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而在其组织与训练,尤在其有远大的理想与健全的制度。以装备而论,在1830年之末,英国海军所用的尚皆为木质的帆船。其后受到法国的刺激,方才开始制造蒸汽轮船。1840年,虽曾制造了一艘铁甲舰“奈米西斯号”(H。 M。 S。 Nemesis),参加了鸦片战争、但仅为辅助性质。直到1859…1860年间方才先后制造了两艘装甲战舰──“武士号”(The Warror)及“黑王子号”(The Black Prince)姊妹舰。自此开始一个以铁甲舰为主力的“铁甲船时代”(The Era of the Ironclad)。此外,英国海军的早期在制度上也存在许多的缺失,直到1832年方才经由海军部长高理汉(J。 Coraham)大力改革。统一海军的事权,减少内部的消耗浪费;限制人身的体罚,改良升迁不公;建立海军服役及退休金制,增造海军新式战船。并将海军船只依据不同吨位及马力,划分为铁甲、装甲、巡洋、炮船、帆船、汽艇等级,以便配合编制。同时还严密舰队组织,加强兵员训练,维持严格军纪,因此气象为之一新。高理汉所订的最高目标,就是要使英国的海军做到“经济”、“有效”、“保持世界的优势”(具有世界海军二强的标准)。同时,还要与新发展的科学技术随时并进,实可以说是英国海军的一次革命。'1'
二、“中国舰队”成立的时代背景
“中国舰队”成立的时间,史家的观点颇有不同。一说于1834年东印度公司告终, “China station”即自东印度舰队(The East Indian station)脱离而产生。一说是在1865年东印度舰队在中国之部分船只独立成军。'2'尚有人以为自1864年东印度舰队已经分化,“中国舰队”开始以香港为总部,而成为一个分离的个体。但仍作为一个东印度舰队的支队(The East Indies Divisian),而由一位准将衔的舰长指挥。其防地则限于红海至北婆萝州阿琴湾(Achin Head)一带的区域。至于负指挥此二支队的舰队司令则由一位少将担任。他既负责管理印度洋事务、也负责管理中国方面的事务,故此时的中国及东印度舰队,实可以称之为一个“联合舰队”(The Dual Squadron)。其兵力包括一艘大型战舰或旗舰“爱勒考特号”(H。 M。 S。 Agincourt),2艘五级战船(“Cambrian”及“Castor”),4艘六级战船,5艘本质炮船和三艘蒸汽轮船。除调查船2艘不计外,合计有大小战船15艘。但其中仅有4艘快速战船,2艘木帆炮船及一艘蒸汽轮船留于东印度舰队。其余则全为“中国舰队”所有,其舰队司令则为考希伦(Thomas Cochrame)'3'。可是根据英国海军部的档案记载,却认为该一舰队(China station)成立于1864年。同时,并指出它在过去曾经隶属于东印度舰队,其后成为联合舰队的一个主要支队。其活动范围,有一个时期曾西抵澳大利亚、北达白令海峡。俄之海参威以及中国、日本海岸,甚至还包括中国的内河等广大地区。'4'综合以上所述,可知“中国舰队”乃由东印度舰队中脱离而独立成军,应无疑问。
海军为执行政府政策的工具,论及“中国舰队”成立的目的,实与英国在远东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英人自1805年即从印度的恒河流域进而扩张至印度的全部,1814年…1816年,征服了尼伯尔;1824年…1826年,控制了缅甸。同时,又于1826年越过了麻六甲海峡而进入南洋群岛,占据了马来亚及新加坡,而北婆罗洲等地亦皆入其势力范围。及至鸦片战争以后,除获占香港之外,并迫中国开放五口通商,而使英国通商的范围从南洋的新加坡、经过香港到达上海,连结成为英国人在远东所缔造的一个“松散商业帝国”。在英国人商业重于领土的传统观念之下,海军显然对于维护殖民地及商业的利益远较陆军更为重要。是以于该一地区驻扎一支海上舰队,实属必要。'5'
其次,是海盗问题。南洋一带海域辽阔,岛屿纷岐,港湾丛错。而政治版图又相当复杂,分由当地的土酋及欧洲的殖民当局所管辖。因此乃使海盗大肆猖獗,经常出没海上,掠夺往来商船,杀害船上商旅。自麻六甲、马来亚、婆罗洲、苏门答腊、以至菲律宾的苏禄岛及民答那莪等地,无不有海盗活动其间,造成商业往来的极大危害。自1820年起,英国即不断地派遗其海军协助东印度公司的商船队对之征剿。惟以兵力有限,而范围太大,依然无法将之肃清。此外,在中国的东南沿海一带也经常有海盗为患。尤其是连接大陆的澳门、海南岛及香港等地,更是海盗的渊薮。中国的地方官吏因为绿营水师腐败,海军力量薄弱,对之几乎束手无策,无可如何。有的官吏甚至对之实施安抚政策,“诱以官职,招以金钱”,以求无事,'6'但所收成效却不大。及至英国人占领香港,其海军即以镇压海盗为其主要任务。一方面调查港澳之间及广东沿海的岛屿港湾,以便了解海盗的藏身之所。一方面与广东的地方当局达成协议,共同合作,对海盗进行不断地打击。虽然取得相当的成绩,但仍须英的海军长期留驻于此。'7'
再者,“中国舰队”的成立也与鸦片战后中英关系紧张有关。 1842年,中国虽因战败而订城下之盟,但一般民心并未屈服,不断地有抗英行动。或者趁机对英人袭击报复,或者加以暗杀泄愤,有时甚至发生一些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其中尤以拒绝修约和进城最为严重。虽经英方一再地抗议与交涉,均无结果。因之英国外相帕麦斯尊(Lord Palmerston)乃决心采取强硬政策,增强海军的兵力,以迫使中国屈服。'8'
三、“中国舰队”的组织与兵力
“中国舰队”的组织与英国其它舰队一样,使用同一原则,采取混合编制,自现代的铁甲到传统的帆炮船都有。大小不一、数量也没有限制,完全视情况需要而定。如同在鸦片战争之初,航行于中国海面的船只多达48艘,其后增援者尚不为计,但战后则又减至16艘左右。及至英法联军前夕则又增至64艘战船,而且其中大部份已换为蒸汽战舰。
1864年,“中国舰队”与东印度舰队正式脱离关系而单独成军。至1869年左右,其所拥有的兵力,计有21艘,其中最大的是旗舰(Flag…Ship)“奥狄莎号”(Audicious),排水量为3774吨,是一铁甲战舰。其次是“泰利亚号”(Thalea)1459吨,为一巡洋舰。其它皆为炮艇及机帆炮船之属。其名称分别是“卡亚得斯号”(Charyadies),“摩提斯特号”(Madeste),“朱诺号”(Juno),“伊吉沙号”(Egesia),“莉莉号”(Lily),“伦达夫号”(Ringdove),“古鲁号”(Curlew),“洛普文号”(Lopwing),“侏儒号”(Dwarf),“赫尔奈特号”(Hernet),“米吉号”(Midge),“西斯尔号”(Thistle),“苍蝇号”(Fly),“吉斯瑞尔号”(Kestrel),“儆醒号”(Vigilant),“蚊子号”(Mosquto),“史文吉号”(Swinger)等。其中以“史文吉号”为最小,排水量仅有295吨。'9'
“中国舰队”的此一兵力规模,其后并未作重大的改变,一直维持在20艘左右。从1882年的资料,即可证明。是年计有铁甲战舰(旗舰)一艘、快速舰4艘、帆炮船3艘、炮船4艘、炮艇5艘、通讯及补给船各一艘,合计19艘,载炮110门,官兵2567员名。兹将各船舰名称、吨位、马力、炮数、舰长及兵员人数附表于后,藉以了解其兵力之实际概况。
1882年“中国舰队”兵力一览表
名称舰别马力吨位指挥官载炮官兵学生水手合计
IRON DUKE
(Flag Ship)铁甲舰42706010Capt。 Richard
E。 Tracey14门3524661459
Cleopatra快舰……………………
Curacoa快舰25402380Sumuel Long141943636266
Comus快舰24502380James W。 East141943636266
Encounter快舰21301970George Robinson141593631226
Pegasus机帆快船9701130Edward F。 Day61041124139
Albatross机帆快船840940Arnold J。 Errington4941219125
Daring机帆快船920940F。 J。 J。 Eliott4941019123
Lily炮船830720R。 Evans383611100
Swift炮船1010756William Collins56291182
Kesrel炮船830610William M。 Lang46241278
Fly炮船490603Adolphus F。 St。 Clair45941174
Zephyr炮艇530438Geo。 N。 A。 Pollard44741061
Foxhound炮艇470455John。 M。 Mc。 Guhae4474960
小说推荐
- 光绪皇帝
- 作者:二月河光绪帝载恬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
- 最新章:第32章
- 光绪皇帝 - 二月河
-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
- 最新章:二月河-第32章
- 光绪皇帝-二月河
- 光绪帝载恬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
- 最新章:二月河-第31章
- 混在娱乐圈的二三事
- 他曾穿着一袭淡蓝色道袍,站在天墉城高喊“寒冬将至,我将君临天下”他也曾穿着一身Brioni,搂着赵小刀说“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个鱼塘,被你承包了”他用颜值圈了一波波粉丝时,他不停地强调,自己是演技派。当他用演技征服一座座小金人奖杯时,他向世界宣布,自己是偶像派。这是富
- 最新章:第268章:风水不好
- 易中天中华史卷1:祖先
-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人之初,性本性。夏娃骑上剑齿虎闲庭信步,完成与神的合谋。第一章夏娃造反创世梦中惊醒后,女娲开始造人。说不清那是早晨还是黄昏。天边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同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另一边是月亮,生铁般又白又冷。二者之间,是忽明忽灭的星星,和来历不明的浮云。女娲却并不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第一章国家与人上帝敲了回车键公元1650年,也就是大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那年,有一位名叫阿歇尔的爱尔兰大主教经过精心研究和精密计算,向世人宣布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耶稣诞生前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 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3:隋唐定局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ISBN:9787533942786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之后,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从此,中华帝国进入鼎盛期和成熟期,一气呵成而为唐宋元明清
- 最新章:第28章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1ISBN:9787533941437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第十一卷《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三国归晋,儒家受冷遇、新思潮激荡;唯美的时代里,真实、自由而漂亮地活着成了风尚标,中华文明
- 最新章:第23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4:青春志
-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豫让把剑拔出,然后跳起来,跳起来,再跳起来,挥剑击斩襄子的衣服。他一边行刺一边哭:老天爷呀老天爷,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了!第一章刺客复仇者赵襄子又看了豫让一眼,然后长叹一声说:好吧,拔出你的剑来!1豫让就把剑拔出来了。这是他第二次行刺。为这一天,他吃尽苦头。豫让要杀的这个人名叫赵毋
- 最新章: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