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革命》第101章


杨军双手乱摇:“主席,我也只是看了看,这是唐总裁和武协的秘书长小丁弄出来的玩意儿,我可不敢抢功啊!”
曾副主席将计划书放在沙发旁边的茶几上,道:“这份计划书我会先仔细看一遍,如果可行,我会在中央的例会上提出并建议实施。”
一旁的白京富急道:“主席,这个……”
曾副主席看了一眼他,缓缓道:“京富啊。满清雍正搞的那一套禁武令,无非是害怕百姓尚武而影响到他的统治,那种做法,活脱脱地把一个中华民族变作了绵羊民族。我们现在要是也这么搞,我们党又凭什么敢自称代表先进、代表人民的党?我们不能否认武术界会出现一些败类,但同时我们要相信绝大多数武术家是善良的、正直的!京富啊,我知道你有一个惯性思维,认为所谓的‘武侠’自古以来就与官府站在对立面。但是我想,我们的党与政府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政府官员大部分是一心为民的,他们的根本利益与‘大侠’是一致的。至于那些害怕‘侠以武犯禁’的官员,他们为什么要害怕呢?他们是做了什么亏心事吗?如果他们当官不为民作主,只知道为自己谋私利,那不用等什么‘大侠’出现,廉政机关就会先找他们的麻烦!”
“总之,练武是好事情!练武的人多了,一来强身健体,二来使整个中华民族尚武强悍――我们中国数百年来一直文重于武,虽然号称礼仪之邦,可却也总是被外国人视为软弱可欺,这种现象是应该改一改了!三来也发扬我国国粹。我们政府要做的,只是将其引导到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相一致的方向,而不是一味的禁止、反对。”
曾副主席定了调子,大家也就不再讨论这个问题。接下来,众人闲谈了一阵。曾副主席对我似乎非常感兴趣,问了一些关于我和苏仪的事,又问了问我的身体情况,令我颇为感动。
告辞了曾副主席,乘车离开钓鱼台国宾馆时,我问唐霜:“霜姐,武术职业化和联赛化是怎么回事?”
唐霜轻轻一笑:“这个啊,我先卖个关子,等你从J国回来,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局面!”
“J国?”我楞住了,“什么我从J国回来?”苏仪也好奇地看着唐霜。
唐霜微微一笑:“是这样,小光。你呢,作为中国武术革命的导火索的使命已经算是圆满完成了。我也不能老是让你忙这忙那,这几年你够辛苦的了,我打算让天一集团出钱,你带上苏仪去J国散散心,就算是休假吧!”
我皱皱眉头:“我说霜姐,你一定有什么事要让我办。要不为什么不去别的地方,非要让我去我最讨厌的J国?”
唐霜嘻嘻一笑:“是这样的,今天你也看到了,武术改革的事呢,经过我们与有关部门的努力,在上层的通过已经算是成定局了。至于我们具体实施的步骤,天一集团已经做了好些年的准备,也算是万事俱备。不过,我们前面还有一个小小的障碍……”
“是什么?”我和苏仪异口同声地问道。唐霜的这一番话,成功地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
唐霜道:“在我国各大城市,还有那么多的柔道社、跆拳道社。那些去报名参加培训的人,有的是为了赶时髦,有的却是武术爱好者。我想让他们都自觉地认识到柔道也罢、跆拳道也罢,比起我们中华武术都差得太远――说得直白一点吧!在某些方面,我唐霜算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者,我想让柔道和跆拳道这两种小国末技从此消失在中国大地上。”
我倒吸一口凉气:“霜姐,你该不会是想……”
唐霜点了点头:“我本来是想让你去国内那些柔道社、跆拳道社踢馆,不过,想来想去,国内那些道场一来没什么名气,二来没什么高手。倒不如直接到这两种武技的发源地去大闹天宫。”
“那可真是‘侠以武犯禁’了……”我喃喃道。
唐霜自信地一笑:“我会派出相关人员陪同你,既要踢馆并打击对方,又不能违反所在地的法律,并且还要把这些事大大宣扬开来。”
苏仪忍不住道:“唐霜姐,你对小光这么有信心?那可算得上孤军深入敌境呀!”
“那又如何?”唐霜笑道,“一来,以小光的身手,在国内也已经难有敌手,J国和韩国就更不可能有打得过他的人;二来,饮食起居都由专人负责,也免得那些J国人和韩国人比武不胜暗算害人,小光不会成为霍元甲(注:1)第二的!”
我苦笑道:“霜姐,我倒是想去。不过,你似乎忘了,我在S大的学业还未完成。”
唐霜拍了拍我的肩:“去J国以前你先回一次S大吧,保证你没有后顾之忧!”
我奇怪地看了唐霜一阵,然后我笑起来。
“我说霜姐,你想让我继续给你做事就明说嘛!又说什么让我和小仪去J国旅行……挂羊头卖狗肉!”
唐霜哈哈大笑道:“谁说的?我可是真的让你和小仪出国旅行!至于踢馆,只是顺路而已!”
“切!”我和苏仪同时发出鄙夷不屑的声音。
注1:霍元甲(1868…1910)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近代著名爱国武术家。
霍元甲幼时体弱多病。其父霍恩第是名显一时的秘宗拳师。他担心元甲习武日后有损霍家名声,拒不授艺于他。但元甲志存高远,他日日留心,处处参察,偷艺于父传兄弟之机。苦练于舍外枣林之僻。后为父知,受责。元甲保证绝不与人比武,不辱霍家门面,方准父兄一起习武。 元甲天资聪颖,毅力惊人,功艺长兄亢进,在兄弟之中出类超群。父见此,一改旧念,悉心传艺于他。后元甲以武会友,融合各家之长,将祖传「秘宗拳」发展为「迷宗艺」,使祖传拳艺达到了新的高峰。
光绪22年(1896),山东大侠刘振声慕名来津,求拜于元甲门下。霍察其正直,遂收为弟子。从此破了霍家拳「传内不传外」的先例。 元甲侠肝义胆。光绪24年(1898),谭嗣同变法遇难,大刀王五(王子斌)避难津门,与元甲一见如故,遂成至交。后王子斌在京遇难,被八国联军枭首示众。元甲与刘振声潜入京城,盗回首级,并取得《老残游记》作者刘鹗协助,将义士身首合葬,尽了朋友之义。
宣统元年(1909),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在上海登广告,辱我「东亚病夫」。霍应友人邀赴上海约期比武。慑于霍元甲拳威,对方以万金作押要挟,元甲在友人支援下,答应愿出万金作押。对方一再拖延,元甲在报上刊登广告,文曰:「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一病夫,愿与天下健者一试。「并声言」专收外国大力士,虽铜筋铁骨,无所惴焉!「霍公之声威使奥皮音未敢交手即破胆而逃,连公证人,操办者也逃之夭夭。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农劲荪等武术界同仁协助下,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精武体育会」)。孙中山先生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惠赠精武体育会。 1910年9月,日本柔道会会长率十余名技击高手与霍较艺,败在霍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间见霍呛咳,荐日医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于9月14日身亡。终年42岁。
后上海精武会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东阁任教。各地分会相继分起,十数年后,海内外精武分会达43处,会员逾40万之众
第七十一章 胜非胜
“哥,以后我要取代唐丁当你的经理人!”
坐在飞往韩国釜山的国际航班上,回想到临别时赵悦用很认真的态度说出的这句话,我忍不住微微地笑起来—七妹还真是孩子气呢!
四月二十七日,我回到成都S大那天,受到S大师生欢迎的同时,也收到了S大经教育部批准发给我的毕业证书――说是鉴于我“为国家作出的特殊贡献”,并“为了有利于我全心全意地继续投入武术事业”,“特许”提前毕业――如唐霜所言,真的没有了“后顾之忧”,却同时再一次让我咋舌于唐霜的能量。
在S大的这两年我过得很快乐。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仪的失踪和我的内力不举是很让人郁闷的事,但在S大,我有C-504的兄弟们,也有赵悦那样令人赏心悦目的解语花。我的提前毕业必然带来“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而我却发现时间紧迫得连与曾经朝夕相处的兄弟们喝一次告别酒的机会也没有。我只来得及告诉老大和汪锋那一帮武术爱好者:“如果真的想在武术之路上走下去,就一定要坚持。有机会的话,去天一武术学院学习吧!”
二OO五年四月二十八日,我在成都双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