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舰队将吴大送至摩阔崴,留下“超勇”、“扬威”两舰在海参崴待命。由于铁甲舰海上长途航行需要上油、修理,于是“定远”、“镇远”、“济远”和“威远”等4艘军舰奉李鸿章之命,在丁汝昌的率领下前往日本长崎进行大修。
1886年8月1日,北洋舰队抵达长崎港。长崎人对欧美军舰早已司空见惯,但来自中国的铁甲巨舰却还是首次目睹,码头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望着龙旗高扬、威风凛凛的巨舰,市民中夹杂着惊叹、羡慕、嫉妒等复杂的情绪。
8月13日,中国水兵上岸购物。个别水兵却跑到妓院嫖娼,与当地警察发生冲突,造成1名日本警察受重伤,1名中国水兵受轻伤。当时,《长崎快报》报道说:“有一群带有醉意的水兵前往长崎一家妓馆寻乐,因为发生纠纷,馆主前往警察局报告。一日警至,已顺利将纠纷平静,但由于中国水兵不服,不久乃有6人前往派出所论理,非常激动,大吵大闹,引起冲突。日警1人旋被刺伤,而肇事的水兵也被拘捕,其他水兵则皆逃逸。”
英国驻长崎领事在一份报告中则称:“有一中国水兵与妓馆的仆人在街上争吵,警察前来干预,水兵遂将之刺伤,但那水兵也受了轻伤。”
李鸿章后来也承认:“争杀肇自妓楼,约束之疏,万无可辞”。但他又说:“弁兵登岸为狭邪游生事,亦系恒情。即为统将约束不严,尚非不可当之重咎,自不必过为急饰也。”“武人好色,乃其天性,但能贪慕功名,自然就我绳尺”,对水兵的违纪行为表现出一种宽容。在李鸿章看来,嫖妓引起的冲突只能算是小事。
李鸿章深信,“长崎事件”错在日本
然而,事态很快就扩大了,竟酿成一场骚乱,被称为“长崎事件”。
8月15日,舰队放假,数百水兵上街观光。丁汝昌鉴于前日的冲突,严饬水兵不许带械滋事,但在广马场外租界和华侨居住区一带,水兵遭到日本警察有预谋的袭击,又发生大规模冲突,结果双方死伤80余人,其中中方水兵死亡人数多于日本。
当时,数百名日本警察将各街道两头堵塞,围住手无寸铁的中国水兵挥刀砍杀。当地居民在煽动下从楼上往下浇沸水、掷石块,甚至有人手拿刀棍参与混战。中国水兵猝不及防,又散布各街,结果吃了大亏,被打死5名,重伤6名,轻伤38名,失踪5名。日本警察被打死1名,伤30名,当地市民负伤多名。
事后,中日双方通过外交和司法的途径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谈判。开始时,日方态度强硬,中方也不甘示弱,中方谈判者中甚至有人提出“撤使绝交、以兵相胁”的主张。谈判最后延至1887年2月,双方在英、德公使的调停下彼此让步,达成协议,称这次冲突是语言不通,彼此误会,没有追究责任和是非,对死伤者各给抚恤。军官、警官的恤金每人6000元,水兵、警察恤金每人4500元。水兵因伤残废者每人2500元。由此核算,日方付恤款52500元,中方付恤款15500元。此外,长崎医院的医疗救护费2700元由日方支付。
李鸿章深信此事错在日本:“长崎之哄,发端甚微。初因小争,而倭遂潜谋报复,我兵不备,致陷机牙。观其未晚闭市,海岸藏艇,巡捕带刀,皆非向日所有,谓为挟嫌寻衅,彼复何辞?”是非曲直显然,中国“断无不坚持到底之理”,而“日人自知理短,断不敢再生事端,贻人口实”。
日本儿童玩起了打击“定远”、“镇远”的游戏
“长崎事件”虽然得以和平了结,但在日本当局的挑动下,其民间的反华、仇华、排华情绪却因此被煽动起来。日本朝野的军国主义思想越来越浓厚,深受刺激的日本海军由此出现一句流行话:“一定要打胜‘定远’。”在军国主义思想蛊惑之下,甚至连天真幼稚的儿童也开始玩起了打击中国军舰的游戏:即把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扮成中国舰队,另一组扮成日本舰队,进行捕捉“定远”、“镇远”的战斗游戏。
李鸿章把北洋军舰送到日本修理,本来就含有威慑的意图,却没想到竟深深地刺激了日本人的民族心理,日本拼命发展海军的狂热情绪也由此被煽动起来。日方鉴于清朝军舰“定远”号、“镇远”号外观新颖,威力强大,于是不断增加对海军的投入,加强舰队建设,以期超过中国。
1887年3月,日本天皇下令从内库拨款30万元作为海防补助费,全国的贵族和富豪无不为天皇资助海军建设的行为而感动,也都竞相为海防捐款,至9月底捐款数就达到103。8万元,这些资金全被用作扩充海军军备。1888年和1890年,日本又提出第七次和第八次海军扩张案,这两次扩张案共购买、建造了千代田号(2439吨)、吉野号(4160吨)、秋津洲号(3172吨)巡洋舰和八重山号(1584吨)通报舰。其中,吉野号购自英国,是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巡洋舰。
由于日本军舰舰龄较短,在设计时吸收了当时世界科技的最新成果,因此在许多性能上超过了北洋舰队。对此情况,清廷官员也曾电告北洋水师注意,但李鸿章认为,“倭人治海军,筑台垒,或以欧西将有变局,预为巡防”而已,对日本海军发展的这一新动向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以致北洋水师在建成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墨守成规,没有太大的发展。
定远舰鸣21响礼炮,向日本海军致礼
1891年,俄国在修建西伯利亚铁路之后,把触角进一步伸向远东,图谋把势力范围扩大到朝鲜,以获得防御英国北上的前沿阵地。此举使俄、日矛盾进一步加深,因为日本也是首先确立了侵略朝鲜作为日后扩张的跳板,故而对俄国的做法极为不满。
清政府的一些有识之士对俄、日的企图与矛盾尽收眼底。为使传统保护国朝鲜不落入日本手中,遏止日本的扩张,他们提出“联络外交,整顿海防”,实行外交与军事互为表里的国策:即在外交上继续坚持对朝鲜的保护权,在军事上通过展现清政府强大的海军力量,来显示在该地区和海域的影响以树立威信,威慑日本以消除其染指朝鲜的野心,制止其可能的侵略企图,也就是所谓的“建威销萌”之策。
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要在国内制造积极扩充海军战备的舆论,并对中国舰队作战能力进行摸底,在1891年特别邀请北洋舰队正式访日。
北洋大臣李鸿章得意洋洋。在他的亲自安排下,1891年4月21日,北洋舰队在完成了给俄国太子护航的任务后,稍作休整,便应日本邀请,于6月26日由丁汝昌提督率北洋舰队的精华———定远、镇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6舰,编队从威海卫启程正式访问日本。舰队在出发前,李鸿章鉴于上次“长崎事件”,还电饬丁汝昌要严加管束。
6月28日,北洋水师到达日本马关,次日开赴神户。7月1日抵达神户,舰队在此加煤添水后按预定计划直驶横滨。7月5日下午3时抵达横滨港,北洋舰队随着旗舰定远发出的旗号变换队形驶进港口,定远舰鸣21响礼炮,向日本海军致礼,日本海军方面负责接待的高千穗舰也鸣21响礼炮作答。当时停泊于港中的英、美军舰皆鸣13响礼炮,向北洋舰队致敬。一时间礼炮轰鸣,此起彼伏。
7月8日,东京《朝日新闻》以“清国水兵现象”为题报道了观看北洋舰队的感受:“登上军舰,首先令人注目的是舰队的情景。以前来的时候,甲板上放着关羽的像,乱七八糟的供香,其味难闻之极。甲板上散乱着吃剩的食物,水兵语言不整,不绝于耳。而今,不整齐的现象已荡然全无。关羽的像已撤去,烧香的味道也无影无踪,军纪大为改观。水兵的体格也一望而知其强壮武勇。唯有服装仍保留着支那的风格,稍稍有点异样之感。军官依然穿着绸缎的支那服装,只是袖口像洋人一样饰有金色条纹。裤子不见裤缝,裤初处露出缝线,看上去不见精神。尤其水兵的服装,穿着浅蓝色的斜纹布装,几乎无异于普通的支那人。只是在草帽和上衣上缝有舰名,才看出他是一个水兵。”
日本记者的观察只停留在表面,有经验的日本军官则看出了北洋舰队的缺陷:大炮没有擦干净,并且像洗衣坊一样晾晒衣服,这说明北洋舰队在军械保养以及军纪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同行观舰者皆卷舌而惊恐不安”
日本方面对清政府北洋舰队的到来竭尽礼仪之能事,所到之处或礼炮致礼,或夹道迎接,在
小说推荐
- 光绪皇帝
- 作者:二月河光绪帝载恬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
- 最新章:第32章
- 光绪皇帝 - 二月河
-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
- 最新章:二月河-第32章
- 光绪皇帝-二月河
- 光绪帝载恬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
- 最新章:二月河-第31章
- 混在娱乐圈的二三事
- 他曾穿着一袭淡蓝色道袍,站在天墉城高喊“寒冬将至,我将君临天下”他也曾穿着一身Brioni,搂着赵小刀说“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个鱼塘,被你承包了”他用颜值圈了一波波粉丝时,他不停地强调,自己是演技派。当他用演技征服一座座小金人奖杯时,他向世界宣布,自己是偶像派。这是富
- 最新章:第268章:风水不好
- 易中天中华史卷1:祖先
-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人之初,性本性。夏娃骑上剑齿虎闲庭信步,完成与神的合谋。第一章夏娃造反创世梦中惊醒后,女娲开始造人。说不清那是早晨还是黄昏。天边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同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另一边是月亮,生铁般又白又冷。二者之间,是忽明忽灭的星星,和来历不明的浮云。女娲却并不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第一章国家与人上帝敲了回车键公元1650年,也就是大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那年,有一位名叫阿歇尔的爱尔兰大主教经过精心研究和精密计算,向世人宣布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耶稣诞生前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 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3:隋唐定局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ISBN:9787533942786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之后,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从此,中华帝国进入鼎盛期和成熟期,一气呵成而为唐宋元明清
- 最新章:第28章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1ISBN:9787533941437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第十一卷《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三国归晋,儒家受冷遇、新思潮激荡;唯美的时代里,真实、自由而漂亮地活着成了风尚标,中华文明
- 最新章:第23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4:青春志
-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豫让把剑拔出,然后跳起来,跳起来,再跳起来,挥剑击斩襄子的衣服。他一边行刺一边哭:老天爷呀老天爷,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了!第一章刺客复仇者赵襄子又看了豫让一眼,然后长叹一声说:好吧,拔出你的剑来!1豫让就把剑拔出来了。这是他第二次行刺。为这一天,他吃尽苦头。豫让要杀的这个人名叫赵毋
- 最新章: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