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新传》第640章


这时候,荀谋似乎思考完毕了。他的右手已经离开了胡须,身体也坐正了。
“文远,你说的我也考虑过了。如今的州确实显得过于庞大。虽然此时各州的人口都急剧下降,但用不了二十年,人口增加两倍甚至三倍也有可能。若是能大量吸纳异族人口补充,同时将各大士族、世家隐匿的人口重新统计出来,说不定此时曹公实际控制区中那不足两千万的人口立刻就会突破两千万的关口。若是任由人口如此增长。在实行地方议会,确实会使得地方势力过大而难以控制。即便军权不在地方,地方也能够以其他隐秘的手法掌控一部分,甚至自行招募练大批士兵。缩小地方的权利和地域,确实是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
荀恐说着站起身,走到张辽身边道:“以文远之见,该如何限制地方呢?。
张辽这时微微一笑道:“首先就是通过中央重新划分行政区划。将十三州打散之后戈小分出二十个以上的的方最高行政单位。名称具体是沿用州还是改换一个”那就随便了。州这一级重新发分后,对于郡也要重新划分,原本各郡下辖的县的数量就可以减少,也能限制某些强大的郡的实力。而只有先做到这两条,才能够将地方议会提上议事日程。否则强行推行地方议会,只能是为国家分裂的埋下隐患。”
“这个建议文远你似乎早已经提出过了吧?”荀谋问道。
“当然了”。张辽笑道:“那时候并不是因为议会,但同样是为了限制将来地方的权利。而且主公的大业需要笼络更多的人才和势力。在目前的条件下,哪里有那么多的官职可以分配?爵位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也只能拉拢一些没什么本事的人。扩编中央以下的最高行政单位数量,同时缩小郡一级的管辖范围,也就等于增加了郡这一级机构的数量。如此一来,再加上各级州郡官员的属官。你说能顺利的安排多少人?。
荀恐的咽喉处发出“咕噜!”一声,这是荀怒猛的吞了一大口吐沫导致的。
“呼!”荀谋这时候长舒一口气道:“厉害!文远,你这轻描淡写的一招确实厉害。这一下就能为曹公笼络到那些心志不坚以及未曾站队的势力的投效。不过曹公似乎没有实施的打算啊?”
“大战连连,再加上荆州之战后风波迭出,此时内部尚且不稳,除了始皇帝那种极端强硬之人外,谁会轻易对早已经形成惯例的制度进行改革呢?”张逞并没有对曹操拖延的举动表示出不满。
“可是如今曹公已经离开维阳两年多了。虽然他依靠着睢阳的心腹之人掌控着大局,但是曹公就不担心他离开缺阳越久,那些有心人之间的联系便会越牢固吗?”荀谋笑着问道。
张辽撇撇嘴,心中对曹操的举动丝毫不担心。历史上的曹操将都城定在许昌,可是他自己却在征战之余。长时间呆在郜城。耶城与许昌的距离也不近,可是曹操依旧能够将许昌控制在手中。
军队,关键还是军队。如今军权虽说尽归枢密院,但是枢密使荀攸实际上根本就无法真正越过曹操调兵。调兵不但要有枢密院的军令。还要有虎符的配合。而虎符,便牢牢的被曹操掌控在手中。
“旗阳有子修、文若,还有郗虑和华歆,无论是城防还是禁军,全都在乎修的掌握之中。原本还有个卫尉马寿成。现在人家马老将军挂着卫将军的官职,正在凉州为主公安抚羌、氐胡人,卫尉原本就没剩下多少的权力如今也被子修彻底吞并。如此局面,谁又能在维阳生事?何况之前子桓不懂事而使得刘备趁虚而入。这已经让主公放弃了在雏阳为子修培养对手的想法。如今孙权、刘备等诸侯再想潜入欲阳生事。哼!子修又不是不会杀人”。
张辽说得轻描淡写,但是最后一句话中杀机四溢。荀谋眉梢一挑。说道:“看来你对刘备很是看不顺眼啊!”
“我倒不是对刘备的能力不顺眼。能在乱世中生存下来并闯出一片天地的人,无一不是人中俊杰,刘备也不例外。只不过这家伙虚伪的有点过分,想学高皇帝,却有学了个四不像。若不是他运气好,早就解决他毛 ”张辽摇着头说道。
或许历史上的刘备很牛叉,但是在这个时代,刘备即便是拥有了诸葛亮,也已经无力回天。换句话说。那就是大势已去,人力不可逆转也!
荀谋笑了笑,他也没有将刘备当回事。与张辽相比,他并不知道本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也就更不清楚刘备借势的能力。但是此时刘备就算有逆天之能,除非他能立刻刺杀曹操成功,如此也不过最多再能芶延残喘了几年功夫。曹军四征将军完全有能力越过荀攸控制住全部的军队,阅读最新童节就洗涧书晒细凹曰甩姗齐伞刀旧们商量好的曹操接班人稳定住大以,荀棋对干不如张辽那样重视。
“不说别人了。”荀谋笑道:“既然文远你有了明确的意见,那接下来是否就该游说曹公了?”
张辽一听荀谋这句话,不由得感到头疼起来。
曹操此时对张辽的态度在外人眼中根本就没有任何变化,甚至还因为张辽的缘故断然处置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可是在知情者以及张辽看来。此时曹操对张辽的态度已经不如昔日那般信赖,提防的等级估计也应该是军中全体将领中最高一级的。
只不过张辽此时依旧表现出来的对曹操的忠诚使得曹操也不愿放弃张辽这样一个威望、能力俱佳的部下,毕竟曹操不可能代替自己的部下去镇守边疆。
“这个问题很令人头疼啊!”张辽皱着眉头,以手抚额,无奈的说道。
“但不解决这个问题,后面的一连串问题都无法解决啊!”荀谋笑的有点促狭。
“我的友若先生,你就别幸灾乐祸了!”张辽叹道:“我与主公早就不复昔日的默契,太多的分歧使的我们之间出现了一条难以弥合的裂缝。要想说服主公,难度绝对不小啊!”
“这一点我同样不怀疑。不过曹公毕竟是个英明之主,建安十二年被你点起的火头如今已经越烧越旺。除非曹公断然以大兵威胁 否则那些自以为找到了正确道路的士人和在他们背后煽风点火的士族、世家绝不会放弃。可是曹公又岂敢轻易动兵呢?”荀堪说道:“曹公也知道士族、世家无法尽除,更不能尽除。否则曹公要面对的就是一个天下大乱的格局,甚至会有人铤而走险,悍然引胡人入寇。这种事不是没有先例,文远你自己也该经历过的。”
荀谋的话让张辽无语。中国什么时候都少不了汉奸,从汉奸这一名词的由来看中行锐开始。大汉数百年来与胡人的战斗中也不乏汉人为胡人出谋划策甚至赤膊上阵的。其中有不忍压迫而与胡人一同奋起反抗的,也少不了出卖国家和民族,为自己谋取好处的。
“明白了。友若先生是说主公会考虑后果的是吗?”张辽说。
“难道不是吗?”荀谋反问道。
“拿下荆州之后主公却有一段时间的过分自负,但随着时间推移。如今的主公虽然在某些事情上不怎名英明,但是大局”大局上主公不会看不清楚的张辽悠然道。
“那就更应该告诉曹公,他自前面临的局面究竟如何。”荀恐的话语带着坚决。
张辽心中一动,看着荀谋的眼神也有了变化。
“友若先生,是否荀家”张辽话说半句便打住话题。
荀德一惊,但随即释然。
“你的感觉确实灵敏。文若的态度使得曹公不满,但是荀家颇有部分人支持文若。所以为了家族,原本荀家是想让公达那小子来保全荀家。不过如今我在幽州也算混的不错,文远你又对我照顾有加,而且还不惜给荀家让出如此大的利益,于是荀家就又多了一个选择。”
荀谋的话说的颇为无奈,但这就是各大家族为了生存而制定的策略。就是荀谋也无法改变。历史上的荀谋自离开袁绍后便失去了踪影,想来也是要避开家族这种不近人情的做法。
“原来如此!”张辽没有感到意外,诸葛家不也同样如此。在如今天下大局都已经十分明显的情况下,诸葛家还在赌博,这已经不是为了保全家族了,根本就是想投机嘛。
“好吧!”张辽站起身,“友若先生。辽这就命人给主公送信,希望主公能同意辽前往长安述职。同时辽也会提前做好安排,一旦主公同意,辽立刻赶往长安就是。”
张辽此时每一步都要做的十分谨慎。他在北疆的很多动作已经让许攸在曹操面前多了不少话题,张辽可不想让许攸再罗嗦“统兵大将无故离职,意图谋反。”之类的话题。
“张新,这里有两封书信,一封是给奉孝的,一封是给主公的公文。你立玄派人将这两封书信送到长安。至于途径,你应该知道。”张辽将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