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书僮》第219章


按照杜风地计划,那些王守澄提拔上来的驻守在各地的监军宦官们。不约而同的接到了李昂加急传过去的一封圣旨,上边是让他们立刻赶回长安,参加王守澄七七之日的厚葬之礼。
^^读书520^^dushu520 。CoM虽然这帮人心里其实也多少有点儿数,但是也很清楚圣旨能下来,就绝对是有了各类的准备,即便是心不甘情不愿也还是简单的收拾了行装,赶往京城。
进城之后,看到漫山遍野的都是自己的老熟人,一个个面白无须,尖着嗓子龇牙咧嘴地打招呼。心里逐渐感到了一丝苍凉的气息。
纷纷到了吏部交了差使之后,这帮人也都很聪明。并没有去吏部安排地驿馆居住,他们也很担心一旦大伙儿全都住在一起。闹得不好就见不到第二天早晨的太阳了。
于是这帮家伙还算是比较聪明地分散开来,住在长安城内不同的客栈之中,搞得那些客栈的老板很爽,心说这几天怎么了?怎么宫里的太监们都跑出来了?而且都住在我们店里,还特别彬彬有礼的见人就打招呼,并且每天一结账,简直就让客栈的那些老板跟伙计非常的不习惯。
按照他们对于这帮宦官地思维。那可都是到了店里之后,点上一大桌子菜,然后随便吃点儿,有点儿酩酊的时候,就拍拍屁股走人了。如果有哪个不开眼的伙计敢上去要钱的,那些宦官多数都是眼睛一瞪。喊上一嗓子:“老子在城外吃西瓜都不给钱,吃你几个破菜你还敢找我要钱?”
所以现在看到这帮宦官突然集体客气起来了,一个个就感到极度的不适应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王守澄的七七之礼。这一日,李昂身着龙袍,亲自到了派礼部临时专门为王守澄搭建地一个大葬仪式台前,首先做了一番讲话。
这就跟现在的领导人在遇到某前国家重要官员的葬礼地时候,跑去拿着演讲稿说上一番沉痛悼念的话没什么区别,反正都是尽量说一些死去官员的好话,比如他生前有多少多少功劳等等的。
皇上说完了话,底下的大臣也好,宦官也罢,反正都是一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说什么皇上圣明,皇上仁厚泽被天下的马屁话儿。不过很多官员心里很是不爽,心说这会儿知道的,是我们在跪皇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给王守澄这个老东西下跪的!阿弥陀佛,我们堂堂男儿,是绝对不会给一个没有小鸡鸡的人妖下跪的啊!
然后就是礼部侍郎开始行驶葬礼的一切事宜,比起现在的葬礼来,也就是少了一个环节而已。这个环节就是家属答礼的环节,倒不是说唐朝的葬礼没有家属答礼这一块儿,而是因为王守澄孤苦伶仃,除了收过几个干儿子,真正的亲人是一个都没有。而且,他那会儿刚刚一出事儿,那几个干儿子就麻溜儿的不见了。谁也不想被他牵连不是?
反正是折腾了个痛快,这才算是把王守澄这个葬礼给弄完了。
随后,中书舍人白居易上台宣读圣旨,说是追封王守澄为司空,这可都是正一品的封号,要说李昂和杜风也真算是对的起王守澄了。要不然,王守澄就算是真的功劳盖世,就凭他只是个宦官这样的身份,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拿到司空这样的封号的。
然后就是王守澄的下葬,眼看着一口纯金打造的棺材被放进了墓穴之中,杜风心里那叫一个痛哟,心说他***,活人都享受不到金子做的床,却被一个死人享受了。
可是如果你问问杜风,问他愿不愿意躺到那个纯金的棺材里,他肯定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一脸大义凛然的告诉你:“想都别想,这种事儿,还是让王守澄一个人享受去吧!”
完事之后,自然是大排筵席,那帮宦官们吃的是心惊胆战。而且,吃到一半的时候,李昂说有些乏了,在杜风的照顾下回去了。这就让那帮宦官更加的心惊肉跳,都以为皇上撤了,是不是就该动手了,然后这帮家伙一个个就贼眉鼠眼的开始打量,这附近有什么方位比较适合逃跑的,甚至有部分人,已经开始琢磨一会儿该如何装死了。
可是没曾想,一直到宴会结束却都还没有任何动静,那帮宦官很是奇怪,心说这皇上是不是脑子有点儿不大灵光啊?大老远的把我们从各个地方叫回来,难不成真的就是为了王守澄办个世纪葬礼玩儿啊?要真是如此,那可也真的算的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等到礼官宣布宴会结束的时候,门外却走进来一个白胡子老头,那不是中书舍人白居易还能是谁?
看到白居易进来了,这帮宦官又觉得奇怪了,于是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想看看白居易究竟打算干什么。
白居易走到殿上,掏出一道圣旨,装模作样的展开,然后大喊一声:“诸臣接旨!”
众人一听,怎么着?又有圣旨,这搞什么啊?这几天啥也没干,就光看着这个接个圣旨,那个接个圣旨,然后又是大家伙儿一起接圣旨。这年头圣旨怎么那么不值钱了?
但是也没辙,于是一个个的还是老老实实的跪下,口中山呼:“臣等接旨!”
白居易却没有立刻宣读圣旨,而是把杜风和李昂告诉他的那番话,原原本本的说给了这帮人听。
内容很简单,无非就是说这大冬天的,都已经入九了,按说不该有朝露了,可是却在皇宫的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连日都发现朝露降临。于是乎,皇上就让卜官算了一卦,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天降甘露必是祥兆,是大唐再兴的吉祥寓意,于是乎皇上号令百官群臣,今夜一起到左金吾仗院内同等甘露降临……
说完这些前因后果之后,白居易这才开始宣读圣旨。
那帮宦官听完圣旨,心说不就是去金吾仗院看几滴露水么?反正已经这样了,那就去吧!
而其他的文武百官就觉得很奇怪,因为他们毕竟跟李昂处了一段儿了,知道这个人不会相信这些东西啊,怎么突然变得迷信起来了。
不过,最终的结果还是大伙儿一起匍匐在地,喊着什么吾皇圣明,臣等接旨谢主隆恩的话。
白居易这头把圣旨往宰相裴度手里一交,也就算是完活儿了,自己颠颠的跑去向李昂复命去了。
第二百零四章 宦官们的末日
白居易是交旨去了,那是因为他老人家知道是怎么回事啊。可是朝里那帮大臣还糊涂着呢。不过糊涂也就随他们糊涂去了,没辙,谁让李昂人家是皇上呢,得,皇上说话咱赶紧的听着吧。
就这么着,这帮大臣们该回家回家,想着反正一会儿还得过来的,干脆就在皇城外的兴道坊或者兴禄坊找个茶馆儿喝茶去了,反正就等着子时之前一起聚集到皇宫里来,然后由皇上领着往左金吾仗院走就算是完活儿。
反正这帮大臣平日里参加这种类型的活动也参加的挺多,也算是习惯了。
就像是现在的明星大腕,经常性的要去参加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什么这家菜场剪个彩啊,又是什么公厕落成仪式啊,总得去参加参加。开始的时候有点儿不习惯,毕竟无论是菜场还是公厕的味儿都不太好闻,可是多参加个几次也就习惯了。
更何况这左金吾仗院里还没什么味儿,就算有,那也是树影丛动之后的淡淡绿色植物味儿,说起来还挺好闻的,不过那么多人一起挤在一个院子里,多少会有点儿狐臭或者是谁不小心放了个屁之类的。但是不管如何,那也是无伤大雅,很快就会烟消云散的。
这帮大臣倒是挺积极的,亥时刚过,他们就一起聚集到大明宫前的金吾仗院的门口了。
他们挺积极,不代表那帮宦官心里不恐慌,他们原本还一个个地拍着小心肝心说皇上好像没动静。一个个的庆幸自己个儿总算是逃过大劫,正琢磨着明儿一大早赶忙的溜走。没想到这头宴会刚宣布了结束,那头白居易就冲进来宣旨了。
这道圣旨刚宣布完,群臣自然是一派哗然,哗然过后也没人多嘴,说说就散了。
^^读书520^^dushu520 。CoM可是这帮宦官则一个个面面相觑,大气不敢喘一口,相比较起来,最安静的就是这帮宦官了。
这时候他们才体会到这位皇上的厉害,一个个的就感觉到了真正的什么叫做刀架在脖子上的感觉。
对于这帮宦官而言。这从宴会结束之后一直到子时的这段时间是相当的难熬,而且。他们还都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几乎每个人身后都跟着一些侍卫。然后就发现自己居住地客栈里也有一些穿着便服。但是却腰间佩刀的人出没。
在唐朝地时候,能挎着刀在外头溜达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当差地,另一种是跟当差的对着干的。说白点儿,也就是一种是兵,一种是贼。都是掌握着生杀大权的那种人。当差的是因为朝廷给的权力,当贼的不用说了,是他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