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新史》第284章


“哦!是张兵部呀!呵呵,当然,兵部请上车!”
说话的人是刚刚一直神色变幻不定的兵部尚书张守硅,此时上前来,却没有丝毫异常的表情。
“谢相爷!”张守硅拱手道谢。
在旁边安禄山护卫的扶持下,非常轻松的上了这辆刚刚在长安兴起一股风潮的四轮马车。
“哎呀!人老喽,刚刚骑马出来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要再骑回去,却感觉腰酸背痛,没法再忍受了!”张守硅装模做样的捶了捶自己的腰,眼睛扫过附近几个正上前来,想和安禄山攀话的官员。
看到张守硅已经上了安禄山的马车,本来几个有目的上来的官员,也就识趣的退了开去。
“呵呵……”安禄山淡淡的笑了笑,没有评价。
看张守硅上马车时轻松的动作,鬼才会相信他真腰酸背痛呢。
“驾!”车夫一声吆喝,四轮马车快速但平稳的奔驰起来。
感觉到只有轻微的震动,再看路边飞速后退地景色。 张守硅也不禁暗暗赞叹:看来这车不仅仅添了两个轮子这么简单,他应该有别的奇妙之处。
知道张守硅上来搭车,肯定不会是为了体验这马车的舒服,但现在却是忙着体会新车的奇妙,忘了自己的本来目的,安禄山只得出声点醒张守硅:
“哈哈哈!张兵部觉得这车如何,如果感觉不错。 本相改日叫人送一辆到府上去!”
“不敢!不敢!听说朝中已经有很多大臣在仿造,下官也自去仿造一辆就成!”张守硅听到安禄山的话。 立刻回过神来。
“呵呵!本相府中做地东西,可肯定会比仿造的要好呀!”安禄山笑看着已经恢复了老样地张守硅。
“那是!那是!”张守硅当然不会反驳。
再闲聊了几句,终于忍不住进入了正式的话题。
“相爷!陛下怎么就突然下了刚才那道圣旨,任命那个名声不显的小将当北庭副都护?事先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出来!”张守硅还算懂规矩,没有直接说皇帝事先为什么不问他。
安禄山摇了摇头,并不赞同张守硅的说法。
“张兵部上次向中书门下推荐高仙芝,就已经引起朝廷的重视。 没有准许兵部的奏请,那是因为觉得朔方行军长史的位置轻了。 如今任命他当北庭副都护,也基本还是依据当日张兵部地推荐……”
听到安禄山这样说,张守硅本来有的怀疑的心,到是放下了不少。
恩!很可能自己原来的猜测错了,并不是安禄山对自己、或者西北军有什么不满,仅仅是想抢夺自己的功劳,借此向西北的实权将领示好罢了。 如果只是这样。 那只要自己不翻脸,他应该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切身危害。
“……所以这次前来送行的时候,安某仅仅是一提议,陛下就准了!事先没有征询张兵部的意见,还请见谅呀!”
“安相说笑了,兵部本来就是天子官衙。 不能被垂询,只该三省其身,那里还有见谅地说法!”张守硅对着兴庆宫方向抱拳致谦。
心中已经大定。
*********************************
就在安禄山在长安城郊给西北的将领们送行时,正在梨园里排练歌舞的李隆基,也迎来了宰相李林甫的拜见。
“陛下!朝中不少大臣,对安相送一批低俗的蛮夷女子到宫中,都非常有意见。 臣已经接到不少弹劾安相,或者是直言该事的奏章了!”李林甫小声地向李隆基微笑道。
等了很久,看李隆基仍旧沉迷于音乐美感中,一时不可能回过神来主动和他说话。 李林甫也不得不主动说一下。
听说安禄山刚刚进过宫。 已经拿了一道圣旨出去,他敏锐的感觉这里面有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所以就算这样插嘴可能会引来李隆基的不快,为了尽快搞清真相,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是吗?”李隆基的声音中带有一丝不悦。 “是哪些人准备弹劾呀?你把他们的奏章都送到朕这儿来,朕到要看看,这些不知所谓的人,到底能说出什么话来!”
“陛下息怒!御史言官风闻奏事,那是前朝的惯例,只要事情不实,陛下不听即可,无需过多追查!不然,恐怕就会让下面官吏,从此不敢再对监督朝廷大臣了!”
“哼!议论朝臣,到也罢了,只是这次的事情可涉及到朕,既然要弹劾安卿这个献美之人,那朕这个收美之人,自然也不会被他们所正视了!”
“这个……陛下……”面对盛怒的李隆基,李林甫表现地惶恐不安。
“李卿不必再说了,赶紧将那些表章拿来!朕几日没有临朝,他们看来准备反上天来了!”
“是!是!臣马上去办!”李林甫低着头退下。
不过李隆基和场中其他人,自然不会注意到李林甫此时面上和眼中,并没有丝毫惊慌地色彩。 反而有一丝阴谋得逞地微微笑意。
只是他地后退并没持续多久,就听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门外小宦官高声传报,安禄山奉旨来见。
“安卿快进来吧!”李隆基直接高声招呼。
已经到了宫室门口的安禄山,听到李隆基的招呼,立刻大踏步的走进了宫室,踏过李林甫身边时。 仅仅是眼睛斜瞄了一眼,没有任何表示。
“安禄山奉旨送西北众将返任。 现已送行完毕,特来缴旨!”安禄山在李隆基面前下拜行礼。
“哈哈哈!安卿免礼,快坐吧!”李隆基笑着挥手。
“谢陛下!”安禄山大大咧咧的道了个谢,一屁股坐在了李林甫刚才的位置上。
李林甫这时到非常主动地上来和安禄山见礼。
虽然两人的矛盾早已经公开,但当着李隆基地面,还是表现的非常有风度,并没有任何面红耳热的状况。
“安卿来的正好。 李卿刚才来通报,说是朝中有不少大臣,竟然风闻奏事,对朕接纳爱卿所送舞女一事,说三道四,非常不敬,朕正让李卿去将那些人的奏章拿来,看看到底是那些人在造谣生事呢!”
“哦?”安禄山看向留下来的李林甫。 “李兄。 真有此事?”
如果不是当着李隆基的面,他就准备直接问李林甫,那些弹劾地奏章,是不是你写好了以后叫人家抄的。
“此事当然千真万确!林甫难道还敢谎言欺君不成!”李林甫一点也不错过抓安禄山语病的机会。
看到安禄山面上闪过一丝尴尬,又得意的再加上一棒。
“前礼部尚书贺知章,以及在地方为官的清流张巡、颜真卿等。 都有急表上来!至于京中的文武百官,那就更不用多说,上书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几十了!”
安禄山献美的事情不过三天,能这么快传开来,到是托了各家报纸地福。 不过现在李林甫说出来的事情,却是让安禄山非常难受。 竟然如同故意一般,例举自己素来交好的朋友,或者是特别有名望的人,来提醒李隆基。
其实安禄山对官员的影响力。 已经加强了很多。 收效也很明显。 虽然李林甫仍然实际掌控着吏部,但京中官员。 到有超过一半倒向了自己。 就算是地方官员,在自己举荐了颜真卿、杜甫等人,以及新科进士到任后,影响力也加强了不少。 只是他绝对想不到,率先给自己发难的,就是那帮自己举荐地清流名臣。
“呵呵!那些人怎么说,是说安某献媚争宠呢,还是居心不良?安某人得陛下宠信,已经位及人臣,争宠一说,想来不会太多。 那就肯定是说安某人献美别有用心了!”安禄山自言自语的说了几句。
随即仿佛下了什么决定一般,慎重的站了起来,对着李隆基沉重一礼。
“陛下!臣身为宰辅,不能取信于百官,理应自辞……”
“呵呵!”李隆基笑着挥挥手,打断了安禄山的话。 “安卿要有大肚量,怎么能在意那些官员的嫉妒之辞。 ”
“那些都是素来与臣友善之人,现在连他们都上书指责,臣还是应该好好的回府反省一下!”安禄山现在说话一点都不尴尬了。 “可能臣做事确实太莽撞了!”
李隆基笑着摇摇头,不再对安禄山说什么。
“李卿!速将那些奏章拿来,朕要亲自批阅!另外,你再对朝臣公示,朕正在给安卿进献的歌舞伎训练舞蹈,一月之后,请众臣与朕在麟德殿同赏歌舞!至于现在,不得再对安卿有任何指责!”
“是!臣马上去取!”李林甫赶紧低身告辞。
刚才本来就是为了探查一下安禄山的反应,现在已经如愿,他当然得表现的积极一点,给李隆基留下一个好印象。
望着李林甫远远离去的背影,安禄山地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他已经明白李林甫地打算了,这件事情,肯定就是他捣的鬼。 如果李隆基听信了那些清流官员地话,那自己遭贬他得利的结果自然不用说。 就算李隆基非常宠信自己,不听那些官员的话,但那些上表的官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