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传奇》第195章


牡湍钊眨夜新≈氐幕疃队筇乒罂筒渭印!?br /> “如此便多谢了!”李适允道。
当晚,李适三人简单的开了个会,商讨第二日的谈判,李适首先给李月和苗晋卿说道:“父皇给我的底线便是绢二十万匹,且不得改变回纥是我大唐的属国地位,其余皆可由我视情况来决定,可现在回纥狮子大开口,又要和我大唐平起平坐,这可如何是好?”
“太子殿下别急,据老臣看来,登利可汗也确实想和我朝议和,否则他就不会主动索要回报了,有了这个前提,其他钱物多少都可以谈,下午大将军已经点明了回纥通过贸易可获巨利的事实,二十万匹只是他的还价,完全有商量的余地,他们肯定还有其他条件,我们可逐一商谈,只要他有心议和,最终必有一个两赢的结果。”
李月也赞同地说道:“苗相说得对,我也认为对方必有其他的条件,不妨都听了以后,在全盘考虑。”
三人简单的商量之后,苗晋卿便告辞而去,他还要和其他谈判人员再商量一下谈判细节,而李月则去安排防务,下午他也听出来了,葛伦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自己只带了五百人,而随行的一百多羽林军根本就不能指望。
第二天,唐、回谈判正式开始,回纥果然在二十万匹绢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四个附加条件:
取消回纥对大唐的附属国地位,双方以平等国家相处。
大唐向回纥开放贸易,双方在边境互设市场。
允许摩尼教教士在大唐自由传教。
大唐对回纥取消火药贸易禁令,同时允许回纥工匠到大唐学习制造火药的方法。
对于回纥的要价,唐朝代表当即表示,最多把绢的数量提升到十万匹,对第一、第三、第四个附加条件则表示反对。而回纥方面则只勉强把绢的数量降低到十八万匹,其余的条件则态度非常强硬。
自从平川后,李亨便采纳了李月的建议,将全国的火药匠户进行统一管理,所有的火药均由国家统一收购,若有非匠户身份进行火药生产的,将会被严惩,李豫即位后,采取了更严格的控制手段,将全国的火药匠户均迁到长安高陵县,每一批火药都录有匠户、仓库、发配、收领的一条龙记录,任何一批火药出问题,都可以查到源头,并且火药严禁贸易,有胆敢走私火药者将被处予抄家甚至杀头的大罪。
反对摩尼教教士在大唐自由传教则是苗晋卿的意见,作为一个老政客,苗晋卿深深的知道,无论道、佛、儒都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精神工具,安史之乱之所以最后失败,就在于它没有一个自己的政治纲领,得不到最下层百姓的支持,它的失败,并不完全是军事上的失败,而更重要是政治上的失败,而摩尼教等异端宗教进入大唐后,重则会危及统治的基础,会被有心人利用,让人们心生二心,从而威胁到大唐的正统思想;轻则扰乱地方秩序,不利于地方官员的管理,当年玄宗皇帝禁摩尼教,正是担心这一点。
不过对于第一条,李月却认为可以作为妥协的条件,自古以来,唯强、德兼备方可服人,回纥之所以不愿作为大唐的附属国,也正是由于大唐的衰弱和回纥强大的错位,已没有让人真心敬服的条件,强加于人,也毫无意义,这一点苗晋卿也表示赞同。
谈判在第二天继续进行,这时绢银的数量已经降到十五万匹,双方的真正矛盾和焦点却在三个意见相左的附加条件上,双方均毫不让步,这时登利可汗怒道:“既然想和我回纥和解,却丝毫不肯让步,大唐诚意何在?若十日之内再达不成协议,我回纥也不要你们的东西了,你们自己请便吧!”
李月也毫不客气的反驳道:“我大唐给予回纥还少吗?自回纥兴起,我大唐便大力支持,每年赐予的金帛不计其数,回纥出兵相助,双方早有协议在先,我大唐依然不计较回纥的无理,还和你们重开谈判,何谓无诚意,我看,毫无诚意的倒是你们!””大胆!你竟敢对我如此说话!”登利可汗大怒,凶狠地瞪着李月,李月也毫不示弱地逼视着他。整个大厅里双方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
这时,李适站起来说道:“大汗,我等万里迢迢来到贵国,绝对是抱着十分的诚意而来,作为这次使团的主使,我可以提出两个折中方案,一个方案是我大唐给回纥绢银十五万匹,同意第二个附加条件;另一个方案是我大唐给回纥绢银十二万匹,同意第二、第三个附加条件。大汗看如何?”
李适一语即出,李月和苗晋卿都深感诧异,他们并不知道,就在昨晚他俩走后,回纥的国师睿息专程来拜访大唐太子李适,在一番深谈后,李适竟同意了睿息在大唐传教的请求。
登利可汗闻言大喜道:“若大唐再同意我方的第一个条件,我就接受太子殿下的第二个方案。”登利可汗并不在乎火药是否能得到,早有回纥商人给他搞到过一些火药,但因为不得用法,威力根本不如传闻地那样可怕,要不是军方坚决要火药,他还真不想提出这个条件,在他看来,与其要火药,还不如要些同样是禁品的精铁更合算。
李适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双方都有诚意,不妨再谈谈,再说我使团长途跋涉,也确实累了,需要好好休整一下。”
登利可汗大笑着说道:“好!今晚我们就痛饮一番,明日请贵客参加我们回纥的骑射盛会。”
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使四
当夜,登利可汗大摆宴席,大唐使臣们经不住劝,均喝得酩酊大醉返回驻地。第二天,登利可汗命回纥右杀大将吐拨裴罗前来相请大唐贵客参加今日的回纥的骑射大会,药子昂、李进、韦少华、魏琚四人因酒醉未醒不能前行,李月便命羽林军留下保护四人,自己率五百铁骑护送李适、苗晋卿等人前往骑射大会所在地,骑射大会所在地设在都城以北的一块大草原上,数万回纥骑兵重重保护着赛场,赛场上绘有狼图腾的无数战旗猎猎飘扬,等一会儿,将有从回纥各部选出的勇士们一决高下,夺取回纥第一勇士的称号。
随着呜呜的号角响起,登利可汗在内相俱陆莫达干、外相帝德、左右杀、胡禄都督、拔览将军及一班回纥贵族的陪同下来到了赛场,在和大唐太子李适见过礼后,便邀请大唐贵客们一起坐上贵宾观礼台,李月突然瞥见那葛伦向自己冷哼一声,心中不由一怔,暗暗提高了警惕,这骑射之日,是最容易出现意外的。
太阳已高过三竿,司仪宣布,骑射大会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的是骑术比赛,回纥人自幼便生活在马上,个个精通骑术,各部推选出来的都是最优秀的骑术高手,只见几百名年轻骑手依次进入赛场,果然是人才济济、宝马如云。“大将军请看那几匹马,那可是我回纥的神驹。”坐在李月旁边的是回纥的右杀大将吐拨裴罗,他向李月指点道。李月在细看之下,确实发现了几匹神骏之极的大宛宝马,虽不能和自己的赤血魔相比,但确实也可堪称马中极品了。李月不由点点头问道:“马上是何人?怎会有这样的宝马?”
“那个走在前面身材最高的,便是葛伦的长子乌骨莫达干,去年的骑术第一名,箭术第一名,马上搏击第二名,最后获得了回纥第一勇士的称号,后面几个都是回纥的贵族子弟,大将军请看最后那一个白衣青年,便是外相帝德的儿子顿莫贺达干,他不仅骑术了得,还文才飞扬,曾在你们大唐中过举人,现在军中服役,是我国大有前途之人。”李月闻言,不禁对顿莫贺达干多看了几眼,能在大唐中举人,这个回纥人确实了得。这时,李月突然看到一名黑脸大个,牵着一匹高大的黑色骏马正在和裁判争论着什么,他便问道:“那位是何人?”
吐拨裴罗看了看,也摇摇头说道:“我也不知?”说完便让身边的侍卫去打听一下,很快侍卫回报道:“那是留夏斯人的代表,叫做善拨,好象裁判不允许他参赛。”
“原来是留夏斯人,这样的贱民不参赛也罢!”吐拨裴罗自言自语地说道。
李月顿时记起,留夏斯人的族长善可伦说过,他的大儿子目前就在都城修城,名字正是叫做善拨,想到这里,李月站起来对登利可汗说道:“大汗,我愿作保,请让那名留夏斯人参赛!”
登利可汗诧异地看了李月片刻,延支伽罗忙上前给登利可汗低语几句,登利可汗这才点点头说道:“既然大将军愿作保,可以让那名留夏斯人参赛!”此言一出,台上台下所有的回纥贵族都议论纷纷,不知大唐使者为何要替下贱的留夏斯人说情,只有葛伦在一旁冷笑不止。
随着裁判的黑旗挥下,数百名骑士一起冲出,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