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枭》第232章


当晚,由无鱼师太亲自主持,数百僧侣参与,就在废墟中办了一场浩事,等到天明时,僧众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些,凤凰城内外各大寺闻讯,都派遣僧侣加入。
无鱼修为深厚能坚持,但绝大多数的僧、尼都是普通人,何况还有不少年长僧侣身体羸弱,哪能跟住三天不眠不休的法师,大都也就是跟着禅唱一阵,尽上自己的一份力,从一炷香的功夫到时辰长短不一。由此禅院废墟的法事,是个不断有人加入、也不断有人离开的局面。也是借着人来人往,到了第三天夜里,藏身于地宫众人完成分批撤离,全都离开了这片危险之地,在家主的安排下,或重回府中值守,或消散于市井。
至于所有俘虏、以及凤凰城中几乎人人都认识的漂亮和尚,全被慕容家的门生接应了过去,这个时候,朝中所有要员都被任瑭派人盯梢了,同样,像红bo府、左丞相、杜大人这些‘有心人’,也发动眼线启用暗桩,去盯梢靖王一脉的势力,互相刺探彼此监视,干脆都乱成了一团,哪位大人的府上都谈不上安全,反倒是黑道力量更稳妥……
宋阳是‘师弟’、也是俗家弟子,由此既不用去念经,还可以守在师太身边。
法事休息时,无鱼问宋阳:“你和燕国师有仇?很深?”
宋阳应道:“你死我活的那种。”
无鱼点了点头:“我记得施萧晓说过,你有一片封邑方圆五十里。我想和你商量两件事。一个是等凤凰城事了,我想去你封邑。”
宋阳笑道:“这还用商量?求之不得,我给您专门请个炒斋菜的厨子!”
无鱼精修佛法,但为人并不刻板,闻言也lu出个笑意,继续说出第二件事:“再就是,我想在你封邑中建盖庙宇。”
宋阳现在是‘有古墓’的人,以后不会缺钱,当即应承下来:“建一座大寺供师太清修,这也不算事情,钱由……”
不等他大包大揽下来,无鱼就摇头微笑:“这个地方不是给我清修用的。它也不是一座普通寺庙,而是连绵禅林、一个妙香吉祥地。”
宋阳不解:“妙香吉祥地?”
这次无鱼想了下,但一时没能找到合适措辞,干脆举例子:“你知道大雷音台吧?我要建的就是便是南理的大雷音台……妙香吉祥地,南理佛家弟子心中净土,心中圣地。”
昏天黑地的昨天,实在是能力有限,一个三更写完,做了半宿怪梦……呵呵,明天还是晚饭更大章,回复正常,以后我会在保证稳定更新的基础上尽量多写一些,谢谢大家_ro!。@ws
第三十七章 舍利
妙香吉祥地,南理的大雷音台言外之意,无鱼师太要一统南理佛宗!
对师太的话,宋阳还是不太能理解,不是她得不够明白,而是……这个牛皮吹得实在有些太大了吧。wWw;
燕顶是什么人?少年时遭遇惨祸,却因祸得福,拜入天下第一等的奇门,他本人更是天纵奇才,不过十来年的光景,就成为天下用毒第一人、天下武功第一人、天下机括第一人。而他的出身又和大燕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燕朝倾全国之力助他行事,这才有了后来的大雷音台,有了中土最最神秘的燕国师。
无鱼师太上下嘴一碰,就要起身直追燕顶的成就?即便她现在声望了得、在南理佛徒中影响不,想凭一己之力就把南理佛宗全部掌握手中,也还是太好高骛远了。
宋阳措辞了一阵,才委婉开口:“师太,您现在的状况,和青木不太一样的。最要紧的,假货身后有燕顶的全力支持。”
对这个话题无鱼显出了兴趣,比划了个手势,示意宋阳继续下去。
“青木冒充师太,助靖王抢下龙椅,再之后靖王多半会封她一个‘护国法师’的头衔……”这是早就和胡大人讨论出来的结论,不离十,应该不会错的。而再之后,朝政、君权自不必,靖王就是国师的傀儡,得难听点就是任瑭这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做了个儿皇帝。燕是父邦、燕帝和景泰是他父皇。
至于神权方面,青木会帮国师主持,这里分作两种结果:
最理想的,青木利用无鱼威望和靖王支持,把南理佛宗拧成一股绳,变成一股雄厚力量,就好像燕国现在的模样。但是南理佛徒散漫多年,比着燕国和尚纯粹得多,要他们真正臣服永远忠心听令,难于登天;
第二种结果,退而求其次。国土有界而佛法无疆,燕国和尚来南理念经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大批燕国高僧奉燕顶法旨,来到南理,直接替青木来开创一个全新局面。反正南理的佛徒是一盘散沙,既然无法凝聚就不去白费力了,有什么事情干脆由大燕高僧代劳……
宋阳自己估计着,这两重情形,第一种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倒是第二种结果,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宋阳得异常仔细。
他这些分析,都是在给无鱼泼冷水,不料无鱼却笑着点头:“年轻人能有这样的见识,算是不错了,难怪年纪轻轻就得了丰隆赏识,封作常春侯。”完,她又继续先前的话题:“那再帮我想一想,我要想建成妙香吉祥地,该如何行事?”
宋阳泄气,刚才那些话全都白了…他和无鱼接触时间不长,不过怎么看也不觉得这位师太像是缺心眼的样子,但是她偏偏就在这件事情上矫情个没完。
无鱼是长辈、同伴、战友,也是施萧晓敬仰之人,宋阳不好去敷衍她,仍是认真应道:“师太要想成事,非得有朝廷相助不可;但光有朝廷支持还远远不够,往上几百年,从前朝到现在南理历代国君对佛家事情都不予干涉,现在想要强出头只怕会适得其反,至少,师太得先有个自己的局面,朝廷才好添出一份力气。这个局面,不是指您老现在的威望,我的意思是真正拥戴、死心臣服……”
宋阳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无鱼有好名声、现在人气高,南理和尚凭着一时热情帮他做些事情不难,可真要诸多名寺方丈、大德高僧站出来,宣布拥戴无鱼做‘圣法师’,奉她法旨以为佛号,何异痴人梦。
完之后,宋阳又补充了句:“您老莫误会,您的这个事情,我巴不得它能办成,可我总得实话实才行。”
无鱼示意了解,又微笑着:“可知,南理古时,也曾出过燕顶似的人物…而且还是一下子出了两个。”
宋阳眨巴眼睛,话题转换得太突兀,一时间有些不明所以,无鱼则继续道:“南理佛徒现两个绝顶人物,他们的法号就不提了,姑且唤作阿猫、阿狗吧。佛学精湛、心智通天、手段犀利…阿猫阿狗都出色到不得了,几百年都不会有一个真正奇才,在三百年前一下子生出来两个,偏偏两个人都胸怀大志,都想一统南理佛家。”
“阿猫被信徒冠以圣僧之名、阿狗则被拥趸当做罗汉转世,后来两人的势力越做越大,开始互相倾轧,从暗斗到明争,两人才智相当,手段伯仲,谁也奈何不了谁,今天赢了,明天我胜出,这一斗便是几十年,那时可还没有南理国,整个西南境内的佛门几乎尽数牵涉其中,本应清静安宁的世外净土被两人搅得乌烟瘴气,与黑道、江湖也不见得有什么区别了…当然,这是我的法,当时、当世的信徒们可不怎么认为,所以参与之人都觉得自己在卫道护法,投身其中舍生忘死。”
“阿猫和阿狗虽然共生于世,但岁数毕竟还是不一样的,阿猫比着阿狗大二十岁,两个人斗得天昏地暗,可终归斗不过天,阿猫没输,但老得不行了…九十岁了,寿数将近死到临头,想不输也不可能了,临死之前他独自一人来到阿狗的大本营,菩提禅院。死之前阿猫想见阿狗一面。”
“阿狗已经胜券在握,不过他明白阿猫是输给了天,不是败在他手上。阿狗心里不怎么痛快,但是对阿猫,他也当真是佩服的,而天生对头、毕生大敌在临死前来找他,又何尝不是一份尊重。阿狗不顾门徒劝阻,亲自迎了出去,把阿猫接进禅院。”
阿猫命不久矣,没了争斗之心,在随后三天里,阿猫阿狗谈经论道,畅佛理,再没了争执只是各抒己见,要知道他们两个都是当世大德,各有精彩见识,相谈之下欢畅无比,当世菩提禅院的僧侣常常能见到两个老和尚谈到兴起时,会开心得放声大笑、手舞足蹈……
等到第四天清晨,阿猫的精神开始萎靡、倦怠,大限已到活无可活了,阿狗就守在他身前,黯然叹道:“若可以,我愿分十年寿数,我再斗上十年,然后携手并肩同登极乐,岂不快哉。”
阿猫不屑:“就能肯定,会如我这般长寿,活满九十寿数?”
阿狗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阿猫则继续道:“我已经多斗了几十年,当知足了!”
阿狗又愣住了:“斗了就是斗了,什么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