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自愿移民计划。
一年后,俄罗斯民主主义共和国正式在靠近北极圈附近的谢伊姆昌建国,并迅速加入了国际联盟,并与各主要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遵守1917年签署的谢伊姆昌条约的限制,既不得拥有超过十万人的武装部队,接受中美德三大国在首都的驻军等苛刻条件。
十几年内从一个大一统的世界抢夺到分崩离析的数个弱国的残酷现实,也成为中国人的一个活教材,随着1918年北京到杜尚铁路的通车,西疆区域铁路网等全国各地区的铁路网建设也开始进行,全国上下都知晓了一个道理,一个统一的中华帝国,才是一个可以欺负别人而不被别人欺负地强国,而系统庞大疆域一统的,除了文化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君主,共同的国家元首。
国会和内阁走上正轨之后,除了偶尔帮带一下张謇之外,我也没什么其他的大事需要处理了,在1916年到1920年期间,我的足迹几乎走遍了整个帝国,享受着万民的欢呼,解决一些规制上的遗留问题后,我已经在计划我的退休生涯了。
身体情况良好之极。在长江游过泳。在满洲猎过熊,在西疆骑过马,在吕宋植过松。这五年里,我亲眼见证了张謇从一个内政专门人才成长为一个合格地帝国元相,并且安然地赢得了1920年的大选,继续执掌这个国家。皇族的各位亲王们全部从政军界退位下来,帝国的青年才俊们正式掌管国家,尽管还有很多不适应的情况在。但问题在一天天地减少。解决行政权法律的拟订,再次重申了私产的不可侵犯,中西医并行……等等等等,国会在发挥着他该发挥地作用。
德皇在1918年退位,德国正式改成了完全君主立宪制,他的儿子威廉皇太子继承了皇位,威尔逊如愿做了总统。世界也进入了中美德三国共同管理的时代。英法如愿发挥着他们应当发挥的作用,德国统治着欧洲。英法是他的牵制。美国和中国倒是在本洲无所顾忌。非洲被德国管理着北部,美国和德国还在竞争南部,中国在非洲没有任何利益。但中东被牢牢的控制在手,海陆空三军在阿拉伯和中亚及土耳其都部署有军队和基地,这将保证帝国未来数十年上百年的利益。
教育一直在发展,由于财政压力巨大,有人曾经提过想把教育完全从国家这里抛出去社会化,被张謇和我坚决地否决了,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负责人的统治者不能做这种竭泽而渔地事情。
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在逐步建立,由远东股份公司分拆而出的帝国保险承担了这一重任,以保险的形式对社会形成保障。
1920年的时候,帝国石油公司在阿拉伯境内发现石油,在外交和政治努力下,帝国石油公司正式与沙特王室签署了租地条约,正式以租借的形式买下了沙特王国境内近2/3面积的土地上的石油开采权。同样的形式也在波斯等过推广,帝国的经济命脉把握在了自己手中。
工业化的老问题当然没那么快解决,但是1920年的时候,帝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在世界上占据了24%的份额,虽然及不上美国的31%和德国的28%,但基本上也已经足够了。在国际联盟逐渐成熟后,许多问题已经不需要有战争来解决了。
只是这个世界还存在变数,德国和美国关于非洲南部的争端,美国和中国有关夏威夷及一系列太平洋岛屿的争端,中国和德国也有一部分在亚洲势力范围的分割问题,这个世界其实并不是太过安全,只是在经历了一场胜负并不是那么轻易的大战之后,每一个大国都知道战争其实并不能实现所有的目的,所以相对来说再次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并没有那么大。
从战略上来说,中国只要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海军和一支合格的边防军就足以解决自身的安全问题,德国则是要海陆军都要做到最好,美国仅仅只需要强大的海军就够了。所以,与其将钱花在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的战争手段上,还不如用在其他地方。
只是可以预见的是,德国如今已经没有东线的困扰了,如果他们出一个战争狂人的话那么英法将死无葬身之地,届时世界将怎样变化?
这已经不是我要考虑的问题了。到了1920年的冬天的时候,我回到北京,不知道什么缘故,我又来到了当初第一眼看见这个世界的瀛台。三十多年来我从未蹋足过这里,虽然这里关押过不少人,但在深心里,我似乎对这里有着一份恐惧。
如今我又走回到这里,放开身边已经须发皆白的寇连才的搀扶,自行走到了那廊柱坐了下来,望着波光嶙峋的海子,思绪仿佛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那个午后。
“叶先生,你醒了?”一口甜美的声音关切的问道。
我晃荡着脑袋站了起来,眼前的一切让我一下子穿越时光三十年。
眼前飞鸟戏水,红墙绿柳,一派皇家气氛。人流如织,熙攘往来,眼前这一汪碧水,一个多世纪前乃是皇家的私家花园。
“一万年来谁着史,三千里外觅封侯。”耳边不知哪一个老者用感慨的语调念着这两句李文忠公的诗句。
我回来了,我醒了,不过,这三十年来的历史谁在书写?那一个个千里觅封侯的人物们,难道在书写的,只是一段不在这个时空的历史?
一时之间,感慨万千,时光如电,这是一个容易做梦的夏天。
全本感言
十数个月,百数十万字,这本书也走到了它的终点。感谢朋友们这么久以来的一直支持,很感谢,其实这并不是一本很合格的小说,承蒙你们的关怀,才让我一路坚持到底。到后期的时候,由于个人的一些原因,更新实在是很对不起大家的,不过却也不说了,本熊对不住大家的又岂是这个而已?
书到了结束的时候,感慨是很多的,事实上本来并没有要写这本书的,我的原意是要写一本严肃历史的书来出版的,书名也早已想好了,就叫做《从甲午战争到一次大战》,后来因为一些原因的关系,才有了这本不成功的《光绪中华》。
事实上我并不是个做学问的人,写这本书也许反而是个正确的选择。
个人的兴趣爱好其实在这个社会上是很不实用的,历史这东西,在很多人看来无非是一些谈资罢了。但是没办法,天性如此,又能如何?
一年多的时间两百万字听上去是个不小的数字,在我写这本书之前,我也没有想过会写出这么多字来,其实这本书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很多方面都很值得一写,只是已经够了,相信很多人已经看累了,结束的时候,留一点想像的空间也许更好。
这一百多年来,是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最悲惨最黑暗最浪费的一百多年,只可惜说来可笑,很多矛盾和问题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惯性。当然,这是肉食者谋之的事情罢了。
幸好我还能写,年轻的时候能将自己对于国家社会的一些看法写出来,也是一件幸事,等到挫骨扬灰之前再回头想想,虽未必能含笑九泉,恐怕也能聊以自慰了。
就说这么多吧,恐怕不几天之后就要跟大家再次见面,新书是一个明朝的题材,风格也不会像这本这么沉闷,届时还是要指望大家多多关怀,多多帮助。
谢谢大家,谢谢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特别感谢书评区一直关心我的朋友们,名字很多,不一一例举了,很多看法都对我有很大的帮助,予何幸也!
妖熊顿首
丁亥年丙午月乙未日
一些资料 解禁公告
更新时间:2008…10…11 14:14:00 本章字数:45
今天晚间解禁,应该在3天左右会解禁一章,请看公众版的朋友谅解了。
一些资料 有关历史上的撤旗事件和琅威利其人
更新时间:2008…10…11 14:14:00 本章字数:4451
北洋海军的洋顾问琅威理
最称职的外籍雇员
海军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具有抵御侵略的功能。但晚清时期,西方列强既要侵略中国,又愿意向中国提供军事顾问;清政府则既要发挥外籍雇员作用,又要维护本国主权——这真是个微妙而复杂的问题。从两次担任北洋海军总查的琅威理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矛盾关系的详尽体现。
琅威理,1843年1月19日出生于英国。14岁进入皇家海军学校,16岁入海军实习。以后一直在英国海军服役。1879年,李鸿章委托驻英公使曾纪泽向英国海军部访觅顾问时,曾纪泽便推荐说,琅威理新近将送炮船来华,此人“诚实和平,堪以留用”。这年9月,英国海军上将古德路过天津时,李鸿章与他谈到择派兵船熟手,古德也说琅威理明练可靠。11月,琅氏护送四艘“镇”字号舰抵津,李鸿章与他晤谈数次,又看他调阅操演,甚为?
小说推荐
- 光绪皇帝
- 作者:二月河光绪帝载恬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
- 最新章:第32章
- 光绪皇帝 - 二月河
-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
- 最新章:二月河-第32章
- 光绪皇帝-二月河
- 光绪帝载恬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
- 最新章:二月河-第31章
- 混在娱乐圈的二三事
- 他曾穿着一袭淡蓝色道袍,站在天墉城高喊“寒冬将至,我将君临天下”他也曾穿着一身Brioni,搂着赵小刀说“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个鱼塘,被你承包了”他用颜值圈了一波波粉丝时,他不停地强调,自己是演技派。当他用演技征服一座座小金人奖杯时,他向世界宣布,自己是偶像派。这是富
- 最新章:第268章:风水不好
- 易中天中华史卷1:祖先
-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人之初,性本性。夏娃骑上剑齿虎闲庭信步,完成与神的合谋。第一章夏娃造反创世梦中惊醒后,女娲开始造人。说不清那是早晨还是黄昏。天边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同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另一边是月亮,生铁般又白又冷。二者之间,是忽明忽灭的星星,和来历不明的浮云。女娲却并不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第一章国家与人上帝敲了回车键公元1650年,也就是大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那年,有一位名叫阿歇尔的爱尔兰大主教经过精心研究和精密计算,向世人宣布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耶稣诞生前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 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3:隋唐定局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ISBN:9787533942786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之后,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从此,中华帝国进入鼎盛期和成熟期,一气呵成而为唐宋元明清
- 最新章:第28章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1ISBN:9787533941437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第十一卷《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三国归晋,儒家受冷遇、新思潮激荡;唯美的时代里,真实、自由而漂亮地活着成了风尚标,中华文明
- 最新章:第23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4:青春志
-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豫让把剑拔出,然后跳起来,跳起来,再跳起来,挥剑击斩襄子的衣服。他一边行刺一边哭:老天爷呀老天爷,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了!第一章刺客复仇者赵襄子又看了豫让一眼,然后长叹一声说:好吧,拔出你的剑来!1豫让就把剑拔出来了。这是他第二次行刺。为这一天,他吃尽苦头。豫让要杀的这个人名叫赵毋
- 最新章: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