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防务总署已经抛出去的订单就包括120辆T…8A型坦克,各12艘的许褚级驱逐舰、周仓级护卫舰,16艘逐鹿级潜艇,150架F…8B、F…8C,60架B…4,光这些已经价值超过4000万之数了。好在同盟的经济增长迅速,而且由于财政良好,政府信用也令人放心,因此还不难街道款。同盟1922年、1923年的收入包括各种债务收入在内,分别达到了亿、亿,相应的军费支出也由4500万增长到了8000万。
在这些支出中人员经费已经达到了2600万之多,因为军队改革,提高了职业军人的待遇,使得陆军职业士兵的年收入达到了150元以上,这样即使在沈阳这样的大都市,他们的收入也能维持一个四口之家的超过小康的生活水平,这对提高职业军人的积极性极为重要。而海军舰员的收入是陆军的倍,达到了375元以上,空军飞行员更在5倍以上,达到了750元之多。好在不论空军还是海军的人员数目还很小,1923年底海军为舰员约6000人,全员约8000人。空军有正式飞行员1300余名,当然军用飞机远没有此数,大概是各式飞机约250架,如果加上各种地勤人员,空军的总员额也在3000人之数。
这还是在大量的新装备没有装备军队的时候的事,随着海空军新式武器的研制完成,无论是装备采购费、维持费、各种增加的人员经费都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好在同盟的收入中,虽然各种债务收入达5000万之多,不过这当中大都是各种形式的长期借款,其中最大头的就是分的土地的农民们交纳的政府债券,由于政府已经用能够在证券市场上流通的债券取代了原来的记名债券,因此农民们倒也没有怨言,因为如果他们想储蓄,债券本身就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他们想把资金投入再生产,那么他们可以将债券在证券市场上卖出变现,这也不会对他们又太大的影响。
同盟的各项支出中,大都不能大幅削减,比如支持工商业的财政拨款,那是一点都见不了,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同盟在很多领域中的补贴、减税、免税,都是不能削减的,就是连我也不知道像宋子文这样的大企业负责人向那些同盟议员们提供的竞选经费的确切数目,而只能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在如此情况下,议会是断不会削减这项开支的。再说教育支出,这项支出全社会都嫌少,大概没有人敢说要削减,然后就是政府的经常性开支了,可是同盟政府已经够精减的了,在减也得不到什么油水,反而会得罪人,因此也没多少人说要减,至于军费,军方一口声,太少,他们总是说我们要这个,我们要那个。自然,当此国家还未统一,外患又没有消除的情况下,自然也没有人公然的说要削减军费的。那么好象节流是不可能的了,也只好开源了,这个时候,维持同盟的经济增长就成为唯一的选择了,此外,由于同盟有着多年良好的财政纪录、坚强的货币体系、合理的债务结构,在将来的某些时候,举债将会在所难免的现实选择了。
附:为提供给读者一个参照系,下面的这片引文简要描述当时的货币和物价。希望书友知道张作霖“谋国”的艰难。
五四以来十几年间,中国南北市场上主要流通银元和兑换券(起先称为“宝钞”后来称为“钞票”),币值采用“银本位制”;生活费用大体上说是稳定的。民国成立后,1912~1919年间物价起伏不大;到1926~1927年间市场有所波动。以1912年为基数,到1926年上海市、华北(包括北京市)的批发物价分别上涨25%和48%,平均三分之一;但是到了30年代,物价又有所回落。
若以1919年物价指数为100,则1930年大约为129,也就是说:五四运动时的银洋3元,购买力相当于十几年后的国币4元左右。
具体的市场波动情况如何呢以主要食物价格计算:1911~1920年大米每斤分钱;猪肉每斤1角2分钱,白糖每斤6分钱,食盐每斤1~2分钱,植物油每斤7~9分钱;到1926~1930年大米每斤分钱,猪肉每斤2角钱,白糖每斤1角钱,食盐每斤2~5分钱,植物油每斤1角5分钱;等等。
那么当时北京的生活水准又怎样呢?
据史料分析,20年代北京“四口之家,每月12元伙食费,足可维持小康水平”。又,按照《1918~1980年北京社会状况调查》的结果,20年代初一个四五口人的劳动家庭父母加两三个孩子,或老少三代每年伙食费元,也即每月11元就可以维持了。当时一个标准家庭的贫困线定为每月收入10元(合今人民币350元)之下。
相比之下,如鲁迅所说,学者教授们的生活水平属于“中产知识阶层”。他们不像统治集团、剥削阶级那样豪华奢侈,也不像体力劳动者和城市贫民那样一贫如洗。
年代在北京较为有钱的知识阶层,全家每月必须的生活费(伙食、房租、交通费)80元已经很宽裕了(合今人民币2800元),许多物价比在上海市低廉。而教授、讲师们的收入,普遍在200元以上,甚至可达400元(合今人民币1万多元)。因此能够盈余很多钱来购买中外文书籍报刊,并且从经济上提携后起之秀和自费出书。如沈从文、何其芳、卞之琳等都得到前辈们的资助。
据记载,北京城内一座8~10间房的四合院,房租每月仅20元左右;一间20平米的单身宿舍,月租金4~5元。鲁迅在1923年一度租用的砖塔胡同61号,3间正房月租金8元。他的女佣除了全包食宿以外月工资仅3元(见《鲁迅日记》)。
出入乘坐“洋车”人力车,费用在城里每次只有1角钱左右;包车每月10元。
年代北京城里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新派的学生们经常乘坐。司机开车后不是按喇叭,而是脚踩铃铛“当当”响,所以人都叫它“当当车”。起初电车的路线有四条,不久扩充为六条,以前门、天桥为中心,环城一圈:
第一路红牌总段,天桥至西直门。共分四段,天桥至前门一段10枚(合4分钱);至西单牌楼二段18枚(合7分钱);至西四牌楼三段26枚(合1角钱);至西直门四段32枚(合1角3分钱)。
第二路黄牌总段,天桥至北新桥。共分四段,天桥至前门一段10枚;至东单牌楼二段18枚;至东四牌楼三段26枚;至北新桥四段32枚(车费同上)。
第三路蓝牌总段,东四牌楼至西四牌楼。共分四段,东四牌楼至东单牌楼一段10枚;至**二段18枚;至西单牌楼三段26枚;至西四牌楼四段32枚。
第四路白牌总段,北新桥至太平仓。共分二段,北新桥至地安门一段10枚(合4分);至太平仓二段18枚(合7分)。
第五路绿牌总段,崇文门至宣武门。共分二段,崇文门至**一段14枚(合5分半);至宣武门二段20枚(合8分)。
第六路黑牌总段,崇文门至和平门。共分二段,崇文门至珠市口一段14枚(合5分半);至和平门二段20枚(合8分)。总之,电车比人力车方便得多,车票也便宜。
北京一般文化人的嗜好是:下饭馆、看戏京戏、文明戏和话剧、电影、泡茶座、逛琉璃厂买书籍、碑帖、文物。
据顾颉刚等回忆:1913~1920年北京大学食堂伙食费每月6元,6人一桌,六菜一汤,馒头饭随便吃;个人在饭店包伙每月10来元,四菜一汤。花费1元钱就可以请客涮羊肉。
在大馆子请一桌十席,高级的鱼翅席每桌12元,加酒水小费总共不到20元,每人2元。鱼唇席10元、海参席8元一桌。最高档粤味“谭家菜”,40元一桌,主菜是每人一碗厚味鱼翅,可供11人入席;这属于豪华消费。
至于以平民为对象的中等饭铺,2元钱一桌的“便席”,菜谱有:
(1)四冷荤:四个装熏鱼、酱肉、香肠、松花蛋的拼盘,每盘5分;
(2)四炒菜:如溜里脊、鱼香肉片、辣子鸡丁、炒牛肉丝等,每盘1角;
(3)四大碗:多为米粉肉、四喜丸子、红烧鱼块、扣肉等,每碗2角;
(4)一大件:一个红烧整肘子,或一只白煮整鸡,加一大海碗肉汤,合6角。
这一桌菜相当丰盛,十个人是吃不完的;平均每人2角。
游乐场所又怎样呢两大著名公园——中央公园(现称中山公园)和北海公园的入门券都是铜元20枚(或5分钱);公园设有几个著名的茶座,茶水1角,点心每盘1角。文明茶园,可以边饮茶边听曲,每人7分钱。
年代北京的剧场称为“戏园子”。著名的广和楼戏园门票2角,城南游乐园门票2角,电影院(当时还是无声黑白片)票价1~2角。最贵的演出,票价在1元左右。
根据1927~1929年的调查材料,当时北京的手工业者、木匠、人力车夫等,每个家庭每年消费约200元,合每月17元(?
小说推荐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作者:张明金等
- 作者:张明金等本书简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的辉煌历史,介绍了它们的起源,参加过的重大战役、战斗,曾经出现过的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等。这是一部全面了解我军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作品 目录 概述序言再版说明第一章 军委总部机关一、中央军事委员会二、总参谋部三、总政治部四、总后勤部第二章 野战军一、第
- 最新章:第55章
- 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作者:费正清【完结】译者的话《剑桥中国史》是剑桥多种历史丛书中的一种,各卷由研究中国相应历史时期的专家学者编辑,卷内各章由各课题的专家撰写,包括世界各国的中国史研究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在国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剑桥中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
- 最新章:第175章
- 中国小说史略 作者:鲁迅
- 简介 题记 序言 第02篇 神话与传说 第05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 第06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 第07篇《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第08篇 唐之传奇文(上 第09篇 唐之传奇文(下 第10篇 唐之传奇集及杂俎 第11篇 宋之志怪及传奇文 第12篇 宋之话本 第13篇 宋元之拟话本 第14篇 元明
- 最新章:第68章
-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
- 简介:重生民国.北伐一战,孤军偷袭显神威;进军济南,杀灭日寇振中华.中国第一支现代化陆军;中国第一支现代化海军;中国第一支现代化空军.统一全国,登陆日本,收复失地,打出国门;雪八国联军之耻,让中华民族永远林立于世界之巅.144422第一章 紧急受命,spn请记住我们的网址:第一章紧急受命“叮铃铃…叮
- 最新章:第839章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作者:过江小卒内容简介:盐贩—盐枭—海匪—叛军—诸侯—帝王帆板—渔船—战船—战舰—水师—海军看一个小人物如何一步步的走到人生的顶端,看历史的车轮如何因他而转变,看赫赫有名的“康乾盛世”如何因他而溃尾!北压满清,西敌欧巴罗,世界因他而转变!求票啦,各位求票啦啦啦啦啦!第一节 雷
- 最新章:第316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第一章国家与人上帝敲了回车键公元1650年,也就是大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那年,有一位名叫阿歇尔的爱尔兰大主教经过精心研究和精密计算,向世人宣布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耶稣诞生前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六:安史之乱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春风拂槛露华浓】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6:安史之乱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6月ISBN:9787533945534所属分类:图书>历史>中国史>隋唐五代十国史编辑推荐安史之乱后,只能梦回盛世大唐。华清池没了杨
- 最新章:第2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八:汉武的帝国
-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作者:易中天内容推荐《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礼遇知识分子,用法律震慑豪强,厌恶贵族,偏爱草根 他定下的官吏制度沿用上千年,皇权达到巅峰 他的军队攻无不克,匈奴人丢盔弃甲逃亡大漠 他的政府制霸西域诸国,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他最开放,也极霸道 他说,犯我
- 最新章:第24章
-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 潜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吴思云南人民出版社简历文/吴思吴思,男,1957年5月生于北京。出生时母亲是大学教师,父亲是杂志编辑。1968年随母亲去河北省文安县商业部五七干校
- 最新章: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第3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