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1776》第293章


在充足的资本支撑下,即便开设了一家新的跨洋分行后,康柏还是顺利的购买了一家旧的船厂,翻新一番,就开始按照新奥尔良船厂的图纸,通过宾夕法尼亚运河从匹兹堡运来蒸汽机,在费城开始建造标准的一千吨级蒸汽和风帆混合动力船,他的主要作用就是作为邮轮运输邮件和旅客。
这种混合动力的蒸汽船,订购量大得让船厂忙不过来,实际上也主要是因为目前只有新奥尔良一家大型船厂能制造,而他的速度优势,却是从事邮递业务的最佳选择。另外也有部分客运需求,主要是建造豪华客轮。一般的平民是不会在意这点速度的,他们更在意的是船票的价格。至于运货,实际上大多数商船追求的是吨位,基本上不会考虑采取价格昂贵了不少的蒸汽船。
康柏的这家船厂一开,就不仅能够满足美国的所有需要,还能向欧洲其他客户出售。
船坞的事情忙了一阵,最终定下来后,康柏就又有点无所事事了。偶尔去纺织厂和船厂转转,视察一下情况,有空就去议会和银行看看,平常一般还是待在家里,专指陪自己老婆,偶尔也陪宾出去走走,譬如去剧院看看舞台剧。
不过随着汉密尔顿议案的争吵程度越来越深入,刚开始大多数人还只是单纯反对增税,对于国家制定工业发展计划和开设商业银行之类的还可以支持,不过随着大家发现,联邦政府竟然根本没钱去发展工业,甚至也没钱去开设一家他们认为很赚钱的商业银行,这些争论者们的态度就有所转变了。
至少华盛顿这位并不崇尚大作为的“道家总统”,也认为发展工业非常重要,无论如何要挤出一部分财政,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稍微加一点税,他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民主党和杰弗逊,却是解决反对增加税收。
所有争论,一下子压在莫里斯这位刚刚上任几个月的财政部长身上,偏偏富兰克林在这个时候还是让各部门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他一怒之下,愤而决定向富兰克林总统辞职。这下富兰克林这位“道家总统”终于坐不住了。
第二百二十七节 治国如烹小鲜
康柏应邀抵达独立宫时,富兰克林总统还在接见来访合众国平民。
“向您致敬,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也向你们致敬,自由的合众国公民们!”
“总统先生,你就住在这儿吗?你们家可好大呀!”
“呃,这是独立宫,属于国家的财产,并不是我家,我家在……”
看到康柏已经笑着站在门口观看,旁边富兰克林的女婿,现任的总统事务秘书理查德?贝奇,连忙提醒富兰克林今天还有正事。
富兰克林看到康柏的身影,立刻笑呵呵的和那位平民致歉,让女婿代表他继续接待这些人,自己则迎面向康柏走来。
看着这位慈祥的老人,康柏心中有点怀疑,当初自己是不是太在意赢得的总统选举,而选择错了总统扶植独享,这位老先生哪里有一点总统的样子,根本就像个独立宫民众接待员吗。
自从富兰克林和华盛顿宣誓就任正副总统以来,两人的执政方针,完全符合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真的可以用道家的一句“治大国,若烹小鲜”来形容。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老子的一句话,出自《道德经》。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一种解释说,小鲜是很嫩的,如果老是翻过来、翻过去,就会弄碎了;因此治理大国也不能来回折腾。这种解释虽然接近本意,但没讲到“妙”处。懂得烹的人都知道,烹饪艺术的核心部分。就是掌握火候。而小鲜。又是各种烹材料中最为娇嫩,更要细心伺侯。所以治理大国最高境界,就是小心翼翼掌握火候。
那么。怎么掌握火候,大国又如何可以被比作小鲜?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也可以大而化之道来。简单说,治理国家,首先要考虑人民的性质。从经济学角度看,人民的性质就是趋利避害。如果政府能够提供和维系一套基本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任何个人做对自己有利事情时,就对社会有利;在做对社会有害的事情时,就对自己有害,就可以使全社会的成员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使社会繁荣起来。
一般而言,这套制度包括保护产权、维持秩序、调解纠纷的功能。一旦有了这么一个制度框架,人们明确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成本。什么是自己收益,从而自动按照对成本和收益的计算行事。
富兰克林他们的治国方法就是这样,通过制宪会议争取到的一部《宪法》,规定了好多条条框框。以《宪法》治天下。符合宪法的就鼓励,违反宪法的就不可以。宪法之外的就既不鼓励也不反对,任民众自由取舍。有了这样明确的制度,然后就自由任由人民发展,这样的方针,是很符合追求自由而独立的美国人的。
“约克,你来了,刚好杰弗逊他们都到了,人已经齐了,我们一起过去开会吧!”富兰克林笑着招呼。
“好,总统先生!”康柏对富兰克林很尊重。
无论如何,现在这位总统先生的名望,绝对是全美第一,不管是政治人物,还是普通平民,只要是每一个接触过他的人,都他尊敬有加。就连在外交方面,也因为富兰克林当选为总统,为美国赢得了极大好处。他在欧洲的巨大影响力,让各国对新生的美国都非常有好感。尤其是他在法国的影响力,极其得到法国政府的尊重,在各方面都给于联邦政府极大的善意。
由于富兰克林这位大科学家担任总统,还吸引了大量的优秀外国科学青年,移民来美国,主动要求追随富兰克林,参加联邦政府的工作。
不管他的施政是不是像一个总统,至少他担任总统,给新生的美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这是不容抹煞的,所以康柏还是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
等到康柏进入一个圆桌会议厅,才发现已经坐了不少人。
这次增税的事情确实有点闹大了,处理不好,可能会对整个内阁造成巨大打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富兰克林不得不正式站出来对这件事情进行表态。
他一边挽留莫里斯继续留任财政部长,一边邀请三大党派领袖和华盛顿来独立宫开圆桌会议,协商共同解决这次内阁危机。
这圆桌会议后来也形成惯例,一旦朝野形成巨大争议,长期无法解决,就由各政党领袖和国家领导者开圆桌会议进行协商解决。
“先生么,今天请大家,主要是想和大家商量一下,这次汉密尔顿提出的那个争议性议案,我们该怎么应对。我一直把权力自由交给各部负责,不过现在我们的财政部长莫里斯先生,却已经有点坚持不住了,他竟然向我提交了辞呈!虽然被我驳回了,但我也觉得这次事情关系重大,需要整个联邦政府出面来解决。”
“唉!先生们,我们众议院就正式国都,国徽,国歌之类的议案,已经争论得非常激烈了,现在怎么又突然爆发内阁部长辞职这样的问题来?”康柏向其他人表达自己的郁闷,他们可才是真正的内阁成员。
现在把自己这个无关的众议员请来,不是故意打饶我陪老婆的安静生活吗。
“很遗憾把这件事情闹得这么大,约克!不过你推荐的那个汉密尔顿,不仅是一位财政经济学天才,同样也是一位惹祸专家,让你一起过来,也是因为你要承担一定责任。”华盛顿率先向康柏道歉,却又难分贬的评价了汉密尔顿一句。
崇奉沉默,不喜欢斗争的他,这次也在里面参与了太多。他自己都有点后悔。不过在参与的过程中。华盛顿却对年青汉密尔顿非常欣赏。华盛顿
己生育子女,汉密尔顿是不知其父的私生子,二人一代。正如历史上一样,华盛顿与汉密尔顿之间有很强的“父子情结”。
“先生们,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