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三国之亲兵传奇》第224章


由弦恍┯欣诰牡亩饕卜奖憧刂凭樱奔忧苛酥鞴源缶挠跋炝Α!?br /> 郭嘉有股撞墙的冲动:“照你这样改变,道教同样会很危险,影响大军太过严重,一旦什么时候来个野心大的家伙,利用道教控制大军作乱,谁能负的其这个责任,你小子到底想过没有?”
杨风挠挠头:“这很简单,让主公担任教主不就解决了,反正道教只是辅助手段,只要主公控制得当,它就是想乱也乱不起来,同时规定主公代天行事,只有主公能决定下任人选不就完了?”
这下程都火大,一个暴栗凿在杨风头上:“你小子太不学无术了,这样和儒家的君权神授有什么区别,你还想打垮儒家结果又走回老路,说出去也不怕笑掉别人大牙,给我呆一边反省去,想好了再说话。”
可怜的杨风抱着脑袋躲一边不敢吱声,半吊子还是不要出来献丑的好。
曹操若有所思的说道:“正世所说未尝没有道理,宗教一事本来还无人注意,但佛门竟然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发展起来,奉孝整理的消息我也看了,他们占据的田地已经接近孤麾下地盘里所有田地的一成,当然主要都集中在青州和徐州,元龙来信说佛门想要求他们掌握的土地不纳赋税,全部用来接济百姓,当地不少世家豪族都怂恿他接受这个条件,仔细想来,他们图谋不轨的心思已经开始出现,表面看来是减轻了孤的负担,但深入来说,他们就是在和孤抢民心,一旦答应,任由他们大规模行动,那百姓们还能想的起孤来吗?

再说了,他们掌握的田地越来越多,而接济又不受官府管辖,谁能知道他们拿出来的占收成多少?何况他们与世家的勾结始终令我不放心,现在实力还不强,一旦扩张起来又无人遏制,那就象奉孝所说,利用他们所掌控的民心与孤叫阵,那孤或者子孙拿什么来应对?”
待众人消化完全后,曹操肯定的说道:“正世说的确实有道理,但实施方式有待斟酌,这样吧,文和多辛苦辛苦,再加上奉孝配合,你们尽快整理一下道教方面的典籍,弄出一份详细而且条理分明的文牍给我,等我了解一些后再决定怎么做,好在世家和佛门忍耐不够,有一点成绩就急着跳出来寻求权力,不然等到羽翼丰满再出现就难以对付了。
现在先暂时放过他们,元龙那边孤会指示他拖延,给我们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准备,此外兵部和工部的改制立即进行,统帅部的人选无法确定就暂时由我直辖。”
众人起身应诺,曹操满意一笑,挥手示意今天的商议到此为止,众人行礼后鱼贯而出,各自去办手头的事情,贾诩和郭嘉自然没有放过杨风,各人都有一大摊子事情,不抓点苦力还不把自己给累死。
第一208 纷纷扰扰
从曹府议事后,许昌的气氛明显放松下来,曹军在扫的世家后就没有继续追究而是各自回归军营,这也让那些暗地里的人松了一口气,但郭嘉的情报系统开始全力运作,虽然这次行动目地就在打击世家,但规模超出他的想象,荆州和江东的挑衅行为让他十分恼火,誓要追究到底,但始终进展不大,流入北方的细作不是消失无踪就是眼看要抓到的时候变成一具尸体,面对这种情况,郭嘉和贾诩联手采取的行动也只能得到无疾而终的结果,心中警惕大增,曹操的敌人中居然还有这么强能耐的人,以后的日子难过了。
曹操于此时发布第三次招贤令,理由是六部职位空闲太多,但推荐令中仍然明确表示不以出身论高低,只要你认为自己有才干就能在许昌获得自己的位置,不过这次不再是简单的自荐或推荐就可以完成,必须证明自己拥有能够胜任的才能,怎么证明?科考,例如户部就必须掌握熟练的算术技能,免得粮饷等物都统计不来,而刑部则必须精通法学,否则胡乱断案只会害了百姓,同时还有一些其他部门的考试,其余各部都按照这个标准来选拔官员。
消息一经公布,天下为之震动,孝廉等汉制在曹操麾下等于已经名存实亡,各地世家中人都在大骂不已,声称绝不为大逆不道的曹贼效力,然而更多地寒门士子却趋之若骛。一向没有出头机会的他们可不在乎什么大汉不大汉,只知道他们期盼已久的进身之阶开放了,从此不必为怎么讨好世家烦恼,当然,前提是通过科考,至于弊端问题他们没有去想。曹操公布的监考官是满宠,其刚正之名早已为众人所知,何况最后一项不属于官员系统的考试也非常吸引人,那项考试名为经史,按照宣布的消息,这一项是为编纂汉史募集人才,名留青史地机会谁不想要,没见那些叫嚣的最凶的世家都派人参加吗。何况负责主编的是程,他所创造的标点符号为平息各家学说争议起到的作用,以及拼音为文化延续的贡献,直接奠定大汉第一人的位置,能跟着这样一个人编纂汉史就是荣幸。
不提各地人才纷纷向许昌集中,荆州地鹿门学院里,庞德公等人聚在一起,只是比起以前来单单少了一个徐庶,桌面上堆着一沓厚厚的纸堆,还不包括众人手里拿着的纸。屋内气氛略显沉重,每个人的眉头都拧成一团乱麻,偶尔出现的一点细碎的声音,那是太过干渴喝水的声音。
庞德公击节赞叹道:“曹贼厉害,借着我们挑动世家不满的机会,再一鼓而定。此人是我们重兴汉室的最大阻碍。”
诸葛亮这些年来渐渐沉稳,波澜不惊的说道:“他能有这样地成果也属正常,身边智者如云,要是不知道利用这个机会把世家影响减弱到最低点我反而看不起他,可惜他们的反应太快,才起事数月就被平定,袁家空负四世三公之名也不过如此,不过好在打乱了曹贼的脚步。数年之内无法动兵,他必须安定内部,剩余世家看到其残暴也不会再给予太大的帮助。”
司马徽心痛的说道:“我不认为我们获得了什么成功,要知道这次派出的人员都是精心培养多年。一朝失去实在太可惜,再加上北方世家实力现在极度衰弱,今后很难再给曹贼找麻烦,这次他擅自举行科考虽然引来骂声一片,却收获了许多寒门士子地心,我鹿门中都有许多人抛下一切前往许昌。”
诸葛亮傲然说道:“土鸡瓦狗再多也成不了什么事,在我眼里曹贼手下也只有郭嘉和贾诩值得一斗,其他人都不算什么,这次虽然损失巨大,但并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况且光武帝以来世家豪族坐大,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现在剪除一部分也省得日后一统天下难以动手。”
庞德公拿这个弟子没办法,世家豪族真要这么容易剪除还不早就完蛋大吉,哪可能留到现在,何况荆州虽然以自己庞家最强,但其他蔡家,蒯家等联合起来照样不惧他庞家,诸葛家不过是个外来者,在徐州也许还可以呼风唤雨,但在荆州这个富庶世家云集的地方,还轮不到你来嚣张,是不是自己太过爱护他了?
反思的时候却看到庞统在一旁喝酒,容貌一直保持在丑陋的侄子对于这些事情毫不上心的样子让庞德公心火大冒,但还是强忍下来问道:“士元,这个计划是你提出的,你觉得执行效果如何?结果与你预想地出入相差多少?”
抬起头来的庞统看到诸葛亮眼里闪过的眼神,暗叹一声自己是不是该离开鹿门另寻出路,但叔叔的问题不能不回答,甩甩头去掉烈酒带来地醉意强打精神说道:“此计是从驱虎吞狼演变而来,庞家虽然在荆州根深蒂固可放到大汉天下里也不过是池塘里的一条鱼,我的谋划就是想尽可能削弱其他世家,避免未来的争斗,为我鹿
恢复汉室的时候获得最大的权力,以目前的结果看来不过是一批小世家被打垮,真正的目地远远没能达到,不过经此一事起码迟滞曹操三年以上,也算勉强达到效果,仅此而已。”
庞统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能忍,但诸葛亮在鹿门中的地位太高,以至于庞德公这个本家叔叔都极度相信他,但为了庞家着想,他不得不对诸葛亮进行敲打,我庞家已经十分强大,但在整个大汉来说也不算什么,你诸葛家自己小心点,别以为有点成就就可以目空一切。
诸葛亮眼里闪过怒火,他对庞统敌意浓厚。作为早就把振兴汉室视为自己终生追究地人,他根本不愿意被人分去自己的权力,而整个鹿门中徐庶这个人能力极强但任侠义气好掌握,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庞统,军略之强比自己犹有过之,政略上比自己稍有不足但也差不了很多。决不能让他把自己压下去,沉声质问道:“曹贼已经露出狼子野心,士元为何称他本名,难道你也想加入叛贼行列不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