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孀》第214章


经张镇芳这一醒,众人突然如梦初醒,这才想起来已经民国了,经南北统一了。于是,皆重负地长舒一口气。但面容的惊惶失措,仍然凝固不散;面容上地迷惑疑虑,仍然浓重。
正在众迷惑不解时,淑女从外边带过一个人,因为就是他在外边大嚷大叫要进来的。
青霞一看,惊诧的大叫:“沈先生,怎么是你。”
原来,来人是沈竹白。
原来,沈绣白被青霞送出河南界,绕道天津,逃往上海。可到了上海之后,他才知道同盟会及孙中山先生,在南京成立了民国政府,并且,孙中山还是民国临时大总统。于是,他仗着青霞给他的一千两银子,又立即奔赴南京,受到了孙中山和黄兴的热烈欢迎。孙中山知道了他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掩埋了十一位革命同志地尸体之后,激动地称赞他:“真是南有朱执信,北有沈竹白呀!”
南北统一后,沈竹白拿着参议院的介绍信,回到了河南,被安排到豫省教育部任职。可是,尽管民国成立了,可他却忘不掉为共和捐躯的十一位革命烈士。于是,他便向教育部部长提出,给十一位革命烈士立碑纪念,并给烈士家属放抚恤金。可是,教育部部长,以给张镇芳汇报为由,一推再推。沈绣白便抛开教育部部长,直接去面见豫都张镇芳,可是,张镇芳不是推萎,就是避而不见。
正在沈竹白为十一名烈士奔走呼吁立碑纪念和烈士放抚恤金的无门之时,他突然得知,张镇芳将率领商会、商界和众官员,敲锣打鼓的来给青霞递送河南国民捐总理的任职书时,便灵机一动,跟在他们身后,追赶到这里。深暗官府之事地他,刚追到这里来的时候,并没有着急撞进来,而是先在外面静等了一会儿,感觉着张镇芳已经把国民捐总理的任职书递送给了青霞,并把寒喧的话也说过了,才开始往里撞,外面的人当然不让进,因为淑女认识他,知道他是革命党,才把他带令进来地。
此时此刻,沈竹白面对青霞的惊诧和询问,立即把给为十一名革命烈士立碑纪念,以及给众位烈士家属放抚恤金的要求,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青霞一听,真是一百个赞同,立即神情激动地要求张镇芳:“张都督,他们十一名革命烈士可是为共和、为民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大英难呀!这民国建立、南北统一,岂能让英难的头颅白抛、热血白洒吗?政府一定要为他们立碑纪念,这烈士的家属,更是可怜,父母没有儿子,妻子没有丈夫,儿女没有慈父,艰难地煎熬着没有亲人地岁月,官府更应该放抚恤金呀……”
众人不知道沈竹白已经找过张镇芳多次了,而张镇芳是极不情愿花钱为革命烈士立碑纪念,并给士一名家属入抚恤金的。所以,见青霞如此赞同沈竹白的要求,立即附和,表示赞同:
“应该应该!应该给他们立碑!”
“沈先生的提议很好!真亏他还记惦着!”
“给英难的家属放恤金地同时,英雄的子女有年龄合适地,可以安排在政府部门的。”
“政府是应该有所表示!”
“不但给他们立碑,还应该记录在史,让我们地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让子孙后代知道这共和民国,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呀!”
……
而对青霞地要求,和众人的赞同,张镇芳也不好意思拒绝。因为他也耳闻青霞与革命党的事,此时此刻的他,又是有求于青霞的。常言说:有求于人,必先有施于人。于是,他当着有威望的众位人士和青霞的面,便大手一挥,很爽快地答应了。并且,还对沈竹白的此举,大加称赞:“沈绣白先生为英雄奔走呼吁的这种精神,真是可嘉,真是值得我们各位效仿。

张镇芳嘴里虽然称赞沈竹白,但心里却对他恨得咬痒痒。心想:本来想从刘夫人这里掏钱的,可是,却让这个沈竹白利用这个场合给挖去了一批钱。
张镇芳带领商界商会和众位官员离开后,外边的护院突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面如土色的向青霞禀报说:“大东家,外面来了一位军将,说是要见大东家。”
青霞和淑女看到护院的神色,立即预感到要出大事了,赶紧急步走出去。当她们看到来人之后,惊恐之中,淑女“啊”的一声,当场昏厥过去。
第156章:刘青霞从政,刘铁回
女之所以“啊”的一声昏过去,是因为站在她面前的然是她死去多年的刘铁。@泡@书@吧@中文网@超速更新最新小说章节*提供在线阅读(PaoShu8。Com)。而淑女一直认为刘铁死了。可现在,刘铁又突然站在了她的面前,并且,还是一身威风凛凛军将戎装,身后还跟着几名同样威风凛凛的卫兵;并且,还是眼神炯炯而有神,还是面色红光而油润。这么多年了,他竟然一点也没有衰老,竟然比以前还显得年轻。只是比以前显得更稳重成熟了,老成大气了,更加精神机警了,更加健壮威武了。
她涉女在毫无思想准备的状态下,实在接受不了这突然而巨大的幸福和惊喜呀!仿佛只是刹那之间,她只觉得一股炽热的浪潮将她淹没,淹没,淹没……直到把她窒息。在她窒息的那一瞬间,她便“啊”的一声,昏倒在青霞的怀里。
刘铁见淑女昏倒,急忙奔上前,从青霞的怀里接过妻子,心疼地抱在自己怀里。
青霞倒有思想准备,因为她曾听到尉氏的马知县暗示她说,不见刘铁的尸体,倒是一件好事。可是,当时她听了马知县的这句话,是有刘铁还活着的幻想和盼望。只是她怕马知县的话是为了安慰自己,所以,当时也没有把怀疑刘铁还活着的幻想和盼望告诉淑女。再加上过去这么多年了,也一直不见刘铁回来,所以,青霞早就把刘铁可能还活着的幻想和盼望给忘得一干二净。
现在,面对着刘铁,她一边把淑女递给刘铁,一边泪流满面,一边抱怨责怪:“刘铁呀!看样子你生活很滋润,可为什么不回来看看我们呀!淑女都为你哭坏了眼情,哭白了头,把你留在桥上的鞋抱回去,装在棺材里埋了,每年都去祭奠你……”
此时此刻,闻讯出来的很多刘家家人,大部份已认出了刘铁。他们先是惊慌恐惧,然后是莫明其妙。当知道面前的人是真刘铁,而不是刘铁鬼魂时,便紧紧簇拥青霞和刘铁周围,一同挤进院子里。当青霞和抱着淑女的刘铁跨步迈进老楼里,他们才止步,却仍站在楼外边不肯离,迫切想知道刘铁还活着的经过和原因。
刘铁将昏厥的淑女放在垫有棉褥地椅榻上,喂了她一些温水,给她捶了一番胸背,淑女才缓缓地睁开眼睛。一睁开双眼的她,立即像想起了什么,猛地坐起,东张西望地搜寻,当看到刘铁就站在身后给自己捶背时,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又立时怒冲冠,怒目而视着刘铁,泪流满面的哭骂:“好阔派呀你!怎么?一个人回来的?没把妻小们也一块带回来吗……”
淑女想到这年为刘铁的死所付出的眼泪、祭奠和怀念,是越哭骂越有劲,还嫌不解气,又动手推搡起来刘铁了。
刘铁一边伸出胳膊搪,一边窘迫:说:“看你,怎能这样说呢……”
青霞见淑女在刘铁前撒野不足,上前一步,一把将她推开说:“怎么这样说话呢!刘铁还活着,这是一件多么惊喜地事情呀!你竟然这样对待他,即使他外边没有妻小,也被你逼得去找妻小了……”
青霞见刘铁如此威武富气。又离去么多年。也担心他在外边有外室。所以。才故意这样说地。
刘铁听得懂青霞地话意。即解释说:“我站住脚之后。派人回来几次了。可你们都在南京。前些天。我是在报纸上看到小姐荣为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地登载。才知道你们回开封了。这不立即就赶回来了吗……”
听了刘铁地解释。淑女地心里舒顺多了。可她一想起这么多年地怀念和不容易。也顾不了周围地人了。也顾不了年纪一大把了。便“哇”地一声。像个小孩子似地扑进刘铁地怀里。嚎啕大哭:“五年了。我淑女现在才三十出头。这脸上地皱纹。这头上地白。都是因为你……”
青霞拍了拍因为幸福而哭泣不止地淑女说:“快别哭了。让刘铁坐下喝杯水。歇歇力吧!你不怕咱刘家地人笑话。也不怕刘铁地卫兵笑话吗。”
淑女这才恍然大悟似地。急忙跳离刘铁地怀抱。擦着眼泪。破涕为笑。
“刘铁!”青霞惊喜之余。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急切地问:“快说说你些年是怎么过来地。现在又在哪里驻防呀!”
“哦!”刘铁仍然很腼腆,仍是羞羞地一笑说,“当年被那六狗子追赶的无处可逃,便翻身跳入贾鲁河,当时报着就是死了也不让他六狗子抓住我折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