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隋唐》第379章


筒坏盟日酒鹄矗嗟首哟蚬ァU庑岸竦男乃迹删臀奕四苤恕?br /> 正自看的高兴,忽听李渊咳了一声,众人一静,都是恨恨的看了对方一眼,闭上嘴巴。庄见心中大觉失望,甚是没趣儿的打了个哈欠,又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李渊看的心中暗气,当下直直盯着他道:“贤婿,你此番身为卫公,这般大事,安能无一言一计给我?为何竟是不肯说话?”
众人心中一凛,这才想起还有这么位主儿在呢。此人向来诡计多端,行事如天马行空,毫无轨迹可寻。但每每言之有物,每出一计,必然能得大功。这会儿他不说话,只怕是心中又有所定计了。当下都是屏气凝息,留心听着。便连李世民和裴寂,也是大为紧张,不知这小子是个什么意思。
庄见正自无聊,突听李渊问自己,不由的一呆。眼见众人都是目光炯炯的看着自己,眼中大有期待之意,不由撇撇嘴,摇头道:“这有啥好争的?这么好办的事儿,偏偏要搞得这么复杂,我倒是真服了你们。该不是早上吃多了,这会儿来这儿消化食儿的吧?话说,吵架对消化有帮助吗?”
他满面不屑,嘴里不停的胡说八道,偏偏不肯正面回答,把个李渊在内的众人都听得一脑门子黑线。李世民和裴寂都是满面涨红,恨恨的盯着这小无赖。这消遣人没这么个消遣法的啊。咱们这为了这事儿闹心呢,你倒好,我们消化食儿?我们吃撑了不成?哎呀,不对,吃撑了可不就是消化食儿吗。两人心中都是一阵的忿忿。
李渊虽说气恼,但听他话中之意却是早有办法的,心中欢喜之余,也不去计较他拿乔。捋须微笑道:“我知贤婿最是高明,这般不言不语,定然是早有定计了。呵呵,果然是会者不忙啊。如此,贤婿莫管他们相争,只管将你的妙计说来听听。”
心中放松,伸手端起一碗茶,进些茶水润润。话说他虽没跟着一起吵,但这火可是上了老大了。心中欢喜之际,也是暗骂这小子不地道。明明有办法,却偏偏不说,等着看别人笑话不说,还让他老人家这般着急上火,真是不懂尊老敬老之道,要鄙视一下。这种恶趣味要不得,等过了这事儿后,要打压一下。
老李同志心中不忿,暗暗存了打击报复之心。只是庄大少下一句话,却让他一口刚喝进嘴中的茶水,险险没直接喷了出去。咳声连连中,望着这小无赖,不由的大是无语。不惟是他,便是帐中所有人,也都是满面痴呆之状,暗暗嘀咕:日!这就是你的办法?真是太鄙视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挺进关中
庄大少究竟说了句什么话呢?什么主意,竟能让众人这么忿忿呢?原来庄大少压根就没有什么高深的谋略,不通军事,又如何知道该怎么办呢?
但他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办,却知道对于眼前的意见该怎么统一。既是李渊犹豫不定,显然双方都说的有道理了,那就简单了嘛。于是在万众瞩目下,庄大少清清嗓子,这才慢条斯理的道:“简单!留一部分人在这守着,另一部分直接过河不就完了吗?两下一块走,哪儿也不耽误。多简单啊,这还用争!”
静!大帐里一片安静!这就是你老人家的办法?就是把两边的意思一起用咯,就是你老人家的办法?!发指啊!太发指了!就把人家的意见综合一下,各打五十大板而已,你丫就那么牛气,把两边的人都狠狠鄙视了一下,你丫也太卑鄙了吧。
众人此刻的心理,真是应了那句古话: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本以为这位公爷又会出个什么惊天的妙计,哪知他却是如此取巧。虽说这也是个办法,但跟众人对他的期望,实在是太远了。大家相互看看,不由的都是一阵的无语。
李渊咳了半天,终是顺过气来。心中恼怒之余,也是不由的苦笑。可不是吗,自己为难个屁啊。两边的意见都采纳了不就行了嘛,至于的费那些脑子,还被这小无赖一通嘲笑。只怕这厮心中对自己,也未尝不会有些鄙视的。
李渊暗自气闷,却是发作不出。只得苦笑点点头,摆摆手道:“也罢,就是如此。”当下安排一部分人留在此地,吸引屈突通的主意,自己亲自带领大军直过黄河。
十二日,唐军主力成功渡河西进,威逼关中。绕过了河东郡,前方已是一片坦途,再无什么人物能挡住李渊的步伐。大军进展迅速,不过四天后,抵达朝邑。
这一天,对早就知道了西河、临汾等郡中发生的事儿的民众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因为从这一天起,果然无数的白条官员,众多的五品老头儿纷纷新鲜出炉。该走马上任的走马上任,该在家大摆筵席庆祝的,大摆筵席庆祝。
民众们开心了,但李渊更是开心。为啥?因为这一天,他不但又收拢了几股义军,还收得了几个大大有名的人物。这几个人物的到来,也让庄见揭开了心中的一个疑惑。
原来,这几人分别是长孙无忌、颜师古、于志宁和房玄龄。后面这三人,前二人是跟着长孙无忌一起来的,后面那位千古传唱的房谋杜断中的谋,却是接了长孙无忌的邀约,自往李世民身边投去的。这位长孙无忌消失了这么久,就是为了李唐去搜刮人才去了。
庄见见到这几个人物,心中暗暗琢磨,如今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都出现了,那么那位杜如晦怕是也不远了。看着这些个原本只在书中见过的名人,如今就在身边,见到自己甚至还都恭恭敬敬的,这厮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整日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的,让众人大是奇怪,不知这位公爷遇上什么喜事了。
在朝邑停留了两天,将各路来投的义军从新整合。十八日,李渊聚集众人计议已定,再次分派军令。令李建成、刘文静、王长谐率军数万人进驻永丰仓,把守潼关,防范从东方过来的隋军;李世民带领刘弘基、殷开山等人前往渭水以北攻城略地。同时分封新进几人的官职。于志宁任记室,颜师古任朝散大夫,长孙无忌跟随李世民任渭北行军典签。房玄龄自有李世民亲自任为记室参军,于身边谋划。
庄见闻听李建成和李世民都要外出征战,心中又自不肯安分,怎么也要随着一起。李世民哪里还肯再把这厮留下,只是推脱自己身边有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两人帮着谋划,已是够了。但大哥李建成身边,单只一个刘文静,只怕是到时候没个人商量,庄见既是素以多智著称,不如且随建成前去。
庄见心中觉察出李世民的疏远之意,也不去争,反正他只是闲的无聊,想要到处悄悄,凑些热闹而已。此刻大兴近在眼前,估计不用多久就可杀回去了。到时候,自己打着一走了之的心思,这会儿自也不去计较。
李建成倒是极希望能有庄见这么个智囊在身边的,但也是唯恐这小子又给他出故事,遂再三约法三章,不得自己随意惹事儿,这才答应下来。如此一来,倒让庄见对李建成更是好感大增。这李建成至少不像他那位弟弟一样,心思百转。对自己倒也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这样的人,可是比李世民好处多了。
当下,众人各自分头行事。第二日,大军出发,只半日功夫,便已是到了潼关。这潼关乃是汉末曹操所设,废止函谷关,另辟新路,而设此关。
潼关以水得名,因潼河激荡,直冲关口,故名潼关,也叫做冲关。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自古有“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之称。
及至隋大业七年,炀帝更迁关城于南北连城间的坑兽槛谷,即禁沟口。又在南北各设尉城,更增其险。
这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自然会成为很多人的噩梦。对于屈突通来说,就是如此。
在庄见等人到了潼关的第二天,一直蜷缩在河东城的屈突通,终于得知了李渊绕到而进,已是深入关中了,不由的大骇。急忙令鹰扬郎将尧君素镇守河东,自己亲率数万人,准备自武关而入大兴,救援关中。
只是等到他大军出了河东,前至潼关时,这才愕然发现,唐军早已占据了此关。便是通往关中之地的大道上,也有刘文静扎住了大营,他西进救援关中之路,已是被彻底封死了。若是往襄阳而绕,可不知要何年何月才能得进,等他到了,只怕关中之地也早就成了唐军囊中之物了。
但若要击破潼关,屈突通也是自知毫无可能。领着数万大军,在潼关下扎住,整日的就是望关兴叹,一筹莫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