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第337章


芷晴浅浅一笑,和声细语地同刘嫖说话,陈珏冲他点点头,往书房寻陈午去了。
陈珏在书房扑了个空,问过了几个家仆,他才七拐八拐在园中的一片菜畦中找见陈午,陈午穿了一身劳作地短衣,在日光下流着汗,若非多年养尊处优,看上去当真像个老农。
自从得知军臣单于毙命的消息,陈午近来有意识地不大关注朝上的事,陈珏见他专注地亲手拔着畦地中的杂草,毫不犹豫地袖子一挽,赶走几个服侍地家仆,走上前帮着陈午除草。
过了大半晌,陈午直起身捶了捶腰,道:“这身子骨果然不顶用了。”稍稍顿了顿,陈午看着陈珏欣慰地一笑,道:“你哥哥就从来不跟我下地,只是不让我干,还是珏儿知道阿父心意。”
陈珏看着陈午面上风尘,笑道:“我看阿兄其实说得不错。”
父子俩一边闲话,一边走到一座阁中,一个下人走上前替落座的陈午捶背,陈午笑着道:“府中有几个人专门向义学过这法子,他们不像女人似的力气小,推拿着舒服多了。”
陈珏顾不上在心中揣测这其中跟刘嫖有多大关系,见陈午面上疲态消得差不多,他正色道:“阿父,我有件事同你说。”
不多时,阁中清净了,陈珏把记得的经过同陈午说了一遍,陈午眉头紧皱,道:“这么说,眼下诸事安定,太皇太后离世半年多之后,总算天子要有动作了?”
陈珏颔首道:“先前只是因雁门的战事拖住了而已。”
陈午若有所思,道:“若是从前,我们揣摩揣摩还能知道天子心意,近来是越来越难把握了。”
陈珏沉吟着道:“昨日陛下问过我接不接大农令的位置,陛下既然问了必定留有余地,不可能让前任无处可去,韩大农不适合长在军中,若是回朝只能升迁,三公和六上卿之中陛下必然要动一个。”
陈午沉声道:“若是天子动窦婴呢?”
陈珏耸了耸肩膀,道:“那便是阿父和田谁做丞相的问题。”
陈午哼了一声,果断地道:“我才不屑与田那样人争,更不屑居于他之下,若然真有此事,我就拿这身子骨做理由告老。”
父子两人都知道窦婴必定首当其中,听陈午说得斩钉截铁,陈珏缓缓点点头,温声道:“阿父若是寄情田园雅趣,定也胜过神仙。”
陈午拍了拍陈珏的肩膀,乐呵呵地亲自冲泡着新茶,说是一定要陈珏尝一尝才好,陈珏赞了几句,陈午乐道:“好,好,一会儿回去阿父让人给你们小夫妻带些。”
陈珏听了忍不住一拍腿,暗道自己记性差,含笑将芷晴再度有孕地事说了,陈午听了甚喜,张罗着应当告知祖宗。
说话间,陈珏见陈午虽说偶尔有些郁色,但大体上还精神矍铄,便放下心来。戈事终于应验,只是不在西北,却应在东南方向。闽越兵围东瓯,东瓯告急,因而传信至长安,向大汉天子求援。
东瓯的君臣上下虽也有些小心思,但从未不遵大汉旨意,陈珏倒是见过闽越那位王子,知道他是个志大才疏之人,刘彻小挫匈奴正意气风发,毫不犹豫地派遣庄助和卫青持节,以会稽兵救东瓯。
陈珏庄助并不相熟,甚至有点小过节…………刘绣当年险些夭折于庄助推荐地方士之手,倒是刘彻派出归长安不久的卫青惹来一阵议论。
卫青生性厚道,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回长安受了天子的赏,第二日便登了武安侯府的门。
宽敞的厅堂之上,卫青正色道:“青本是平阳府弃奴,能有今日全赖武安侯大恩,于情于理,青不能不来。”
陈珏暗自脸红着老脸之余更加欣赏卫青,但心中却忍不住长叹了一声。
卫青有射杀单于的大功却没有封县侯,盖因出身太低,朝上后宫中均无强援,刘彻又要顾及同样立功的几个将军,不好大封。
今次刘彻派他去救东瓯,而非派往边关做匈奴人复仇地箭靶子,可见栽培之意,卫青这老实人却在关键时刻凑到陈珏这里来了。
卫青正襟危坐地看着陈珏,陈珏望着一脸诚色地卫青,淡笑着说话了。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328 卫仲卿
更新时间:2009…9…16 13:36:23 本章字数:3707
“雁门一役你立下如此大功,举国震动……”
卫青闻言忙要开口谦逊解释,见卫青还要说话,陈珏笑道:“这可并非我随口说来的夸大之语,至于恩情么,我掌羽林之日亦不甚长,若是但凡羽林儿郎立下大功,我都往自己脸上贴金,那岂非太厚颜了?”
陈珏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于是坚决不承认他对卫青有什么大恩,最多有几分知遇之情,卫青听了却不以为意,反而觉得这是谦词,道:“本该早来拜访武安侯,只是先前恐侯爷认为我乃趋炎附势之徒,因而踽踽未能成行,直至陛下有令方才决心来此,蒙侯爷不罪已是万幸。www。”
立下大功却前途未卜,难怪卫青把姿态放得这么低,陈珏看出卫青神色间的几分忐忑,道:“陛下最重军功,至此一役便有好几人封侯,我身在长安,对你们这些在刀枪剑雨里挣前程的人最是敬佩,岂能罪你?”
陈珏和卫青两人闲话几句,几句漫不经心的话,却在卫青心中荡起层层微澜,相谈愈欢,待到稍后又谈及刘彻对卫青的种种优待,卫青不由感怀起来。
“卫青出身寒微,本应一世为奴,文武不成,胸无大志只求温饱,不知沙场称豪是何滋味,正是在羽林营中得见天颜,身边又有志向高远之人为友,方才知礼立志,此去闽越,定当以死酬天子之恩。”卫青说话声音不大,但几句话间,神色中却仿佛熠熠有光。
陈珏赞赏地点点头。又与卫青说了一会儿话,卫青想起以武安侯身份,寻思着自己定然无有报恩之机,便不再说什么感恩之辞。只是暗暗将之记在心里。
送走卫青,芷晴从内宅出来。笑吟吟地道:“方才那年轻人,就是勇冠三军的卫青么?”
陈珏肯定地点点头,牵着芷晴慢慢坐下,芷晴笑道:“果然仪容俊伟。只可惜还存了几分志气,倒不像是个大英雄。”
卫青现在是年轻,但将来终究是青史留名的名将,当世少有人能匹敌,陈珏心中思绪划过,面上微微笑道:“我现在可不管谁是英雄。只想看你赶快给阿桓生个弟弟或是妹妹。”
芷晴扑哧一笑,轻轻点了点头,心头却暗自想着,任是谁也比不得我家夫君。
卫青和庄助临去闽越之前。刘彻又在宣室殿召见了他一次。卫青心中仍不免有些紧张。微惶之余。他却不觉想念起在边关地生活。起码在那里大家都爽爽快快。不必猜度大人物地心思。
刘彻眼光绝准。笑道:“朕听说了你无畏地名声。怎么。朕竟比那些匈奴人还让你紧张不成?”
卫青忙道不敢。刘彻温和地问了几句与卫青家人有关地话。听说了卫青还有一个年纪不大地小外甥。刘彻又在赏赐地财帛之外又多加了一个人头份。
见卫青匆忙谢恩。刘彻挥了挥手。笑道:“你们既是一家人。舅舅如此。外甥必也不差。说不定他将来也是个英杰。”
卫青只得又谢过天子称赞。不多时。刘彻问道:“卫青。你在边郡已经威名赫赫。朕也知你善骑。这次朕却派你去南方潮湿之地。可是屈才了。”
“陛下言重了。臣万万不敢当。”卫青朗声道。见刘彻笑了笑。他又道:“能为陛下牵马持。亦是臣之大幸。”
刘彻微微颔首,道:“朕可不用你牵马,朕今日答应你,这次再有战功,必得封侯。”
卫青这次已是站在关内侯地顶点,只是朝中无有依靠才没能凭功劳封侯,听得刘彻一诺又再谢,刘彻又勉励了他几句,这才命他告退了。
卫青出发当日,陈珏和另几个臣子奉命随着刘彻一起前往相送;众人的注意力全部在卫青身上,一边的庄助却有些尴尬。
长空一色,秋风拂面,卫青一身甲胄英姿勃勃,他是刘彻一手发掘提拔,刘彻见了这英武之状也甚是欢欣,不只亲自赐酒,更道:“大风起兮云飞扬,朕今得勇士矣。卫青心中激动,道:“臣不敢当陛下盛赞,定当全心报效陛下,以谢君恩。”
陈珏站在刘彻、卫青身后几章远的地方,他闻言正要点点头,却隐约听得身后有人小声挑剔卫青文辞太过直白。陈珏不由地微微皱眉,卫青再是真心谦虚,但耐不得有人鸡蛋里挑骨头,只是这事轮不上他管了。
君臣送别,更有几个随行兵士挥洒了热泪,杨柳萧瑟,陈珏来不及目送着卫青在秋色中远去,便要先在卫青等人地注视下,与刘彻回城。
天子作秀,便是如此,陈珏路上在心中暗自嘀咕了几句。再行两里便是城门,就在这时,刘彻遣杨得意招呼了陈珏,陈珏凑到刘彻身边。
闲聊之余,刘彻道:“卫青纯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