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流逐鹿记》第58章


那人道:“都督以为小人是女真人?”
“难道不是吗?”
“非也,在下范文程,原本是辽东的汉人。”
“范文程?”张善羽一愣,“你是四贝勒皇太极的手下。”
“都督怎么知晓?”
“你甭管本将军怎么知晓,汉人给鞑子当汉奸,更加该死,来人,给本将拿下。”
立刻有两个亲兵上前拿下范文程。
没想到范文程不仅毫不畏惧,反而哈哈大笑。
张善羽感到奇怪,问道:“范蛮子,你笑什么,难道不怕死吗?”
范文程笑道:“小人本事辽东不得志的秀才,考了好几年都没有中举,后来贝勒爷看中我,让我当他的幕僚,百般恩宠,古语有言‘滴水之恩,当涌泉想报’,我何错之有,只恨都督,眼光狭隘,匹夫之勇。”
张善羽道:“哦,这么说,倒是本将不是了,看样子也不是努尔哈赤让你来的,说,皇太极让你来,到底想干什么?”
范文程挣脱亲兵,挥了挥袖子,道:“贝勒爷派我来,实乃救你之举。”
“救我,让本将投降吗,让他想也不要想。”
“非也。”
“那是何意?“
“贝勒爷曾私下对小人说,‘纵使父汗有十万精兵,也擒获不了都督’,都督不突围,恐怕是为了部下吧。”
“那又怎样?”
“贝勒爷可以放都督走。”
“哦,有这等事情?”
“当然,小人可以替贝勒爷保证。”
“放我走……”张善羽眉头紧皱,难道皇太极有什么诡计不成,真的没有理由啊。
张善羽正犹豫间,范文程突然道:“都督,贝勒爷还特地修书一封,命小人带给都督。”
“呈上来。”
张善羽的亲兵张三从范文程手上结果信,恭恭敬敬的呈给了张善羽。
张善羽拆开一看,满眼的繁体字,看得张善羽眉头直皱,张三看到主子不安,也感到奇怪。
张善羽忽然对张三道:“小三,附耳过来。”
张三小心翼翼的把耳朵附过去,心里很紧张,难道大帅又有什么妙计了?
等到张三把话听完,吃惊的张大了嘴巴。
张善羽对范文程摆手道:“知道了,你下去吧。”
范文程见任务完成,高高兴兴的回去向主子皇太极复命去了。
等到范文程走了之后,张善羽突然大喝道:“张三,你还站在那里干什么,快给我去请陈军师来!”
张三屁颠颠的跑出去了。
更新,更快,尽在1 6k文学网,www。16k。cn;:wap。16k。cn全文字阅读让您一目了然,同时享受阅读的乐趣!一会儿陈继盛来了,张善羽连忙请他坐下,张善羽将皇太极的那封信给他,陈继盛面色严肃的看完了之后,却是一言不发。
“军师,你看此意若何?”
“都督,不可信。”
“要是奴酋努尔哈赤,本将自然不信;可是皇太极,那就有点麻烦了。”
“都督似乎对皇太极十分忌惮。”
“胡言,军师,可有良策?”
陈继盛摇了摇头:“兵力悬殊太过,义州孤城难保!”
“那还犹豫什么?”
“都督,建奴狡诈,只怕凶多吉少!”
“不管那么多了,左右都是死,没得选择了!”
“都督……”陈继盛还想言语,张善羽摆了摆手道:“我意已决,军师不必多说,今夜三更做饭,五更突围!”
“是,都督,陈继盛告退。”
张善羽等陈继盛走了之后,感言道:“朝廷腐败,不然,何至如此呀!”
……
五更时分。张善羽将五千长枪兵,三千轻步兵安排到南门,全部换上战马,突然打开城门,八千士兵冲了出去。
围攻南门的正是大贝勒代善的正红旗,大约有五千兵马,守备空虚,张善羽突然杀出来,代善的部队措手不及,都督张善羽身先士卒、一马当先、银枪在手、谁是对手,十几个后金士兵不及反应,就被张善羽一一结果。
代善放出烟火,张善羽一见不妙,喝道:“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众将士听令,向前,杀!”
士兵们知道能不能冲出去,就靠现在努不努力了,于是三军用命,代善的正红旗竟然抵挡不住,士兵哄散。
张善羽得已率军冲出重围,然而未走多远,努尔哈赤的军队拦住,张善羽仔细一看,是四贝勒皇太极的旗号,于是令众兵只管向前冲。
皇太极的部队果然稍加阻拦,就任东江军扬长而去。
其他几旗的后金兵赶来,反而被正白旗堵住,场面混乱,东将军得已逃脱。
等到后金兵把军队正好,士兵分清,东江军早跑得没影了,努尔哈赤追之不及,只好收军入义州。
义州是张善羽的屯马之所,仓促之间,城中原有几万匹战马只带走了八千不到,其他的都被后金兵接受了,还有不少的粮草辎重,后金兵收获颇丰。
努尔哈赤将军队驻扎下来了以后,召集众贝勒议事,努尔哈赤此次几乎倾尽全力围剿东江军,四大贝勒、四小贝勒各固山额真都到场了。
努尔哈赤先肯定了一下这次的战果,然后突然道:“代善,你的军队是怎么搞得,怎么让张蛮子得已逃脱?”
代善性情向来宽柔,而且不为努尔哈赤所喜,况且这次张善羽的东江军确实是从自己的防区过去的,代善一时无话可说。
努尔哈赤见代善无话可说,更加认为代善抵抗不力,于是大发雷霆,削去代善的正红旗,把他交给了四贝勒皇太极掌管。
接着,努尔哈赤就开始来瓜分战利品,各贝勒、固山额真、剌剌、牛录都有封赏。
努尔哈赤的后金军又在义州周围劫掠了三天,事了,班师回辽,张善羽得以死棋活走,逃过一劫,退回皮岛,暗中继续力量,时刻准备卷土重来。
第五卷 第一章 帝师巡岛
更新时间:2008…9…30 1:08:41 本章字数:2606
皮岛,东江军。
义州之战后,张善羽深感努尔哈赤已经在辽东根深蒂固,凭着刚刚兴起的皮岛,难以与其争锋。
“难道真如历史所说,皮岛牵敌而有余、制敌而不足吗?”张善羽不禁疑惑道。
张善羽努力的将这个想法从脑海里驱除出去,继续训练士卒,张善羽深切感受到后金骑兵的厉害,于是又将长枪兵的武器加以改善,在长枪的枪尖两端在加上半尺多的利刃,以便万一没有刺中敌人还可以凭着枪尖两侧的利刃割伤敌人或者战马。
张善羽对自己的新产品很满意,正准备拿下去吩咐工匠批量生产,忽然亲兵张三气喘嘘唏的跑来。
“都督,督师孙大人来了。口”
“孙承宗,不会吧,来得这么快!“张善羽感到有些惊讶。
说到孙承宗,天启皇帝的老师,这里还是有必要介绍一下。
孙承宗,直隶高阳人。这个人很奇怪,六十岁才开始到辽东任职,之前一直在从事国家教育工作:比如,万历十八年的时候,给大理寺右丞姜壁的儿子当家庭教师;万历二十年,兵备道房守士也请孙承宗给自己的孩子当教师;万历二十一年,升级到在国子监给太学生当教师……
后来发展到给朱由校当家庭教师。这位孙老师因为常年当教师,很会讲课,也很了解幼小儿童的心里,所以他每次讲课都能得到小皇孙朱由校的欢迎,因此朱由校对他很是眷注。
再后来,朱由校当上了皇帝,于是孙承宗就成了帝师了,朱由校很念旧,也很感激这位老师,俗话说得好,“找老师不难,找一个好的老师就难了”,朱由校于是让自己的恩师当上了大学士,因为当时“虽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所以天启皇帝右加封恩师为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于是孙老师的地位也很尊贵了。
孙老师有地位,有职务,还有实权,同时具备帝师、大学士、兵部尚书三重身份,就是天启皇帝也敬重他三分,现在到皮岛来巡视,张都督当然不敢怠慢。
“哎呀,孙阁老呀,兴会,兴会,末将镇守东江,一直没有机会拜见阁老,今日一见,阁老果然名不虚传,末将佩服,佩服。”张善羽一见孙承宗从船上下来,连忙上前扶住道:“阁老,岸边风大,怠慢阁老了。”
孙承宗仔细一瞧眼前的这位少年,十八九岁的样子,看上去很年轻,白衣飞扬,英姿飒爽,倒像是贵家公子。
“你们家都督呢?”孙承宗问道,“怎么不前来迎接?”
张善羽一愣,还没反应过来,亲兵张三上前道:“督师,这位就是我家都督,先帝亲封辽东总官兵、左都督挂将军印、太子太保,御赐尚方宝剑的张都督。”
“哦,”孙承宗在仔细打量了张善羽,感叹道:“不想辽东百姓口中传诵赞扬的张都督,竟然如此年轻!”
张善羽笑道:“阁老,见笑了,不能复辽东,张某惭愧呀!”
孙承宗道:“不要紧,不要紧,张都督呀,老夫闻你奉先帝之命屯守东江,屡破建奴,连老酋努尔哈赤都畏惧你三方呢!国家有如此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