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巨宦》第309章


刘洗见其中一张竹筏上挂着一领“欧阳”字大旗。对李彦直说:“那是刘五通麾下地香主。叫欧阳信。人称倒海豚。”
那队竹筏来了之后便走。李彦直手下地水师兵将个个水性精熟。他们驾驶海船入江。个个都自以为是“牛刀杀鸡”。不想长江、运河地水路形势与大海究竟不同。在这些特制竹筏面前。海沧舟都显得笨重了。出动小渔船又赶不上。那队竹筏倏来倏去。在官府水师赶到之前就溜进了北岸港湾之中。长江下游河流纵横。大小河湾极多。这些人都是地头蛇。化整为零地一藏便无影无踪。属下回来报说没抓到人。只追到五片漕贼弃置地竹筏。李彦直叹道:“这些都是为生计所迫。在风浪中杀出头来地男儿。大不简单啊!和卫所那些被朝廷养成猪地官兵完全两样!”对戚继光卢镗道:“他们这是来向我示威啊。”
小将李义久不服。哼了一声说:“那也没什么了不起地!我就不信他们抵挡得了我们地大
李彦直摇了摇头,说道:“看他们这气派,分明是要借助地形和我们周旋,若是我们跟着他们的脚步前进,在江淮之间的无数河流港湾之间只怕我们得陷入极艰难的混战,取胜虽也有良法,就是步步为营,以大军沿着运河斩草除根地犁过去,最后还是能取胜的,但那又岂是我所愿?”
刘洗双眼闪了闪,说:“小人有个计较。”
“说!”李彦直道。
刘洗含笑说:“漕帮虽然组织很大,人数众多,但这次帮中从长老到子弟其实都怕得要命。漕帮也确实有几个人才,比如刚刚来犯都督虎架的欧阳信,还有跟我来地那个使者周得业等,可这些人也未必全然对都督忠心耿耿,只要都督陈重兵逼近,再以富贵诱惑他们,一定会有一大帮人投靠过来的。”
李彦直听了却连连摇头,道:“这是阴谋。咱们现在用堂堂正正之师也能取胜,何必用阴谋?行这阴谋并不能减少杀业,且会受我们收买的,定是小人,不肯屈服地必是刚正之辈,我们若这样做,不过是收了一帮小人去杀刚正之辈罢了。我现在考虑的不是如何取胜,而是如何减少流血!普天下的大好男儿,都应当为国家所用,不当为国家所杀。”
刘洗听了心中一阵惭愧,戚继光道:“只是他们丢了饭碗,要想不流血就解决这件事情,除非是恢复漕运,否则……”
“重开漕运是不行的。”李彦直道:“不过,咱们设法再给他们一个饭碗吧。”便问刘洗:“那何五通的使者在哪里?”
这次漕帮面临灭顶之灾,全帮上下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所有精英人物更是都倾巢而出!何五通派来的使者叫周得业,是漕帮中最伶俐的一个人,但他究竟只是一个江湖人物,进入重军之中,面见当朝第一大将,心中不免忐忑,跪下磕头了,口呼大帅,就要动说辞,李彦直却不给他开口的机会,就问他:“你就是何五通派来的?”
“是。”
周得业就要接过话头,李彦直已道:“让欧阳信来示威,是谁地主意!是何五通,还是欧阳信?”周得业入寨后就被控制住,因此不知外间情形,这时听李彦直这么说,便知欧阳信来过来,这时李彦直虽未威逼,但周得业已倍感压力,又被他步步进逼,先前准备好的许多说辞都没法出口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李彦直见他不答,又问:“何五通今年几岁了?”
这句话却不涉帮中机密,何五通的年岁,江湖上知道的人甚多,周得业便老老实实达到:“老当家去年才做过七十大寿。”
李彦直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他活了七十一岁了,来犯我营寨这等孟浪行径,定是欧阳信这种后生想出来的主意,老何扛不住,又有些病急乱投医,这才许了。对不对?”
周得业心中一惊,心想他如何知道这事,敬畏之心大起,更不敢乱说话了。
要知李彦直这些年所往还的都是严嵩、徐阶这样的古今第一流人物,这周得业虽也是个人才,但如何能与这些人相比?他气势一被压住,才智便无所用其长了。
李彦直笑道:“这真是个馊主意!他漕帮当家算什么?敢来向我示威!若遇到个器量小一点的人,马上就要翻脸!”
周得业偷眼看李彦直,见他脸含微笑,似乎并不恼怒,便道:“欧阳香主确实,不过官府这几个月的所作所为,委实令人不齿!久闻都督是当世英雄,又最顾念江湖人物,因此小地们斗胆,非是有意冒犯都督,只是想要都督给条活路!李彦直淡淡道:“活路是有的,只是不该这么求。”却问:“老何七十一岁了,人还能走动么?”
“老当家身体康健,两个月前还横刀立船,看儿郎们杀贪官污吏呢!”他道出这句话来,是想振一振气势。
“既然他走得动,那就最好。”李彦直却只是一笑,说道:“你回去吧,我给老何三天时间。让他三天之内到扬州来见我,我想当面和他谈谈。”
周得业心中一惊,要说话时,李彦直又道:“告诉何五通,我要杀他,不过举手之劳。但漕帮于国于民,都无大害,反而颇有补益,存之百年,以杀戮为终,非是美事。我不愿造这杀孽,因此要指点他一条生路。”
说着便挥手让他退下,刘洗使个眼色,便有侍卫上前将他“请”了出去。
第六卷 之三十一 大流放
更新时间:2009…6…29 17:31:31 本章字数:4083
又一个少年时代的天王巨星故去了,当新闻将他描述为“前流行歌星”时,那个“前”字真是看得人想哭。ΖuiLu。ΠET
他还活着时,也因为他的种种传闻而厌恶他过,觉得他存在着种种道德上为人上的不足。可等人没了,才想起他的好处来。
运河沿岸的这场漕变事起突然,各方面的人事先都未曾想到,甚至就是发起事变者自身都没想到。
聚集在淮安附近的都是苦哈哈,他们甚至连像样的领袖都没有,只是因为愤怒而聚集,官兵逃散以后他们占据了城池,成了漕渠的乱源,这把火点燃了之后,所有与运河有关联的势力都被牵动了,而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漕帮。
何五通执掌漕帮三十多年,在江湖上混了五十多年,自然很明白和朝廷作对是没出路的,可事情起来时他却没法控制,在数万弟兄的怒火面前,一个人的冷静是没有用的,哪怕是帮主,如果不跟着愤怒也会遭到唾弃,成为“叛徒”,一个不慎就可能被乱刀砍死,何五通控制不了这局面,又不想成为叛徒,所以他选择了顺应,成了作乱者的领袖,但这不是他乐于见到的局面。
漕民变乱一起,朝廷的反应出乎意料的神速,数日之间戚继光便兵临镇江,在一场接战中以少胜多,击败了漕帮的迎击,虽然欧阳信借用地形之变在败退之际狠狠叮了戚继光一下,但万寿镇一战还是让相当一部分的漕帮帮众都冷静了下来,并生了恐惧心:戚继光才来了几千人啊,就已经占上风了,若是朝廷派出大兵围剿,那可怎么好?
怕什么,来什么!就在漕帮已分裂为“宁死不屈”和“委曲求全”两派时,威震天下的海军都督李彦直奉命来“剿贼”了!
消息传到高邮。漕帮子弟奔向走告,所有参加了叛乱的人都惶惶不安,为自己的一时愤怒而不安。
就在这时,李彦直的使者刘洗到了,他带来了一个的消息:招降。几乎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何五通就决定接受招安了。在这个七旬老人的心里,这是他唯一地出路。
“我这副老弱残躯已经无所谓了……”他看了看身边的八个儿子和二十几个孙子,还有三个重孙:“但至少得为儿郎们留条活路。”
欧阳信却还妄想着向李彦直示威,他认为:“就算要受招安,也要叫朝廷知道我们的厉害,不然他们会得寸进尺,我们受招安以后日子也不好过!”
他说地话也有一定地道理。虽然何五通担心会弄巧成拙。却也拗不过他。只好随他去。两天后周得业归来。带来了李彦直召何五通前往镇江地消息。
帮众都吃了一惊。纷纷叫道:“老当家。不能去啊!”
“这一定是一个陷阱!”
“若是去了。怕就回不来了!”
但何五通却细细地问明李彦直地话。乃至李彦直说话时地神态。经过一番琢磨后说道:“这位李都督是平定胡祸、倭患地人。我们漕帮纵然了得。又如何比得上胡马倭寇?他说他能将我们斩尽杀绝。并非虚语。”
漕帮帮众虽然勇悍。但心里也都觉得自己不是朝廷地对手。甚至就是欧阳信亦然。何五通又说道:“我又听说。这位李都督在东海做了许多安置归化海贼地事情。就是对那些一时行差踏错、落草为贼地人。也都给他们一个机会。所以我觉得他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