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揭秘官场规则》--揭秘官场规则-第11章


夏闻天揽住可可:〃他是我家的人,我当然要管。〃 
这话让夏可可放心许多,她心里念着别的事,跟姥爷说了声谢谢,到自己卧室去了。夏闻天让夏雨坐,说有事跟她说。夏雨见父亲神色异常,不安地坐在了他对面。 
第25节:第二章 大麻烦(7)
夏闻天斟酌许久,道:〃雨儿啊,那件事爸帮不了你了,本打算要跟正群说说,庆云这一出事,怕是我也不好跟他开口了。〃 
〃爸……〃 〃这么着吧,你再找找妇联和体委,自己想想办法,困难一定会有,但你一定要把它办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夏雨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天生日宴上,父亲几次要跟周正群说的,并不是孔庆云的事,而是她们残联筹办智障人特殊运动学校的事。 
这事由她具体负责,残联想建一座学校,为智障孩子提供学习和训练的机会,计划好久了,先是资金无法落实,资金落实后,地皮又一直落实不下来。夏雨心里急,奥运会之前要在中国上海举办特奥会,夏雨想赶在特奥会之前把学校所有手续跑下来。 
夏雨感激地看了一眼父亲,这事她跟父亲曾经提起过,原以为父亲听听也就罢了,没想到父亲一直挂在心上。 
2 春江市撤地设市十周年庆典暨政府办公大楼剪彩仪式搞得既热烈又隆重,当然也不乏奢侈。这是目前无法根治的顽疾,中央虽是三令五申,省上也再三强调,但一旦下面搞起来,还是轰轰烈烈。 
作为贵宾,周正群不便多说什么,一切早已准备好了,具体仪程还有庆典规模和费用春江市早在一个月前就向省委汇报过,省委讨论时,省委书记庞彬来同志只强调了一句:〃能简单就简单,不要搞得让老百姓骂街。〃周正群他们抵达春江的第一天,春江方面汇报说,庆典方案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大的调整,砍掉了一半项目,费用也压减了一半。周正群没发表任何意见,这次庆典,省上四大班子来了六位领导,加上部委负责人,浩浩荡荡一个代表团,带队的是省委副书记,他只是代表团成员之一,不便多说话。 
庆典搞了整整一天,早上8点开始,结束时已是下午5点,中午只给了一小时休息时间,就这样,还有5个节目没表演。周正群大约统计了一下,这次庆典,春江方面动用了有10000人,一半是学生,还有武警官兵、工矿企业职工,老年歌舞团有4支,约500人。看来,春江市的老年文娱活动开展得不错。 
晚宴搞得更为隆重,春江大饭店一楼大厅座无虚席,说是吃工作餐,其实这餐的标准绝对不低。听说外面还有两家酒店,同时举办庆典宴会。单是这一笔开支,就够他这个副省长心疼的,但他只能入乡随俗,况且是现在这种时候。 
周正群他们被安排在三楼贵宾厅,由市上领导作陪。坐在人声嘈杂的贵宾厅,周正群忽然心里烦烦的,一同来的六位领导就属他最没精神,庆典仪式上讲话时居然出现了口吃,这在他多年的从政生涯中,几乎是没有过的。 
怎么会把我牵连进去呢?他又想到了这个问题。孔庆云被带走的第二天,庞书记单独约见过他。庞书记并没回避或者躲闪,开门见山说:〃想不到吧,孔庆云也会出这种问题。〃 
〃是想不到,不过……〃 
〃不过什么,不相信?〃 
周正群点点头,那天赴宴途中金子杨突然打来电话,问他是不是要去参加孔庆云老丈人的生日宴?他说是,金子杨紧跟着道:〃你还是不去了吧,免得到时候令你难堪。〃这话莫名其妙,他追问道:〃到底什么事,请你把话讲明白点。〃金子杨客气道:〃就算我给你打个招呼,详细情况,还是到会上讲吧。〃 
第26节:第二章 大麻烦(8)
那天他犹豫过,凭直觉,他已料定孔庆云要出事,并不是他有什么证据,而是金子杨的口气,还有金子杨在电话里的那份客气。省委常委中,谁都知道他跟金子杨不和,会场上公开争论已不是一次两次。闹得最别扭时,两人有过三个月不说话的纪录,还是庞书记出面调解,双方才把态度放下来。金子杨怎么就热心到给他提前打招呼呢? 
事实证明,他的预感没错,联想到之前省委高层间的传闻,还有对孔庆云截然相反的两种评价,他不得不担心,孔庆云这次在劫难逃。 
让他震撼的是,检举孔庆云的十一条问题中,其中三条就跟他有关!尽管到现在,他还不知道这三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从庞书记的话语里,他已听出一层深深的不安。 
〃正群啊,这事儿我也意想不到,本打算事先要跟你通通气的,一想信中检举了你三条,都还很致命,我就让他们带人了。〃 
〃三条?〃当时他的表情一定很吓人,过后回味那一刻,仍觉得脊背发冷。 
〃是三条,具体内容我就不告诉你了,纪律面前,我们谁也不能逾越。不过有句话我要告诫你,从今天起,你要给自己提个醒,以后讲话还是做事,要注意分寸,别老授人以柄。〃就在他打算为自己辩解点什么时,庞书记又说:〃还有,这件事你绝不能干预,必要时候,你也要配合调查,这是原则。〃 
配合调查,原则。坐在贵宾席上,周正群反复揣摩着这些话,越揣摩越觉心不能静。这天的晚宴他毫无胃口,没吃多少便离开宴会厅,往宾馆去。 
杨黎等在房间,他也没参加晚宴。见周正群进来,杨黎紧张地站起身:〃周省长,我刚刚收到一封信。〃 
〃信?〃周正群疑惑地看着他,〃什么信?〃 
〃一封检举信。〃 
〃检举什么?〃这些年,通过各种渠道递到杨黎手上的告状信、检举信多得数不清,周正群并没把杨黎的话当回事。 
〃周省长,你还是自己看吧,这封信内容不一般。〃 
〃哦?〃周正群警惕地从杨黎手中接过信。 
这封信是手写的,有二十多页,周正群看了几行,就感觉不大对劲儿。他问:〃你从哪儿收的,写信人是谁?〃 
〃是一位老干部,他打电话叫我,说是有要事,我回到宾馆,他把信交给我就走了。〃 
〃老干部,他没再说什么?〃 
〃没。〃 
周正群想了一会儿,道:〃你先回去吧,信我等会儿看。〃 
杨黎刚走,周正群就急不可待地看了起来,这封信真是一枚炸弹,周正群还没看完,身上的汗已下来了。如果说这些年,他身居高位,已养成遇事不惊不乱沉着冷静的好习惯,那么这封信,让他乱了,惊了,而且,愤怒了。 
信是检举和揭发春江市委、市政府整个班子的,写信人以确凿的证据、详尽的事实,揭露出春江市在政府大楼新建工程中不顾群众反对、强行拆除有着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文惠院,毁去二十多棵古树,十几块门匾,使这座伤痕累累的明代老院毁于一旦。文惠院周正群知道,在春江市区,它算是唯一幸存下来的明代古宅院,这院五进三轴,是明代宰相文坤的故居,原占地面积三千多平米。在历史的风雨中,文惠院几经劫难,加上年久失修,已败落得不成样子,但它的文化价值却奇高。周正群在春江工作的时候,也有人动过该宅院的脑子,认为宅院既然已风雨飘摇,随时都有可能倒塌,还不如将它毁了。周正群屡次摇头,后来他还提过一个方案,打算募集资金,重修文惠院。方案还没弄成熟,他便离开了春江。谁知几年后,文惠院真的就不在了。其实在庆典仪式上,周正群也想过这个问题,最初确定的春江市政府办公大楼并不在现在的位置,后来春江市政府以多种理由,硬是将大楼地址往西移了一公里,这样一来,文惠院就影响了新大楼及政府广场的建设。不过如果真心想保存,还是能保存下的,可惜…… 周正群很清楚他们的心理,在春江,民间有这样的传闻,说整个春江市的地脉都在文惠院这一块,这是块风水宝地。春江上一届班子出过事,市委原书记因贪污腐败锒铛入狱,原市长又在一次抢险救灾中不幸遇难,因公殉职。个别人心里就钻进了鬼念头,一心想寻块风水宝地新建办公大楼。再加上文惠院所在的位置属于城西,地势开阔,离码头港口都近,这些年春江也确实存在城西发展比城东快的事实。但这些,能成为理由吗? 
第27节:第二章 大麻烦(9)
周正群苦笑了一下,一些地方的政府班子中,讲究风水、讲究地脉的说法非常盛行,做法更是千奇百怪,政府大兴土木搞搬迁工程不能不说有这方面的原因。当然这是暗地里的,明着他们会找出堂而皇之的理由。周正群在下乡调研中还听过更荒唐的事,一个县新上任的县长在入住自己的办公室时,竟然请了风水先生,为他择吉日良时,吹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