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第525章


曹植摆手道:“非也,若能让天下进入良性循环,未必不能做到。
这便要在制度上下功夫了。”
曹操凝声同道:“子建早有设想?”
曹植颌首道:“正在淮南推行,再过五年,应该能完善。”
听到这话,曹操忽然一愣”随即大笑道:“好!为父就等你五年,五年之后就看子建成果!”
曹植听得心中虽喜,表面上却是恭敬地拱手道:“此事孩儿希望父亲帮忙一二。”
曹操笑了笑道:“子建是说推行科举之事吧?”
曹植认真地点头道:“然也。此乃捣毁世家基础之关键,科举一出,三十年后天下将再无世家!”
曹操颌首道:“放心,这个为父知道。”
顿了一顿,曹植却是说道:“父亲,淮南军力不足,若江东有异………
不等曹植说完”曹操却是微笑道:“这个为父早有预料,文远不日就会率军到淮南,以防孙策。
曹植闻言拱手道:“多谢父亲信任。”
曹操对此,只是笑而不语。很快”皇宫便到了。父子二人下了车,大步向主殿而去。
再次来到皇宫,曹植感慨万分。与司空府不同”皇宫与几年前没多大变化,这里仿佛只是为了随便给刘协一个居所,而不是将其当成大汉的核心一般。
当进入大殿之后,一名小太监却是迎出来问道:“司空大人,陛下他还在祭祖,烦请司空大人稍待。”
曹操看起来心情不错,听到之后微笑道:“陛下倒是有孝心。”顿了一顿”曹操便说道:“也不劳陛下前来,本司空去见找他吧。”说完不等那小太监说话”大步便往后殿而去”曹植见状,立即跟上。
皇宫之中,自然有安放祖先灵位的位置。这皇宫曹操父子俩都熟悉得很,二人驾轻就熟就来到了那祖殿之前。
进去之后,便见到刘协还跪在祖先灵位的棉垫上,二人没有声张。
好不容易等刘协拜祭完”才转过头微笑道:“曹爱卿倒是来得早。”
也没见曹操行礼,只是轻轻颌首道:“陛下能尽孝道,确实可喜。”
刘协对此”只是一笑置之,随即问道:“不知曹爱卿可是有要事商量?”
曹操点了点头,指着曹植道:“陛下,九江太守曹植,派人从交州寻找新式稻种。这稻产量乃以往的一倍,而且只需两月就能熟,现已在淮南广泛种植。
农耕乃我大汉立国之基,此稻种植”让我大汉粮食大大增加”如此大功实在罕见,臣以为当重赏之!”
听完曹操的话”刘协只是淡淡地瞥了曹植一眼,点头问道:“那曹爱卿以为该如何封赏为佳?”
曹操昂首道:“扬州刺史一职悬空甚久,臣以为曹植才学名声皆是当世一流,足堪担此大任。”
刘协显然对于这种安排,已经麻木了,点头道:“一切就按曹爱卿意思行事吧。”
曹植听得,连忙拱手道:“谢陛下!”
刘协艰难地挤出一点笑容道:“子建大才,朕是知道的。如今做下这么一番成绩,若是不赏恐世人不服。”
曹操闻言高声道:“陛下英明!”顿了一顿,曹操却是说道:“子建曾是陛下侍读,亦是陛下益友。主政淮南”应该颇有心得,不妨与陛下交流一二,好让狸下知道民间疾苦。”
曹植听得,连忙说道:“是”大人。”
曹操轻轻捋髯道:“如此”老臣先去安排。”
刘协连连点头道:“曹爱卿请便。”
曹操走得很快,当殿中只余下曹植和刘协时,气氛倒是变得有些尴尬。现在曹家与刘协早已是势成水火,刘协的曹植是清楚得很。现在敌对双方留在一起,二人一时之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刘协也是干脆,说道:“子建随便坐一下吧,待曹爱卿叫唤,再走亦不迟。”
曹植闻言”轻轻领首,到一边坐下。此时已经与几年前不同,随着曹家声势,刘协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故而对曹家没甚好面色。
而曹植心中虽然对刘协没什么成见,但他的敌意却是清楚,没理由去自讨没趣。不过这么坐着也是无聊,于是曹植便静静打量这座很少踏足的祖殿。
只见殿中除却放有大汉历代皇帝的灵位之外,墙壁上还挂着历代皇帝的画像。、这时代的画虽然没有后世来得那么精彩,然这些皇帝的画像倒是精品。
曹植看了一会,目光忽然落到左面第一幅画像上,暗惊道:“这画像的人”怎么和井弟如此相像?”带着不解”曹植却是来到画像前,希望看个仔细。
刘协见状,也跟着上前。当看见曹植盯着画像猛看的时候,却是小
声说道:“这是光武皇帝画像。”
曹植听得,目光一凝,心中暗惊道:“光武帝?六弟的相貌竟然跟光武帝相像?”想到这里,曹植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暗道:“父亲如此喜爱六弟,原来还有这原因。”
曹植的想法倒是没有错,历史上曹操如此喜欢曹冲,确实跟曹冲长得像光武帝有关。曹操这人的性格,曹植也摸到不少。可以说,曹操还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一方面,他想当大汉的忠臣,这是他少时的理想。而另一方面,随着权位的增长,他亦清楚自己不可能当大汉的忠臣。并非曹操不想当,而是为了他曹家后代,他也当不得。
历来当权臣的,没一个有好下场。霍光这个辅政大臣够忠心,够贤明吧。奈何他的霍氏一族,在其死后亦难逃灭族的命运。
曹操虽然想当忠臣,然而更不想曹氏一族步霍氏一族的后尘。故此,他可以不篡汉,然而却将机会留给了儿子。
不过当要面临篡汉这个无奈的选择时,曹操还是有几分不忍。而这时候”曹冲这个自小聪明,且相貌与光武帝极为神似的家伙,却是能够排解曹操心中的不安。这时代已经有转世一说,曹冲的相貌与光武帝相似”自然会被说为是光武转世。
光武帝乃是东汉的建立者”如若是光武帝转世投于曹家,那么即便曹家夺汉家天子之位,也不算是篡汉。
当然,这仅仅是曹操一人的想法,或者说是排解他心中不安的想法。故而”历史上曹操对曹冲百般疼爱,以至于屡次在众子面前提及,以后自己的权位将传给曹冲。
不过可惜,天意弄人,曹冲最终还是难逃病魔,十余岁便去世了。
可以说,如果不是曹冲病死,那么历史上坐天下的未必会是曹丕。
然而由于曹植的到来,历史已经改变。在家天下与千秋百姓福祉的问题上,曹操选择了后者。故而,曹操也没有历史上那么顾忌和心有愧疚”当然他究竟会不会在有生之年篡汉”曹植还猜不透。
' '
第四百七十二章 《二十孝》小人书
曹植是升起了一阵明悟,倒是一边的刘协,望着光武帝的画像唏嘘地叹1口气道:“先祖如此英明神武,而朕却………”说到这里,刘协轻叹1口气。
曹植目lù复杂之sè,望了刘协好一阵。心中忍不住叹道:“末代帝皇,恐怕他是最悲剧的。有才能,然却没有一次施展的机会,毕生坎坷,而且身后背负着巨大的责任。”然而对于刘协的遭遇,曹植也只能叹一句:“可惜。”
身份不同,注定着双方地位的不同。
又看了一阵,曹操却是着人告诉曹植,一切已经办妥。曹植也不想多留,直接向刘协辞行。
当到得宫门的时候,曹操什么也没问。父子二人上了马车,便往司空府驶回去了。
车内,曹操却是说道:“子建,文远所部还在河北,只怕明年才能调到淮南。”
曹植听后却是说道:“孙伯符现在全力对付境内山越,短时间之内应该不会侵扰淮南。况且,别伯符与刘景升乃是世仇,其亦未必会轻易北上。调兵到淮南,更主要是为了让我军适应南方气候,除却水军之外,北方铁骑南下亦容易水土不服。若有几年准备,对父亲挥师南下有莫大好处。”
曹操闻言连连领首道:“善。南人不善骑,子建可从许昌军中挑选精壮,以充实淮南军。”
曹植听得,心中大喜应道:“诺!”
顿了一顿,曹操却是说道:“你娘亲颇为挂念你,明年开春才回寿春吧。虽然在许昌无甚要事,便多读书吧。”
对于曹操的告诫,曹植自然点头应走了。
说起来,曹操还是tǐng忙的,回到司空府却是投入到繁忙的政务中。
而曹植,虽然没有公务缠身,但却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办。不错,就是编撰以“孝”为主题的书籍。
古代重孝,以孝为主题的书籍自然不会少。不过其中最著名的,当是《孝经》和《二十四孝》的故事。
《孝经》乃出自孔子门徒手笔”这时代早已广泛传颂,乃孩子的启méng读物之人。不过二十四孝,历史上却是成书于元代。既然能广泛传颂,并留诸于后世,自然都是好东西了。曹植发挥拿来主义,决定直接编撰一部《二十四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