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欲》第210章


“这……”从商议起兵以来,桓帆从来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因为成都方面的将领,几乎个个都是跟随桓帆父子,征战多年的旧将,在忠诚上是绝对毋庸置疑的。可桓帆突然提了起来,马骏只好道:“起兵之事,关系举族性命,末将实在不敢替他人保证。只是大伙儿都是跟随千岁,和老王爷多年的旧臣,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是啊,都是跟随老王爷的旧臣。”桓帆重复着这句话,心里却想的是,如果让众将在自己和老母中选择,会有多少人跟随自己呢?桓帆受封国公之时,还不到三十岁,根本没有多少机会带兵征战。而麾下不少老将,都是父亲留下来的。远的不说,就是眼前的马骏,也是当年桓易破格擢升起来的将领。如果一旦母亲站出来,坚决反对起兵,他究竟会何去何从呢?
马骏见桓帆默不作声,只是怔怔地望着自己,不禁轻声道:“千岁,你怎么了?”
“啊?没,没什么。”桓帆终于从思绪中回过神来,摆了摆手道:“你先下去吧。”马骏这才行礼告退,心里却满是疑惑。虽然说世子之死,对蜀国公的打击很大,但经过这几日,已经恢复的差不多,怎么今天又变得这么神情恍惚?
陆云对桓帆今天的表现,也觉得很奇怪,等马骏告退后,也打算跟着出来。桓帆却示意他坐下,并道:“陆先生,本爵对你如何?”
陆云马上起身道:“千岁对属下恩重如山。若千岁要起兵,属下必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好。”桓帆伸手轻轻转动一下书桌上的砚台,他的身后墙壁立刻出现个暗格。桓帆从暗格里,拿出一块小小的令牌,道:“本爵曾组建了支隐秘的队伍,以前一直是由计先生负责。可是现在计先生被困京城,所以本爵想让你负责,你觉得如何?”
陆云来成都几年,早就感觉到,桓帆除了正规的军队之外,还掌握着股暗中的力量。也曾多方努力,想要打探点消息,但都劳而无功。万万没有想到,天上居然掉了个馅儿饼,刚好砸在他的头上。计无用困在洛阳,竟然让桓帆决心,将这个组织交给自己。
陆云按耐中心中的狂喜,恭声道:“属下愿为千岁贡献绵薄之力,以助千岁完成大业。”
正文 第十一章
更新时间:2008…9…8 18:21:48 本章字数:4451
秦舒这次来蜀中的任务,除了护送桓晨的灵柩之外,还有就是将孟娜平安送回云南。所以在成都休息三天之后,秦舒便又带着周垣的一千禁军,跟着孟娜、桓延继续南下。
看着秦舒等人远去的背影,桓帆突然问道:“薛护卫,令师弟文武双全,年纪轻轻就深得皇帝宠信,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薛瑜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提到这个话题,只好行礼道:“多谢千岁夸奖。”
桓帆看了看身后的陆云,道:“薛护卫,昨晚陆先生曾向本爵建议,派人于途中劫杀令师弟,以免除后患。你觉得此议如何?”
陆云听到这话,神色为之一变,急忙道:“属下也是为千岁着想,还请薛护卫不要多心。”
“不敢。”薛瑜口中虽然这样说,但心里却很是狐疑。陆云之所以来蜀中,不正是因为与秦舒达成默契的吗?而且在桓晨死亡这件事中,两人也可以说是通力合作,配合的天衣无缝。怎么陆云又会突然打起秦舒的主意了?难道是桓帆在试探自己?
薛瑜抬起脑袋,正好看见桓帆含笑盯着自己,急忙道:“既然是陆先生建议,那必然有他的考虑。不过属下却觉得,秦舒现在杀不得。”
“为什么?”桓帆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异样,仍旧挂着刚才的笑容,道:“说说你的看法。”
“是。”薛瑜稍稍平复心神,答道:“皇帝虽然对千岁起了防备之心,但现在他心中最大的敌人,还是鲜卑的慕容胜。千岁若真想成事,仅仅靠蜀中的十万精兵,还远远不够。唯有等朝廷与鲜卑开战,等到两败俱伤之时,千岁才可得渔翁之利。秦舒执掌的必胜营,是皇帝北征所依仗的主要力量之一。若是秦舒在蜀中出了意外,一来将引起朝廷的猜忌,二来又会打乱皇帝北征的计划。如果因此让皇帝放弃,和鲜卑开战的想法,转而先集中力量,进攻蜀中。这样的局面,是千岁所愿见到的吗?”
“本爵也是这样的考虑,才没有同意陆先生的建议。”桓帆似乎很满意薛瑜的回答,却又道:“不过秦舒的才干,若是任由他返回洛阳,难保将来不会成为本爵的强敌。本爵素闻你们兄弟情深,薛护卫何不劝劝令师弟,改为本爵效力?”
这个任务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薛瑜十分为难地道:“人各有志,属下只能尽力劝说师弟,成与不成,却不敢保证。”
“是啊,人各有志。”桓帆颇有几分感慨地道:“你与秦舒虽是师兄弟,可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
“不,是一条路。”薛瑜接口道:“师弟投身朝廷,为的是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属下投靠千岁,同样也是为了辅佐千岁,完成不世之业。虽然过程不一样,但目的和结果都是一样的。普天之下,哪个男儿大丈夫,不想着扬名立万,留名千古呢?”
听完薛瑜的叙述,桓帆哈哈大笑,良久才道:“说的好。”忽然收敛笑容,正色道:“薛瑜听封。”
薛瑜立刻跪拜在地,道:“属下在。”
桓帆当即册封薛瑜为中护军,即日起前往军中报到,辅佐马骏练兵。大充四姓国公,可以自封官职,所以成都的军制,并不与朝廷接轨。马骏是以昭文将军,节制蜀国公麾下诸将。至于薛瑜所任的中护军,则有监护、辅佐之责,可以说是成都军方的二号职位。当初谭林未去汉中之时,便任的此职。桓帆突然将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薛瑜,足见对他的信任。
薛瑜当然是心中狂喜,今天对他来说,肯定是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天。彻底的获取桓帆的信任不说,而且还完成了从护卫,到将军的转化。从此以后,他将步入军旅,与师弟秦舒一起,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送桓帆回城之后,薛瑜马上到军中报到。委任的文书早先一步,就已经送到马骏的案头。对于蜀国公的这项任命,马骏认识是很值得商榷的。在成都军中,多的是跟随桓帆父子,征战多年的宿将。更有不少人,都已经两鬓斑白,比马骏的资历还深。可薛瑜入军之前,仅仅只是个护卫,转眼就跃居众人之上,坐上成都军方的第二把交椅。就算马骏没有意见,属下的其他将官会是什么想法?
薛瑜也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在面对某些将领,冷冰冰的面孔时,总是报以友善的微笑。他和秦舒不一样,秦舒可以在见到李疆的第一刻,就口出大言,得罪整个禁军。因为秦舒只要得到皇帝的支持,就可以不把禁军诸将放在眼中。而薛瑜不仅要讨得桓帆的信任,还好与众将处好关系,才能对他的将来有益。
晚上为薛瑜的接风酒宴,出乎意料的所有将领都去了。但刚坐完席,这些人就都端着酒杯,轮番向薛瑜敬酒。众人都是一般的心思,既然是蜀国公的委任命令,大家都不能违背。可是在酒席之上,总要给薛瑜点颜色瞧瞧。希望能把薛瑜灌醉,然后出点小小的丑。
但薛瑜的酒量,却是让众人大失所望。几坛子烈酒下去之后,除了小腹有些微微凸起,根本看不到任何的异样。倒是有几个酒量差点的将官,先坚持不住,跑到外面去,大吐特吐。马骏没有参16 k 小 说 wWw。16 K。C n 首发加这场拼酒,也不愿意再看到众人拼斗下去。于是起身道:“今晚大家都已尽兴,便各自散了吧。明日还要操练,若有人点卯不到,休怪本将不念旧情。”
诸将听到马骏这样说,又见灌翻薛瑜似乎没有多大的希望,便都一一告退。众人散尽之后,马骏才对着薛瑜道:“薛护军不必跟他们一般见识,当初本将奉命主管军务的时候,一班老将照样处处为难。等以后相处久了,自然便会多有了解。薛护军是千岁亲自委任,想来不会让大伙儿失望。”
马骏这话表面上是在劝解薛瑜,暗中却又是在提醒他,尽管是蜀国公的任命,但如果大家实在觉得你无能,那你也没有办法在军中混下去。薛瑜焉能听不出他的言外之意?笑了笑道:“将军放心,末将定不会辜负千岁厚望。”
“那就好。”马骏丢下这三个字,便举步离开,只留下薛瑜,看着满桌的残羹冷炙。许久薛瑜才叫来掌柜,结清酒帐,缓缓走出酒楼。刚出大门,一股凉风出来,薛瑜突然觉得胃里翻腾的厉害,急忙跑到路旁,吐了起来。
刚才饮酒的时候,薛瑜是用内力,强行将酒气压住。本来就已经差不多到了极限,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