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宋武大帝》第369章


“皇上圣明!”文天祥很是感叹地道:“这些天来,皇上是鼓励臣等说出想法,才有臣等各抒己见,各位将军才各献奇策的盛况。 要是没有皇上的鼓励,臣等恐能取得共识。 ”
廖胜功他们马上附和道:“文大人说得对。 ”
“你们就不要说好听的了。 ”李隽话锋一转,道:“现在,朕就来宣布一下我们已经取得的共识。 这些天取得的最重要共识,就是三路出兵的计划。 第一路从关中出发,直逼洛阳,牵制西线之敌,这一路就由张珏为主将,柳河子、黄汉、陈兴道为副将。 你们要同心协力,打好这一仗!”
张珏,柳河子,黄汉,陈兴道四人齐道:“遵旨。 ”
“皇上,臣长于偏狭小国,得皇上委以重任,臣就是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皇上恩德之万一。 ”陈兴道是万万没有想到他这相越南小国的名将居然得到李隽重用,感慨无已。
李隽笑道:“陈将军言重了。 陈将军军之良将,必然能在这一战中大放异彩。 关中还是由道长坐镇,筹备钱粮谷物,征募士卒,给张珏他们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
“皇上请放心,贫道一定尽心竭力,前线需要什么,贫道就给什么。 ”清风道长欣然领命,道:“贫道微渺之身,没想到晚年之际得遇皇上。 敢不效死出力。 ”
李隽也是很高兴地道:“关中有道长,朕心甚慰。 四川、云南、贵州之地仍然由陈宜中负责。 你和道长一样,为张珏他们筹措钱粮谷物,征召训练士卒,提供有力地支援。 ”
“皇上请放心,臣一定做好。 ”陈宜中想到北伐即将开始,自己一把老骨头虽然不能驰骋在疆场之上。 能为光复中原出一份力,高兴得眼睛都成一条小缝了。
李隽点头。 道:“为了加强关中之军地突击力量,解晋的骑兵归张珏调度。 ”
解晋地骑兵那可是一支让蒙古人闻风丧胆的突击力量,得到他们加强后的关中军的实力将大为提升,张珏高兴得嘴都快合不拢了,一迭连声地道:“谢皇上,谢皇上。 ”
“皇上放心好了,臣一定不让鞑子好过。 ”解晋很是兴奋地道。
李隽打击他道:“你别高兴得太早了。 这次朕可是要拆你的台,欧军行将军就不和你在一起了。 ”
“为什么?”解晋脱口问道。 他们两人是很好地搭挡,欧军行不跟他在一起,解晋还有不着急的。
李隽笑道:“欧将军是另有委任。 朝廷这段时间组建了十几万骑兵,总得要个人来统领吧?欧将军最合适。 你不会舍不得吧?”
“臣不敢,臣不敢。 ”解晋在欧军行肩上拍了拍,道:“欧将军,恭喜你。 ”
照李隽地意思。 欧军行就是一员独挡一面的重将了,将在中原大战时与蒙古人大干一场,这正是欧军行做梦都想的好事,很是兴奋地道:“谢皇上。 ”
李隽接着道:“这第二路就由淮西山东的部队组成,廖胜功为主将,赵良淳为副将。 ”
廖胜功和赵良淳领旨道:“遵旨。 ”
“为了加强你们的突击能力。 朕决定把赵佥的玄甲骑兵调归廖将军指挥。 ”李隽鼓励道:“你们一定要齐心协力,打好这一仗。 ”
玄甲骑兵自从临安保卫战开始,就大放异彩,特别是这次进攻大都一战,差点抓住了忽必烈,声威更是卓著,得到玄甲骑兵的加强,这仗就好打多了,廖胜功兴奋得一下蹿起来,道:“皇上放心。 臣就在汴京与皇上会合。 ”
“好。 壮志可嘉!”李隽赞道:“淮东和江汉之地地军队为第三路,张世杰为主将。 高达为副将。 ”
张世杰和高达站起来,道:“遵旨。 ”
“你们要记住一点,你们这一路是三路大军中任务最重的一路,你们一定要多加小心。 ”李隽叮嘱道。
张世杰和高达同声道:“皇上放心,臣明白。 ”
李隽站起来道:“朕和杜将军率领火枪兵,特种炮兵,特种步兵,还有欧将军的骑兵从中路随后跟进,是总战略预备队。 ”
顿了顿,道:“三路大军,要从三个方向,同时插向汴京!”
“光复汴京!”李庭芝他们一下站起来,兴奋地呐喊起来。
汴京自从靖康之耻后就沦于异族之手,已经一百多年了,多少仁人志士喊出过这一口号,但是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朝廷根本就没有收复过汴京的行动。 岳飞当年收复汴京易如探襄取物,却给十二道金牌逼迫班师回朝,曾使多少英雄扼腕,而今天,李隽却部署了百万大军收复汴京,李庭芝他们漏*点四射,仿佛年轻了三十岁。
光复汴京不仅宋人在喊,就是千百年后的后人也没少喊过,万未想到这一历史重任居然落在自己肩上,居然要自己来完成,李隽也是热血如沸,蹭的一下站起来,道:“誓死光复中原!收复汴京!”
“誓死光复中原!收复汴京!”李庭芝他们跟着喊道。
过了好一阵,情绪稍为平静一下,李隽招呼群臣坐下,道:“三路大军一定要齐头并进,遥相呼应,很好地协调,这将是成功的关键。 ”
“遵旨!”廖胜功他们自然是没二话。
李隽很是怜悯地看着李庭芝,道:“这么大地战争,消耗很大,这些后勤之事,只好着落在祥甫肩上了。 祥甫的华发又要多起来了。 ”
李庭芝能文能武,既有治国的政治才干,又有统兵打仗的丰富经验,由他来处理后勤再合适不过了。 只是,他的任务太重,那曾经一度消退的华发又要重上双鬓了。
李庭芝挺挺胸脯,道;“皇上,你放心好了,臣地华发不会再出现了。 只要前线打得好,臣的心态就好,心态一好,华发就没了。 ”
他这话半认真半开玩笑,引来一片大笑声。
“朕把这一良方推荐给常瑜,那些华发满头的老人们都会返老还童了。 ”李隽也是心情大好,开起了玩笑。 引来一片笑声。
李隽笑完道:“这仗能不能打赢,关键是在各军之间的协调,能不能互相之间进行有力的支援。 朕想,忽必烈的兵力不如我们雄厚,他的军队不如我们的军队精锐,装备不如我军精良,要想全面和朝廷开战,那不现实。 忽必烈一定会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我之一路的策略进行反击。 现在,我们就来好好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
第三卷 汴京篇 第四十一章 新战术体系
第三卷 汴京篇 第四十一章 新战术体系
“大汗召见臣,不知道有何要事,还请大汗示下。 ”术儿烈向忽必烈行行礼。 术儿忽是旭列兀派来大都的使者,他的使命是打听中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南宋的舰队为什么会出现在中东。
对于这个问题,忽必烈也是不清楚,无法回答。 至于这边的情况,忽必烈是个心气极高的人,自然是不会把实际情况说给他知道,道:“朕召你前来,没有别的事,你在大都也有些时间了,该回去向三弟交差了。 ”
“遵旨。 ”术儿烈应一声。
忽必烈接着道:“你回去给三弟说,朕这里的情况很好,朕不会让成吉思汗的威名受损,要他不要挂念。 要是他有空的话,到大都来看看朕,朕这些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他,想起我们俩小时候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
“臣一定把大汗的话传到。 ”术儿烈忙着表白。
忽必烈道:“朕现在就封三弟为伊儿汗,他打下来的地方就是他的汗国。 ”历史上的伊儿汗国的确是忽必烈所封,蒙古的四大汗国中,唯有伊儿汗国和元朝最是亲近,教科书上的色目人主要是来自于伊儿汗国。
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术儿烈忙跪下谢恩,道:“大汗,臣代伊儿汗谢过大汗。 ”
“你起来吧。 ”忽必烈下逐客令了,道:“你回去把这一喜讯告诉三弟吧。 ”术儿忽谢过恩,喜滋滋地出去了。
桑哥一下站起来。 道:“皇上,你就这样让他走了?皇上,臣以为要术儿烈给伊儿汗带信去,要他带兵赶来中原助战。 ”
忽必烈并没有说话,看着贴木儿,贴木儿明白忽必烈是在考他,他知道忽必烈这样心气很高的人怎么会直接说三弟。 你快派兵来帮我,我顶不住了。 忽必烈如此做。 已经把他地意图包括在其中了,贴木儿道:“桑哥,你不知道,皇上如此处置,说与不说都一个样。 伊儿汗自会明白其中的意思,不日,朝廷就会得到伊儿汗百万大军的增援。 中原这一仗就会稳赢。 ”
XXXXXXXXXXXXXXXX
“皇上所言极是有理,兵法有云将合一处,兵打一家,方是取胜之道。 从整体来说,朝廷处于优势,朝廷的总兵力比鞑子多,经过战火历练的精锐士卒比鞑子多,装备也比鞑子精良。 军事理论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