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安居乐业》第259章


赵身着大唐官府在宋朝庙堂上大肆狂言:“我大唐势大,即使是莫须有的罪名他们党项人也得应着,我大唐说他们不敬他们便是不敬。陛下,事到如今陛下应该明白,党项人可以在中原横冲直撞,因为他们打得宋军没有脾气;同样,唐人可以在兴庆府街头大声地喊我是唐人,党项人同样只能听着,不敢有丝毫不敬。”
第六卷 二十载征战四方 第六章 话说佛教 
更新时间:2009…4…24 0:43:59 本章字数:5312
唐辽伐夏,虽然只是小战一场,但受到惊吓的可不仅仅是夏国君臣,同样还有宋国。
契丹虽是蛮夷,然何其强盛也!自唐以来就居高临下威胁中原,其夸耀带甲百万疆土万里可是一点都没夸张,契丹鼎盛时期兵马何止百万,疆土东起大海西连大漠,北望冰原南寇黄河,又岂止万里。契丹会灭亡有眼光的人都能看出来,但自有生以来,赵佶还从未成曾想过契丹居然也有被人威逼的一天。出兵从伐,要让另一个国家肯耗费士卒钱粮去为你打仗,那你的国力必须强过那个国家可不止一点半点。
没想到唐国已强盛至斯,赵佶以下宋室君臣总算明白过来了,他们自以天朝上国自居却以视唐国为边远小邦,原来这个所谓的边远小邦却比天朝上国更令人臣服。
明白了这一点,宋室君臣对赵的态度马上就不一样了,宋人积弱百年,他们对强国有一种天生的畏惧。赵佶不但下旨恢复赵的皇子身份…………也就是说,赵在是唐燕侯的同时还是宋皇子…………更加下令,册封冲德为长安长公主,虽然冲德并不是年龄最大的公主。
冲德对此倒是无所谓,她在大唐的封号就是长安,也是长公主,不过采邑并不在长安,而依宋律,公主是没有采邑的…………因为有女皇帝和韦贵妃的例子,自先唐以后的公主都取消了采邑…………这就有点混乱了。
赵佶感到有点难以置信,按说冲德跟唐王有师徒之仪,唐王肯给她个长公主的封号就对她很不错了,没想到居然还有采邑,那是将她完全当自家人看待了。“冲德,你是说你在唐国有采邑?”
“是的,父皇,在大唐。臣受封鸭渌府万户,实授七千三百户。”按律,长公主可以称臣。
赵佶惊讶万分,又看了看赵,问道:“那皇儿。你呢?你是不是也有封地?”
赵点点头,道:“那是自然,儿臣原为仁平侯,茅仁州三百里地,现改封为燕侯,封地也改成兴中府,实授两百二十里。”
“两百二十里?”赵佶有点糊涂了,“分封不是以户口论的吗,怎的以土地论?朕只听说千户侯万户侯,可没听说过三百里侯的。朕都有些糊涂了。”
“是这样的,父皇。在大唐,分封是按照律法来地,根据大王于秦元1340年颁布的《世胄承袭法案》,大唐的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子、男还有士七级,士为勋爵,没有实封,男爵和子爵只有诰赏也没有封地,而伯爵以上就可以实封,都是以土地为封。不以户口论。”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分封,那就是君,君相当于亲王。比如说儿臣,儿臣身为大王的学生和义子,按律当封为君,也就是仁平君。只是唐律规定无战功者不可爵,儿臣战功不足,是以爵位降为侯。但冲德不同,她是公主,在大唐也只有长公主有食邑。冲德身为女子,她的食邑自然不可能传给下一代,既然不能传下去,也就不能分封土地,而是户口。”
一番解释之下,赵佶等人总算是明白了,却马上又有更多地不明白。只是不好再问。
一群宋臣听得那是垂涎欲滴。这些封赏很丰厚呀,要是他们是唐臣那就好了。这些庸碌之辈只是看到了封赏的丰厚。却直接忽视了赵的那句话“无战功者不可爵”,如此丰厚的封赏那得立下多大的军功才能得到啊,这可都是要将士们一刀一枪浴血沙场挣来的,这些宋臣倒好,难道他们以为拍拍唐王的马屁进进谗言就能得到不成?
郑之原也在这群宋臣之中,他被驱逐回中原之后,因家世好,加上怎么说也算是于宋有功,因此被赵佶赏了个官职,也不过个把月的时间,这个把月的时间足以让他看明白了很多东西,尤其是现在看到神采飞扬的赵,更是让他感慨万千。
大唐虽然地处边陲,国小民少,而且唐王也没有什么好出身,郑之原原本对大唐是很不屑地,鄙之如夷,认为其比不上中原正统…………最主要的是,唐王废儒兴法,这让头脑中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郑之原怒火中烧,背叛唐王他是不敢,但身在大唐心在宋他却是这么做的,结果被唐王驱逐。
唐王废儒,结果大唐好生兴旺,大宋崇儒,结果懦弱至此。郑之原深吸口气,看着眼前神气而又凝重的赵,还有平静淡然的冲德,却也不知道自己的抉择是对还是错,儒或者是法孰优孰劣?
儒或者是法孰优孰劣还不好说?秦朝以法而盛,但过于严苛,是以二世而亡。秦以后各朝都是废法兴儒,结果每朝都是内乱外患。汉始兴儒,然亡于内乱;晋儒大兴,却亡于五胡;到了隋唐时代,这两朝没一个是独尊儒术的,唐朝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压制儒家,结果唐朝之盛强汉亦有所不及;而到了大宋朝,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结果这半部论语治出来的天下积弱百年,简直是个人都可以踩上一脚。历史已经证明,就治国来说,法强于儒。
赵佶也想了很多,不管大唐再怎么边陲再怎么国小民少,但大唐兵甲甲于天下,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大宋朝缺的就是这样武功鼎盛地盟友,一旦唐宋结盟,哼哼,以后看契丹人还敢不敢对朕放肆。不过赵佶还是问道:“皇儿,朕以父亲的身份问你,你且老实回答,你说大唐的国力如何?军力几许?”
赵一愣,心下犹豫起来,虽然是赵佶这么说,但泄露大唐机密的事他可不做,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
见赵为难,一直沉默不言的冲德撇了赵佶一眼,道:“这也不是什么秘密,稍微一打听就知道,臣且说与陛下听。大唐现有六府三州之地。鸭渌府、营州府、安东府、兴中府、黄龙府、夷州府,琉球州、美岸州、仁州,再加上一个辽阳尹,疆土两千里,户口千万。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赵佶听得眼睛一眯,恩,实力还不错,又问:“那军力呢?军力几许?”
冲德还没回答,郑之原却忍不住心中震撼,出班道:“禀陛下,此微臣可以回答一二。”
赵佶一见,原来是这个家伙,也不责他逾越之罪,只道:“爱卿快快道来。”
郑之原深吸口气。道:“大唐尚武,唐人从幼时起即跨刀挽弓,加上唐王曾令耕牧并重,唐人可以说是自幼长于马背之上,个个弓马娴熟,好勇武,善技击之术。是故,大唐全民皆兵,如果需要的话,只需唐王一声令下。大唐可以很轻易地征召百万兵甲,皆为精兵,征则可战,战则能胜。”虽然已经被驱逐出大唐,但全民尚武全民皆兵这一点时至今日仍然让郑之原满心震撼。“据微臣所知,长公主殿下虽是女子之身。但身为大唐公主,却也是久习弓马,不输于男子。”
赵佶惊骇不已,不由得望向冲德。
冲德点点头,道:“是地。父皇,大唐律定全民尚武,臣身为大唐长公主自然不能违背律法。”
大唐身处辽东虎狼之地,又是北方,那里的百姓就是不加以训练也是个个勇武…………自古如此,北人之勇武远胜南人…………林靖文入主辽东之后更是以各种政策和律法加以推动,枢密院每半年就集结百姓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训练。是故全民皆兵并不是什么夸张的话。加上大唐以森严地军法、优良地军械还有先进的战术加以操练,唐军之精锐甲于天下。
赵冲德二人给宋室君臣讲起了唐王的事。早年。那还是政和年间,那时候林靖文手上既没多少钱粮,更没几个兵,兵器铠甲也算不上优良,更重要的是,那时候地林家士兵大多是从泼皮、厢军还有两浙百姓中选出来的,那个时候的林家士兵根本跟勇武不沾边,当时林靖文完全就是以森严地军法和优厚地赏赐来约束部下,每有征战,全队退者斩队正,全队退而队正亡者全队皆斩,就是在如此严酷的军法约束下众士卒拼死奋战,一仗一仗打下来,林靖文才以区区千把人起家,到如今打下了偌大一个王朝。回想起那个时候,可真是怀念啊!
就在赵跟宋室君臣在怀旧地时候,辽东的林靖文现在非常郁闷。而之所以郁闷,乃是因为一个大光头从辽国跑来了。
辽国出兵从伐,林靖文也遵守约定,令唐军撤出了大定府,不过雁过拔毛,以林靖文的德性可能放过这么大一个国都吗?
辽国定都大定府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