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新史》第259章


听得出来,他们两人并不赞同张九龄的做法。 光是那些代表地主利益的大臣,张九龄就已经抵挡不住了。 再加上了安禄山李林甫两人,情况自然更加不堪。
“好!那就慢慢再商议吧!安卿!吐蕃那边的军情有什么变化吗?昨天你说振武军好像有异动?”本来是专门为摊丁入亩召开朝会,眼看自己的目的不能达成,李隆基转而开始询问真正可以处理地政务。
“是的!陛下,振武军……”
安禄山不负李隆基的期望,顺利的帮助他把朝臣的注意力。 转移到了周边军情上去。
*********************************
“唉!安老弟!老哥哥算是明白你当初为什么不愿意将摊丁入亩正式提出来了!想不到那些大臣们的反对会这么强烈!”张九龄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朝议结束之后,眼见形势不妙的张九龄,终于厚着脸皮来见安禄山了。
“哈哈哈!张相说笑了,今天虽然朝臣反对激烈,但是陛下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这件事情还有转机呀!”安禄山笑着让人奉茶上来。
“安老弟,你深得陛下宠信,可曾探到了什么口风?”张九龄感觉面上有点发热
今天来的时候,如果不是手下人全力进言,自己肯定不会同意。 虽然人来了。 但真要他求人家帮忙。 却又有点说不出口,最后说情的话。 也变成打听消息。
“张相!这件事情发生的非常突然,安禄山事先并没有任何消息呀!”安禄山的语气变得有点冷淡。
实际上,这一切全都出自他的安排,那里会不知道。 就连后来事情发展的过程,他和李隆基也有一定程度的预测。 不过为了不让张九龄生疑,不得不装出一副有点被欺骗的样子。
“呃!这个……”张九龄更加难堪。
心中暗暗后悔,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干脆去求已经明显偏向反对立场地李林甫呢。 至少那边不会有偷东西被人捉地尴尬。
“安老弟!这个摊丁入亩,本来出自……”
“哈哈哈!”安禄山发出一阵大笑,打断了张九龄的解释。 “张相!这件事情,其实是安禄山有点亏欠张相呀!”
看到张九龄一脸迷糊,安禄山毫不犹豫地解释:
“安禄山虽然早就提出了摊丁入亩的设想,但是因为畏惧可能召来的反对声,久久没有向陛下正式提出。 如今让张相出面提出这件事情,还遭到群臣的一致指责,安某除了感到歉疚,并没有其他任何想法!”
自己和李隆基商谈,让别人提出摊丁入亩这件事情,迟早会外传出去,安禄山并没有准备在张九龄面前太称功劳。 现在做出庆幸中却又稍微有点遗憾的表态,才是最正常的反应。
“安老弟!”张九龄满脸的感动。
安禄山能这样通明达理,确实非常出他意外。 本来都已经做好挨冷嘲热讽的准备了,那想到除了刚开始时有点冷淡,现在对方竟然还对自己心存感激。
“呵呵!张相!如今大唐上下对摊丁入亩持反对意见的,占了绝对大多数。 安禄山觉得,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能不能设法执行的时候了,而是必须执行!要不然,那些人肯定会抓住这次的机会,狠狠的整治张相,封堵摊丁入亩。 到时候,不但摊丁入亩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再被人提起,张相也免不了要……”安禄山前面之所以如此客气的和张九龄说话,最主要的,就还是为了赢得他的信任,献上现在这个建议。
要是张九龄半途退却,不准备坚持了,那自己今后肯定没有再实行摊丁入亩的可能性。 那些地主们一旦胜利,为了防止摊丁入亩继续被人提起,必然会大力报复发起人张九龄,也会全力抹黑摊丁入亩。 一旦人民接受了他们的观点,就算实际上那是真正为广大百姓服务的政策,也不会再被接受。
当然,安禄山这里还有一点没有明说。 现在张九龄要是强力推行摊丁入亩的话,他的下场肯定会更惨,至少罢相流放,是绝对免不了的。
“安老弟言之有理!”张九龄摸着胡子点点头。
他自我感觉,现在确实没有退路了。 本来立场坚定,就已经有不少人准备提议罢相,要是再稍微软弱一下,下场完全可以预料。
“张相!如果一定想要通过摊丁入亩,其实关键还是看当今那位的意思!”安禄山笑着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张九龄却是立刻领会过来,笑着抱了抱拳。
“呵呵!老哥哥受教了!”
*********************************
开元二十五年正月底,张九龄奏请李隆基,在洛阳地区试行摊丁入亩。 李隆基在和另外两位宰相商议后,同意了张九龄的请求,并且责令他全权负责。
此时天下大多数地主豪门,都已经知道了洛阳城中发生的争议。 听说张九龄竟然已经在洛阳核算田亩,制定新税率,立刻群情激愤,上表的上表,上万民信的上万信,不少人甚至直接坐了马车,上京来告御状来了。
摊丁入亩的风暴,现在才算是真正的展开。
第十章第二十五节 阴谋初得逞
第十章第二十五节 阴谋初得逞
“陛下呀!请您三思哪……”
“陛下!张九龄该杀呀……”
“陛下……”
安禄山在一个小内官的带领,匆匆从偏殿的小门进入洛阳皇宫。 不断入耳的喊叫声,让他皱紧了眉头。
“宫门外是怎么回事?难道都没人劝阻吗,就任那些大臣这么胡来!”
“回安相爷!哪里是每人劝阻呀,是劝阻的人,都差点被打了回来!”小内官轻声的回应。
“打了回来?他们大呼小叫,竟然还敢动手打人!”安禄山双眼一凸。
“不!不!不是真打!”小内官虽然侧对着安禄山,但还是立刻感觉到了对方在战场上杀人无数磨练出来的气势。 “是没人能对他们动手!那些人都七老八十了,基本上都是告老回家的大臣,谁也不愿对一个老大臣动手。 而且他们的门生子弟无数,也没人敢动手!”
“嗬!”安禄山轻轻摇了摇头。 “那些人还真够聪明的!”
“是谁在外面吵闹?”一个威严的声音,从前面的小殿传来。
安禄山立刻分辨出来,刚才的那个声音,来自皇帝李隆基。 只是分明又感觉今天李隆基的声音,带了很大的暴躁。 看来就算是忍耐力再好的人,面对外面那么嘈杂的情况,也会觉得烦躁呀。
“回陛下!奴婢已经将安相带来了!”小内官立刻在门外躬身回奏。
“安卿快快进来!”李隆基的声音迫不及待。
安禄山不敢怠慢,整理一下服饰。 恭敬地进入小殿,对当中坐着的李隆基弯身下拜。
“臣安禄山奉旨晋见……”
“安卿不必多礼,快坐下回话吧!”李隆基不耐烦的挥挥手,让安禄山坐下。
安禄山也不客气,直接在一侧锦凳就坐。
刚才进来的时候,就已经看到坐在对面的李林甫,估计他和李隆基已经商量有一会儿了。 自己的府邸离皇宫远。 吃了不小得亏,此时自然是越快进入整题越好。 估计等一下。 正在洛阳城郊处理摊丁入亩的张九龄,也应该会赶过来。
“陛下!外面那些老臣是怎么回事呀?好像整个洛阳地老臣都来了,是不是应该派人处理一下?”安禄山向请示李隆基。
其实他已经大致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是此时却必须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整个洛阳的老臣到是没有来,来地基本上是最近几天赶到洛阳的外地大臣。 已经烦了朕半天,要是安卿能处理的话,快帮朕处理一下!”李隆基应承的毫不犹豫。
“这……”安禄山一愕。 “臣还不了解具体状况呢!”
他本来只是客气的话,哪里想到李隆基竟然这样就答应了。
“哼!还不是因为张九龄!”李隆基眉头一皱。
“呵呵!那些士绅非常狡猾,听说张侍中去清量田亩,就立刻临时的将大部分田地,分派给了佃户,让他们缴税,自己只收取地租!张侍中因为清查之下,发现大多数富户竟然只有寥寥几亩田地。 立刻明白了他们的把戏。 就将那些佃户种植地土地,算到了士绅头上,而且因为他们的行为,不准备再给他们减免税负。 这样一来,士绅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了!”李林甫笑着向安禄山解释。
“唉!早知道张九龄办事这么莽撞,真不应该选择由他来负责这件事情!”李隆基意味深长的看了安禄山一眼。
“原来如此!”安禄山点点头。
其实他内心非常理解地主们让佃户分摊租税的做法。 实际上,哪个主意,本来就是他不小心和张旭颜真卿等人闲聊的时候,透露出去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安禄山从来没有想过,利用这么一次摊丁入亩,就将地主阶级打倒。 历史上雍正的摊丁入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