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强国梦》第195章


被限定为两个方面:一是有正常的纳税纪录;二就是教育程度达到小学。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第一方面是相对固定的,而第二方面才是真正的变数。
于是,很多党派开始将目光移注于广大的农村,移注于那些日后有潜力成为合法选民的农民身上。因为。在现阶段,复兴党的势力不可动摇,耍想超越,只能寄希望于以后。或许是三年五载,或许是八年十年,总要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影响,成为国内举足轻重,在政坛上执牛耳,方是本身最终的目标。
就这样,在政府号召普及教育。在村镇成立小学,按招生量由国家提供相应补贴和免费书本的时候。不光复兴党向广大知识青年发出了立足农村,教书育人的要求。各党派都将此视为壮大自身力量的一个重要举措。要知道,农民并不是厌恶教育,厌恶学习,而是贫困,使他们难以承担这笔费用。但他们望子成龙的愿望并不比那些城里人差,老师在乡村里也是备受尊重,称之为先生而不名。
当然,政府的普及教育并不只是针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扫盲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目标之一。以后,每年乡镇都要举行一次成*人文化考试。按照成绩,颁发小学或中学毕业证。这也表示,不管你以前文化程度有多少低,哪怕是文盲,但只要你现学习,就有希望获得选民资格在开始。
巨大的教育投资,对于政府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而且今年的预算案已经通过国会表决,要想追加,就只能靠别的方法进行补
了。墨西哥的赔款算是一部分;发动士伸富商捐献,并由政府给予名誉头衔;学校的命名权也能吸引一部分富人的兴趣;这样七拼八凑,总算是将今年的教育经费补齐了。
“就目前阶段来说,除了复兴党,谁也没能力实施一系列善政。归根到底,治理国家,最重要的还是财政支持,人才支撑。而不是什么主义。口号喊得再响,理论说得再美妙,如果没有落实的具体手段。也不过是愚弄民众的具而已。而改组后的中华革命党现在更象个激进组织,这个新兴的政党没有完成由革命党到“执政党。或“在野党。的转变,又要来不断革命。正如乔森叔叔所说。原因很复杂,这不仅是个别领袖的认识问题,更因为党本身也没有民主化,多数人的意志不被尊重。而更深玄的根源则在这一举动背后的制度缺陷和文化根源。他们不能及早完成向民主政党的转变,摒弃暴力思维,学会民主、法治,在改革和完善制度中寻求国家长治久安
庆琳合上了山已本,轻轻地叹了口气,尽管现在的复兴党确实是一党独大,凭借着财力、人力上的优势;稳稳地占据着执政党的地位,而且这一现象将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但并不能就此将复兴党的执政视为独裁,只能说复兴党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远远地走在了其他党派的前面。先进不是罪,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而且复兴党也并不是没给其他党派以生存和壮大的空间,打铁还要自身硬,不从自身找毛病。光想给复兴党制造不利影响,制造障碍,是没有出路的。
到达产州后,肖志华并没有将庆琳带到身旁,直正作为女秘书,而是给了她一个任务,那就是对中国沿海省份进行考察和卑估。走一走。看一看,对于在美国接受教育。对国内情况并不十分了解的庆琳来说。这是很必要的。当然,为了安全考虑,肖志华派随行,并予以

现在,肖志华一行人还在广东。一方面对省政府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指导,一方面他也需要实地查看一下具体工作的落实情况。毕竟文字上的东西代替不了实际,欺上瞒下的官僚作风并不是一下子便能被消灭的。而且。他还有一些秘密渠道汇报上来的情报需要处理,这就是从国安部刮分出的调查局,隶属于司法部。
这颇有些明朝锦衣卫的味道,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样一个调查违反犯罪法,支持法律的组织是很必要的,它的功能更加类似于美国联邦调查局。
监察部,调查局,这是两个卓有成效的使政府官员不敢胡作非为。欺上瞒下的机构。同时,也是使国安部不至于一家独大,影响到权力制衡原则的一个,举措。从开始行使职权到现在,已经有不少官员落马,这有力地震慑了官场。另外,政府还预备出台相关防范官员职务犯罪的法律法规,使整个反腐链条完整起来。其中,财产公开,收授礼物公开等条文已经被媒体所知晓。
中国官员的腐败是有历史根源的,具根深蒂固,只要松懈,只要有空子有钻,那些敢以身试法者便大有人在。正如荷马里所说的三大原因之一,哪个原因都是要花大力气加以改变的。对此,肖志华这个有着两世记忆的人,更加有着切身的体会。
制度防范,制度弥补缺陷,这才是重要的,光靠人治是不行的。而且严刑竣法是很必要的,中国能当官的不是少了,而是多了,犯了罪。就用不着对他们客气。
第二卷 大潮 第六十三章 胡汉民的烦恼
更新时间:2010…10…18 12:28:55 本章字数:2846
江是个明媚清新的早晨,细小的云片在浅携明净的天乍甥凡起了小小的白浪,黄浦江上浮漾在那里的一江朝雾,减薄了几分浓味。
胡汉民身披睡衣,伫立在窗前,在这样明媚清新的早晨,他却是愁眉紧锁,双眼微布血丝,显然是昨夜没有睡好。
孙中山远走海外考察,内情他是知道的。为了不使同盟会因此而土崩瓦解,他毅然留下来,一方面担起干事长的责任,维持这个政党;一方面他在上海兢兢业业的工作,争取不让政府找到撤换他的理由,多少也为同盟会挽回些声势。
或许是他极力倡导的合作态度;或许是复兴党方面也不想做得太过。将同盟会彻底瓦解;或许是复兴党认为已经取得了胜利,同盟会已经构不成威胁;总之,这一年多来。胡汉民在上海市长这个位子上坐得挺安稳,工作也做得不错。最大的亮点便是上海贫民区的改造。
上海作为国际都市,是共和国对外的主要窗口,体现着国际形象。所以,政府对此很上心,胡汉民也卖力气。除了财政拔款外,他四处筹措。发动贫民,本着谁出力谁受益的原则,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使贫民区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当然,上海作为金融中心,还有着上海工业区和松江轻仿城,税收比较充裕,这也为胡汉民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另外,同盟会在他的主持下,逐渐向温和派过渡,激进主张越来越少。倒也吸引了不少民众参加。
就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的时候,来自美洲的一封信打乱了胡汉民的整个设想,使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中华革命党?将同盟会改组,会员宣誓按手印?”胡汉民微微闭上了眼睛,仔细思考着。
孙中让 还是同盟会的总理,在名义上,他有权力对同盟会发号施令。但这个命令,在胡汉民看来,却是那么离谱,那么的不合实际。如果真的按照他的意思做,网刚有些缓过气来的同盟会恐怕有分裂解体的
险。
在胡汉民看来,中华革命党用来约束党员、控制组织的一整套所采取的是帮会秘密结社的方式、方法,绝对不合时宜。党章规定入党要履行严格的手续,要填写誓约,其中有“永守此约,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极刑”这样类似黑社会的语言。还要求绝对服从党魁的命令。党员如果叛党,除本人处以极刑,介绍人要负连带责任。仅从内部组织上看,这个中华革命党更象一个帮会式的组织,而不象是革命的

一切都因为陈其美发动叛乱而改变,对陈其美,胡汉民的评价是“好权,手狠”。所以,虽然同是同盟会骨干,胡汉民对陈其美并无太多的感情。而且,当年陈其美有错在先,政府平叛,不仅在大义上占了名份,更因为陈其美的名声不好,连上海人都为政府之举拍手叫好。
但芥蒂就此产生,孙陈关系非同一般,孙,一直认为是政府设圈套让陈其美来钻,由此打击同盟会的力量。他是固执的,也正同他决心一下,万难改回一样,同盟会由此因为领袖的关系,与复兴党越搞越僵。如果按照正常的关系发展,当时国内除了复兴党,便属同盟会力量最大,而且两党还进行了名义上的大联合,颇有些同志兼战友的关系。
关系一僵,同盟会便暴露出本身的弱点 来,组织涣散,人心不齐。在复兴党握有执政权后,不断的打压分化,同盟会逐渐势微,现在连那些新组建的党派也赶不上了。
为一人,为私友之关系,而置全党利益于不顾,这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