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五室。”
大臣们很快分成两派,在朝堂上吵成一团。
曾炩昏头昏脑地回到了府邸,还没坐下喝口水,谏议大夫赵松就来了。
赵松是赵云的远房叔父,近些年和曾炩的接触越来越多。曾炩很喜欢他飘逸洒脱的性格,喜欢和他聊聊天,向他请教一些**上的事,彼此很投缘。看到赵松来访,曾炩急忙把他迎到书房,急切问道:“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怎么觉得朝堂上的气氛越来越不对啊?这个‘今礼’和‘古礼’是怎么回事?和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有什么关系?”曾炩对这些“古礼”、“今礼”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在朝堂上也是被一帮子人吵得头晕眼花,不知所云。
赵松笑着说道:“所谓‘今礼’,最早见于《大戴礼记盛德》,也就是光武皇帝中兴后所采用的明堂制度。《礼图》中说,建武三十年作明堂,明堂上圆下方,上圆法天,下方法地,十二堂法日辰,九室法九州,即为现在洛阳明堂的九室建筑格式。‘古礼’则是指《周礼考工记》所载的五室明堂之制。至于和今、古文经学有什么关系……”赵松迟疑了片刻后,继续说道,“戴德大师是今文《礼》学大家,因此一般来说,持‘今礼’观念的儒士几乎都是今文经学一派,但也有例外,比如蔡邕、卢植两位大人。他们是古文经学大家,但坚持明堂制度为‘今礼’,并把它写进了《汉书》。”
“也就是说,朝中很多古文经学派的大吏也是支持‘今礼’,就是九室明堂制度了?”曾炩问道。
赵松点了点头,“总理大人,我急急忙忙来见你,就是想向你解释三雍一事。今天朝堂上,荀大人、崔大人、郗大人等大臣明显占据下风,这对朝廷的新政非常不利啊。”
曾炩暗暗吃了一惊。建一个三雍宫,采用何种明堂制度,会对新政不利?他望着神情严肃的赵松,轻轻挥了挥手,“你慢慢说,我仔细听着。”
明堂是周制最重要的礼制建筑。明堂之制自西周开始广为流传。
昔年殷纣乱天下,脯鬼侯以飨诸侯,周公于是辅佐武王讨伐殷纣。后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继而天下服。七年,致政于成王。在先秦典籍中,明堂多为布政之所。《孟子梁惠王下》中说,“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如行王政,则勿毁之矣。”其实,明堂之制除了祭祀、布政外,还包括诸如内治、建官、颁朔、望气、大教、学校、养老、尊贤、飨射等多项礼制活动。
在儒家经典中,三雍是礼乐教化的象征。
先秦时期,礼乐教化一直是儒家孜孜以求的治国理想,然而在春秋战国,兵戎纷争,烽火连锦,以礼乐行教化所必需的稳定局面并未出现,儒家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迂阔之学”。
本朝立国之初,儒生们期望能“正明堂之朝,齐君臣之位,举贤材,布德惠,施仁义,赏有功”,而陆贾、贾谊等学士亦提出了“礼乐教化”安天下的主张。但当时天下刚刚平定,财赋匮乏,将相只能以牛车代步,广设礼乐、详尽制度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在这种内无余财,外有强敌,诸乱未平,匈奴又至的混乱局势下,本朝初期只能行“黄老”之学,行无为之政,以便让百姓休养生息。
到了孝武皇帝时期,国事渐趋安定,财赋稍有盈余,这时才有论礼乐、建明堂之议。赵绾、王臧等公卿大臣打算仿照古制,在长安城以南建明堂,但由于“三雍”是儒家礼乐政治的象征,信奉“黄老之学”的窦太后极力反对。结果赵绾、王臧被迫自杀,丞相窦婴、太尉田汀幻庵啊?br /> 窦太后死后,孝武皇帝大权独揽,他有能力建明堂了,却没有实施。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孝武皇帝虽然独尊儒术,但本质上还是推行王霸之道,他并不愿意实行礼乐教化的德政。他嘴里所宣扬的德政和他所做的事互相抵触,儒家理想与朝廷行事大相径庭,儒家之说多数是用来装饰政事。
到了孝成、孝元皇帝朝,儒学对国政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士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儒家的理想很难适应现实的需要,不能影响和控制朝政运作,继而导致士人们在礼制改革上的反复摇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士人们想了很多办法。
孝平皇帝朝,儒家思想开在朝政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儒学的声势日渐提高,朝廷开始调整早年在宗庙祭祀、礼仪制度、都城建筑等方面与儒家经典所记载的“古制”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局部修改。元始二年(公元2年),王莽奏请天子,建明堂、辟雍、灵台。元始四年,由古文经学大家刘歆依据《考工记》设计的三雍宫建成,本朝以三雍为代表的礼制建筑从此出现。
这座位于长安南门外大道东侧的三雍宫,完全符合《周礼》中规定的明堂必须位于“国之阳”的规定。它外围方院,四面正中有两层的门楼,院外环绕圆形水沟,院内四角建曲尺形配房。中央建筑下层四面走廊内各有一厅,每厅各有左右夹室,共为“十二堂”,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中层每面也各有一堂;上层台项中央和四角各有一亭,为金、木、水、火、土五室,祭祀五位天帝。五室间的四面露台用来观察天象。这是一座五室明堂。
光武皇帝中兴之初,迅速修复了明堂、辟雍、灵台等礼制建筑,以表示其对儒家理念的认同,帮助其推行“修文偃武”之策。
光武皇帝充分利用这些礼制建筑进行礼仪活动,在明堂举行祭祀,在辟雍举行乡射、饮酒礼,在灵台辨云物、观休征,大大促进了儒家礼制建筑和儒家礼仪活动的融合,实现了自本朝立国以来儒士们几百年的梦想。
光武皇帝本是儒生,素习经典,他先有王莽托古改制的前车之鉴,后又借助符命而称帝,故而他对儒学的理解既不同于孝武、孝宣皇帝朝的“装点门面”,也不同于王莽的泥古,他把礼教和国政有效地结合了起来。同时,光武皇帝的中兴大臣中很多人研习**,他们把儒家德政、礼乐、教化等学说和治国之道结合起来,以儒家学术思想作为国政的指导基础。三雍在儒家学说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国政中同样占据了重要地位。
光武皇帝重视三雍,说明他愿意采用儒家礼乐教化来治理国家,这与孝武、孝宣皇帝朝重视武功霸业形成了鲜明对比。光武皇帝认为三雍不仅仅代表了本朝建筑合乎礼制的特点,也代表朝廷要强调“德治王政”,要重视礼乐教化,反对侧重于武功霸业,所以他所采取的明堂制度也完全和过去不同,他采用的是九室明堂制。
今天,朝中的大臣们要求仿照洛阳明堂重建三雍,要求继续实施九室明堂制,其用意是什么,不言而喻。
“三雍不是一座建筑,它是礼制,礼制是儒学的基础,儒学是国政的灵魂,它对朝政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赵松郑重说道,“大人,如果朝廷采纳了九室明堂制,很显然,朝廷的中兴策畴会渐渐向‘修文偃武’的方向发展,将来,也许就是几十年后,现在的中兴策略极有可能被彻底推翻,大汉可能会重蹈覆辙,再次走向败亡。”
曾炩霍然醒悟,说了半天,还是中兴策略之争。
“看样子,这个朝廷要换换了。”曾炩冷笑道,“有些人太老了,想法和我们的差距越来越大,该回家享享清福了。”
“明天,请荀大人、郗大人来一趟,我们好好谈谈,想个对策。”
第一九三章政争
第一九三章政争
明堂之争爆发后,三雍宫的建设随即搁置,但为了不影响重建长安城的进度,天子下旨,拜司隶刺史太史慈为为营都大监,董昭为营都副监,于秋收后开始征调民夫建设未央宫和修缮长安城墙。
三雍重建关系到礼制问题,礼制问题又和汉祚的命运息息相关,持“今礼”和“古礼”两种观念的大臣们各不相让,朝堂上的争论日复一日。
从争论双方的官吏来看,坚持“今礼”,坚持九室明堂制的大臣们多不是原北疆系,主要就是门阀世家,如蔡邕、刘虞、荀攸、伏完、王柔等公卿大臣。他们态度明确,没有丝毫妥协的余地。这些人里面,蔡邕是一个例外,对于蔡邕为何要坚持“今礼”,曾炩很是不解。不过,在听了赵松的解释后,曾炩倒是有一些理解了。
坚持“古礼”,坚持五室明堂制的大臣们多为北疆系,陈群、张昭、张纮、赵商、枣祗等人也是据理力争,至死不让。
两系大臣再次针锋相对,朝政受到了严重干扰。
曾炩在此事上的态度非常慎重。三雍毕竟不是一座建筑,它代表着礼制,是大汉社稷的象征。采用何种?
小说推荐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大汉帝国风云录》作者:猛子第一卷 立马横枪篇第一章 朝阳初升 第一节大汉国中平元年(公元184年)9月。一大早,中部鲜卑金雕部落的大首领大帅慕容绩就接到了中部鲜卑大人柯最派人传来的口信:慕容风逃了。慕容绩大吃一惊,急忙召集部落中的大小首领,传达了这一惊人消息。大帐中先是死一般寂静,然后象炸了锅一样
- 最新章:第1074章
- 大汉帝国风云-铁血丹心
- 作者:猛子《大汉帝国风云—铁血丹心 总序 又见汉时关 导语①驰骋江山九万里,笑傲春秋一世名②江山飘摇夕阳雨,英雄驰骋汉时关 版别:当代世界出版社定价:25元作者:猛子 2006年9月第一版 流行16开 读过了《大汉帝国风云》感觉是痛快,痛快得有些窒息。战斗一轮接着一轮,撕杀一番惨过一番,逃亡一次连着
- 最新章:铁血丹心-第90章
- 大汉帝国雄风录
- 《大汉帝国雄风录》作者:燕小七作品相关第一探索千年的迷雾-将军之死在坛子里看的,转贴过来.额分析性还是很强滴~十七岁,两出定襄,功冠全军;十九岁,三征河西,开疆拓土;二十一岁,统帅三军,纵横漠北。霍去病,一个代表着青春、勇武与奇迹的名字。他一生数次指挥大军与匈奴会战,每一仗均是深入险境,孤军奋战,每
- 最新章:第235章
- 大隋帝国风云
- 《大隋帝国风云》作者:猛子第一章 突伦川浩瀚沙海,万顷金波。蓝色的苍穹深邃而广袤,高悬的秋阳炙烈如火,一望无际的沙漠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一种摄人心魄的奇异力量。这个力量无限强大,生命在它面前无限渺小,就如同一粒微不足道的沙砾。这就是图伦碛(qi,又叫突伦川,进得去,出不来,俗称死亡之海。石蓬莱掀开幂离
- 最新章:第455章
- 大宋帝国风云录
- 《大宋帝国风云录》作者:猛子第一卷 惊涛裂岸第一章:今晚杀人清晨,大山笼罩在薄薄的雾霭中,片片枯叶在轻风中摇曳低吟,深秋的萧瑟随着山林里若有若无的悲啸把丝丝凄凉洒遍了大山。山峦之巅,一个少年望着慢慢消失在崇山峻岭中的马队,黯然魂伤,忽然,他冲着远山放声狂呼“爹”群山回应,连绵不绝。少年眼圈泛红,泪水
- 最新章:第299章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大秦帝国风云录》作者:猛子大秦帝国风云录 第一卷 崛起第一章 李牧?荆轲?星河璀璨,高悬的圆月露出一双美丽而朦胧的眼睛,透光黑暗中那点点绚丽夺目的霓虹灯光,默默地注视着忙碌中的芸芸众生。众生形形色色,有的富贵,有的贫贱。富贵者贪婪无度,肆无忌惮地欺凌着贫贱者,敲骨吸髓,而贫贱者就象羊圈里待宰的羔羊
- 最新章:第778章
- 大汉之帝国再起
- 《大汉之帝国再起》作者:白军皇[大汉之帝国再起 白军皇 著/书籍介绍:远东,汉军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降临前进行着记载他们最后辉煌的平羌战争 海西,罗马军团在东征西讨的胜利中逐渐步入治世的终结 而横亘在东西间的安息人和贵霜人从丝路贸易中抽取巨额赋税而持续着富庶和繁荣 在北方,野蛮的游牧民族仍在舔舐着爪
- 最新章:第385章
- 网游三国之大汉雄风
- 《网游三国之大汉雄风》作者:逐风散人第一正落魄头盔天降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连yīn,天若有情天亦老,遥遥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叶风无比蛋疼的走在无人的大街上,一曲何满子倒像为他所作,道不尽的黯然,抚不平的郁闷。陪伴他的只有天空中yīn沉的乌云,空气中飘荡着的工业废气的气味,冷清而压
- 最新章:第345章
- 帝国风云之圣武传
- 《帝国风云之《圣武传》作者:逐源清流第一章引子古的拉斯帝国概况“古德拉斯”帝国所使用的语言,是“服斯通”语系。它的特点是结构比较复杂和紧凑,有很多的特殊定义词被用来表达一句话,或者是更多的内容“古德拉斯”一词,在服斯通语中。它的意思是:众天神的居住之所。而这个国家也的确是一个有着众多另类风俗的神话传
- 最新章:第93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