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第739章


时不待人,二十二日夜间,在作战计划都还没有完全拟定地情况下,白佑彬就率领舰队离开了拿骚。与以往一样,他将后勤保障工作交给了谢昶伦,将情报支持工作交给了姜瑞麟。
次日天亮之前,陆少丰也率领登陆舰队出发了。
当时,白佑彬对这次作战行动并没有多少好感。在全面分析任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必须坚决地难题时,白佑彬就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一次“标新立异”,以炫耀海军实力为主要目的地作战行动。
虽然白佑彬并没有因此而认为陈锦宽在“乱弹琴”,但是作为前线将领,白佑彬很难接受在这个时候让官兵冒着生死危险,去执行一次军事意义并不重大的作战行动。毕竟,在战争都快要结束的情况下,再牺牲无辜的将士,并不是一名优秀将领应该做的事情。
按照姜瑞麟传达的命令,这次行动的主要目的就是
件“实物”,为研究美国的舰船设计与建造技术提供考。
问题是,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去“偷”一艘战舰吗?
美国战败是必然的事情,即便在战败之前,美国海军会仿照当年的德国海军,将所有被划为战争赔偿物的战舰自沉,可是就算“澳大利亚”号沉在了庞恰特雷恩湖里面,海军也可以设法打捞上来,到时候再派人去研究,还不是一样?
如果说是要防止美国完成这艘战列舰的建造工作,那更是无稽之谈了。
要想阻止美国海军建成这艘战舰,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炮击新奥尔良,炸毁造船厂。这样一来,别说半年,恐怕十年之后,“澳大利亚”号也只是一艘没有完工的战列舰。
在白佑彬看来,陈锦宽在这个时候安排这个任务,就是想炫耀海军的实力。
虽然海军与陆军的斗争由来已久,但是在这场战争中,海军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如果没有海军的艰苦奋斗,帝国不可能如此轻松的获得胜利,甚至不可能获得胜利。现在,有必要与陆军攀比吗?
虽然白佑彬不知道陈锦宽与肖万青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知道海陆两军在后方产生了什么争执,迫使陈锦宽不得不让海军在这个时候露上一手,好让肖万青心服口服。但是在白佑彬看来,这样的行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只是,作为前线指挥官,白佑彬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这是陈锦宽亲自下达的任务,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就算白佑彬不为自己的前程着想,他也得为手下官兵的前程着想。再说了,就算白佑彬不愿意去执行这个任务,恐怕郑恩博会非常乐意的接过白佑彬手上的指挥权吧。
在此情况下,白佑彬确实没有什么好说的。
不管怎么说,他可不想让郑恩博带着那批跟随他征战了数年的将士去冒险。
一路上,白佑彬的心情都很复杂。
相反,真正能够明白他此时感受的人只有肖定邦与庞晋元。二个参谋军官都知道,司令官根本不想执行这个任务,也知道司令官不想执行这个任务的根本原因。可他们同样明白,司令官没有选择的余地。
因为白佑彬没有把心头的郁闷说出来,所以肖定邦与庞晋元也都保持了沉默。
相反,旗舰上的大部分官兵,乃至舰队里的大部分官兵,以及参加此次行动的大部分陆战队官兵都兴奋不已。在他们看来,如果能够将一艘庞然大物般的巨舰拖回帝国,那将是一件终生都值得骄傲的事情。
在经过佛罗里达海峡,以及到达佛罗里达半岛西部海域的时候,舰队遭到了美军小型舰艇集群的疯狂拦截。
白佑彬没有直接指挥战斗,而是让杨定方去尽情的表演。
当时,编在第四舰队的通用巡洋舰与多用途驱逐舰有一百二十多艘,虽然美军小型舰艇集群的规模非常庞大,但是在如此多的“小型舰艇专业杀手”的面前,也没有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
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舰队到达了新奥尔良外海。
此时,白佑彬早以确定了作战计划,并且在前一天就将各部队的作战任务分配了下去。
夜幕降下来的时候,第四舰队首先开始炮击新奥尔良的城区与港区。
与以往的炮击不同,在第一个晚上过去之后,舰队开始炮击美军设在新奥尔良东部半岛上的美军防御阵地,以及军事基础设施。
此时,陆少丰率领的登陆舰队已经进入了墨西哥湾,并且在佛罗里达海峡的西部海域与一支美军小型舰艇集群遭遇,还打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海战。
到此,帝国海军的意图暴露了出来。
在元月的第三天,白佑彬就收到了姜瑞麟发来的电报。
驻扎在巴吞鲁日的美军部队已经开始南下,准备加强新奥尔良的防御。按照海军情报局提供的消息,美军断定帝国海军将攻占新奥尔良,以此打开进入密西西比河的大门,为深入美国腹地做好准备。
欺骗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只是这并没有让白佑彬感到轻松。
如果美军认为守不住新奥尔良,就很有可能炸毁正在建造中的“澳大利亚”号战列舰。因此,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发动突然袭击,在美军来不及做出反应的情况下夺取战舰,再全身而退。
当天晚上,白佑彬就与陆少丰取得了联系,决定修改作战计划!(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十九章 及时情报
更新时间:2009…10…21 9:12:33 本章字数:3729
陆舰队到达之后,陆少丰就带着一个人来到了“胜利上。
这个人白佑彬也认识,还有过合作经历,他就是第五大队的彭鸿飞,只是现在已经是陆战队上校了。
战争爆发时,这支由侦察兵组成的,专门执行秘密任务的作战部队仅有五百人,经过数年的发展,第五大队已经升级为总队,下设三个大队,每个大队有五百名官兵,加上总队直属中队,总共有一千六百余名官兵。因为习惯性的问题,“第五大队”的名称被保留了下来。
与战前一样,第五大队在挑选成员时仍然非常严格,官兵素质不降反升。
在讨论战术问题的时候,陆少丰肯定了白佑彬的推测。
以当时的情况,只要帝国陆战队摆出攻打新奥尔良的架势,美军在坚守无望的情况下,肯定会炸沉还没有完成建造工作的“澳大利亚”号,不会给帝国海军抢走这艘战舰的任何机会。如果美军弄清楚了帝国海军的真实意图,甚至有可能立即下手,将“澳大利亚”号彻底炸毁。这样一来,就算陆战队能够占领新奥尔良,也不可能得到一艘完整的战舰。
整个行动的关键就是突然性。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尽快展开行动,在美军做出反应,或者弄清楚帝国海军的真实意图之前下手。
结果,白佑彬与陆少丰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彭鸿飞的身上。
“行动的难度很大。”彭鸿飞没有半点忽悠的样子。“首先,必须以突然的方式夺取庞恰特雷恩湖的船闸,然后让负责近距离火力压制地舰艇,以及拖带‘澳大利亚’号的船只进入。以船闸的通航能力,这需要至少四个小时,才能让四艘驱逐舰与八艘拖船通过。在这四个小时之内,舰队必须压制住守军,不能让美军察觉到我们的真实意图。随后,我们还要登上‘澳大利亚’号,解决掉住在船上的美军官兵,以及正在施工作业的工人。完成这一系列的行动之后,还得安排海军人员上舰,进行拖带作业地准备工作。这也需要四个小时左右,而在此期间,不管是第五大队的侦察兵,还是海军的作业人员,都很容易遭到美军地炮火压制,甚至遭到美军的直接攻击。因此,舰队必须保持打击火力的强度,为我们争取到足够地时间。”
“舰队方面没有问题。”白佑彬也没有浪费口水。“以舰队现在地作战能力。可以将压制火力保持十二个小时以上。如果有必要。甚至能够保持十六个小时。”
“除了舰队地支援外。还缺乏一个必要条件。”
听到这句话。白佑彬露出了不解地神色。
“情报是否准确?”说完。彭鸿飞就朝白佑彬看了过来。
“上校。你地意思是……”陆少丰在旁边问了一句。
“现在我们掌握地情报非常有限。”彭鸿飞似乎没有注意到陆少丰地神色。也没有听出陆少丰语气中地另外一层意思。仍然很直接地说道。“比如。我们能否确定美军没有为炸沉‘澳大利亚’号做准备?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新奥尔良外海。并且炮击了新奥尔良。即便我们刚刚结束了进攻新普罗维登斯岛地作战行动。没有充足地时间为下一轮进攻行动做好准备。可是在此之前我们花了太多地时间做战术调整。且原本属于陆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