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帝国》第372章


,一场本不应该发生的内战在皇帝归来之前爆发了。
战斗很激烈,双方都知道这场仗决定了他们以后的官运和财路,无不全心全力,长江之上,战船桅杆如林,舰载火炮不分白天黑色的向京城轰击,从城墙上望过去,白天就是一团团硝烟白雾,夜间看去,就是星星点点的火红,京城十三座城门都紧闭起浏 览 器上输入w…α…р.①~⑥~κ.с"Ν看最新内容-”来,城内到处是被打塌的房屋和烧焦的断壁残垣,物价飞涨,尤其粮食蔬菜木柴,上涨了几十倍,有钱还买不着。
到底是孟叶落这边的人多,在围城五日之后,城内已经有些坚持不住了,正在此时,江北出现了大批军队,正是皇帝的御驾龙旗。
皇帝回来了,众将军不敢再炮轰京城,商量着恶人先告状,大家伙一起去皇帝面前告杨峰的黑状。
……
京城,文渊阁,杨峰和胡惟庸相对而坐,外面炮声隆隆,他俩倒是一点也不怕,“叛军”的火炮只能威胁到城墙附近的建筑,还够不到紫禁城这么远的距离,皇帝的兵马已经抵达北岸,这场乱局马上就能收场了。
杨峰信心满满,他丝毫不担心孟知秋恶人先告状,因为他手里掌握着杀手锏,锦衣卫里还是有些高人的,根据掌握的信息进行逆推,查到了孟知秋的底细,原来他曾经身为难民,被一名商人收留,现在这个商人正在京城,通过审讯得知,孟知秋原名孟叶落,是甘肃人士。
根据孟叶落这个名字查找吏部档案,在浩如烟海的卷宗中查到,天佑二十年甘肃乡试中有这个名字,此人是甘肃卢阳县的秀才,而那年卢阳县只有一个秀才应考,籍贯正是十八里堡!
十八里堡,曾几何时在西部可是赫赫有名的所在,大盐枭,大马贼元封正是出身此处,掌控了西部的盐铁茶马交易,手下十三太保威名远震,连长安尉迟家都不敢擢其锋芒。
正是那年乡试,兰州府发生了火烧巡抚衙门的恶劣事件,再往后,就是朝廷官军剿灭十八里堡,所谓的十三太保称为历史,这座显赫一时的村庄也化为白地,但是十三太保们并没有就此烟消云散,时隔多年以后,他们再次出山,重新掀起了一波轰轰烈烈的浪潮。
事情查到这里,已经水落石出,孟知秋孟大学士,正是当年的十三太保之一,反贼头子刘元封的结拜兄弟,这人若不是反贼,那天下就没有反贼了。
况且还有汾阳侯之子吕叔宝的供词,证明孟知秋在长安的时候曾经和反贼一见如故,沆瀣一气。
很多谜团至此终于可以解开,这些年来陕甘发生的那些变故,刘元封、汾阳侯、柳松坡、温彦、甚至还有秦王张承太,一切的一切,盘根交错,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人证物证俱全,推理天衣无缝,杨峰深信皇帝得知真相以后,绝对不会放过孟知秋,连带着也会对曹少钦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而自己,则会借着这次机会扶摇直上,取代曹少钦的地位。
虽然叛军封锁了长江,但难不倒锦衣卫,他们已经秘密派人渡江向皇帝报告此事,杨峰和胡惟庸联名签署的密信,谅曹少钦也不敢扣押。
胜券在握,杨峰志得意满,望着胡惟庸的满头白发,听着耳畔的隆隆炮声,他暗自想到,打吧,打得越狠越好。
……
城外官军大营,孟叶落正在奋笔疾书,将杨峰等人的恶性写在奏折上,准备次日渡江呈给皇帝,事情闹得这么大,他一点也不怕,因为事情是锦衣卫挑起来的,贪污受贿那些事屁都不算,大周朝的官难道还有不贪污的么,何况还有曹公公给他当后盾,怎么着自己也是内厂的人,打狗还要看主人呢。
正写着,忽然听到外面风声,孟叶落抓起长刀低声喝问:“谁!”
“我。”低低的回答传来,孟叶落表情一松,将刀插回刀鞘道:“是你小子啊,快进来。”
门帘一挑,夜行衣打扮的叶开走了进来,大大咧咧的往孟叶落面前一坐,抓起他刚写好的奏折随便看了几眼,随手就撕了仍在一边。
孟叶落怒道:“你干什么!我刚写好的。”
叶开道:“没用了,你已经露底了,赶紧跑路吧。”
孟叶落狐疑的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道:“不会吧,我遮掩的够好了。”
“有人认出你了,是长安吕家小三,杨峰那家伙也是个人才,居然把你的底细给查出来了,看来他早已开始注意你了,我本想杀人灭口,但是他们防范甚严,所以只好来通知你,你的任务已经完成,可以归队了。”
听了叶开的话,孟叶落百感交集,一把掀开帐篷门帘,望着外面浩荡的长江,感慨道:“终于要离开了么。”
第五卷 6…6 元气大伤
更新时间:2009…12…14 10:09:48 本章字数:3333
次日一早,众人欲登船前往北岸面圣,可是孟叶落却不知所踪,四下寻找仍无下落,眼看时间要到,众将只得先行登船,南岸码头边,张提督正要带着亲兵马弁登船,忽然旁边窜出一个士兵,帽檐低垂看不清面目,低声呼道:“提督大人稍等。”
张提督扭头望去,不禁奇道:“孟大人,你怎怎么这身打扮?”
孟叶落道:“我收到风,此行凶多吉少,你先不要登船,让他们先行一步。”
张提督半信半疑,但是凭着对梦孟叶落的相信还是留了下来,其他各路将领登船而去,顺风抵达对岸浦口码头,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到了晚上,传来消息,这些将领已经被皇帝认定为叛军,尽数斩首了。
张提督吓得浑身发抖,他的脑袋虽大,也戴不起反贼这顶大帽子,要知道谋反之罪可是要诛灭九族的,他从一名小小的水军做起,到今天宁波水师提督的位置,不知道费了多少心机,花了多少银子,光宗耀祖不说,还提携了几百名亲戚,现在这一切都完了,不光自己的脑袋保不住,还有家里那五房妾室,六个儿女,一大家人,全都要人头落地。
想到这里,张提督就手脚冰凉,拉着孟叶落就如同救命稻草一般:“兄弟,到底怎么办,你倒是给个准话啊。”
孟叶落冷冷道:“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索性咱们真反了便是,天下乱成这样,过两年还不知道谁当皇帝呢,咱们当官不过就是为了个封妻荫子,光耀门庭,还当真把命卖给他张士诚么。”
张提督哭丧着脸,想了好一会才无奈的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
叛乱被迅速平定,皇帝平生最恨的就是别人擅动军权,所以这些私自调兵炮轰京城的将军尽数被他斩了,本来对杨峰的密报皇帝还是有些怀疑的,以为是无中生有陷害与他,但是孟叶落的突然失踪反倒验证了这件事的真实性。
一直以来,皇帝信任有加的协办大学士,大周朝的内阁双壁之一,最年轻有为的大臣,竟然是元封的结拜兄弟,反贼安插在朝廷内部的一根钉子,这个现实让皇帝很难接受。
同样,曹少钦也很难接受这个事实,自己真是玩了一辈子的鹰,到头来却被鹰叨瞎了眼,孟叶落跑了,还拐带走了水师十几艘战船,这对内厂,对他本人都是严重的打击。
相反,锦衣卫和杨峰的地位却水涨船高。
京师西门,皇帝御驾回京,高大的城墙上,垂着一幅幅布幔,这是为了遮盖炮弹轰击的痕迹,皇帝的车马随行人员如同出征时候一样隆重,但是在五月的艳阳下,却显得无精打采,无风的天气里,连旗帜都懒洋洋的低垂着,胡惟庸和杨峰站在城门口恭迎皇帝,却只等来了一名传旨太监。
“陛下身体不适,直接回宫了,尔等无需迎接。”太监轻飘飘的丢下一句话,转身走了。只留下胡杨二人面面相觑。
不是皇帝不愿意见他们,实在是气色太差,昨日在江北一连斩了三十名千户以上军官,皇帝的心情也不好受,当晚就病倒了,今天渡江之时,又看到战火过后满目疮痍的景象,便更加没有心情露面了。
穿过行人稀少的大街,皇帝回到紫禁城,这里也是一派萧条景象,由于前日的京城内战,后宫妃嫔们甚至都把行李打点好了,随时准备跑路,触目所及,人心惶惶,皇帝现在连发怒的力气都没有了,将自己关在奉天殿里,很久没有出来。
奉天殿是大朝会的场所,宽阔高大的宫殿,幽深阴凉,皇帝坐在盘龙的纯金宝座上,呆呆的想了很久,在回京的道路上他就一直在考虑自己面临的形式,同时也在思考着是不是采用二儿子给自己献上的计策,但是一直也没能下定决心。
不知不觉,天色已黄昏,一帮大臣焦急的在奉天殿外面徘徊着,皇帝久不在京城,很多朝廷大事不能处理,已经积压了许多,现在皇帝回来了,却又把自己关在大殿内,这可不像是大家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