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传奇》第204章


第一百六十章 酝酿
李月在率军回京的途中,暗派李即墨带领自己的一千亲兵,来到崆峒山,将当年的宝藏全部取出,悄悄运到军中藏匿起来。
当李月回到长安的时候,离新年只剩十天了,赵绿敏携子和林之惠已从金陵赶来长安与丈夫团聚,李影也跟着回了家,同来的还有一个特殊的人,那便是韩滉的女儿韩眉,韩眉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了,仍待字闺中,这在当时大唐是不可思议的事,韩眉外表柔弱,内心却极为刚烈,其父母知道她心思,亦拿她无法,也随她去了。好在赵绿敏早给她母亲有了承诺,韩滉夫妇这才放心下来。半年前,由当今皇后与李月的母亲和韩滉夫妇定下了婚事,只待李月回京后便择日替他俩完婚,韩眉被定为李月侧妃,李豫封其为知义郡主,当李月返回长安后,韩眉便暂时搬离了吴王府,和李月的母亲同住,多少年的期盼和等待即将成为现实,自此,李月的婚姻终于稳定下来,赵绿敏再也容不下他人与自己分享丈夫。
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而下,李月与赵绿敏坐在书房内,炭火将房内烘的温暖如春,外面是白雪皑皑的世界,两人正静静地享受着这一无比温馨的时刻。
昨日是朝廷今年的最后一个上朝日,李豫对吐蕃战争进行了一次最后的总结,由于李月的放弃,凌烟阁画像和阵亡将士忠烈祠的事情便顺利地通过,李豫责成宰相王屿牵首协调此事,各部不得推诿拖延。对于抗击吐蕃军的有功将领,太子李适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节制各军;李月加封太子太傅,骠骑大将军,赐美宅一座,仆百人;郭子仪加封为中书令、河西节度使、河中观察使兼云州大都督、单于镇北大都护,统领大军暂留陇右防御吐蕃;白孝德进升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虽叛唐,但只去其职务,保留其爵位,其母也由朝廷奉养,但不久就传来仆固怀恩因忧愤成疾而病逝的消息。对于兵部尚书一职,李豫竟出人意料地给了鱼朝恩,原因是助其铲除日益骄横的李辅国有功;而另一名铲除李辅国有功的大太监程振元,李豫为平息因李光弼之死而造成的军方不满,以欺君罪流放并赐死,他的位子则由另一名大太监骆奉先接任。接着李豫将兵部侍郎段秀实调任汾阳刺史兼汾宁节度使;调剑南节度使高适任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调吏部侍郎严武任剑南节度使;封吏部尚书崔光远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调任川东节度使兼利州刺史,;调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刘晏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对于唐军在凤翔俘获的伪帝李承宏,李豫则将其流放至广州,终生不问。
“相公,你知道咱们孩儿会说话的第一个字是什么?”赵绿敏兴致勃勃地向李月问道。
“你的来信中已经写了不下十遍了,难道不是‘爹爹’吗?”这是李月最自豪的地方,他的儿子会说话的第一个音节竟然是‘爹爹’,实在让赵绿敏不忿。
“那是信中所写,现在是我亲口告诉你,其实他是那样发音,谁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你就别自得了,和儿子呆在一起的时间总共不到一个月,凭什么他要先叫你。”
李月心中歉然,轻轻地搂过妻子的肩膀,赵绿敏把头倚在丈夫的胸前,两人一起望着窗外面雪白的世界,静静地谁也没有说话,仿佛一不小心就要打乱这冰雪中的宁静。
“相公,你说过了年后,我们就会去江南吗?”
“我想是的,大哥已经在给我下逐客令了,先后调走段秀实、崔光远,架空高适,这些都是针对我的,削去了兵部尚书之职,却给了我一个大唐散官的最高头衔…骠骑大将军,大哥真是有心啊!”
“相公,你也不要为难你大哥了,他答应给你江南的实封就已经是天大的让步,你要他还能怎样,你从前淡泊名利,可快到而立之年的时候,却也开始在乎这些名禄起来。相公,你开始变了!”
李月不由得拉住妻子的手坐下,凝视着她的眼睛说道:“为夫其实没有变,从前年轻气盛,以为天下依我而动,但随着年纪的渐长,开始明白了很多事都是我所办不到的,我想替百姓多做些事,可是想法还需人去执行,一级级,一层层,到了最后百姓那里,想法还能保留住四成不变味就已经是万幸了,我大唐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对各级官吏的依仗颇大,先帝晚期的很多令甚至都出不了皇宫,我若光一味地去厮杀流血,那只是一介武夫的行为,所以还必须有权势,让百官听你的话;有制度,让令能传下去;有人才,让令能正确实施,这三者缺一不可,而我现在除了手中的几万私兵外,再无他物,除非我效安禄山,为一己之私而将天下百姓陷于水火之中,这样只能留下千载的骂名。其实我对京城已毫无眷恋,兵部尚书也好,骠骑大将军也好,对我都毫无意义,我现在想做的,是怎样能全身而退,拿到最大的利益回到江南,在那里去施展我的政治抱负,虽然大哥已经不再阻拦,但还要过三省六部这一关,否则,大哥早晚会被他们逼迫而收我权。”李月叹了一口气,对妻子娓娓细述,他不想自己唯一的一个知己也误会自己。
“那相公有方案了吗?”
“只有一些简单的想法,还要和萧先生、江先生他们商量。”
下午,李月将萧隐和江惊鸿请到了书房,摒退左右后,李月便将目前的形势和自己的打算告诉了他俩,征求他们的意见,江惊鸿低头想了一会儿首先开口问道:“皇上与公子有了默契了吗?”
“有!”李月取出一张快发黄的锦书,这是当年父亲、大哥和自己在密室里所商定的协议,有大哥的亲笔签字,李月又拿出一纸密诏,这是他进京替大哥夺位时,李豫亲笔写的承诺书,保证即位后,将江南东道封给他自治。
江惊鸿匆匆一瞥,眼中尽是惊骇,他万万没有想到,早在十年前,李郁父子就有了密约。他不敢细看,将两物交还李月后说道:“关键是皇上现在的态度,但从他最近的人事调动来看,确实是不想留公子在京城了。”
“所以我才找两位来,商量一个最佳之策。”
“大将军,我的想法是制造一种形势,最好让大家都巴不得你走,这样就算你的条件略苛刻一些,朝廷通过的可能性也大。”一旁的萧隐小心翼翼地说道,他不比江惊鸿,那两件东西他是不敢看的。
“对!萧先生说得很对,马上就是上元节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是滋事生非的贵族恶少,尤其是今年,王公宗室们闹得很不象话,皇上不是也拜托过你整顿吗?我怀疑皇上也是想找个借口,把你放出京,这样大将军不妨下手狠一点,既得了民心,又达到了目的,事后再让太后替你说说,让皇上知道你的苦心。我建议最好你和皇上先谈一谈,得到他的默许,他毕竟是你大哥,不会太为难你的。”
李月默默地点点头道:“我今夜就去见大哥!”
第一百六十一章 条件
“如何?马上又要娶新妇了,小敏也来京了,一家人团圆,我都不想打搅你,想不到你倒自己来了,韩家小姐等你多年,你可莫负了她。”
“你已封她为郡主,地位尊崇,我怎敢欺她,趁我不在的时候,你们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我还有什么好说!”
“哈!得了便宜还不饶人,说的就是你,一切都是你家娘子安排的,与我何干!说吧!找大哥有什么事?”
李月向李豫递了一个眼色,李豫便将所有人摒退,脸色严肃地看着李月。
“大哥!你现在是我的大哥,而不是皇上,我想问你,你究竟打算怎样安置我,请大哥说实话!”
李豫看了李月片刻,随手打开身边的一个大箱子,对李月说道:“你看看吧!这是从玄宗皇帝开始,弹劾你的折子,我数了数,共有二千多封,光我手上的,就有三百多封,最多的就是你在江南颁发三条命令后,各地上的折子有近千封,赞成你的仅四封,高适、段秀实、颜杲卿、辛云京都是你的人。所有弹劾你的折子我都是往这里一扔了事,你说大哥为你做得还不够吗?”
“那我的将来呢?”李月依旧不依不饶地追问李豫。
李豫背着手,缓缓的走了几步,淡淡一笑说道:“我们是一母同胞,虽然我做过一些对你不利的决定,但那大多是做给他们看的,早在十年前,我们父子三人就有过协议,你的那张还在吧!我还记得二十几年前,那个叫长虚的道长亲口对我说过,我的一生都需你来拱卫,甚至包括我的儿子,这是百年前的星象预兆,我已调过太宗起居录,确有此说,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也并非虚言,母亲也要我好好善待你,于亲于己,我都不会为难?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