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花问柳》第153章


众人一一见过礼后,父王开始主持起这一次商讨进京勤王的军事大会,不过虽然说是勤王,但是所有人的心里面都明白得紧。这其实是一次逼宫,因此谁也没有顾忌到攻打南京城时要怎样保护天子。
“南京虽说有大江为堑,但是南京至镇江这一段地江面其实江面宽坦,风浪也不大,没有什么险要可作固守,因此那徐祖辉才会屯兵于江浦一带,以作死守。”父王挂出了南京一带的地图,慢条斯理的解说着。
我早在两日天刚到滁州时,就知道这一次朝廷那四十万败军正是由徐祖辉统率,大概连连吃了几次败仗之后,朱长文终于看清了究竟谁才是能带兵的将领,因此这又急急忙忙的把徐祖辉推到前面来带领败军了。
我一边听着父王的话儿,同时也暗自留意到,父王提到徐祖辉的时候,我那老丈人徐增寿的脸上微微露出了一丝黯然之色,显然让他和自己地亲生兄弟对垒,始终会令他有些不忍吧!
我心中暗自一叹,自古以来便是这样的,骨肉相残在天下之争下面,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事儿罢了。
心中这么想时,又听见父王说道:“这一回我们攻打江浦,却不能硬拼。须知那徐祖辉率领着四十万败军背水一战,我们如果真的把他们逼得太急了,他们必然会拼死反扑,因此就算日后能够得胜,便也是惨胜!”微微一顿,父王又道:“不知道大家可有什么良策,不妨各抒己见,一起来商讨商讨。”
那江浦背靠大江,徐祖辉地四十万人若是战败,的确没有丝毫的退路,因此说是背水一战一点也没错,在这种哀军之前,就正如父王所说的,实在不能够逼迫得太紧。
“如果是这样,不如我们绕道而行,到当涂一带渡江,然后沿江而下,岂不是就能够避过徐祖辉的锋芒了?”帐中诸人或深思,或窃窃私语,过了一阵后,谷王叔突然说道。
众人一听,那湘王叔和晋王叔顿时就附和着叫起了好来,说这样既可以不用和敌军硬拼,又能渡江御敌,实在是极好的方法。
我先前就已经看出,除了周王叔、代王叔和宁王叔外,其他的几位王叔实在都是庸碌之人,至少他们的外貌和举动都给我这个印象,这时候听见谷王叔地计策,而湘王叔和晋王叔又附和称赞,心里面对他们庸碌的这个印象更是笃实了许多。要知道行军打仗哪能和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二十万人再加上辎重,哪能说走就走,哪能要转到哪里渡江就到哪里渡江,那岂不是太过儿戏了?
在这一众长辈面前,我沉着气没有说话儿,倒是周王叔和代王叔对望了一眼后,周王叔先说了:“二十万人若想要在这个时候绕道,只怕太过仓促为难了。”
代王叔接口道:“况且徐祖辉并不是庸将,我们这时候若绕道而行,只怕他立即就会派人出来尾随追击,到时候我军想要回头拒敌也是不能的了。”微微一顿,代王叔又道:“就算徐祖辉不出兵追击,我军的军心士气也会为这绕道大受打击,这绕道当涂之策万万不可行。”
谷王、湘王和晋王三位王叔听完周王叔和代王叔的话儿,脸上当即红了一红。谷王叔大概有些老羞成怒,略显不豫道:“周王兄和代王兄既然走过麦城,那不知道可有什么妙策?”
我闻言对这谷王叔更是大摇其头,看起来他不但庸碌,而且还气量狭小,丝毫没有容人容言之量,这让我心中不禁唏嘘有这样的人治理一方,实在不是当地百姓之福。
周王叔和代王叔大概听出了谷王叔言语中讥讽他们之前的败绩,两人眉头都是轻轻一皱,周王叔冷哼了一声后道:“虽然我也不敢说有什么妙策,但是转道当涂这等愚笨方法却实在不可取。”
谷王叔见周王叔丝毫不留情面,脸色一变,看样子立即就想要反唇相讥。
父王见状,连忙摆手说道:“几位王弟莫要为了这些小事儿争吵,事儿还可以从长计议。”微微一顿,他又转过头来对宁王叔道:“宁王弟,不知道你对此事可有什么想法么?”
宁王叔沉吟了一下,说道:“虽然徐祖辉是敌军这一次的领军将帅,但是据说那李景隆却还是监军兼副帅,四十万敌军之中有不少将领是李景隆的人,因此我看王兄不妨可向李景隆那儿打打主意。”
父王和宁王叔看来在诸路藩王之中的声望极高,他们两个人说话的时候,先前眼看着就要掀起一番争拗的周王、代王和谷王三位王叔立即罢嘴了,他们听着父王和宁王叔的话儿,一声也不再吭了。
父王消化了一下宁王叔的话儿,问道:“宁王弟的意思是要劝降李景隆?”
宁王叔道:“李景隆乃是两面三刀的小人,并没有多少才干,他向来和徐祖辉水火不容,两人如今一正一副,想来是朝廷害怕再生出耿炳文的事儿,因此让他们两人相互制约的意思。原本朝廷的这个主意打得倒好,可是他们大概没想到李景隆之前败在王兄的手中,该是对王兄已经害怕到了极点,这一回让他和我们决战,他不免就怀着怯战之心,只要王兄派去的人游说得当,也不怕那李景隆不动心。”
宁王叔的话儿说得极为有理,所有的人都思想了起来,我心中对这一名王叔也是说不出的佩服。如果真的能够说服李景隆窝里反,那敢情是再好不过的事情,毕竟行军打战便是要全国全军为上的。
我又静静的思索了一阵宁王叔的话儿,觉得他说得极有道理,看起来事儿当真是可行的。正这么想时,父王突然转头朝我问道:“长洛,你看呢?”
虽然说我如今实力大增,已经是一大强藩,但是毕竟在帐中众人之中的辈分最小,因此我也并不打算多说什么,这时候听见父王的问话儿,又看见他眼中询问的意思,想了一想后,说道:“孩儿认为宁王叔所说极有道理,父王可派人一试。”
正文 第六十七章 商讨(2)
更新时间:2009…4…26 17:48:33 本章字数:3325
我微微一顿,又补充道:“不过孩儿还认为如今两军相对,劝降一策只能当作奇兵,切不可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这上面去。”
“哦?”我说的话儿似乎惹来了父王的兴趣,他轻轻的一捋胡须,说道:“你继续说下去。”
我应命后略一思索,心中不禁一动,又道:“孩儿以为如今朝廷的乱军新败,这个时候我们切不可以让他们有丝毫回气的机会,因此可领军进逼江浦,自会有震慑敌军的效用,如此还可以让劝降一事收到出其不意的好处。除此之外,孩儿先前听到周王叔、代王叔和谷王叔的争论,觉得周王叔和代王叔说的乃是老成谋事的话儿,而谷王叔虽然略有不足之处,但是只要细细斟酌,却也未必不可行。”我对着一众王叔微微一笑,继续道:“其实我们一边进逼江浦,一边又可以依谷王叔之言,分兵一支绕道当涂,寻找机会过江。不过绕道当涂的这支军队人数不可过多,而且还要轻装快行,这样才能有敲山震虎的妙用。”
众人听完我的话儿,大致明白了我的意思,知道我是一边要对江浦作出强攻的势头,不给江浦的败军有丝毫喘息的机会,一边又要派人迂回过江,沿江而上以威胁京畿。
尽管我所说的绕道当涂大概人人都明白和谷王所说的大不相同,但是谷王叔却因为我的话儿稍微挽回了一些颜面,因此笑着对我说道:“长洛王侄果然能够举一反三,我正是这个意思。”
众人也无暇理会谷王叔究竟说了什么,他们都默默的思索着我的话儿,好一会儿,周王叔突然对我问道:“长洛王侄,你想分出多少人绕道当涂呢?”
我心中早就已经想好了答案,等的就是他的这一句话儿,因此便生出两个指头道:“王叔。我想只需两万人就足够让京师震动了。”
众人又想了一阵。宁王叔先发话儿道:“难怪长洛王侄从成都出来连战连胜,我觉得这个法子倒是可行的。”
父王闻言也点了点头,说道:“敌军新败,确实是士气正低,若能在围攻他们的时候同时进逼应天,那消息传到江浦,定能让敌军军心不稳。”有了父王的这一句话儿,我知道他大概就是同意了我地方法,不过只是顿了一顿,我又听见父王说道:“只是两万人太少。这样吧,法子既然是你提出来地,这一回你带领他本部的五万人绕道当涂吧!”
我温言怔了一怔,也不知道父王为什么会这么做。要知道诸藩所带来的军队之中,最能打的大概就是父王和我的约莫十万人,还有就是宁王叔的五万人,想不到父王在这种正需要用兵的时候,会作出让我领本部绕道当涂的决定。这未免就让人有些懵然不解了。
我正要说话,看见父王朝我看来的眼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