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尔听令!”巴特尔马上立正站好,并用铿锵的嗓音喊道。
张狗蛋说道:“现在已经进入草原,扎营之后就必须加强巡逻。现在我命令你们骑兵团立刻分头巡逻,一营涉河北进,二营向南巡逻,三营留在大营随时待命!”
“是!”巴特尔敬礼,转身,跑步而去,所有的动作一气呵成,再也看不出那个草原上的莽汉影子了。
站在张狗蛋身后的张站长连声赞道:“好,好!”
张狗蛋回过头来,看着张站长,问道:“什么好?枪好还是我的部下好?”
“都好!”张站长笑呵呵的说道。
张狗蛋接过张站长递回的手枪,随后将弹匣重新插回,并说道:“此枪可比以前的短枪好上万倍,能够一口气射出十发子弹,骑兵使用非常好。而且此枪还可以和枪匣组合在一起,成为一把小马枪。”说着,他便将肩膀上背着的枪匣取下,为张站长做起了示范。
看着那已经组合在一起的马枪,张站长更是赞叹不已,大赞工匠手艺高超。
张狗蛋却摇头道:“工匠们的手艺自然是不错的,不过嘛,此枪可不是他们研究出来的,此枪是东帅亲自绘出的图纸,而且连那种新式步枪和它们所用子弹也全部是东帅绘的图纸,除了这两种枪之外,还有一种可以连射的机关枪,可惜那种枪只装备东部远征军,我可没办法弄来。”
“此枪何名?”张站长问道。
“没有正式名称,不过听秦侃秦将军说,东帅喜欢叫其为‘盒子炮’,但是我喜欢叫它匣子枪。”张狗蛋得意的说道,“我的那个骑兵团全部整备了这种枪。”
两人越谈越投机,直到张狗蛋的副官回来报告,说全部应补充的物资已移到军中,张狗蛋才依依不舍的回到了自己的中军大帐。
但不等他走进帐篷,却忽然听到北方传来的几声异响,他赶紧停下脚步,并竖起两只耳朵倾听。
“砰”“砰”“砰”,几声清脆的声音被微风送来。
“枪声!”张狗蛋警惕的回头望去。
远处,青山依然高耸,小河依然潺潺,唯有那天边的几朵被夕阳染红的云朵静静的飘在半空。
第二十七节 商队
枪声越来越密集,而且从那特别的枪声来判断,这一定是张狗蛋刚才派出去巡逻的北路骑兵在进行射击。
对于巴特尔这个人,张狗蛋自认为是比较了解的,毕竟两人已经相处了半年多,巴特尔的为人行事的原则张狗蛋是比较清楚的。如果没有遇到什么特别凶悍的敌人,巴特尔和他的部下是不会轻易开枪的,他们更喜欢用马刀解决问题,并以此赢得荣誉。虽然张狗蛋曾经多次专门找到巴特尔,向他谈起现代战争中武器的重要作用,不过,在巴特尔本人看来,张狗蛋的这种火力为重的原则显然不合他们蒙古英雄的胃口。但巴特尔毕竟也已经在军中呆了一段不短的时间,知道违反军令的下场,也知道枪械的好处,因此他倒没有特别坚持冷兵器作战的原则,在必要的时候,他还是会毫不犹豫的使用枪械的。
如果他们一开始就射击的话,那么只能证明一件事————他们遇到了让他们感到棘手的敌人,也许敌人更为凶悍,也许敌人数量要远多于他们。
听着那密集的枪声,看着北方那一片望不到边际的大草原,张狗蛋心中忽然一阵紧张,他将那个留守大营的骑兵营的营长召到自己跟前,问道:“你们巴特尔团长是在北边还是在南边?”
那营长的汉话虽然没有巴特尔说得好,不过也算可以了,起码张狗蛋能够听得懂。
“我们团长去的是北边。”那营长答道,“我们团长……”
“呼————”的一声,不等那营长说完,一阵狂风呼啸着吹了过来,正从那山岔口冲出,几乎使那些靠近河岸的人无法站直,若不是兵站的张站长事先就曾叮嘱过的话,恐怕那些帐篷就会因为没有钉紧而被狂风吹走。
“奶奶的!这么大的风!”张狗蛋一边用右手捂着头上的帽子,一边嘟囔道,“幸亏没有在河对岸扎营!”
“去,带上你的营立即出发,到北边去看看,去支援你们团长,等探明情况,马上派人回来报告。”张狗蛋扯着嗓子大声喊道。
待那骑兵营营长转身离去,张狗蛋将几名副官叫到身边,大声对他们喊道:“马上传令下去,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并通知张站长,让他的部队赶紧进入仓库外围的碉堡,准备战斗!”
风越来越猛,呼啸声也越来越大,干燥的热风肆无忌惮的穿过山岔口,斜着从张狗蛋的大营旁边掠过,从河的上游一直奔向下游。
大营中显得有些混乱,士兵们奔来奔去,慌忙捡拾着被风吹的到处滚动的斗笠和衣服,虽然事先他们就将全部帐篷安置到了背风的地方,可是风势太大,一些帐篷再也经不住狂风的淫威,被连根拔起,并被侧风带到了河里,顺着河水向下游流去。士兵们已来不及重新收拾帐篷,只是草草的将那些飘到河里的帐篷捡回,胡乱的扔到背风的山脚,随后便手忙脚乱的前往各部集合地点集合。
一阵纷乱的马蹄声响了起来,一大群手挥马刀的骑兵从步兵身后掠过,迎着侧风,飞一般的奔向北边。
“哗啦”“哗啦”的淌水声传了过来,骑兵们已经下到了河里,那河水虽然不算太深,不过也已经漫到了马肚附近。
马蹄声又响了起来,并被由山岔北边过来的风带到了河这边,但很快,这种纷乱的马蹄声便又渐渐的小了,因为骑兵已经远去。
虽然风声很大,但是北方的枪声仍然隐隐传来,而此时,步兵已经集合完毕,炮兵也沿着河岸后方数十丈的地方,布置好了炮兵阵地。
张狗蛋向几名军官下达了命令,随后整个部队各自行动,大部分人进入了宿营时沿着河岸挖掘的简单战壕和散兵坑,枪口向着河对岸,少数人则等候在大营的另一侧,监视着南边的动静。
幸运的是,北边也是草原,那里也几乎没有什么沙尘,因此,从山岔口通过的狂风并没有带来多少沙尘,士兵们还是能够看清楚河对岸的动静的。
张狗蛋抬头向西北方望去,看了看那座紧挨着河的山,还有那山顶上的一个巨大的碉堡。
他想了想,随即命令一名副官带上五门迫击炮,领着一个连登上山顶碉堡,协助那里的兵站部队守卫,并用千里镜仔细的观察北方。
时间似乎过得很慢,士兵们的心中已经有些焦急了,大约过了不到半个小时,枪声却忽然稀疏下来。
枪声停息已经有些时候了,正当众人迷茫之时,又是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山岔口的西北边传了过来,引得守卫在河边的士兵们紧张的握紧了手中的枪。
一匹战马驮着骑士飞快的冲进山岔口,出现在了河对岸,从那骑士身上穿着的军装来看,正是镇虏军骑兵。
来人拨转马头,淌回到河岸这边,径直来到张狗蛋的中军大帐附近。
这是一名骑兵团中的汉人副官,也是巴特尔的助手和汉语老师,他翻身下马,跑到张狗蛋面前,敬礼道:“报告!我营在西北约十五里处遭遇敌人,仓促应战,经过一番激战,敌人一部就歼,一部落荒而逃。”
张狗蛋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他问道:“是什么人?有多少?武器好不好?”
那副官答道:“报告!是蒙古人,据巴特尔团长询问俘虏,确认他们是准噶尔部中的反僧格部落,其中还夹杂了少量的异族人。具体数量不详,但比我们营多得多,据我估计,应该不少于两千人,其手中武器多为弯刀、弓箭,少量火器,本来我营已陷入重围,但正当我营与其苦战之时,忽然起了大风,而且不久之后三营来援,因此敌人慌忙败退,我军杀伤敌五百余人,俘虏三百,现正在打扫战场,俘虏也由团长亲自押送回来。”
“异族人?”张狗蛋有些惊诧。
张狗蛋的疑问暂时还无法得到答案,因为副官也不知道详细情况,具体的事情也只有等那些俘虏押回来才能知道。
又过了约半个小时,巴特尔率领着部队由北边返回,并带回了大约三百名俘虏,同时还有两百多匹战马,但让张狗蛋感到惊讶的是,在部队的后边,居然还跟着一长串马车,从那马车的式样来看,居然全部是中原式样的两轮和四轮马车,而那些四轮马车的样子与张狗蛋军中马车的样子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待将俘虏关进兵站一间空的仓库,张狗蛋立刻将巴特尔召来,向他询问战况。
巴特尔的回答与副官几乎一样,只不过,巴特尔更加强调了蒙古骑兵骑术的精湛,而很少提到手中枪械的猛烈火力。
外面的风依然很大,所以,兵站的站长室就成为了张狗蛋的临时中军,而且士兵们也重新在更加背风的地方扎了营,部队中
小说推荐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六:安史之乱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春风拂槛露华浓】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6:安史之乱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6月ISBN:9787533945534所属分类:图书>历史>中国史>隋唐五代十国史编辑推荐安史之乱后,只能梦回盛世大唐。华清池没了杨
- 最新章:第29章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1ISBN:9787533941437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第十一卷《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三国归晋,儒家受冷遇、新思潮激荡;唯美的时代里,真实、自由而漂亮地活着成了风尚标,中华文明
- 最新章:第23章
-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 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3:隋唐定局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ISBN:9787533942786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之后,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从此,中华帝国进入鼎盛期和成熟期,一气呵成而为唐宋元明清
- 最新章:第28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1:祖先
-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人之初,性本性。夏娃骑上剑齿虎闲庭信步,完成与神的合谋。第一章夏娃造反创世梦中惊醒后,女娲开始造人。说不清那是早晨还是黄昏。天边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同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另一边是月亮,生铁般又白又冷。二者之间,是忽明忽灭的星星,和来历不明的浮云。女娲却并不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第一章国家与人上帝敲了回车键公元1650年,也就是大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那年,有一位名叫阿歇尔的爱尔兰大主教经过精心研究和精密计算,向世人宣布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耶稣诞生前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3:奠基者
-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武王砍下了纣王的脑袋,不等于拔掉了殷商的根子。生于忧患又偷天换日的周人,必须证明革命的合理性和政权的合法性。第一章生于忧患胜利者的惊悚据说,殷纣王是自焚而死的。据说而已,并无证据[1]没人知道他当时怎么想,也没人解释周武王为什么能在一片火海和焦土中找到纣王的尸身,并把他的脑袋割下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4:青春志
-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豫让把剑拔出,然后跳起来,跳起来,再跳起来,挥剑击斩襄子的衣服。他一边行刺一边哭:老天爷呀老天爷,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了!第一章刺客复仇者赵襄子又看了豫让一眼,然后长叹一声说:好吧,拔出你的剑来!1豫让就把剑拔出来了。这是他第二次行刺。为这一天,他吃尽苦头。豫让要杀的这个人名叫赵毋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6:百家争鸣
-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当孔夫子对学生宣讲自己的主张时,当然想不到这将开启一个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第一章 这世界有救吗孔子感慨万千地说:天下如果太平,我又何必东奔西走?天子剑庄子一身剑客装束,大步流星走到了王的面前。赵王按剑以待。王问:先生求见,打算用什么来教导寡人?庄子说:剑。王问:先生之剑如何?庄
- 最新章:第22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八:汉武的帝国
-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作者:易中天内容推荐《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礼遇知识分子,用法律震慑豪强,厌恶贵族,偏爱草根 他定下的官吏制度沿用上千年,皇权达到巅峰 他的军队攻无不克,匈奴人丢盔弃甲逃亡大漠 他的政府制霸西域诸国,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他最开放,也极霸道 他说,犯我
- 最新章:第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