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时代》第744章


现在刘子光已经不能代表他自己了,他身后有几万红衫军将士,上百万士农工商,这些人拥护他,爱戴他,支持他,依靠他,信赖他,可是在他们遭受朝廷屠戮的时候,自己却无动于衷,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本来的计划是流亡海外,等国内形势恶化,再借着清君侧的名义杀回去,师出有名,事半功倍,即使夺了天下也不会被世人诟病,现在看来计划不得不做些改变了,刘子光最重要的盟友是旅宋,当初劝他谋反称帝统一天下的也是旅宋,当刘子光流亡海外之后,派兵援救他的家人的也是旅宋,他们一直巴巴地盼着他统一华夏呢,现在终于要出兵了,肯定大力赞同。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旅宋派驻长崎的代表,水师上将陆子铭,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在接到刘子光请求出兵助战的要求后,居然当即表示反对。
“陛下有过旨意,反攻必须等到明朝国内糜烂不堪,我大宋枢密院研究认可之后才能行动。”老头一副公事公办的摸样。
“荒谬!国内糜烂,死的都是我大明子民,烂的是百姓们多年辛劳才攒下的基业,你说糜烂就糜烂?你们旅宋朝廷还有没有把我这个护国公放在眼里?”刘子光本来心情就不好,此刻勃然大怒。
老头涵养挺好,面色不改:“国公爷明鉴,这都是为您着想,大明多死一个人,您的军队将来就少死一个人,这政策是陛下交代的,老臣不敢忤逆。”
刘子光道:“我宁愿军队多死一人,也不忍百姓再受暴政之苦,你们不出兵是吧,那好,我自己单干!”
陆子铭道:“国公爷一腔热血,令人佩服,可是您想过没有,你的主力都在山西宁夏,联系已经中断,相隔万里难以呼应,高丽倭国的驻军,能用者不足万人,械弹皆不齐备,打一发少一发,没了我大宋的支援,怕是……”老头轻轻摇头,没有说出更难听的话来,但刘子光已经明白了,旅宋人,靠不住!
小舅子朱由校靠不住,结拜兄弟孙纲靠不住,官场上那些自诩清流的家伙们靠不住,现在连自家老婆赵雯都靠不住了,归根结底自己在赵家人眼里只是个倒插门女婿罢了,不管他们说得多么天花乱坠,无非是想利用自己而已,什么统一天下,华夏一体,都是屁话!
陆子铭自认为刘子光缺粮少弹,肯定会向旅宋屈服,等他稍微一服软,自己就把女皇的安排说出来,再顺便附加几个条件,那时候自己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可是没料到的是,刘子光竟然忽地起身,厉声喝道:“当年某率三千疲兵,前有坚城,后有大军,就敢直入济南,现在船坚炮利,手下带甲上万,就算缺粮少械又如何!一样直捣南京,杀尽奸臣报仇雪恨,陆上将,告辞了!”说罢雄赳赳地出去了,丢下个目瞪口呆的老头: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
和谐 12…61 誓师靖难
更新时间:2009…1…20 13:59:24 本章字数:3225
刘子光回到府邸,依然是一脸怒容,把几个倭国下女吓得噤若寒蝉,竟然不敢上前帮老爷把披风解下,还是彭静蓉明白相公的脾气,上前帮他解下披风,柔声问道:“怎么,又碰到不顺心的事了?”
刘子光道:“旅宋人欺我太甚,我在国内的时候他们千方百计逼我谋反,现在我要提兵杀回去了,他们又推三拖四,是何道理。”
彭静蓉把刘子光按到座位上,给他斟了一杯茶,细细听了陆子铭的意见后,道:“陆上将所言倒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现在国内越乱,我们将来打回去越容易,甚至兵不血刃登陆都有可能,只是这段时间要苦了中原的百姓们了。”
刘子光道:“这个我何尝不明白,但凡欲成大事者,并须冷酷无情,天下人的生死都不能放在心上,方能成就不世伟业,但我从来就不是这种人,也无法变成这种人!”
刘子光起身,望着中庭飘浮的雨雾道:“我刘子光,不过是一介凡夫俗子罢了,是弟兄们和百姓们的拥戴才使我有了今日的成就,现在他们被人屠戮欺凌,我怎可袖手旁观,不管有多难,有多苦,再没有人支持,我也要回去,帮他们报仇雪恨,解救百姓于倒悬!”
彭静蓉知道刘子光心意已决,再劝也没用了,自家相公要做大事,她自然要鼎力襄助,当即也站起来轻声道:“好,妾身支持你,旅宋人不出兵出军火,咱们自有办法,天竺那边已经可以生产军火,能征善战的锡克兵也训练了十几个营了,只是来往运输海路遥远,但不至于受制于人,相公若是决心已下,妾身这就调动招商局所有海外领的力量,多了不说,二十万大军总是能凑到的。”
刘子光心头一热,关键时刻还是自己的大老婆靠得住啊,他转身握住彭静蓉的手,刚想说点什么,门外有人来报:“大帅,钟寿勇大人来了。”
钟寿勇身为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在发难之初就第一个被拿下了,当时刘子光自身难保,千头万绪,又不知道他关在哪里,所以一直没有机会搭救,直到后来才委派天地会营救,还真让他们给救出来了,刘子光赶紧道:“快请!”
钟寿勇是跟着一艘走私兵工机器的船来到长崎的,讨逆军从上海撤离的时候,很多重型机器没来得及运走,后来朝廷收复上海以后,太监们掌管这些工厂,根本不事生产,管理松懈疏漏,只要给钱,再好的机器都能当成报废品运出去,这条生产复装子弹的生产线,成本就值十几万两银子,结果三千两银子就给买回来了,拆散了运到宁波装船运走,发到长崎来组建兵工厂,钟寿勇就是跟着这艘船来的,货船速度慢,他还不知道河北事变的消息呢。
钟寿勇进得厅来,未语泪先流,九尺高的汉子泪落滂沱,哭拜于地:“大帅,终于见到你了。”
刘子光赶紧搀扶,赐座,看茶,细细询问逃生经过,钟寿勇脱下上衣,把一身伤痕展示给刘子光看:“大帅,这些都是钦密司的龟儿子们留下的,老子上阵杀敌留下的伤疤都没他们弄得多,不过老子也没让他们好过,四个大馒头,炸得他们鬼哭狼嚎的,哈哈哈。”
刘子光也呵呵笑起来,气氛一下轻松起来,可钟寿勇面色一沉,又道:“大帅,董大家出事了,被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害死,丧身火海,一尸两命……”
“什么!”刘子光如遭雷击,忽地站起,彭静蓉也惊呆了,手中的茶杯砰然落地,粉碎。小说整理发布于wwW。l6K。cN
董小宛是刘子光娶的最后一个妾室,但是认识却是很早,而且和彭家姐妹的关系还不错,后来又跟着刘子光在西部有过一阵刻骨铭心的经历,董小宛和曾橙这样的贤妻良母,彭静蓉这样的业界女强人,代文佩这样的大侠,赵雯霍灵瑶这样的皇室贵胄皆有不同,她属于那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多面手,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又做得一手好菜肴,为人善良温柔,从不管军国大事,在刘子光的心目中很能占得一席之地。
可董小宛竟然死了!死在魏忠贤的什么侄子之手,我刘子光虽然流亡海外,但妻小就能任凭这些人糟践么?还有那三个月大的孩子,还不知道男女,就跟着母亲一起走了,何其凄惨啊,此仇不报枉为人!
中庭的雨越来越大了,在地上积起了片小水潭,急促的雨点打出一个个涟漪,天色阴暗下来,忽然一道闪电劈过,借着是雷鸣滚过天际
刘子光走到院子里,任凭暴雨冲淋,满头满脸的水,看不清是雨还是泪,不能保护自己的女人,还算得上什么男人!虽然现在兵马不足,粮草不够,又无强援,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只要有士气就足矣!
“传令各军,一级战备!百户以上军官到帅府议事。”
“遵令!”传令兵领了命令冒雨出去了,然后门卫又来报告:旅宋陆上将来拜。
“不见。”刘子光想都不想就要回绝,彭静蓉却阻止道:“且慢,现在能多一分支援就多一分胜算,或许是旅宋朝廷改变主意了呢。”
“那好,传他进来。”
陆子铭上将披着橡胶雨衣,在卫士的带领下进来,看到大厅内几个人表情都很严肃,刘子光更是满身湿透,神情悲愤,心中便明白了七八分,脱掉雨衣交给卫士,小心翼翼的劝道:“大帅节哀,汴京有电报到。”
“念。”刘子光面无表情的说。
陆子铭展开电报纸,干咳一声道:“护国公阁下台鉴,大明疆土广阔,人口众多,虽经阉党乱政,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此时进兵恐时机不佳,事倍功半,不若待秋日天启帝泰山封禅,京城空虚之时再起义兵,一举成功,届时我大宋将派上将百员,战舰千艘以助军威,共成大事。护国公前次所言欲接长公主与皇太女前往长崎探亲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