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资本家》第164章


“你是说个大连新城的唐家军已经包围了豪格的盛京?”多尔滚缓缓的坐了下来,尽量让自己显得平静,虽然多尔滚脾气极为暴虐,但遇到大事,多尔滚却是极冷静的。
“是的,主子,奴才接到的情报上就是这么说的,那位唐家的家主唐惊这一次新自带的军队,兵分三路,一路上是势如破竹,仅用三天功夫就把盛京包围了。”为多尔滚负责情报的人是一个面相阴沉的人,但在多尔滚面前却显得小心翼翼。
“这是想要灭我金啊。”多尔滚叹息了一声,正当壮年的他此时显得有些老态,虽然多尔滚与唐同的军队没有较量过,但心中也知道这唐家军的厉害,他虽然野心勃勃,可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手下的近三万骑兵在正面战场上不是唐家军的对手。
骑兵的机动速度虽然很,但唐同这次用的是大兵团作战,把盛京城的外围扫荡了一遍,根本就不给建奴骑偷袭的机会,唐同本身也有六千的女真协从军是骑兵,一万蒙古雇佣军,再加上一万关宁铁骑,豪格手下的三万建奴骑兵并没有什么优势,多尔滚看着手中的情报,知道就算自己不计前嫌的去帮助豪格,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那个多尔滚手下对于多尔滚的话虽然心中赞同,却不敢有任何的表示,低着头等着多尔滚的指示,过了许久之后,多尔滚才道:“下去,有什么新的情况,赶快给给我报上来。”
在那人退下后,多尔滚眉头皱的更紧了,多尔滚清楚的知道,统一后金国的梦想离的自己更远了,不但如此,对于整个的建奴来说,更是面临着灭族的可能,多尔滚才不会相信,那个唐家军的主帅会仁慈的放他们建奴一条生路。
就是唐同会仁慈的放他们一条生路,也不是多尔滚愿意的,对于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权势更吸引他们的了,没有了权势,在多尔滚看来,那是生不如死。
现在自己该怎做,这正是多尔滚难以取决的事情,去帮助豪格的话,不说自己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很可能把自己手中的军队也拚光了,如果带着手下远遁蒙古大漠,以后能不能有所发展根本就是一个未知的数,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是,对于那一片广漠的地方,唐家军绝对是鞭长莫及的,那里是骑兵的天下,比在这个白山黑水之间更有利于骑兵的生存。
外面滴答的雨不知是什么时候下来的,天阴郁的让人觉得气闷,正如多尔滚的心情,这个时候的多尔滚也终于有了一种面对着苍天大地的无力感,而此时的盛京城内,豪格的心情比多尔滚更差更阴郁,以往的意气风发早已经不见踪影了。
啪的一声响,豪格将一个瓷瓶摔碎在地上,此时的地上是一片狼藉豪格摔碎的东西到处都是,几名太监宫女躲在较远处,浑身颤抖着,仿佛面临着世界的末日。
“蠢货,蠢货,都是一群蠢货,他们是怎样打有这个仗万精锐的骑兵竟然被人家轻轻松松的干掉了不说,竟然连人家的毛都没有损伤一根,朕怎么就养了你们这样一群蠢货……”豪格大声咆哮着,两眼通红,神情狰狞的象是要择人而噬的野兽。
“还有你们,你们这些没(卵)子的蠢东西,竟然躲的那远,朕有那么可怕吗……啊……看你们一个个的象什么,朕养着你们有什么用……”豪格抬头看着那几个躲的远远的太监宫女,又是一阵怒气涌上来冲了过去,抓住其中一人挥拳便打,一拳二拳……那人由大声惨叫渐渐变成了闷哼,到最后终于没了声息然是被豪格硬生生的用拳头打死了。
其他的太监宫女虽然吓得全身颤抖的厉害,却无一人敢逃走个个跪在地上,等待着噩运的降临,豪格在用拳头打死一人后,似乎还不解气,又抓起一名宫女,把她的衣服撕了起一支燃烧的巨烛去烧那名宫女娇嫩的皮肤。
这种折磨比那拳头打人来的痛的多,在那名宫女的惨嘶声中豪格放声的大笑起来:“哈哈……朕是九五之尊,谁也别想夺走朕的一切你们这些蠢货,朕要让你们明白才是这个天下的九五之尊,你们谁敢不服,朕就让他不得好死。”
大殿之外跪了一大群的人,听到殿内那惨嘶之声,一个个听的心惊肉跳,听到豪格那疯狂的笑声,谁都不会怀,这个后金国的皇帝,被城外那些包围的大军吓疯掉了。
一名老将模样的人叹息了一
跪着的人群中站了起来,向着外面走去,那名老将的|起了人群的一阵骚动,这名老将姓,原本是汉人,但整个家投靠了建奴几十年,早已经与那些建奴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那名老将来到大街之上后,仰望着天空沉重的叹息了一声,世事无常啊,当年家为了荣华富贵投靠了努尔哈赤,为建奴做了几十年的奴才,没想到最终荣华富贵没有得到,如今的家又要面临着灭顶之灾,为了这个家,自己又不得不再做一次其他人的奴才了。
现在谁都知道,这个盛京城是支持不了几天的了,那些唐家的军队,有着威力强大之极的火炮,现在只是在逼着城内的投降,一旦他们进攻起来,几要几轮火炮的轰击下,这个盛京的城墙便会化为废墟,而这满城的人,只怕也要血流成河了。
没有人不怕死,除了那些精神有问题的人,那些为了大义而赴死的人,不是他们不怕死,而是那种种大义在他们心中更甚于生命,但现在这个时候,面临着生死的问题,更多的人愿意选择自己生存的权利,如同那位姓老将想法的人是大有人在,听到殿内那豪格疯狂的笑声,还能坚持着忠心于豪格,忠心于这个后金国的人并不多。
就象历史上大明亡国后那些汉人的地主武装一样,大多数选择了投降建奴,而现在,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利益,同样有很多人选择了向城外的唐家军投降。
唐同站在离城一千来米的地方,此时手下已经拥有十几万大军,科尔沁族的人在听到唐同准备攻打建奴人时,在第一时间向唐同表示了臣服,因为大玉儿与海兰珠的原因,科尔沁人对于投靠唐同并没有犹豫什么,虽然唐同没有称号立国,大玉儿与海兰珠只是唐同的小妾,但在科尔沁人看来,他们的大玉儿与海兰珠就是唐家的王妃,有这样两个女估唐同的身边,对于他们科尔沁人来说,投靠唐同绝对是一件很有利的事。
随后又有几个蒙古部落唐同表示了臣服,各自积极的派出了手下勇士来帮助唐同,这些部落的人能够这么快的向唐同臣服,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那支在唐同手下的蒙古雇佣军,这些人跟着唐同得到了不少的好处,也让他们的亲人过上了较为富裕的生活,这使得不少的蒙古人在心里开始向往着到唐同的手下做事,现在唐同在占据建奴的地方,这些人不念旧恶个都是在心里赞同的,对于草原上的人来说,地盘是强者得之的,唐家军比建奴强,那么这块地方是唐家军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而且投靠强也是草原上的风气,所以那些蒙古部落的人没有一点儿背叛建奴的羞愧,在科尔沁族投靠了唐同后,那些原本投靠了建奴的人蒙古部落也跟着投靠了唐同,这样一来,唐同手下包围盛京的人迅速增长到十几万人。
看着这种场面,那祖大心中都有一种古怪的感觉,他没少与这些建奴和蒙古人打过仗,前几天还是敌人来着,现在就变成一起战斗的伙伴了,看着那近十万的蒙古骑兵,看着那些蒙古部落的首领一个个对唐同的恭敬,听着那些蒙古人用很蹩脚的汉语对唐同叫着“大汗”,祖大寿有一种身在梦中的感觉。
一汉人做了草原上的大汗,这在祖大寿以前想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看到唐同手下如今聚集了如此多的蒙古骑兵,祖大寿以前以为自己有一万关宁铁骑在唐同手下是很不得了的优越感已经没有了,而且这些天跟着唐同,了解了更多唐家军的情况,知道了唐同手下有着五万的正规军,十几万的倭人协从军,还有其他几万的协从军,在南洋等地,另外有十来万性质如同捕快的队伍,还有近二十万所谓预备役军,这样强大的实力,称王立国是没有一点问题的,见识到唐家军的强大,祖大寿也收潋了一些桀骜不驯的行为。
唐同带着大军没有立即攻城,他希望能得到一个相对没多少破坏的盛京,所以以包围后向城内的人进行招降,对城内的人放出风声,若是三天后再不投降者,必定杀无赦,同时对着盛京的城墙放了一**炮,把城墙给轰开了一个小缺口。
豪格手下的三万建奴骑兵已经二万多覆灭了,盛京城内现在还剩下的不到一万人,对于这点儿人,唐同到不是很担心,也更不担心那豪格会突围而去,唐同早在没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