笑道:“几年不见,还是那么会说话。”说着忽然问胤禛道:“上次的秋狩我记得那孩子也去了。”
“是,同去的还有老三弘时,老五弘昼。”
皇帝捻着胡须颔首,“把他们几个都叫来吧,我想见见。”
胤禛大喜,忙吩咐身边的人道:“快去把弘时三个找来,要快!”那人答应着飞奔而去。几人继续前行,我见皇上没有说让我退下,也只得跟在后面。绕过假山,便是荷花池,只是这季节,荷花早已枯拜,然而池边的那几丛菊花却也开的艳丽,皇上也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正要说话就听得假山对面传来一阵清朗的童音,“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
皇帝也不由得听了入了神,我心中登时一暖,激动之余,眼睛也微微地一酸,忙垂下头。一时背诵完毕,皇帝问道:“这个孩子是谁?”
胤禛忙答道,“正是弘历。”
一旁早有人将弘历领了过来,弘历上次在秋狩的时候见过皇帝,故而一眼就认了出来,忙上前磕头道:“孙子弘历给皇爷爷请安,皇爷爷万岁!”
皇帝微笑着将弘历搀起来,拉着弘历的手笑道:“好聪明的孩子,业师是哪一个?”
弘历答道:“上一字‘福’,下一字‘敏’。”
皇帝更加惊讶,笑道:“是个尊师重道的好孩子。”接着又问道:“可学国语?”
“学的。”
皇帝笑道:“让爷爷来考考你,‘爱新觉罗’是什么意思呢?”
弘历朗声答道:“是金子的意思。”
“金子可是最贵重的东西?”
弘历摇摇头道:“不是。”
皇帝哦了一声,笑着看了看左右,柔声问道:“那你说什么东西是最贵重的呢?”
弘历想了想,答道:“是‘仁义’。”
话音一落就见胤禛暗自松了一口气,再看皇帝的神色,果然十分的欢喜。
“可学过天算之学么?”
皇帝在天算之学上有数十年的功夫,天算之学又称为圣学。倘若答学过,未免有看低学问之嫌疑。弘历是跟着先生学过一点的,胤禛刚放松下来,听到这句问话不由得又紧张了起来,但见弘历恭谦答道:“弘历年纪太小,不能领略圣学精要,所以还没学过。”
皇帝含笑道:“朕愿意收这个小徒弟,胤禛,你可舍得他吗?”
胤禛大喜,忙拉着弘历跪下来道:“弘历能得皇阿玛亲身教育,是儿子莫大的荣耀,儿子又怎么会舍不得呢?”
皇帝笑着点头道:“好,那这孩子我就带进宫去了。”
“儿子谢皇阿玛龙恩!”
“凌云谢皇上龙恩!”我也跪下,两行清泪不觉流下,弘历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了。
皇帝既得弘历,也就不再见弘时弘昼两个,转而回宫。
密嫔
刚回到飞云轩就见小丫头明月跑过来道:“福晋您可回来了,大福晋那边打发人来找您了好几趟了,大福晋请您过去呢。”
我点点头,对喜儿道:“咱们过去瞧瞧是什么事。”
喜儿轻笑道:“大福晋定然是听说皇上把弘历领进宫去了,所以才急着要见主子您。只怕这会子那几位福晋格格都在大福晋那边等着您呢。”
我不觉微笑,于是扶着喜儿的手慢慢地往晓寒斋而来。刚进院子,就见守在门口的几个丫头笑着跑上来道:“云福晋,您可来了,大福晋和几位侧福晋,格格们都在等您呢。”
我淡然一笑,心中却不由得生出一丝感慨,所谓人心便是如此,昔日这些丫头见了我断然不会如此的奉承,如今弘历入宫,前程似锦,众人也顺势又将我捧了起来。
小丫头打起帘子请我进来,我一看果然房中早已坐满了人,乌喇那拉氏见到我立时笑道:“恭喜妹妹,弘历这一入宫日后定然是前途不可限量!”
我含笑还礼道:“大福晋客气了。”耿氏拉着我在身边坐下笑道:“如今弘历算是出息了,你这个做额娘的这些年的辛苦也没有白费,说到底,你还是个有福的!”
我微笑道:“弘历能入宫读书,那是弘历的福气!不过话说回来,弘历的福气还不就是咱们的福气么?”
乌喇那拉氏点头道:“云儿这话说的不错,算起来皇上那么多皇孙,可是还没见哪个能像弘历这般得到皇上眷顾的,这自然是咱们雍亲王府的福气!”
乌喇那拉氏这番话说的十分含蓄,然而语中的意思众人却都听得明白。皇帝一向十分看重众皇孙的表现,更把这作为选择继位人的一项标准。胤禛子嗣稀少,且夭折者居多,这便成了一些大臣反对传位给胤禛的借口。如今弘历得天独厚,谁能说这对于胤禛来说不是一个转机呢?
乌喇那拉氏转而对我说道:“弘历今天入宫的匆忙,只怕随身的衣物都不曾带去,你回头去打点一下送过来,我打发人送进宫去。”
我点头答应是。
“这就去吧,别晚了宫门下了匙可就进不去了。”
我闻言起身寒暄了几句,这才带着喜儿回飞云轩。喜儿欢喜道:“这下子主子可算熬出来了!弘历真是给您争气!”
我微微叹息了一声,想起这些年跟弘历的日子心中不由得一酸,为了这一天不知道吃了多少的苦,受了多少的委屈。我自己原无所谓,只是可怜的弘历了。
喜儿不待我吩咐就已经开始收拾了起来,不多时便裹好了几只包袱,笑道:“先包这几件吧,过些日子再把大毛的衣服送去,不然冷不丁弄这么些东西进去,只怕让人笑话。”
我点点头道:“很是。”
喜儿这才唤了几个人进来道:“这几个包袱里面是四哥儿的衣服,你们赶紧送到大福晋那边去,只怕四哥儿等着穿呢。”
几人答应着去了。
黄昏时去乌喇那拉氏那边请安,只见乌喇那拉氏正跟一个太监问话,见我来了笑道:“你来的正好,刚说到弘历在宫里的事情呢。”
我忙走过去,那太监先是给我磕了个头道:“奴才把衣物交给宫里的太监,听宫里的太监说皇上跟宫里的几位主位都十分的喜爱四哥儿,特别是密嫔娘娘更是喜//。欢的不得了,所以皇上把四哥儿托给了密嫔娘娘照看……”
我闻言不由得一喜,密嫔如今是皇上最宠爱的妃子,人年轻性格也十分的温柔,能由密嫔来照看,我的心也总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