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之虎》第501章


此次核计划中,民国国籍的科学家是主力,包括林立,吴健雄,夏元瑮,钱三强。******,还有叶重的长子叶云等一大批近二十年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有爱德华特勒,莉泽?迈特纳,奥托哈恩等一大批犹太籍科学家。
“核计划投入多少钱,多少人进去我都不过问,我只要结果。”叶重放下计划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看向林立道。“这件事我也知道急不得,不过世界上肯定不止民国一个国家在研究原子弹,早一步研究出来就意味着民国能早一步掌握主动权,威力这么大的武器,一旦敌对国先研制出来,对民国可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
“大总统放心,这些年民国陆续在核实验室投了这么多钱下去,一些准备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离真正研发出来的时间不会太远。”林立说的是真话,民国生产重水的工厂建成的时间仅次于挪威那边。经过最近几年的陆续增加设备,已经可以满足核实验所需要的重水了。实验中需要的大量的铜,蒙古那边的超大型铜矿也完全可以满足需要,铀矿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远东都有找到。
第一期计划投资就达到10亿元的核计划是叶重亲自干预并且压制了部分人员不满,才会有这样巨额的投资。历史上的美国是知悉了德国在研制原子弹之后,才痛下决心投入高达25亿美元的资金。否则就是罗斯福也无法以一己之力将如此巨额的资金投入到一项未知的武器研究中去。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武器研究中从来没有过如此巨额的花费。
民国的物价没有美国的那么高,10亿华元(原东北票改过来的)也可以向兵工厂采买3万多辆方块5型坦克,或者是4万多架龙鹰4型战机了。而民国而此时民国无论是飞机还是坦克的装备量都没有超过1万。当然,这个数字很快将会被突破。
“核计划局限在少数人里面知道就可以了,不要弄得人尽皆知。”叶重道。“这方面杨宏会负责那边的保密工作。到时候你跟那些专家教授也事先通一下气,制度会比平时要严格一些。”
林立点头应声。
“杨宏。那边的工作就交给你了。”叶重看向杨宏道。
“大总统宽心,未经批准,一只苍蝇也别想飞进基地。”杨宏已然成为阎宝航以下民国的第二大情报头子。核计划完成之后,不出意外将成为下任中央情报局局长。
核实验基地被安置在青海海的柴达木盆地,地处民国腹心,周围是荒芜的戈壁,基地有三千多人常备兵力,遇到紧急情况还可以就近从青海调集驻扎在当地的两个师。若是没有人带路,普通人根本无法进入,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得知其具体位置。或者就算得知了。也无法威胁到基地的安全。核计划是民国的最高军事机密。
“叶教授留下来,其他人先出去。”叶重嗯了一声。
“父亲!”叶云呐呐地叫了声。
“你这个教授架子比我还大。”叶重板着脸,“搞研究我不反对,不过下次你要是再敢几个月不回去看一次,别怪我把你从基地里面轰出来。”
“是。是,下次注意,下次注意。”叶云连忙赔着笑脸道。
处理了这些事务,叶重直接来到了国防部。
“前线战况怎么样?”叶重一屁股坐了下来,向国防部总参谋长陈峰问道。
“目前分为三个战区,西线已经挡住了苏军的攻势,目前局势未明,北湖外蒙一带,国防军已经占据上风。另外日本关东军已经对我东州,海参威两省发动进攻,攻势很猛,刚从那边发过来的电文正在请求补充大量坦克,飞机,火炮。现在暂时处于劣势。”陈峰指着地图上的几个战区道。国防军主力都用来防备苏联了。抽出大量精力和苏军作战,用来防备日军的都是国防军里面装备,训练程度都要低上一个层次的队伍。面对日军的精锐师团,一时间处于不利的局面也情有可原。
“后面三个月,陆续整编出来的9个步兵师,3个坦克师,2个炮兵师投入到战场,情况会出现大量改观。”陈峰道,“无论是中亚,北湖两个战场,任何一处取得突破,到时候足以腾出手来收拾日军。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暂时先行放弃中亚,集中兵力将日军赶出远东之后,再重新进兵中亚。”
叶重并不认可陈峰后面的方案,“不行,中亚不能放弃,这些年民国在中亚投入了不小的资金,被苏联人搜刮一趟,把路炸了,那不是几年的功夫都白废了。”
“维持几个战区还是没问题的,现在我反而当心的是东南沿海一带,日本航母搭载的飞机随时可以对沿海各大城市进行轰炸。破坏容易建设难,沿海数省都是经济大省,若是被战火波及,本来已经军费严重超支的中央财政会进一步恶化。对此国防部有没有什么好办法,降低沿海损失。”
“降低沿海损失也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尽走与日军舰队决战,消灭联合舰队主力,掌握海上主动权。不过显然暂时还无法达成这个目标。”陈峰苦笑了一下,民国明年还将下水一艘重巡和一艘重型航母。不过日本造舰速度也不慢,航母的数量还要胜过民国,联合舰队的实力并不是这么好赶超的,而且根据旅顺空战提供的信息,日本已经研发出了可以和民国龙鹰4型战机一较高下的零式。战场是飞机的催生器,一旦遭遇到民国的先进战机,日本研发战机的速度也会比历史的进度更为提前。民国此时就算大量动工建造航母,可是一艘大型航空母舰再怎么赶工,大概也得花上个两年时间才能服役,非战时一般用的是三年。也就是说理论上还要过上两年多的时间,民国海军才拥有正面和联合舰队叫板的实力。否则两年之内,东南沿海始终要处于日本海航的威胁之下,这也是叶重一直容忍日本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条方案容易一些,并且投入相对也小,实际上已经在做了,不过力度还不够。”陈峰继续道,“参谋部的计划是从青岛至海口一带,这将近3000公里的海疆,在沿海一带的城市大量修建机场,并且加快雷达的修建速度,每200公里的范围内布署160到200架飞机,其中以战斗机为主,这样,日本每轰炸一处,附近的机场接到雷达预警,都可以就近支援,并且规模上也足以应付日本从航母上起飞的飞机。另外雷达也有出故障的时候,除了雷达之外,还需要建立一些人工观察站,每个站点安排个一两人,一部电话机,一副望远镜就可以密切注意从海面飞来的飞机了,当然,主要是晴天应付日军飞机的轰炸,若是雨天日军用舰炮,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在沿海几个重点城市加强地面火力。”
第430章海参威之战
第430章海参威之战
只要能防住日军的飞机,已经能减少绝大部分损失了,若是用舰炮,损失也能控制在民国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这样算起来,大概需要3000多架飞机。”光是飞机并不贵,3000架飞机造价还不到1个亿,可是算上飞行员,地勤,机场建造,维护的费用加起来的数字就非常可观了。不过跟航空母舰比起来,飞机的造价低,而且生产周期要短得多,现在从民国的生产线上,每天可以出来几百架的飞机。而一艘航空母舰从建造到服役得花上几年。
“是的,不过也要飞机生产能跟得上战局的发展,减少前线交战部队的飞机补充显然是不可能的。”陈峰耸了耸肩道。
要补充中亚,北湖,以及海参威三个战区飞机的战损,民国一时间也无法抽出这样一支庞大的空中力量。尤其还是要以战斗机为绝对主力。明国目前一年生产的上万架飞机战斗机也只是占到其中的百分之五十五多一点。
“生产上面的事我来想办法。”叶重没有多做犹豫,直接拿起了旁边的电话,“喂,萧迪,是我。”
“大总统!”
“龙鹰4型战机的产量还能不能再扩大?”叶重道,“现在我要求你一年之内,必须要完成预定量后,再多生产出来3000架。什么,生产跟不上?”
“我不管跟不跟得上,机器一天开17个小时跟不上进度,那就开工24小时,工人受不了这种高强度工作,那就另外再培养一批工人,机械不够就向美国人买。总之一年之内,我一定要看到飞机。否则我能等,东南沿海处在日军威胁下的城市也等不了。”
“是,大总统。只要资金到位,保证完成任务!”电话那头萧迪也作了肯定的回复。民国此时也能够自己锻造飞机制造设备,不过产量跟不上进度,尤其是民国现在大扩军的情况下,美国人不用打仗,能满足民国的缺口。
挂了电话叶重向蓝天蔚道,“西南那边的情况季豪兄盯紧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