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孀》第226章


刘宪德和刘氏族人之所以欣喜若狂,之所以准备着坐收渔利,是因为青霞就是革命元老,官府既然在到处抓捕革命党,在大批的枪杀革命党,那照样也抓捕青霞,照样也枪杀青霞。如果青霞被杀了,那青霞所掌管地巨大资产,那不就顺其自然地落到了刘氏族人手里。
可是,在刘宪德和一些刘氏族人的盼望中,青霞却相安无事。
于是,刘宪德和刘氏族人迷惑了,痛苦了,百思不得其解。
刘宪德在经过数过不眠之夜,聪明地他也终于顿悟了:她青霞虽是革命元老,但毕竟这大总统还是袁世凯呀!再说了,听说袁世凯一当总统,便委任青霞的二哥做秘书长,这青霞的二哥一直在袁总统身边当秘书,这官府当然不敢抓捕她青霞了。
尽管刘宪德悟出了开封官府不抓青霞的奥秘,可他仍然忍不住想冒险一试
府举报青霞。因为是冒险一试,所以,他刘宪德不里的任何人知道他地秘密行动,即使与他自己心心相印的三姨太,他也不敢透露一个字。
刘宪德之所以不敢向任何人透露他将要举报青霞地事情,是害怕像以前举报大河书社一样,没治住青霞,反而治了自己,让他和刘少德损失了一大笔银子,又被二嫂在刘氏族里一通大宣传,直今族里人还拿这事当笑柄,在背后嘲笑自己,让他刘宪德丢失了多年足智多谋的好名声。
因为是冒险举报青霞,所以没有把握;因为没有把握,刘宪德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一直不敢付诸于行动。可是,当他得知青霞要把长江以北的所有店铺和固定资产,全部捐出去的事情,差点没有晕厥过去,也好像突然有了冒险的力量,毅然决然地走进了都督府。
尽管如此,因为没有把握,他刘宪德仍然没有向族里、家里的任何人透露他举报青霞地事情。
因为以前举报大河书社,被巡防营的柴德贵猛宰了一下,所以,因为前车之辙,他这次绕过巡防营,直到奔都督府而去。
之所以奔都督府,是因为他刘宪德从侧面了解到,河南大都督张镇芳,因为青霞任国民捐总理期间,没有捐出承诺地几十万两钱财,而对青霞耿耿于怀。只是因为青霞的特殊身份,不也轻易动青霞而已。
可是,尽管刘兴冲冲地直奔都督府,可他直到走到都督府地大门口,还没有想起来以什么罪名来举报青霞。
三:
河南都督张镇芳,正坐在都督府里,为能搜查到更多的革命党而闭目苦想。可就在他在为思不出抓捕更多地革命党的妙策,而一筹莫展时,门卫突然进来,向他禀报说:“大都督,都督府的大门外,来了一位衣着考究的富贵胖老头,说是要面见于向您,向您举报一位革命党头领!”
“哦?”正一筹莫展的张镇芳,立时惊喜若狂。心想:正愁抓不到革命党,就有人来举报革命党,这不是想什么有什么呀!于是,他立即命令门卫,快请举报人进来。
半盏茶功夫,门卫便带着举报之人,来到张镇芳面前。
张镇芳立即起身,绕过华贵的桌案,热情地迎上举报人,相对落坐之后,以茶水待之。而这位举报之人,便是刘宪德。
刘宪德被都督如此厚待,受宠若惊。他被门卫带从都督的大门,到见到大都督张镇芳的这段短暂的路程之中,因为情绪激动,因为思绪活跃,已经运想好了举报青霞的罪名。所以,他此时此刻,不等张镇芳询问,便急不可待地说:“大都督,我此来面见您,是举报开封城里,大名鼎鼎的刘青霞的!”
张镇芳因为有举报人要举报革命党,本来就惊喜万份,可现在,一听说举报人举报的是青霞,则更加惊喜。
张钟端之所以惊喜有人举报青霞,是因为他对青霞一直恨得牙痒痒。
张镇芳之所以愤恨青霞,是因为河南官府和商会商界要人推举青霞为河南国民捐总理之后,青霞本来承诺捐款几十万,可到最后,她不但一分钱没捐,还辞了国民捐总理一职。而他张镇芳不但没掏出青霞的一分一文,还给起义中的十一名革命党立碑纪念,并且,一次性支付了革命党家属一笔数额不小的慰恤费。可是,更让张镇芳气愤的是,青霞不给河南财政捐钱也就算了,几个月前,他张镇芳竟然收到了孙中山以中国铁路都署的名义,发往河南政府的有部青霞将大部分财产捐给了国家建设铁路的公文。张镇芳当时是恼羞成怒,因为青霞还任职中国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了职,他不但不敢对青霞如何,还仍然以礼相待,笑脸相迎。可心里却愤愤不过,便致电袁世凯,禀报了此事。
袁世凯接到张镇芳的电文,立即回电:扣压公文,始终佯装不知此事。
可是,尽管张镇芳一直扣压公文,不让露出半点风声。但没有不透风的墙,公文到河南一事,还是传了出去。青霞闻讯,亲自到他的都督府咨问过几次,可他张镇芳一直都失口否认此事。
自从南北分裂,袁世凯用雄厚的武力,将革命军打败,并统一了中国。张镇芳一直都想以革命党的罪名,将青霞抓捕,以泄胸中积愤。可是,因为青霞的特殊身和威名,他不敢冒然动手,几次清示袁世凯,电文都是有去无回。因为张镇芳太了解袁世凯了,所以,面对袁世凯没有不回电,他心知肚明,更不敢对青霞下手了。
可现在,竟有人举报她刘青霞了,这有人举报,那青霞的罪证就充分了,可以无需请示袁世凯,直接对青霞实施抓捕了。
所以,此时此刻的张镇芳,听说刘宪德这个举报人要举报青霞,心中喜出望外,做装做大吃一惊,迷惑不解,惊问:“先生要举报刘会长?”
“哦……是的,我……就是要举报她……她刘马氏!”面对张镇芳的疑问,刘宪德立时变得不自信起来,害怕再像以前举报大河书社一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可是,说出的话,已覆水难收,心里后悔的不行,可话既已出口,又不能立即起身离开,再说了,这可是都督府,岂容你刘宪德你想进就进,想走就走!那只有接着举报了!
“刘会长为人豁达豪爽,素有乐善好施的名声,且为中国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她何罪之有。”张镇芳见刘宪德吞吞吐吐的不自信起来,便激将兼诱使地询问。
刘宪德无奈,一时又想不起别的罪名,便只得将刚才想好的罪名,用结结巴巴、语无伦次的语速,满面恐慌地说:“刘马氏在为河南国民捐总理时,把河南乡绅和商贾捐的巨额,偷偷的扣留,又偷偷地捐给南方的孙中山……”(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PaoShu8。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泡书吧!)
第162章:刘宪德使阴,青霞陷

青霞静静地坐在刘家老楼前,坐在那棵巨大的梧桐树下,坐在徐老掌柜在世时经常坐的地方。因为郁闷无聊,她便微仰起头,望着如叶一样碧绿硕大的桐叶,任往事如潮水,铺天盖地的翻滚而来:丈夫刘耀德在世时,曾经给她讲过,这棵巨大的梧桐树,早在祖辈们购买这块地皮的时候,就是这样巨大茂盛。特别是它挺拔粗大的枝干,给人一种擎天之势;它叶一样碧绿的大叶子,在夏季下大暴雨的时候,能阻隔半个时辰的暴雨。所以,因为这棵巨大挺拔的梧桐树,祖辈们便给前边的临街当铺起为桐茂典,喻示当铺的生意像这棵梧桐树一样茂盛繁荣,绵长不息。
初秋的太阳,虽说炎热,但因为天高风爽,云白气清,凉爽的树阴下,毫无初秋之炎热的感觉。太阳已经偏西南了,西厢楼的阴影,正慢慢的拉长,无声地被拉长,被迫地被拉长;每拉长一点点,便是向梧桐树这边延伸一点点;于是,青霞便忍不住想,如果西厢楼的阴影,将她覆盖住的时候,将会是什么时辰呢?申时?酉时?戌时……
青霞想到这里,便笑。在这个大院里住了这么久,竟然不知道西厢楼的影子延伸到梧桐树下时是何时辰。
而梧桐树的影子,也在慢慢地向东拉长,无声地被拉长,被迫地被拉长;每拉长一点点,便向东厢楼那边延伸一点点。这是多么彼此和谐的侵袭呀,多么势不可热源的侵袭呀!是蓄谋已久的侵袭,是四季轮回地侵袭,是春夏秋冬的侵袭……也慢慢向东厢楼那边躲避。
每天的这个时辰,正是有条件午睡地人们午睡初醒后,正是初醒后的身体,浑沌无力的时候,正是刚刚被注入精神地时候。就像清泉被注入到僵硬的土地里一样,就像溪流淌进枯萎的生命里一样,就像清醒被注入到迷糊疲倦里一样……
其实,青霞也是午睡刚醒,也是刚刚走出房间,刚刚坐在阴凉地梧桐树下。
她自去年年底,从上海归来,汇总了年底帐务,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