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X》第165章


这些问题解决后,冯菁把国王代表组建地机构称之为“上院”,又开始组织“下院”。 关于这点,国王们都不理解,冯菁哄他们说,下院是为了了解民间饥苦,以便使国家统治得更好,而且也是各国分别出代表。国王们想,既然仍是各国出人选,那么自然代表本国利益,于是也就不再有异议。
关于下院地人选,冯菁指定要各国的民间歌手来担任。 在大草原和戈壁滩上,古代百姓平时娱乐活动不多,往往是由一些特殊职业的人,也即“歌手”来带动和完成的。 “歌手”真是一种特殊职业,他们走遍部落村寨,性情豪放,交游广阔,又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是现阶段“人民代表”地极佳人选。 他们往往极有正义感,会把自己看到的不平事编成歌曲传唱,同时也会歌颂那些本民族英雄人物,因此一般的领主和头人对他们总是敬三分也怕三分。
当“选举”大统领的时候,各国的心目中都认为“联邦”的目的为了向外扩张的,需要会打仗;同时政体又是冯菁提出的,于是一致认为只有冯菁才能胜任,冯菁也就成为当然而唯一的人选。
冯菁将联联邦称为“西夏联邦”,以声明华夏与西域各国地联系。 她地大统领一职由于是“王中之王”,也被人们称为“天女王”。
冯菁没有大刀阔斧地改变现行法律,她采用渐进式的方法,巧妙地以“保证充足地战士来源”为理由,针对奴隶制定了几项人权标准:第一,领主在处死奴隶或对他实施断肢等妨碍劳动力的刑罚时,必须具有符合联邦宪法的正当理由,否则要额外支付武装一名战士的钱财;第二,奴隶可以通过战功而成为自由人;第三,无罪平民沦为奴隶需经联邦批准;第四,奴隶买卖要向联邦纳税,但奴隶成为战士除外;第五,每年评比,手下奴隶体质最差的领主受罚,最佳者获奖。
以上规则获得上下两院的通过。
同时,对于养马、挖盐、炼铁、乳制品加工、商业流通等经济行为规定了奖励政策。
冯菁早就开始重视教育,现在更是加以扩展,但对于平民的普遍教育目前还办不到。
诸般行政事务,由徐庶组建一个“总理衙门”来具体实施。
各方事物基本理顺之后,各国代表们强列要求出征,于是冯菁招开会议,首先说明,本联邦不可能与西汉联合政府开战,须尊为“上邦”;扩张方向,应该指向漠南,首先征服“河西鲜卑”。 因鲜卑目前注意力在中原,正是批亢捣虚的好时机!
长史府直属本部、西域十国等上院十一名代表均无意见;下院则提出了是否会增加国内人民负担的问题,但英雄主义的精神和获取他国财富的意愿还是占了上风,下院也通过了。
此后就是战争动员。 游牧民族比较方便,各国一般常备军不多,一到打仗时平民和奴隶骑着马参加就是了。 平民的武器是自己准备的;奴隶的武器是领主提供的,因而奴隶兵的战力往往要比平民还强。 当然,最终还是要看指挥者的水平如何。
冯菁通过贸易筹备了大量粮草,点起十二万大军,留下徐庶主理联邦内部事务,于禁协办防务;带着张辽徐晃,又招回“司马昭”作为军师,浩浩荡荡,兵出西海郡,杀入河西鲜卑地界。 冯菁的计划是,争取在倭寇入侵中原之前,横扫漠南,以便既解除鲜卑对中原的威胁,又形成对倭寇的战线。
冯菁把自己的决定和计划迅速通知给杨华……
一一七章 征服鲜卑
一一七章 征服鲜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河西鲜卑聚居地的真实写照。 河西鲜卑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鲜卑王的长兄秃发匹孤,因而这一支鲜卑又称为“秃发鲜卑”。 其实“秃发”与“拓跋”原为一姓,只是距离远了,口音改变所致。 这也是一支能征善战的游牧民族,得知西域军队入侵的消息之后,秃发匹孤麾下部队迅速聚集。
两军相遇。 冯菁所带先头部队排成半月形包抄阵势。 中间是本部重骑兵,适合于近战砍杀;两翼为西域突骑兵,适合于远射;其间还夹杂着反冲锋的战车部队。 各部阵容整齐,旗帜鲜明。
秃发匹孤并不秃发,反而梳着辫子,着装怪异,气势汹汹。 他上前问话道:“尔等何人?为何犯我边境?”
冯菁回头对部将道:“你们谁替我去与他对话?我实在不习惯强词夺理。 ”
司马昭上前答道:“那番王,你听好了!我们是西夏联邦的部队,之所以来此,是因为我们的大智大慧的天女王看中了你……”
“什么?”秃发匹孤莫名其妙,一边反问,一边向冯菁望来。
冯菁顿时两颊微红,小声嗔道:“子上!你胡说些什么?”
司马昭连忙小声回答:“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话刚说一半,这蛮牛偏要发话打断!”接着,他赶紧又大声对番王喝道:“我们的天女王看中了你这块土地!这里原是匈奴之地,本非你们所属。 自然是谁实力强,谁就是这片沙漠草原地真正主人!”
秃发匹孤立时仰天长啸!他身后的战士们也挥舞着兵器跟着一齐呐喊,气势惊人!
冯菁见对方斗志激昂,忙对左右下令道:“敌人可能要冲阵,众将官立即作好迎战准备!”
果然,秃发匹孤大吼一声:“勇士们!让我们用手中的弓箭的马刀,把敌人赶出去!”于是鲜卑全体战士不顾两翼的包抄阵形。 向着冯菁中军径直冲杀过来!他们显然企图一举突破中军,从而全面瓦解整个包围阵势。
说时迟。 那时快!冯菁中军前方迅速驶出两队战车,横向拦住阵门,将中军护住。 战车上的重型机弩纷纷发射,箭如密雨飞向敌群。 同时,两翼的突骑兵也拈弓搭箭,向敌群斜向射去,组成交叉箭网。
鲜卑骑兵顿时倒下一大片。 但全体士兵憨不畏死,前仆后继,终于冲到了战车前,双方隔着战车展开了近战,撞击声、怒吼声、兵刃格斗声响成一片。 中军大都属于中原籍战士,在徐晃地带领下毫不畏惧,从容对敌。 虽然战车被冲开两个缺口,但徐晃和冯菁一人把守一处。 指挥士兵排成甬道,敌兵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来多个死一群,直把缺口变成了死亡之门。
激烈战斗一直由早晨战到中午,远方金鼓声传来。 双方都有援军到达。 冯菁方面带领援军的是张辽,鲜卑方面带领援军地是秃发匹孤的儿子。
当双方援军逼近的时候,司马昭对冯菁说道:“我们不该和他们拼消耗。 常言道:‘两军相逢勇者胜!’如今他们冲阵良久而不下,已挫动锐气;况且援军也跟着冲上,全不作防守打算。 我们不如来个反冲锋。 你看那边正是一片沼泽地,我们只要合力把他们逼入沼泽,就大获全胜了!”
冯菁于是在阵地中大声呼道:“联邦的战士们!发挥你们勇敢的时候到了!凡奋能杀敌者,论功行赏,冲啊——”
徐晃当先冲了出去,一把大刀就如砍瓜切菜一般。 在敌群中大晃神威。 无人可挡!冯菁押后,重骑兵队奋勇冲出。 排山倒海!鲜卑部队拼死抵抗了一阵,终因冯菁的重骑兵全面发挥了近战优势,而不得不往后退却。
骑兵与骑兵对攻,一退便很难收住阵脚,带领援兵的张辽立即看出了冯菁地意图,率队于侧翼配合,一阵猛攻,逼得敌人只能往沼泽退去。 冯菁又授意徐晃进一步加强攻势,全力冲击!于是,鲜卑军队除援军外,大部分收不住马蹄,被赶入沼泽之中,难以行动,成了突骑兵们的活靶子。
而鲜卑援军虽然奋力冲来援救,却仍被张辽阻挡在一边,难越雷池一步,只能望沼泽兴叹!
冯菁知道胜利的一刻来临了,她对着沼泽中的秃发匹孤大声疾呼:“不要再作无谓抵抗了!降者免死!我们来这里,只是要你们臣服,并不是完全消灭你们!”
秃发匹孤看着身边只剩下一半的战士,只得向冯菁喊道:“女王!我们力量不足,无法战胜你,但鲜卑勇士绝不受辱!”
冯菁道:“你若肯归顺,可以仍做你部下的首领,只是要听从我们的安排,与我部将一视同仁,这不叫受辱吧?”
秃发匹孤沉吟一会,问道:“怎么才能信你?天下出尔反尔的事多了……”
“这……”对于如何取信于人,冯菁也不知该怎么办,“你觉得该怎样保证?”
秃发匹孤想了一阵,却受到先前司马昭那句“女王看中了你”地误会语言启发,于是说道:“我们……和亲!如果同意便降。 ”
冯菁身后众将官立即一阵嘲讽:“败军之将,还敢如此要求?”
冯菁急忙阻止大家道:“诸位别起哄,其实这还真是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