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煮研究生院》第26章


傥夷指锩峁拮幼岬腥耍岬腥耍帷 ?br /> 现如今,但分长着腿儿的全朝高处溜达,连大熊猫也往深山老林里钻,咱们都是这么进化过来的,谁笑话谁呀?比较而言,像“一等奖师兄”那样从“青山在,人未老”混到“我爱北京天安门”都算小儿科的,充其量不过乡镇一级水平。“少不读水浒”的歌声还在绕梁三日,徐枕流便接到奶奶打来的长途,传达给他一个更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当初,王副院长为到香港建设一国两制点将的时候,选的基本都是能拳打脚踢的“新鲜血液”,其中之一便是五十岁刚出头的院办副主任陶雄兵,虽然并非嫡系,但本着用人不疑的精神,还是被委以重任;这位后起之秀果然年轻有为,没过半年就跳过争议不断的南沙群岛,直接跟新加坡某大学交上了火,人家那边自然也唯才是举,当即拍板许诺一份名利双收的终身教职;这还等什么,陶主任把中国护照一撕、摇身变成了海外侨胞,反正多年来一心扑在事业上也自己吃饱全家不饿,临走还搂草打兔子、拐跑了“老祖宗”身边最器重的一位女博士生。
戈尔巴乔夫就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王院长想起了自己那两位久经考验的老战友,板荡识诚臣,吴爷爷、彭奶奶夫妇临危受命,准备万里勤王。做出这个决定当然不是个别人能有的权力,那是院党委紧急碰头后的一致意见,姜还是老的辣,不光要有本事,关键还得靠得住,否则的话,媳妇儿再漂亮也是给别人预备的。
家事,国事,天下事。老将出马倒是一个顶俩,可那宝贝孙子该怎么办呢,徐枕流这位一屁股能坐死四个歹徒的小爷可是不敢自己在家。“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从小就爱吃素的院长奶奶当然要走一步、看三步,早在提名之前,就已经闭门磋商妥当:反正吴雨最近也是独守空闺,正所谓俩好凑一好,至于永远有多远,就人算不如天算了。
说到“天”,那里虽然没有馅饼,但是看起来,林妹妹还是挺富余的,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呦喂,你心上的人儿她就会掉下来呦喂。这个晴空霹雳很快就演变成了暴雨倾盆,眼看两位“尚能饭否”即将出征,全家人坐到一起共进“最后的晚餐”。
“项叔叔这次什么时候回来啊,您二老不在,‘国有大事可问谁’呀?”枕流完全被当头一棒的幸运冲昏头脑,全然不顾地点场合地得便宜卖乖。
“嗨,”彭教授大概是想不到自己这坛陈年老酒还能到**同志都没踏上的土地去发光发热,也顾不得儿女情长:“这趟去恐怕短不了,到十几所大学听课,还有好多手续得办。”
“对了,”吴爷爷平时在饭桌上不怎么开口,这是多年养成的洁身自好:“他上次回来时不是说要找个翻译么?小徐(这是他考上研究生后刚刚晋升的称呼)在澳洲待过,正好跟他们一块儿过去呀。”
“我可不行,”枕流登时惊出一身冷汗,没想到还这么凶险,他当然不愿意节外生枝:“我可是滥竽充数、狗尾续貂、鱼目混珠、不学…… ”
“是啊,”不知彭奶奶所用的这个副词究竟表示对哪句话的肯定:“我那会儿跟小项提来者,”三代世交衍生出的关心绝对没得说,永远是先斩后奏:“他说都找完了,正办着签证呢,再换怕人家有想法。”
还好,但愿那个“替罪羊”别出什么意外。
“说是叫…… 反正也是你们这届外文所的,”一辈子惯于当家的主妇给大家部着菜,自己则忙里偷闲地扒拉两口:“叫什么来着?什么爽。”
“顾爽?”看着彭奶奶这么操劳,徐枕流差点儿没把酱爆鸡丁直接吐到她碗里。
“啊,大概是,你认识她?”老人家似乎并没有在很努力地回忆,随即好像又感觉有哪里不妥:“怎么了?”
“我说呢,”枕流下意识地瞟了一眼正起身去端汤的吴雨:“这个家伙,也没跟别人说。”
“那是,现在的孩子心眼儿都多着呢。”
前两年曾经见到过一份调查,题目是关于美国普通民众心目中各种信息来源可信度的排名,结果不出意料,主流媒体大幅度领先,政府屈居第二,而廉价报刊和街头传闻的得分都很低。想想倒也不奇怪,曾经得到过中国人民宽恕的尼克松在谋求连任时,竞选顾问只不过在对手的办公室里装了个如今地摊儿上十块钱一对儿的***,便被抓个正着,搞得身败名裂;克林顿仅仅是偶一娱乐,差点儿把三十功名连根儿断送,老婆到现在还闹着要当官儿,说破大天也就是摸了把“宫”里的丫鬟,领导工作那么鞠躬尽瘁,还不许休闲休闲?
也许咱们国家也有类似的统计数字,请恕孤陋寡闻,在下从来没听说过,然而,对于多数人来讲,邻居二大爷他四外甥女婿三表哥的二妹夫听“里头人”带出来的消息很权威却是真的,至少比《新闻联播》靠谱。道理很简单,既然阳关道不让走,也只能往独木桥上凑。早知道好奇总是难免的,你又何必掖着藏着,中国人喜欢到新娘子窗根儿底下偷听,要的就是这刺激。
实事求是地说,就算在研究生院搞个大比武,根红苗正的顾爽也极有可能在这个炙手可热的翻译选拔笑到最后,比如金玉其外的徐枕流便肯定接不住红颜祸水的一招半式。可这事儿一旦变成暗箱操作,本人又三缄其口,就难免会让流言家照单全收。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那位踩着湛蓝海水长大的顾姑娘也不是从娘胎里就“心比比干多一窍”的,纯粹是环境使然。这年头,谁说实话谁倒霉,瞎子的国度里独眼为王,面对困境的囚徒们最终选择共赴黄泉看来并非偶然。
得到有关顾爽出国的“猛料”,稍微“心直口快”点儿的八婆肯定要迫不及待地去散布,但徐枕流就没这么笨。两军对垒时,进攻者常常会先派出少数尖兵佯装突袭,诱使对手开火,进而消灭那些暴露的火力点。枕流本来就不愿意四处兜售自己和院里的那些千丝万缕,自然不会为了这点儿小风浪就让人家顺藤摸瓜。所以说,千万别觉得别人比自己傻多少。
老外发明了饭局中的AA制,但遇到烦心事儿却喜欢找朋友倾诉;咱们则正好相反,时常见到结帐时的义气千秋,但心里却在打人家老婆主意。这可能就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区别所在,作物生长毕竟不像产品加工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枕流虽然没有去揭美女的“阴暗面”,可还是把奶奶托人从香港“千顶山门次第开”来的广味烧腊毫无保留地拿到程毅宿舍和“各有功人员”共产之。
说起来,程毅是那种从来就不愿意占别人哪怕一丁点儿便宜的交友首选,尽管这类宿舍里的晚间加餐本就是为了畅叙幽情,你来我往之间如果过于秋毫无犯也难免会显得生分,但他还是借口下去还书、到门口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门脸里尽可能多地运回了各种琳琅满目。幸亏枕流是那种“不必细谨”的粗枝大叶,否则倒要怀疑起主人在“石崇夸富”了。
“哎呦,太夸张了吧,”韵文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闲着,拿起这袋儿、又瞧瞧那包:“‘乐事’还有这个口味儿啊,我上回吃过海鲜的,还不错,”她挨个比较、评论着,却都没有打开。
“我可不客气了啊,”陆远航顺手抄起一个:“没赶上吃饭,饿死我了,”一整天没看见她,刚才发短信时据说还在车上。
奇怪的是,来自长城内外的枕流、远航反倒是比“共饮长江水”的程毅和韵文对岭南卤味更津津乐道,从地理角度说来,洞庭洪波离苍梧之野不过咫尺之遥,没成想竟如此风马牛不相及。这也许又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作祟吧:正因为相近,区别才变得明显;那些看起来最不可能的反弹琵琶,却常常能柳暗花明出别样的风景。
“呵,吃着呐。”屋里的几位刚刚渐入佳境,从天而降的山东普通话推门而入:“也不叫上我。”近代语言系的冯业笑眯眯地审视着满桌的花花绿绿。
枕流从脆皮烧肉间抬起头:“这不怕咱没这么大面子嘛。”
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家长里短的客套,还是无往不胜的调侃,搁到研院这个百年不遇的小环境中,稍不留神,就可能酿成大错。也许是吃得有点儿慌不择路,徐枕流显然是不经意间出现了“路线级”的偏差,还没等他回过神儿来,人家冯学士的脸色已经急转直下、驷马难追:“我这个月的党费。”一枚银晃晃的大洋被扔向程毅、在写字台的狼藉中旋转着。
咣当!枕流真感觉愧对那扇已经饱经沧桑的屋门,不知道哪年哪月便已经开始忠于职守的它,大概对这一切早就司空见惯,并没有听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