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欲红尘》第241章


柳玫想了想。点头问道:“这个具体的我因为没调查,也许说不准。不过大致的情况还是晓得点,就不清楚你想知道那些情况呢?”
“总体情况怎么样?”我问。
“还算不错吧,这几年国内的房地产发展很快,比如说东海,眼下开发房产的公司就有上百家,做房产代理这行地也有上千家,这还不包括有些国有工厂自主开发原厂的地区建房产公司的。”
“自主开发?把厂房建商用和民房?”我诧异地问。
“嗯,就是这样子。”柳玫点点头。
我奇怪地又问:“这工厂是国有的,地皮也是国家的,把厂房推倒建楼,难道他们不办企业了?东海政府不管?”
“嘻嘻,你真是在香港呆多了,许多事搞不清楚呢。”柳玫掩嘴笑道:“管什么呀?谁去管?这些企业每年都是亏损经营,政府这么多年光贴进去的钱就可以建好几家这样地厂呢。再说了,现在房地产这么热,房价就和坐了火箭一样越来越高,守着个破厂子每月拿这么点死工资,还不如把厂推了建楼呢。这楼一起,赚的钱都够这种厂几十年的利润了,上上下下大家一分,谁不高兴?何况这么一来,政府又没了负担,鼓励还来不及呢。”
“可那些员工呢?”
“简单啊!搞房地产赚的钱发一笔出来,让他们下岗就行。就算想再搞企业,拿赚到的钱里分一小笔,到郊区偏僻的地方再建个厂,这不全回来了?”柳玫笑着答道。
“现在国内房产有这么高利润?”我倒不清楚这事,顿时一愣。
“利润是很高,其实主要还是地皮的问题,要不是我们公司房产开发都在香港,我甚至还想建议你也这么搞搞呢。”
“现在东海的房价是多少?”我问道。
柳玫说了个价格,我听了顿时一惊,这房价和我当初在东海买房的时候足足涨了近十倍,才多少年啊!房价就涨这么高了?
“这么高的价格,老百姓买得起房?怎么涨这么多了?”
“买不起也有人买啊!”柳玫解释道:“再说了,这房价上涨其中因素很多,不光包括我刚才说一些,还有人工、成本上升等等,就拿现在地建筑材料来说吧,近些年钢铁市场大火,钢材价格比钢产量上升幅度还快,这你最是清楚了。其实不光是房地产,就连许多做外贸出口地工厂也因为原料上涨使得产品成本一年比一年高……。”
“等等,你把刚才的话再仔细说一遍!”突然,我灵光一闪,似乎摸到了什么,连忙抬手制止了柳玫往下说,让她重复。
刘玫奇怪地看看我,不明白我这是什么意思,不过她还是重复地说了一遍。等她说完后,我愣着神仔细琢磨那些话,同时回忆着柳长风在晚饭后和我说的那没头没脑的三句话,想了好久一拍床沿就喊。
“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
“怎么了小杰?什么明白了?”柳玫不解地看着我。
“你爸爸晚饭后和我聊了一会儿,说了几句话,我现在终于明白他什么意思了。具体的我以后仔细和你解释,快!你帮我把那边的电话给我,我要打个电话。”我急急地就道。
柳玫见我表情凝重,连忙伸手把我放在她那边的手机拿了过来,接过电话我就拨到了香港,找到了自己的秘书。
“我是李杰,对不起黎小姐,这么晚还打搅你……。”客气一句,我接着就道:“你现在就帮我通知一下公司市场部的所有人,让他们马上整理中国这两年钢铁市场包括钢、铁制品等等的价格情况,越详细越好,还有找一下中国外贸进出口的每月出口金额、数量和品种清单,整理完后你亲自打电话给我,我会给你传真号码。”
简单的说完,我立即就挂上电话,随后又拨了高峰、荣太子、王钦、杨、张震海等人的手机,请他们务必帮我查一些资料,越快越好。
这么一忙就是半个多小时,等挂上电话后我苦笑地扭头看看床柜上显示的时间,现在已经午夜二点多了,看来今天晚上有不少人会因为我这电话会睡不着,不过情况紧迫,我也只能心里向他们说声抱歉了。
“小杰,究竟出什么事了?你让他们查这么多东西有什么用?”在我打电话的时候柳玫没有说话,只是好奇地呆在一边,见我终于办完了事这才问我。
我轻叹一声,点起烟向她道:“你爸爸也真是的,都是自己人还不和我明说,非得搞什么玄虚,他这官也当得太谨慎了点。不过,也许他自己也只不过是猜测,并没确认,不过我还是得感谢他。小玫,明天白天你家我就不去,留在宾馆处理点公事,晚饭后我再去接你好么?”
柳玫点点头答应,不过还是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我,等待我的答复。
我先笑笑,接着正正色,很认真地说道:“等那些数据出来后,也许就知道了。不过,我估计国家马上就要出新政策了,这新政策一出来恐怕会地震啊!你爸爸想告诉我的很可能就是这个,所以我得确认这件事,做好准备,免得到时候给打得措手不及啊!”
第二百六十章 未雨绸缪
看完了从各处汇总过来的资料,我心里的疑团渐渐散开,思路变得更清晰了。WWw。这几年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各种产业如雨后春笋而起,疯狂地争夺这庞大的市场。同时,随着国家对各城市地区的基础改造,同样也带动了许多工商业的发展,其中和老百姓最贴切的就是房地产业。
仅仅不到十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就从原先的政府开发转变成了公司经营,从审批地皮,到开发建造,其利润非厚,引起了不少企业注意。无论是有无实力的的公司,都想在这行里分杯羹,抢块肉吃吃,进而是各处地产项目蓬勃而起,发展得尤为迅猛。
第一个迈入这行的独吃肉,第二步分肉吃,第三步只能喝汤……。中国的商业就是这样,一见到有钱赚大家全一拥而上,恐怕落他人之后。地产业的兴旺发达,同样也牵涉到了其它行业,进而造成成本大幅度上升。打个比方来说,原本钢筋水泥的价格成本为一,供应虽然紧张些,但还能满足市场,地产业如此迅猛发展,就立即拉动了原料的价格,从基础为一上涨到了二至三倍,甚至还有继续涨价的趋势。
这对生产企业一开始来说是好事,可时间长了同样也会造成直接原料的上涨。同样,建筑成本上升,就使得开发商转移成本,转嫁到了售楼价格上去。这些都是一环套一环的,用句简单地话来说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了买不起房的老百姓强烈不满。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虽然暂时对经济有所损害,可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性。有求就有供,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以前没有遇到过的事都会一一出现,换句话来说也是市场自我的调整。这在西方世界早就有过经历,用不着大惊小怪。房子卖不出去。开发商自然也会相应地降低房价,谨慎控制房地产业的投入。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急剧升温的建筑材料价格也同样因为这个会相应降低。不仅仅是一个地产业,其实现在在其它行业也是如此,随着科技发展,运输发达,地球各国经济早就紧密结合在一起。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而不像十多年前那么单一。
不过,柳长风旁敲侧击地提醒了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很有可能以市场调解为由出点乱点子,以表达政府一副勤政爱民地决心。这么做,在中国千年历史上并不希奇,随便翻阅下历史课本。就能找到一大堆朝廷碰上麻烦后就拿商人开刀的典故,何况,如今不少企业还是国有制,要办起来更是简单,拍拍脑袋动动嘴皮子,再出个红头文件什么就都解决了。至于会造成什么样地后果,那就不是决策者所考虑的东西。
未雨绸缪,现在虽然还看不出什么,可既然柳长风已经提醒了我,再不做准备我就真是傻瓜了。不过,这事可不小,一旦出手失误带来的损失是难以预料的。为了保险起见,我在东南多呆了几天,还特意叮嘱公司在东南的办事处,让他们帮我收集东南钢铁的每天生产数量和原料库存。一旦发生变化马上通知我。以随时行动。
东南钢铁可是国内钢铁的龙头,和上层地关系又是错综复杂。如果有异动的话,正表明了我判断的正确。等回到香港后,我又找来高峰,把此事和他仔细谈了谈,问问他的看法。
“房地产我不熟悉,不过以我来看,政府进行市场的行政调控,这可能性还是有的。”高峰在我收集资料的同时就得到了消息,这几天也在对此事判断,一开口就下了结论。
“我记得在钢铁行业生产中,我们国家还从来没有过这种调控吧?”我忍不住问道,这个疑问是我在东南的时候想到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