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生指南》第280章


孙策猛然转过身去,注视着周瑜的眼睛,在夕阳余辉的照耀下,他也看不清周瑜的表情,只见得他一双眸子奕奕生辉。静静地看了一会 儿,孙策忽然笑了起来。他若是愿意投降,也就不会迟迟定不下来了。不过,众口一辞,孙策心里也没底。真要与太史慈打起来,这胜负可就难测了…… 
“呵呵,是啊,我也想的,可是,公瑾,我不甘心啊……” 
停顿了片刻,孙策又低声重复了一遍: 
“真的很不甘心啊!” 
…… 
周瑜劝孙策如何应变,姑且不论。那张超离开了吴县,是满心欢 喜,连忙把经过写了书信,飞羽传递出去。其实,鸽子传信的速度并不快,仅是隐蔽罢了。过了这一段距离,到了徐州密站,消息就会转而由飞马传送。各地的驿站都会准备三几匹好马,以备军情传递。驰道的完善,增加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沿途不断换马,一日一夜可以将消息传出两千里。当然,夜间传讯,总是有一定风险的。不过,在紧要关 头,这些却算不了什么。若干份消息分别传送,也会将危险降到最低。
第二日,张涵便已收到了消息。 
“咔!” 
张涵手指用力轻压,娴熟地打开了蜡封的信筒。这种精巧的铜筒,是专门盛放绝密情报的。想要打开信筒,必须用一定的力气往里压,待机簧卡死后,才能打开。否则的话,设计的机簧便会压破其中的琉璃 瓶,以瓶中饱含墨汁的不灭火油毁掉其中的情报。 
翻着《左传》,慢慢将数字翻译成文字。张涵不由觉得好笑。这种情报本来毋须采用这么机密的方式。可习惯了使用密文,不使用的 话,多半还会觉得不舒服。这也算是一种强迫症了。 
看过消息,张涵自是满心欢喜。阳光透过晶莹的琉璃窗,灿烂而耀眼,张涵微微眯起了眼睛。孙策愿意投靠,他当然是喜出望外。不 过,细细想来,他又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丞相,怎么?”
幕僚者,不可不察言观色。见张涵神色不定,陈琳▋ 
陈琳本是大将军何进的主簿,后来何进冒傻气,他一看形势不妙,劝又劝不听,就跑到冀州来避祸了。张涵早年也曾征辟过他,但陈琳看不上张涵,婉言谢绝了。直到近年来,张涵扫北逐南势力渐成,陈琳这才入了幕府。陈琳尤其精于文赋,在张涵幕中是为门下督,打理文章 事。
“没事!就是,有点太顺遂了……” 
张涵随手将译文递了过去。 
“哦,也是!丞相,那……” 
译文很短,陈琳略翻看了下,屈指算了算。 
孙策是何许人也,那是江东乳虎,起兵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连袁、曹都在他手上吃了大亏,岂是易与之人。张超一至,三言两语,孙策纳头就拜,未免有些夸张。当然,太史慈兵临城下,十万雄兵攻城掠地,孙军难以抵御,孙策见事不可为……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是,小心驶的万年船,谨慎总是不嫌多的。 
“令太史慈小心戒备……” 
“是,丞相!不过,戒备森严的话,万一孙策误会了……” 
陈琳手下不停,文书一挥而就。 
“没关系!孔璋,戒备才是常理……” 
张涵看了看,没有疑义,盖好了印鉴,便命人八百里加急发了出 去。
归根结底,能战方能和。总不会是张涵王霸之气四溢,孙策望风披靡就是。张涵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孙策这才会如此客气。既然如 此,孙策又有什么可挑剔的。 
张涵不是那种英明神武之人,也算不得名将智者。若他与孙策在同等条件下领军对战,十有八九会被打个落花流水。但是,张涵并不会给孙策机会——胜负在战争开始之前便已决定了。此时此刻,孙策地不过一隅,仅有会稽、吴郡和南丹阳两郡半,人口不足八十万众,区区一个小诸侯罢了。只要张涵决心不变,坚持一直打下去,胜负自然也就定 了。十万大军不成,那便派谴二十万;二十万大军不行,张涵还可以再派出二十万。实在不行的话,张涵还可以征召退役士兵。这些来,退役的士兵已有七八十万之多。三个月内,张涵便可以将军队扩大到两百万众。这种实力上的压倒性优势,不是一二个智勇之士能够抵挡的。
再者说,张涵免役轻赋,又分田分地,治下井然民间殷富,百姓如何能够不向往。江东战乱一起,渡江逃难者络绎不绝。民心如此,又会有多少人肯为孙策效死力。 
张涵重视孙策,一来是罗贯中的功劳,二来行百里者半九十,他小心惯了,如此而已。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传来一阵清亮亮的童音: 
“父亲,父亲,您有时间嘛?” 
张涵抬头张望,却是七女张芙。张芙是王眸唯一的女儿,在家中排行第七,生性活泼,素与张涵亲近。她提着长裙小步跑了过来,轻盈地像头小鹿。见是张芙,明暗的守卫都视而不见,没有人阻拦。 
“是七囡呀,稳重一点,也没个女孩子的样子,又有什么事情 啦……” 
张涵口上大声责备着女儿,脸上却露出了微笑,显是十分宠溺这个女儿。 
“父亲——,难道我没有事就不能来找你吗?” 
张芙摇晃着小脑袋瓜,娇嗔不已。 
“陈叔好!” 
娇嗔归娇嗔,一进房门之后,张芙先规规矩矩给陈琳见礼。 
“七小姐好!” 
陈琳含着笑点点头,受了半礼。他是个热心仕途的人,见了张涵的宝贝女儿,自是热情洋溢。张芙前来,定然是有事要说。适逢公事已谈的差不多了,陈琳找了个借口,就告退了。张涵叮嘱了两句,也不挽留。
“七囡,今天有什么事呀?” 
随手在女儿头上拍了拍,张涵微笑着说。 
“父亲!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是嘛?我怎么看不出来?!” 
眯着眼睛,张涵恶趣味地把女儿粉嫩的小脸揉成一团。 
“父亲——” 
好不容易摆脱了父亲的大手,张芙抱着父亲的手臂使劲地摇晃。 
“好好好,七囡是大姑娘了,该找婆家了……” 
张涵笑的见眉不见眼。说起来,还真该准备给张芙找婆家了,总不能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先找几个合适的观察着,如果人争气,两家又没什么意见,便先订婚,然后,过上几年也就该结婚了。眯着眼想了想,张涵什么也没有想出来。比起各家的子弟,他更熟悉孙策、周瑜等各路诸侯。 
“哼!我才不嫁呢!嫁人有什么好的……” 
张芙尚不满十二岁,说起婚嫁来,似懂非懂的,也不害羞,大言不惭的说了起来。可爱的小模样,看的张涵那叫一个喜欢,心比棉花还 软。
不过,这话说来却是奇怪了,他也顾不得合适不合适,便好奇的问了起来: 
“怎么?” 
“结婚有什么好的? 
就拿咱家来说:大哥还好,与大嫂那样恩爱,若非年初嫂子有了身孕,恐怕也要娶妾了;二哥那风流的
谁不知道;还有三姐,当初与姐夫百般恩爱,伍鹏还小妾;四姐更不用说……” 
张芙说的兴起,历数开了各家各户的不幸婚姻,最后总结道: 
“我将来的丈夫,一定要像大三叔那样,至少也要和大哥一样才 行!” 
张芙口下留情,没有说到父亲。可张涵依然听的讪讪然,只觉人生在世最尴尬的事莫过如此。他没有那种男尊女卑的思想,故而听了这番‘大逆不道’的话,自己先觉理亏,气势自然更是提不起来。 
“哎——,真不该让你跟着你三婶读书的……” 
说不过女儿,张涵倒也不很在意,可世事哪儿能尽如人意,思之将来,他忍不住一声长叹: 
“七囡,我是不拿《女诫》这些东西要求你,但是,你将来可怎么办呀?” 
“三婶有什么不好?总比班昭强百倍! 
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哼——,班昭真是疯了……” 
蔡》 《 。 +便不顾父亲蔡 反对,独自回了娘家。张芙对蔡》 了她的思想,对《女诫》也呲之以鼻。 
张涵原来也觉《女诫》是胡扯,可此一时彼一时,家中妻妾成群的他,深刻体会到了《女诫》的伟大意义。班昭讲的夫妇相处之道,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张涵觉得,《女诫》是一本好书。当然,在对待要他的宝贝女儿时,张涵又不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